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了,我却曾未带他们母子出城游玩过,以致于昊儿他们长这么大,都没出过郿邬。今日难得有暇,便带他们出来走走、看看,省得将来留下遗憾。”
说到这儿,李利罕见地流露出几分温情,脸上洋溢着会心的笑容。这才是真情流露,也让周瑜和赵云二人见后为之动容,触动了他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脸上不由露出暖暖地笑容。
的确,看着游走在杏林中的众多佳人,当真是人比花娇,赏心悦目。其间还伴随着孩子们纯真的笑声和嬉闹声,再有满眼的新绿勃发,微风作伴,骄阳点缀其间,这一幕端是令人心神陶醉,倍感温馨。
随后,三人一边吃酒一边低声交谈,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十分融洽而惬意。
旁边的火炉上仍旧煮着热酒,猩红的木炭融融燃烧,美酒在文火蒸腾下散发出馥郁醇厚的香气,沁人心脾。
半晌后,酒菜撤去,侍婢重新摆上糕点,这时李利招手示意李挚也坐下,四人一边饮酒一边叙谈。
“近日来,城中流言蜚语不少,很多有心人都拿着你们二人的事迹大做文章,肆意渲染,用心险恶呀!”缓缓放下酒樽,李利不以为意地轻声说道。
周瑜和赵云二人闻言后轻轻点头,神情不免有些忧郁,显然是被谣言所困扰,却又百口莫辩,端是苦不堪言。
少顷,周瑜轻声叹息道:“流言猛如虎,末将之前还不以为然,但现下却是苦恼不已。是以,今日主公将散播谣言之主谋刘范、刘诞兄弟二人当众斩首,末将是极为赞成的。对于这些别有用心之徒,断然不能手软,否则这些人就会毫无畏惧之心,愈发肆无忌惮,变本加厉的为所欲为。”
说话间,周瑜语气一顿,既而神色坦诚地看着李利,坦言道:“对于安邑一战,末将原本还想辩解一番,诈称事先并不知道孙策被困郡守府,故而才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但现在,末将却不想欺瞒主公,安邑之战确实是末将明知故犯之举,其目的无非是顾全昔日的兄弟之义,不想看到曾经的义兄死在自己面前。正因如此,才有随后的僭越之举,以致数千降兵因我一念之差而丢掉性命。今日,末将便向主公当面请罪,无论主公如何惩处,末将决无半句怨言!”
“嘭!”话音未落,周瑜便起身跪在李利面前,俯首请罪。
就在周瑜双膝跪地的一瞬间,李利伸手拉住他,既而起身将他搀扶起来,坐回原位。而一旁正欲开口说话的赵云也被李利抬手制止,以致赵云神情愕然地悻悻落座,不再多言。
将周瑜摁下落座后,李利随手给他二人斟上一盏酒,坦诚道:“安邑战事之中的是非功过,我早已知晓。公瑾所为,其行有过,但其情可悯,并非不可原谅。昔日公瑾投效于我时曾有言在先,此生不愿与孙策为敌,为此我还许下诺言,有朝一日必定饶恕孙策一命,包括其家小在内。
因此,前番在东垣城下我本有机会将孙策诛杀,却终是饶其性命,并准予其所请,赐给他天子诏书。只是孙策随后所为令我十分不喜,左右逢源,偷奸耍滑,非但招募数万兵马,还觊觎囤积在河东的十余万石粮草辎重,当真是得寸进尺,胃口太大了,完全将我李利视如无物。故此,我有意略施惩戒,让他竹篮打水一场空,诸多算计全部付之东流。”
说到这里,李利话音稍顿,注视着周瑜说道:“今日索性我等主臣之间便开诚布公的交交心。确如公瑾所想,安邑之战我有意借公瑾之手除掉孙策,藉此永绝后患。因为你我二人都知道孙策的脾气,一旦被困府邸之中无法突出重围,孙策断然不会束手就缚,必然血战到底,最终难逃一死。是以,杨丑率部围困郡守府的目的便在于此,与公瑾合兵一处,逼迫孙策就范,自绝于重围之中。可惜这一切终究瞒不过公瑾,被你识破玄机,从而上演了自相残杀的一幕,以致于孙策趁机逃遁,侥幸生还。
就此事而言,若说我一点不生气,休说公瑾不信,就连我自己也不相信。都说我李利胸怀大度,却还没有大度到这种程度,自己麾下兵马临阵倒戈,非但自相残杀,还白白放走了生平之大敌。此等事放在任何一位诸侯身上,只怕他们都很难坦然处之,我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待事后静下心来回头想想,公瑾所为倒也在情理之中,全当我又践行了一次诺言。毕竟是我有言在先,岂可食言而肥?
