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穿越以来,从自己的小院一路斗到府里,再从府里斗到了宫里。如今好不容易出了宫,原以为诸事皆了,可谁成想居然又是一个更大的漩涡在等着自己。朝派党斗,夺嫡争储,连整个安家都随时有被卷进去的可能。自己便想选婿,又焉知遇见之人不是如白天那相亲会上的模样?
有心之人何其多!老太爷这话当真是说的一针见血,
若终究是如此,倒不如寻个小门小户的清净!左右自己身负另一个时空的诸多知识,别的不说,单凭这调香二字,还怕这日子过不出个样儿来?
上辈子的时候很多人不是都说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就是最大的幸福么!做个官政不沾的小富婆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安清悠这般样子,以老太爷精明哪里还看不出来这就是默认了。长叹一声道:
“也罢!朝争也好,时局也罢,原本就应该是男人们去担负面对的事情。你一个女孩子家,何苦被卷进这等事情来!嫁个小户人家也没什么不好,我这里有一封书信,乃是你母亲赵家所写,回去好好看看,世态炎凉,赵家如今是大不如前了啊……”
老太爷口中感叹,却更有一句话没说出口,如今京中也不如以前了。
安清悠见到这信却是微微一怔:
“母亲那边……娘舅家?”
【作者题外话】:四千字大章过年放假,有多些时间码字了,会酌量加更,感谢大家对姜叶的支持!姜叶不太会多说话,码字去!
文章正文 第二百五十七章 表哥来了
“吏部号称六部之首,当年赵老大人任吏部尚书时,赵家可以说盛极一时,号称是门生故吏满天下。昔日你母亲嫁过来的时候,人都说你父亲可算是傍上了一棵大树。只可惜这位赵老大人身体不好,后来竟是在吏部衙门里心痛病突发,等郎中到了的时候人已经没了。你母亲当时正怀着你,听得此事一又惊又急地闹了早产。后来她年纪轻轻便随了赵老大人去,也可说是这时候落下的病根!”
长房后宅之中,三房夫人赵氏谈起安清悠生母的娘家来总是大有不胜唏嘘之感,红着眼圈抹了一阵眼泪,这才对安清悠接着道:
“这官场上跟红顶白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人走茶凉啊,后来赵家的长房老爷因为犯了错事被皇上迁怒,满朝之间竟是没什么人敢伸援手的。咱们家老太爷仗义执言上了个折子,这才保得了他们晚辈的一线生机。只是这赵家从此,也就败了。听说他家倒是还有后人在江南,可是我也曾遣人查访,却一直没有什么消息。如今你这五娘舅家终于有了联系,真是老天开眼,又或是我那苦命的姐姐在天之灵保佑……”
三夫人说着说着又要掉眼泪,倒惹得安清悠一连声的劝慰。连忙着扯开了话题,指着那封书信道:
“这信上说,五舅舅在江南做了一任扬余府的刑提按察,如今派了表兄前来京城给祖父和父亲叔父们请安。三伯父久在刑部,倒有没有听到什么消息?”
“这个……倒是不曾听你三叔父讲过!”
三夫人摇了摇头道“那刑提按察算不得什么大官,不过是个从七品的差事罢了,天下这等刑提的普通官员不知道有多少。再说姓赵之人甚多,便是报到了刑部,你三叔父也未必能记得住。要不回头让你三叔父遣人查查,若有了什么消息,三婶娘第一个便来告诉你。”
安清悠端起一杯茶来,心中却是略感无奈,一个从七品的外省刑提,放在京城这等冠盖云集的所在没人留意也是常理。
可是若论对于生母娘家的熟悉,只怕还真是没有人比这位三婶娘更明白的了。她都不清楚,自己这又能找什么人问去?正要再说什么,那边三夫人却对她这一句问话会错了意,一拍脑门子笑道:
“这事儿还真得好好查查,你这孩子既是不想去嫁豪门大族,这赵家倒是个极好的选择。江南远离京城这些是非,那扬余府又是个遍地膏腴的繁华去处,舅舅还是个管刑案小官儿……啧啧啧!若说是小门小户,哪里还有比这更好的小门小户去?亲不亲一家人,再弄上个亲上加亲,那可真也算得上是个好归处了。”
三夫人对安清悠的疼爱都可算得上是娇溺了,听她说不想嫁豪门大族虽觉可惜,可依旧是立时便为这大侄女打算了起来。安清悠无奈苦笑,心道一提起赵家来,三婶娘她还真是热心。只是这份厚爱自己却怕是无份消受,近亲结婚……
“三婶娘,侄女想问个事情,都说这女人是地男人是天才算正道。可是侄女看三婶娘和三叔父之间,却是恩爱甜蜜相敬如宾。偶尔见到三叔父时,好像他还怕了婶娘三分?侄女真是好生羡慕,倒不知婶娘是如何做的?”
