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烟之事,你敢说你一点都不知道?”凌君在殿前第一次对一个后妃怒吼,这个后妃前些日子才为他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孩子。
贤妃眼见势头不妙,跪在地上求情,望向兰贵妃的眼神充满了失望,“皇上明察,兰贵妃怕是遭人陷害的,望皇上切勿听信小人一面之词而错判了她。”她说着这样的一番话,却连自己都骗不过,芷儿啊芷儿,你又还得姐姐为了你说谎,为何你就收不了手呢?
“还有谁想替兰贵妃求情的,都站出来!”他看够了,心累了,本以为自己看得透身边的这些女人,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再歹毒都不及蛇蝎女子,竟然能够狠辣至此。
蔓儿屈身行礼,一字一句地讲到:“区区内务府怎么能定夺兰贵妃的罪责呢?”她再一次替兰贵妃向凌君求情,这是第二次。
他定定得看着他的蔓卿,真相都摆在眼前,他倒是想知道蔓卿会拿什么替兰贵妃求情,“那以蔓妃之见,谁能定夺?”
“请皇上宣李嬷嬷上前,一切就真相大白了。”她的唇角上扬,余光瞥见了兰贵妃脸上的一丝错愕。
“宣李嬷嬷上前问话。”他不耐地让张公公将在站在殿外候驾的李嬷嬷传上了大殿。
李嬷嬷在殿前一一认了罪,而兰贵妃因为身怀六甲忙着照顾自己腹中的龙子就从未理会过身边的大小事务,缪烟是李嬷嬷出宫办差事的时候遇见的,许诺她,如果保她进宫,她便是一朝的帝后,日后定有封赏,随即便有了这么一出。凌君听着李嬷嬷娓娓道来的事实原委,眼睛却一直盯着站在自己不远处的蔓妃,此时此刻,他的心里,五味杂陈,根本品不出是何滋味。
☆、第二十一章悠悠蔓心 咋暖还寒 (2163字)
他终究没有问为什么,看着蔓卿的眸光里飘过几许不解,便下了旨治李嬷嬷的死罪,兰贵妃身为主子也难辞其咎,被勒令禁足三个月。这样的判决算是最轻的了,凌君始终不明白,若是兰贵妃有心加害蔓卿,她为何又要两次为她出手,这一次还是在她招人陷害之后,这份笃定的出手相助背后,究竟有什么在作祟。若是兰贵妃亦是招人陷害,为什么在李嬷嬷被判死刑之后,蔓卿就没有下手相救的举动了,可见,她一心想维护的人,是兰贵妃。
究竟兰贵妃是否真的有罪,凌君在听了李嬷嬷的一番证词之后就开始犹豫了先前的判断。
“娘娘,蔓妃到访。”兰贵妃身边的宫婢风荷上前来报,打扰到了她和胤泽的相处。
一听是蔓妃到访,她便从摇篮里抱起了胤泽走了出去,“泽儿啊,今天你的蔓姨娘终于来看你了。”兰贵妃看着怀中的胤泽,慈爱的笑了笑。
“今日,我只想问,是不是你的人做的。”蔓儿看兰贵妃屏退了四下,便直截了当的问道。
“是我的人做的,但不是我指使的。”她将怀中的孩子递给到了蔓儿的手上,如此亲昵的举动,很难让人能联想到,现在的谈话,是有多冷,多严重,“姐姐,你信么?”这是她第一次叫蔓儿作姐姐,真心的。
蔓儿接过她递过来的孩子,胤泽黑漆漆的眸子望见了抱着他的蔓儿,柔嫩的薄唇绽开了笑靥。她禁不住伸手摸了摸他的脸,胤泽笑得更欢了。“我信。”她说出来她的答案,“但是皇上未必信。”
兰贵妃隐瞒了她将缪烟引进宫的事实,也隐瞒了自己当初的目的,可是这一切,她眼前的蔓妃是否真的能猜不透呢?“你看,胤泽跟你在一起,多像是一对母子。”像是在心里做出了最大的决定,她下跪了,她这双膝盖跪天跪地跪先祖,从来没有跪过别人,“姐姐,若是芷儿以后不在了,请你收留胤泽。”
“此话从何讲起,按理说,你该把孩子托付给贤妃才是。”蔓儿示意让兰贵妃站起来,以免让别人看见。
她见蔓儿没有拒绝,便继续说道:“自从进了这个后宫,我做了太多,也错的太多,即便是你遭人陷害刺杀缪烟一事,并非是我本意,却也有我罪无可恕之处。万一哪一天,所有的事情东窗事发了,估计我们良家满门,就只剩下胤泽一个了。交托给冉姐姐,她保护不了他在后宫的安慰,而你,可以。”兰贵妃说出来心中所想,也祈盼着她能够答应自己的要求。
孩子,她替这个孩子取了名字,想了封号,没想到到最后,也许这个孩子就会陪伴在自己的身边“若是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你就不怕我不善待胤泽么?”