故而,此事到此为止,日后不必再提。与此同时,公瑾和孙策的兄弟情义也到此为止。不知公瑾可有异议?”
第813章杏林煮酒2/2
“故而,此事到此为止,日后不必再提。与此同时,公瑾和孙策的兄弟情义也到此为止。不知公瑾可有异议?”
“呃!”耳边听着李利不紧不慢地话语,周瑜脸上的神情一直在急剧变化,待李利最后一句话落音时,他神情惊诧地愕然抬头看着李利。这一刻,他清晰地看到李利决然的神色,还有那不容置疑的凌厉眼神。
这意味着什么,周瑜心知肚明,李利脸上的神色和眼神清楚无误地告诉他,这是李利所能容忍的最后底线,再无让步的可能。
此刻李利脸上的神情与今天早朝时的神色十分相似,而这也是周瑜第一次参加早朝,却正好见证了李利大开杀戒的铁血手段。
那纵横四溢的霸气牢牢掌控着朝堂上的局势和氛围,使得曾经在周瑜心里都是仰视的一众三朝老臣屏息噤声,连大气都不敢喘。那份霸绝天下的强大气场,一直残留在周瑜的脑海里,驱之不散,挥之不去。
也正是亲眼见证了李利的霸道与威势,让周瑜生平第一次对这位平易近人的主公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内心深处莫名生出一份难以名状的敬畏,或者说是畏惧。也因此让他深刻地领悟到自己所面对的主公,有着与其年龄孑然不符的成熟心智和无上威严,那张充满阳光的笑脸之下还有着一颗铁血无情的大心脏,而这颗大心脏足可囊括天地、包罗万象,有着气吞山河之志、鬼神莫测之能。远非肉眼看到的那么阳光灿烂。
凭心而言,周瑜对李利这种局促的转变极为不适应。因为这让他莫名感到自己与李利之间无形中的疏远,仿佛曾经熟悉的朋友突然间变得很是陌生一般。一时间让人难以接受。可是,当他静下心来仔细揣摩一番后豁然发现,只有现在的李利才能成就功名霸业,而此前的阳光大男孩虽然更容易让人接近,却终究难成大事。
而现在的李利才是一位真正的枭雄,胸怀凌云壮志,腹有包藏天地之智谋。能升能隐,能屈能伸。乍眼一看,他便如邻家大男孩一般阳光灿烂。温和随性,让人不由与之亲近。然则,靠近接触之下,才能发现他智谋深如浩海。性情多变。时而颟顸,时而睿智,时而通情达理,时而霸道无匹,令人无从捉摸,高深莫测。
恰恰因为这样,西凉军一众将领对这位三军主帅敬佩有加,且心怀敬畏。甘愿任其驱使,却不敢有丝毫轻视犯上之心。而全军将士则是对主帅李利忠心耿耿。愿意为其效死命,浴血沙场,死而无悔。
这一点,周瑜此前并未切身体会到,下意识认为主公李利或许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强大,或许他能牢牢掌控军中将领,却断然做不到牢牢掌控全军将士的地步。毕竟西凉军兵马众多,主力战营和郡府兵加在一起,足足四五十万大军,主公李利纵有通天之能,也无法掌控这么多将士。
然而,安邑城中的一幕让周瑜深刻体会到自己错了,太过想当然了,把李利看得太简单了,错误估计了西凉军的形势,更轻看了李利对军队的掌控力度。纵然是刚刚接收过来的降兵,都有着对李利惧怕到骨子里的敬畏,从而断然不会违背李利的意志。是以,当他违背李利的意愿下令进攻杨丑帐下降兵时,阎行当众出示兵符,轻而易举地从他手中收回兵权,继而毫无阻滞地指挥大军进剿盟军残余人马。
要知道,这些兵马都是周瑜从北伐大战时就一直统率的大军,其中大部分兵马都是平定并州时收降的降兵,等同于他一手组建起来的嫡系人马。可是,就是这样一支大军却随着李利的兵符出现而改弦易帜,自然而然地被阎行接管,使得他周瑜就此失去兵权,沦为被软禁的存在。而后,随着李利一纸调令,他就从曾经威震天下的安北将军降为处理琐事的随军主簿,其实就是毫无实权的一介文官属吏。因为大军主簿是由军师郭嘉兼任的,掌管着全军将士的功劳簿和所有缴获账簿,而他周瑜则是负责整理这些账目的属吏。
