《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论如何也不会忘记的。

说到底,这董寸方之所以被袁世凯利用,还是因为华侨在海外的生存条件恶劣,地位及其低下。

回去之后跟司令提一下吧,这南洋的华侨必须要由我们北洋舰队来保护啊!程璧光在心中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在停靠新加坡的第二天,程璧光的归程舰队中的所有军舰都已经补给完毕,程璧光按照礼数,前去董家大院跟董丰国拜别。

在和众位华侨代表告别后,程璧光没有做丝毫的停留,拉响了起航汽笛,随着舰队高大的烟囱中吐出腾腾的黑烟,程璧光率领这支崭新的舰队踏上了漫漫归程。

经历了近五个月的长途跋涉,程璧光终于再次踏入了南中国海!而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敌人是高居在庙堂之上的袁世凯。

“咳咳,程大人的舰队走了没有?”董丰国躺在榻床之上双目无神,面无血色的问道。

“启禀老爷,那程大人的舰队已经驶离了新加坡港,正朝南中国海而去!”一个管家模样的老人道。

“呵呵,那就好!”董丰国气喘吁吁的笑了两声,随即又泪流满面,低声念叨:“方儿!”

那管家也擦了下眼泪,说道:“少爷死得值了,他是为数十万飘零在南洋诸岛上的华人而死的!”

董丰国闭上双眼,悲痛的想起了以前自己和儿子的美好回忆。

……

在冯国璋投靠唐健之后,唐健带领四个团的兵力完全接收了汉阳军火库,唐健动用了一千五百人花了两天的时间才把军火库中的各种武器全部用船只运到了南岸的武昌。

冯国璋还在将溃逃的兵勇都聚集起来,最后一统计,发现竟然还有三千兵马。

在唐健攻占汉阳三天后,王士珍的两万支援部队才姗姗来迟,唐健以部队作战良久,需要休整的理由退兵,将一座什么都不剩的汉阳军火库留给了王士珍的部队。

在回到南岸的武昌之后,唐健迅速将原汉阳军火库中的武器发放给了各军中,汉阳军火库里面的可都是没有拆过封的新武器,数不清的手雷,一百挺马克沁水冷机枪,清一色的新式毛瑟,还包着厚厚的黄油纸,那一粒粒黄橙橙的子弹看起来就喜人。

令唐健没有想到的是,里面竟然还有上百门迫击炮,这些迫击炮可是当时为了夜袭紫禁城的时候,唐健命田阿登打造的攻城利器,后来应袁世凯的要求全部装备了北洋新军,没想到最后还是回到了唐健的手上。

回到武昌之后,唐健并没有食言,他将冯国璋残余的三千兵力分散打入到各个部队中,然后分批从部队中抽调兵力,重新划编出一个师的编制,名为国民革命军新编十三师,冯国璋仍然担任师长,冯玉祥被擢升为新编十三师五零一团团长。

这一日,唐健召集所有团部以上的将领到指挥部开会。

在去开会的路上,冯玉祥见冯国璋闷闷不乐,便问道:“怎么了,师长,难道您还在为唐司令将您的嫡系人马打散分到各个部队而心有芥蒂?”

冯国璋摇了摇头,苦笑道:“降军之将,哪里有那么多的怨言。其实我也知道唐司令这么做有他的苦衷,毕竟我曾是袁世凯的手下,如果将原来的人马还是调给我的话难免会出差错,防人之心不可无啊!这个我还是理解司令的,相反,司令不计前嫌,仍让作为一师之长,感恩戴德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心有芥蒂?”

冯玉祥一脸的疑惑,问道:“那是为何?”

“呵呵,我是在笑自己啊!”冯国璋叹了一口气,“我没想到这王士珍这么不顾袍泽之义,竟然坐视我落败,援军在三日后才赶到?想我冯国璋一生光明磊落,对袁世凯更是忠心耿耿,没想到最后成了一枚弃子,充当了他人的炮灰!”

冯玉祥只好苦笑一声,这王士珍也确实太狠,妄想自己做渔翁,而让司令和师长做这鹬蚌,最后却落个一场空,可笑可笑。

冯国璋振奋了一下精神,说道:“好了,不说这么不开心的事了,也不知道司令这次召集我们去开会有什么事?”

冯玉祥快步上前赶上,说道:“听说是要迎接几个人吧?”