安清悠不想谈那些和表哥通婚之事,连忙转换了一个话题。这亦是她心中之惑,虽说是活了两世,可是这做媳妇的经验却是半点没有。再看三婶娘夫妇这份和谐恩爱,那羡慕之语亦非虚言。只盼着能够从这位疼爱自己的三婶娘中寻些婚姻之道,说不定能在这个男尊女卑的古时世界中得到什么借鉴?
“切!你这妮子,这是要来打趣三婶娘是个悍妇不成?”
三夫人嗤的一声笑,转过头来,却是正色言道:
“男尊女卑之道,从来便是天经地义的正理。像你三叔父虽然人前人后的有些怕老婆状,可那是宠着敬着你三婶娘罢了。正所谓自家老爷便是自家老爷,你三婶娘便是脾气再大,在家之时也得依足了规矩本本分分,这该女人遵从的三从四德礼法规矩,那同样是万万不能逾越一步的。你这孩子性子太刚,以后不管嫁了谁,可要好好收敛一下脾气,做个安分守己的好夫人才是正道。”
安清悠微觉失望,没想到从这位向来精明刚烈的三婶娘口中,听到的亦只能是这般说法。这古代人人都觉得男尊女卑才是天经地义,纵然自己身为穿越者或许有将这世界变个样子的可能,可是改变天下易,改变人心难。这等事情又需要多少时间?三十年?五十年?还是需要很久很久?会不会像另一个时空中曾经流行的那句话一样,还没恋爱就老了?
更何况自己上辈子既不是政客也不是什么社会学家,改变世界?自己只不过是个小小的调香师罢了。
可是安清悠到底还是不肯死心,想了一想,又向三夫人问道:
“那三婶娘,按你刚才所说,三叔父这是在宠你敬你。侄女如今已得老太爷准我自选夫婿,那便又应该如何,才能寻得到一个宠我敬我之人呢?”
“要婶娘说啊,如今虽说是得了老太爷准你自选夫婿,但也没什么不同。你是咱们安家的长房大小姐,再怎么还是脱不开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平日里除了各府摆宴的女眷院子,便是咱们安家这点人脉圈子。至于能不能得肯宠你敬你之人……”
三夫人说到这里摇了摇头,却是轻轻叹了口气道:
“那就只能看你的命了!”
安清悠越听心里越凉,自己好不容易挣来了这自行择夫的权力,竟是说到底其实对改变现状没什么帮助。大势如此,为之奈何?正心中烦躁间,忽听府中的下人来报:
“大小姐,您的表兄来咱们府上求见,老爷已经亲自迎了出去,还说叫您也出去相见呢!”
“表哥?”
安清悠微微一怔,怎么来得这么快。刚刚还说起赵家,转脸这赵家的表兄就已经到了自家府上,这可不真是说表兄表兄就到?
三夫人却是一脸的笑意,乐呵呵地道:“这可真是巧了!许久没见到赵家的人了,走走走!婶娘也凑个热闹瞧瞧去!我说大侄女,人家大老远的从江南来京城不容易,你可要好好把握呦!”
“小侄见过姑父大人,见过三婶娘,见过表妹!”
长房前厅之中,安清悠的表兄赵友仁深施一礼,众人上下打量之下,便是安清悠心里也不由得赞了一个俊字。无论什么时候,生得一副好卖相的男人总是对于女子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先天杀伤力。
“无需多礼,到姑父这里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快坐!快坐!”
安德佑一叠声地招呼着这位素未谋面的姑侄,见这赵友仁眉清目秀颇有翩翩之风,心中亦是先有三分好感。
大家各自行礼回身落座奉茶叙话,安清悠却几不可查地皱了皱眉。
她对于站立坐行这些礼数规矩已是顶尖的行家,此刻看这位表哥的坐姿虽已极力求得端庄稳重,可是怎么就总觉得有那么一点儿怪呢!难不成这臀部上的某个部位有什么毛病?