“你不会的。萱芷在此,谢过姐姐的恩德。”方才蔓妃的一席话,依然接受了她的请求,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定了下来。“以后,若是萱芷做了什么,犯了什么事,请和冉姐姐一起,莫相问,莫相助。我不想再给你们招来麻烦。”
这个后宫是嗜血的,花衣美服之下的包藏祸心,让人防不胜防。今天你逃过了一劫,明天就未必如此幸运了。眼前的兰贵妃,似乎褪去了平日里的天真浪漫,试问,一个能够坐得上贵妃这个大位的女人,又岂会是真的简单呢?她今天说的一席话,已经足见了她的才智和谋略,韬光养晦到此地步的女子,该称得上一个相当优秀的谋士了。
蔓儿看着襁褓中的孩子,若是今天自己不答应她,或许这个孩子未来的命运,就成了兰贵妃死不瞑目的牵挂了。胤泽满脸的天真和纯净,没有沾染过半点尘埃,孩子,你可知道你身在后宫,像现在安全的活着,身边的人为了付出了多少,倾尽了多少?
“娘娘,为什么不在朝堂之上指证兰贵妃的罪行呢?”碧影为德妃换上了睡袍,梳理着那一头云鬓。
时隔了几日,碧影终于还是问了,德妃的脸上扬着笑意,“当你看清楚了,你的对手是谁,又何必这么快就下手呢?”当然,她是绝对不会这么轻易放过的这个女人,只是时机还不够。
深秋的夜里,凌君来过几次,总是说她别太累了,这个后宫的事情,再怎么管,都是难以管束的,这个后宫有德妃,他就放心了。凌君对蔓妃放不下,对兰贵妃放不下,对那个整日只知道泼墨山水的贤妃也有一丝半缕的牵挂,云云后宫里面,他或许有很多的放不下,而她,唯独她,凌君却如此的放心,如此的放得下。
就因为自己是越王府的身份,因为自己在明间速来有的那份德性么?德妃苦笑,民间都知道,她是越王府的三千金,是七个千金当中最貌美,最知书达理的女子,虽然说王府中七个千金中最不受待见的,却是坊间传言最能母仪天下的一个女子。
而她入宫,也的确彰显了风范,替凌君掌管着整个后宫。
子夜,蔓儿一个人在后殿的桃花林望着随风飘零的落叶,微微得叹了口气,触景生情,难免感怀悲秋起来,“一进宫门深似海,大抵就是如此吧。”她一个人在这个漆黑的夜色里叹着气,一片落叶落在了她的发间,却被一只手轻轻的拂去了。
“何苦又在这里说些丧气的话呢?”凌君深深地搂着她,望着这里的一片萧索,和怀中微凉的她,“这该是你进宫来的第一个秋天吧?”
蔓卿在他的怀里,贪恋着他身上的丝丝温度,“第一个,以后还会有很多个。”
凌君看着蜷缩在自己怀中的蔓卿,心里盈满了温暖,只要她在,她的心在,其他就都不重要了。他拦腰抱起缱绻在怀的美人,朝着美人的香闺走去,凌君的周围盈满了蔓卿的香气。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第二十二章身染风寒 悬丝诊脉 (3069字)
初冬的最后一片落叶已然尽归尘土,化作了红泥等待呵护来年的桃花。蔓儿依旧是一身单薄的秋衣,冬天,总让她想起那些不愿想起的故事。在她的世界里,冬天来得比别人晚,去的更是比别人早。当她看着最后一片落叶落下,任着空气里弥漫着浸入肌肤的寒气,在桃林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整日,没人知道她在想什么,更没人知道她想做什么。近日的凌君亦是在忙着处理边疆的战事,根本无暇去顾及到六宫粉黛,也对他的蔓卿少了探视。
蔓妃身染风寒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在后宫传了开来,愈演愈烈,炸开了锅。原本小小的风寒被传得蔓妃快死了一般,惊得正在御书房忙着翻阅奏章的凌君直奔延禧宫,路上下旨让御医监最好的林太医随驾而行。
微微咳嗽的蔓儿坐在暖阁里正打算要喝掬水端来的药,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明所以的看向了门外。迎接她的,是凌君心急的神色,和一行人马的心急火燎,“这是怎么了?”她起身放下手中温热的药汁,略带倦意地走到了凌君的身前。
一看眼前的蔓卿的确身有抱恙,却不似宫里传得这么严重,他的心,也便放下了,伸手扶着蔓卿做好,心里难免愧疚,最近因为边疆战事不稳,他太过于忽略她了,“林太医,还不替蔓妃诊治,看看是不是还有哪儿不舒服。”
蔓妃可是当今皇上的命根子,汾阳王又只有这么一颗掌上明珠,林太医自是不敢怠慢,医家所行的望闻问切,他都一样不落的做了,悬丝诊脉之下,更是确保了蔓妃没有其他的病症,悬着的心,便也放下了。“禀皇上,娘娘的贵体维和,的确是染了风寒,服几帖药便可痊愈。不过,”他还是疑惑,为何蔓妃盛宠之下却不得子嗣,便擅自做主,“还请娘娘给下官看看如今所服的药方。”
“掬水,把窦太医开的药方给我取来,呈给林太医看看。”蔓儿随即命了掬水去取药方子,心里也疑惑,难道这付药方里暗藏着什么?