“哦?是谁啊?这么大的阵势,走,赶紧去瞧瞧!”冯国璋一扫之前的阴霾,笑呵呵的道。

冯玉祥也是一点头,和冯国璋两人踏着轻快的脚步朝指挥部走去。

待冯玉祥和冯国璋两人走进指挥部的时候,指挥部里已经挤满了来自各个军中将领,严复和唐健都已经在场。

唐健见众人到齐,便示意让众人安静。

众军官看见唐健的手势之后,纷纷站成两纵,齐聚在会议桌前,片刻之后,整个指挥部里就鸦雀无声,众军官都静静看着唐健,等待着唐健宣布什么任务。

唐健笑着说道:“今天叫大家来,是想要跟大家介绍两位人给大家认识一下,在座的可能有很多人也见过,不过,今天我还是要想大家隆重介绍一下!”

“啪啪……”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司令隆重介绍的人必然不简单啊!

就在这时,在一个警卫的引导下,一高一矮,年纪大致在六十岁的两位老人人走了进来。

虽说是两位老人,可步履行间却隐隐透露出一股威压,在座的每一位军官都知道,那是作为万人军中大将特有的威严。

这时,见识颇广的冯国璋失声道:“聂军门,孙老将军!”

这一高一矮的两位老者正是聂士成和孙万龄!

在座的每一位青年军官对这两位原清军悍将那是如雷贯耳啊。

聂士成,甲午时期,和日本人从朝鲜打到辽东,从成欢之战、平壤之战,到后来的辽阳摩天岭之战,每一战那是打得日本人胆战心惊,闻风丧胆。

孙万龄,同样是在甲午时期,孙万龄以老式枪炮和新兵,在荣成白马河一带伏击日军先头部队,取得了甲午战争时期清军以少胜多的首例大胜。

唐健微微一笑:“从今天起,聂将军和孙将军将被担任为东西两路大军的主帅!授中将军衔”

第三卷 战火远东 第十八章 新式武器

听到这个消息后,台下众位青年军官发出了如雷鸣般的掌声,有了这么两位将军加入国民革命军,那么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上是指日可待啊!

唐健又说道:“鉴于东线战局吃紧,孙万龄将军将率领福建的新编一零六师赶赴安徽,帮助新编第五师、第六师固守安徽江苏防线;而聂士成将军则统领武汉九江安庆防线一共六个师的兵力,和袁世凯的北洋新军血战到底!”

“血战到底,血战到底!”有了两位老将军的帮助,台下这些年轻军官心里底气更足,喊得口号也更加的响亮。

唐健欣慰了笑了笑,他提拔起来的这些青年军官虽然年轻气盛,冲劲十足,但是其作战经验却是相对贫乏,有了这两位老将相助,唐健相信,几年之后,这支军队会成为一支雄踞远东的精锐之师。

唐健紧紧的握住聂士成和孙万龄的手,郑重的说道:“国民革命军就拜托两位了!”

聂士成和孙万龄皆是感动不已,他们来到国民革命军不足一日,寸功未立,可唐健竟然将整支部队交给他们两个人指挥,可见唐健对他们的信任程度。

聂士成和孙万龄两人感动的说道:“放心吧司令,我们两人虽然已经老迈不堪,但我们仍然愿意以余生之晖报答司令的知遇之恩!”

唐健看着严复,说道:“严先生,希望你能够尽力辅佐两位将军!”

严复一拱手:“定然不会辜负司令重托!”

1902年9月,唐健得聂士成和孙万龄两员大将,又因为汉阳军火库失守,东线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弹药不继,袁世凯在长江一线的北洋新军节节败退,同年十月,聂士成带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七师、第八师完全占领了武汉三镇,王士珍的四万余残军被迫退守荆州,同年十一月,国民革命军将安庆和九江两处的北洋新军团团围住。

与此同时,孙万龄和山东枣庄的王占元,河南周口的曹锟两部鏖战了一个多月,不久,袁世凯从山东急调两万北洋新军协防河南、山东两地,孙万龄被迫退守徐州。

自此,南北双方陷入了长达三个月的对峙。

……

福建福州

唐健在将大军交给聂士成和孙万龄之后便回到了福州,唐健知道,现在的对峙局势并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国民革命军和袁世凯的北洋新军的实力悬殊太大了。

袁世凯现在在淮河以南集结了差不多十万兵力,而直隶一省就有他的五万嫡系北洋新军,加上长江以南的王士珍、段祺瑞的六万兵力和河南山东两省的四万兵力,总计有差不多二十万的兵力,而且,内蒙、山西、陕西更有数万的预备队,袁世凯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在长江以北集结了近三十万的兵力。

唐健细细计算了南方八省的所有国民革命军,总计也就十万人,加上这几个月来的不断扩兵,堪堪补充了两万的新兵,和袁世凯相比,实力差距是一比三!