安德佑却没有这般想法,笑呵呵地寒暄了几声,便即言道:
“昔日你姑母尚在之时,我可是没少和赵家走动。后来你们去了江南,却是不知怎么就断了音信,如今贤侄到京,大家总算又续上了联系,赵家的几位舅兄舅弟如今可好啊?”
“回姑父的话,大伯六年前因病故去了,家父和几位伯父倒还算康健。临来之前,家父还特地嘱咐小侄,说是当年大伯因事获罪,全凭安老太爷从中周全,才保得我赵家余脉得避江南。这么多年来两家未曾联络并无它意,实是恐当年之事余波未消,枉自给安家添什么麻烦。小侄此次进京,便是特地来给安老太爷、姑父和安家的诸位伯父叔父请安的。安家帮衬之恩,我赵家永不敢忘!”
赵友仁顺着话头说起了两家的渊源,立时便赶着又要行礼。安德佑连忙拦住,再看他眉宇之间依稀竟有几分亡妻模样,有感而发,却不禁更是心下唏嘘:
“想不到一别多年,赵舅兄竟已不在人世。当年之事过了这么久,赵家又何必如此总放在心上。咱们两家既有通姻之道,当然是得相助时且相助,却不知贤侄此次进京除了恢复咱们两家的关系之外,还有其他是否?若有我安家能够帮忙的,姑父义不容辞!”
安德佑如今已是安家的族长,这话说出来份量自又不同。倒是那赵友仁淡淡一笑,微然摇头间竟是多了几分洒脱之意:
“姑父的好意,小侄心领。不过我赵家经历了昔日祖父大人和大伯之事,如今对这官场仕途之事早已心凉了。便是家父做了一个小小的刑提,也只不过是为了有个官位好教家中平日不至被宵小所欺罢了。而小侄此生志向,便是游遍我大梁各地,著书立说,撰一不世之游记。将我泱泱大国名山大川,各处繁华,皆一笔写尽!姑父若真是有心帮衬,就遣府中一二人等,带小侄游历一番这天子脚下的京城繁华,小侄便感激不尽了!”
从来这文人士子心中最重要的,除了那出将入相的官场之位,便是生平能有一部名著流芳千古。安德佑闻听此言登时大慰心上,伸手在座椅上一拍,高声道:
“好!贤侄视功名如粪土,果然有一份真名士自风流的洒脱!此书若成,必为名留百世之作。悠儿,你这几日便带了子良,和表兄在京城之中好好走走,也陪他游历一番天子脚下的繁华所在!”
文章正文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资绝佳
“三弟妹,那日老太爷特别提起了赵家,我心中倒也想过。如今沈家怕是已经靠上了九皇子那边,悠儿又不想嫁那沈云衣。倒是你看今日这孩子……可还合适否?”
送走了客人,安清悠亦是告退回了后宅。三夫人赵氏却被安德佑留了下来,随口谈了些闲话,却是略带犹豫地问出了这么一句。
“我看挺合适!这孩子生得一表人才,刚才看又是个明白事理的。清悠那孩子既是不想嫁入豪门大族,又哪里寻得到这比赵家更好的去处!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弄上一个亲上加亲的,岂不也是一件好事?更何况那赵家五老爷一个江南的刑提,既是刑部在江南的外差,你三弟这个刑部的正印司官亦是伸手够得着。就算冲着这朝中的叔父,他赵家还敢薄待了咱们家姑娘不成?”
三夫人赵氏说话向来干脆利落,安德佑问她是否合适,她自然明白是指的是安清悠和今日所见这位赵友仁赵公子。
对于赵家人,她天生便有三分好感,再看那赵友仁一副翩翩美男的倜傥之态更是觉得不错。脑子里早将这事转了数遍,此刻答话过来,还真是方方面面都替安清悠打算到了。
“三弟妹素来精明,既是连你都这么说,那想必是错不了的!”
安德佑点了点头,心里却还有那么半分犹豫:“就是不知道这孩子人品如何……”
“大哥刚才不是说了么,是真名士自风流。这孩子连功名都能放下,人品能差到哪去?再说这段日子他既要在京城游历,还怕少了这审视观察的机会?大哥让子良跟着去,不就是为了让子良给她姐姐保驾,顺便盯一盯那赵友仁?说起来子良这孩子可真是越发的出息了,以前看着他二二呼呼的,如今才知道是个人精!听说便是老太爷也夸他呢……”
聊着聊着,二人却是一不留神便走了题。安德佑听得三夫人夸儿子,倒比听人夸女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