掬水将药方取来径直给了林太医,经过他的盘查,以及对药理地认知,这付药方的确是没有任何纰漏。而且蔓妃,也只是这阵子才染的风寒,这风寒也不是大病,更本不需要长时间的调理,难道真的是自己多疑,猜错了?“娘娘在宫里膳食可否有所不妥?”他又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正巧,伴月正好传了午膳进暖阁,一间皇上在,便行礼道:“奴婢,给皇上请安。不知皇上驾到,奴婢这就去多取一付碗筷过来。”
得到凌君首肯后,伴月便带着一行人走了出去。
林太医看着一桌的饭菜,微微的凝眉,“敢问娘娘是否长久的饮食都是如此,平时又偶有饮酒?”
“敢问太医有何不妥?”蔓儿常年的饮食的确如此,而且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饮酒倒是不多,这又有何不妥。她开始有点不耐林太医的故弄玄虚,宫里的太医只要抓着根鸡毛就不放的个性,原来还真是这样。
凌君倒是觉得林太医这么一问,其中定有蹊跷,凭着他对林太医的了解,此人并非是个爱好卖弄技艺的狂徒,平日里一向参详药理,更是研究出了不少救世悬壶的良方救了不少宫里宫外的人。“林太医觉得有何不妥?”
当皇上问出此言,林太医骤然跪地,“下官说了,还望皇上免臣死罪。”如果蔓妃是遭人陷害,一切便也安然无恙,如果这一桌的饭菜是蔓妃钦点的,那就是祸及无辜,他定当首当其冲被发落。
蔓儿从未想到这一桌的饭菜,竟然要让宫里最有名望的林太医吓成这样,更是觉得多了一丝的玩味,说这菜有毒,那她进宫以后就是食用着与之类似的膳食,若是真有毒,估计自己死个千百回都够了。
凌君允了林太医的跪请,示意让他继续说下去,这一桌菜的确是勾起了凌君的好奇心,这里到底暗藏了何许玄机。
“敢问娘娘,是否进宫以来食用的膳食皆是如此?”
“的确与之相仿,有何不妥?”
“娘娘的天葵,据下官推测,该是月月到来,并未有何推延。”林太医若有所思的用筷子挑拨着桌上的饭菜,细细推敲着各个菜色之间的药理和相生相克的缘由,“如果下官的推测正确的话,这就是娘娘盛宠之下依然无法怀有龙脉的缘由所在。”
“什么?!”蔓儿和凌君异口同声,她的心里仿佛被压了一块巨石,怎么也透不过气,眼看着桌上的山珍海味,原来比腐心蚀骨的毒药更歹毒。
林太医见龙颜大怒,如今自己却如同骑虎难下,只得跪地哆哆嗦嗦地把自己诊断的依据,一字不落得说了出来,最后他更是道出了让凌君心痛失望的话,“若是娘娘长久食用下去,恐怕从此难以受孕。”能够列出这样的食谱又不易让人察觉的大夫,简直就是世外高人,林太医自认如果让此高人与他相较高下的话,自己已然不是他的对手。“此人不仅精通药理,更是掌握了食材之间相生相克的道理,下官从未见过世上还有如此高人。”只是可惜,此人徒有一身本事,却做出了此等宵小之事,实在有违医德。
晃眼一年,她的一日三餐如果都是被这个身在暗处的高人编排着,怪不得多次传召太医给自己诊治却不得结果。其他的妃嫔在这一年里相继有孕,近日也鲜少听说有宫里的妃子滑胎的消息,似乎后宫也少了些腥风血雨。蔓儿一直觉得,是老天爷觉得自己的孩子来的还不是时机,让她和凌君的孩子在这个嗜血的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