唐健深知此时的对峙不过是袁世凯正在调整积极部署的表象,或者说,袁世凯正在筹备一次大的进攻。

不过最让唐健担忧的不仅仅是兵力问题,还有军费、武器等火烧眉头的大事。

由于袁世凯准备良久,他早已经在山西,河南等地修筑了不少的军火库,而被唐健攻占的汉阳军火库不过是其众多军火库中的一个而已,虽然让袁世凯有所损失,这种损失仅仅局限于肉痛而已,对袁世凯的整体部署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

而唐健是仓促起兵,各种军备部署不足,唯一能够依仗的就是北洋舰队了,要是没有北洋舰队在长江一线的舰炮支援,恐怕现在袁世凯的北洋新军早已经渡过了长江,直逼福建了。

十几万国民革命军的军费是一笔巨大的军费开支,袁世凯有清政府的国库做后盾,可唐健依靠的仅仅是八省中督巡们的财政税收而已,这让唐健处处捉襟见肘。

最头痛的还是武器装备问题,自甲午之后,为了拱卫京畿,袁世凯将大部分的军工厂迁移到了山东、直隶、天津等地,而南方的工厂大多是以商贸为主,这就造成了唐健现在兵比枪多的困境。

关键是袁世凯自从训练北洋新军以来,从德国、英国等国购置了大量的新式枪炮,整体看来,北洋新军的装备都要优于国民革命军。

唐健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生产大量的枪炮来装备国民革命军,这些枪炮不仅要多,更要精!

到了福州之后,唐健就急匆匆的赶往了福州船政局,那里,田阿登和欧阳彦青正在夜以继日的研制新的武器。

当唐健走进福州船政局的时候,那个封闭式的船坞中已经看不到以前热火朝天的景象,一艘巨大的战舰雏形静静的躺在船坞之中——建造新无畏舰的计划已经中止。

因为巴肥特失踪,财政大权落入袁世凯之手,新无畏舰没有了巨额资金的支持,只能陷入停滞。

无畏舰雏形的一侧,田阿登带着船厂内的工程师静静的迎接着唐健。

船政局的总工程师刘青山和李管毕歉意的说道:“对不起,唐司令。”说着,眼中无限惋惜的看了看战舰雏形。

唐健走上前轻轻的拍了下两人的肩膀,柔声道:“呵呵,这个不怪二老,是唐健无能,不能支持你们将这个伟大的战舰完成!”

刘青上和李管毕偷偷的抹了一下眼泪,作为军舰工程师,一艘震惊当今世界的军舰夭折在自己的手中,那种滋味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唐健说道:“二老放心,等结束了内战,我们的无畏舰还要继续下去,我和你们一样期待一艘震惊世界的军舰诞生,我向你们保证,无论如何,这项伟大的事业都会继续下去的。”

刘青上和李管毕皆是重重的点了点头,他们丝毫不怀疑唐建的承诺。

唐健安慰了刘青上和李管毕之后,关切的对田阿登说道:“阿登啊,你现在好点了没?”

田阿登拍了拍胸口,笑呵呵的说道:“放心吧!少爷,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么!”

唐健看了一看脸色依然有点惨白的田阿登,问道:“欧阳彦青呢?怎么没有看到他?”

“哦,那正和北竹岛的那些专家们恢复当初在北竹岛的资料,夜以继日不眠不休,虽然我已经告诉他今天少爷会来,可他说没有时间,所以就没有过来迎接少爷!”田阿登答道。

唐健不介意的笑道:“呵呵,没事,我就喜欢他这种废寝忘食的精神,走,带我去看看!”

田阿登也是笑了笑,便带着唐健来到了欧阳彦青的研究室前。

还没有走进研究室,就听见研究室内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唐健在门口听了一会儿,原来是欧阳彦青和几个“科学狂人”因为意见的分歧在研究室内激烈的争论着。

田阿登道:“要不要去通报一声?”

唐健摆了摆手,带着田阿登几人推开门走了进去。

一个专家说道:“欧阳先生,你说的不对,这个地方应该才有35毫米的齿轮,如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