这一升一降之间的巨大落差,弄得周瑜差点当场崩溃,颇有心灰意冷之感。为此,这半个多月来他一直意志消沉,整日醉生梦死,无所事事,以致回到长安后,不免冷落了娇妻大乔。正因如此,才有大乔清早乘坐马车前去郿邬探望小乔之行,实际上大乔根本不是前去看望妹妹,而是替周瑜鸣不平,好让小乔吹吹枕边风,将此事告之李利。
大乔此举,若说周瑜毫不知情,那绝对是自欺欺人。不过,却也不是他授意的,只能说他默认了大乔的行为,藉此试探李利的真实意图。
事实证明,夫人外交确实很有成效,很多周瑜自己不便说出口的话,都被大乔通过妹妹小乔间接地传到李利耳朵里。由此,才有了今日杏林煮酒之事,只是让周瑜颇感意外的是,刚刚加入军中的赵云竟然也在邀请之列。
对于赵云这位新近加入军中的将领,周瑜了解不多,不过却也知道此人很受主公李利器重,且与少将军李暹关系不一般,他的妹妹赵雨即将成为李暹的正室夫人。与此同时,周瑜还听说赵云在军中根基颇深,与桓飞、许褚和陈到三人是结义兄弟,并且是主公李利作为见证人。
因此,军中传言,赵云将是军中新一轮的五虎将之一,而此前的五虎将都将在此次封赏中晋升为秩同九卿的四平或四安将军,这才是真正的拜将封侯。此外,历来五虎将的人选不仅武艺高强、勇冠三军,而且都是主公李利的亲信将领,而这才是众将领最为看重的无上荣耀。
怔怔失神之中,诸多思绪一股脑地涌现在周瑜脑海里,让他一瞬间想清楚了很多曾未想过的事情。至于李利所说的让他和孙策撇清关系,这其实是李利故意给他一个台阶,让他借坡下驴,多少挽回一些颜面。
事实上,自从安邑之战过后,周瑜就知道自己与孙策的昔日情谊已经终结了。战前他便与孙策秘密达成协议,约定各取所需,可是一战下来,孙策不仅什么也没得到,反而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如此一来,孙策必定以为是他周瑜设局算计江东军,所谓密议不过是刻意麻痹孙策之举,其目的便是一举歼灭江东兵马。是以,经此一役孙策必定怀恨在心,再不会将他周瑜视作兄弟了。这样以来,再说什么撇清关系已属多余,早已不复兄弟之情,遑论撇清关系?
可这句话从李利嘴里说出来,那就不是多余的废话,而是另有用意。而周瑜聪明绝顶之人焉能不知其中深意,是以他理清思绪后,当即正中表态,欣然接受了李利的提议。
“诚如主公所说,安邑之战后,末将与江东孙策之间的纠葛便彻底断绝了。能做或不能做的事情,末将都已经做了,问心无愧。而今,末将唯一对不住的人便是主公,临阵助敌乃不赦之大罪,可主公却并未重处末将,这让末将于心难安,深感自责。是以,末将请求主公从严从重处罚末将,惟有如此才能严明军纪,以警示众将不得逾越半步!”
在周瑜蹙眉沉思之时,李利则是低声对赵云说着什么,此时听到周瑜的话后,李利欣然笑道:“从重处罚倒还谈不上,毕竟公瑾所犯之过错,仅是过失而已,并非不可饶恕的大错。何况,公瑾平定南匈奴、收复并州全境,又率军出征河东郡,战绩卓著,功不可没。尽管自古以来没有功过相抵之说,但纵观公瑾立下的战功与过失相比,显然是功大于过,理应奖赏。不过、、、有过也不能不罚,否则军纪何在,军规何存?是以,此番要委屈一下公瑾,官爵不会再次晋升,不过却能独领一营人马。如此安排,不知公瑾意下如何?呵呵呵”
“多谢主公宽宥,末将定当以死报效主公!”周瑜闻言大喜,想也不想地起身拜谢道。兵权才是他最希望得到的,毕竟他一身抱负都在沙场之上,自身更是擅长统兵征战的将领,只要手上有兵,其它事情皆不足道。与之相对的是,对他来说升不升官都无所谓,因为他已经十分显眼了,以短短一年时间便后来者居上;若是再次晋升,难免让众将领不服,心生芥蒂。
是以,李利此番安排无疑是正合周瑜之心,给他执掌一营人马的权力,就等于给他提供了大展拳脚的舞台。
“恭喜公瑾将军!”眼看周瑜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