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见紫苏如此回话,虽然诧异她的举动,但还是不动声色的附和着点头应到。贾母见状,立时吩咐王夫人给黛玉配药。王夫人恭敬的起身应下,不过眼中却快速的闪过一丝狠戾。
就在这时,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这来者是谁,竟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少妇从后房门进来。那少妇美艳绝伦,仪态万千、锦衣华服,环佩叮咚。无不彰显出世家媳妇的雍容尊贵来。
黛玉连忙起身,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迎春悄悄地俯在黛玉耳边说道:“这是琏二嫂子。”黛玉早就从娘亲处听说过这王熙凤的大名。她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甚是泼辣,今儿见了,倒真是名不虚传。
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大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此举惹得贾母一阵笑声。
王熙凤又拉着携黛玉的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我为妹妹出气。”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王熙凤这一番举动下来,真是让黛玉主仆佩服的五体投地,对这个极为爽利的人,产生了几许好感。
王夫人见都围着黛玉转,就别有心思的说道:“月钱放过了不曾”王熙凤微微一怔,继而说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
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
王熙凤虽然诧异王夫人从不曾对自己说过这些话,但还是替姑妈解围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邢夫人在一旁见了这姑侄的互动,不禁撇嘴冷哼了一声。
黛玉主仆听见王夫人这别有用意的一番话,不禁在心底对甄珠的先见之明佩服不已,不出甄珠所料,这贾府贪财的性子真是令人无语,明晃晃的在客人面前暗示着要钱。
黛玉见贾母对此无动于衷,心里一冷,对外祖母原有的几分亲近尽数消失了。她柔声说道:“倒是让二舅母费心了,只是黛玉此来爹爹为我准备了不少衣物,已经尽够黛玉穿用了。还是留给姐妹们穿吧。”
接着黛玉又对贾母说道:“外祖母,黛玉带过来的人,您可要见见?”贾母瞪了王夫人一眼,笑着说道:“那就让她们过来我瞧瞧。”
紫苏等人尽数站在贾母面前让她打量。众人看时,见是四个丫头,两个嬷嬷共六人。在她们各自说出自己的名字和负责的事项时,众人才明白过来。
那紫屏是贴身伺候黛玉的大丫头;紫苏是掌管房里大小事务的大丫头;雪雁是掌管黛玉膳食的二等丫头;雪鸢是负责替黛玉传信跑腿的二等丫头;而那两个老嬷嬷,孙嬷嬷是教养嬷嬷,王嬷嬷是黛玉的奶妈妈。
贾母见黛玉衣食住行皆有人负责,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她沉吟半晌说道:“你爹爹倒是为你考虑的周全,这样吧,她们初来乍到对这府中不太熟悉,恐有不周到之处。我这里有一个丫头,为人聪慧又本分,就送给玉儿作二等丫头使唤。有什么需要或为难之事,尽管叫她来找我,外祖母一定为你做主。”
说着,贾母把一个名叫鹦哥的小丫头叫了出来,鹦哥给黛玉行礼后,站在了黛玉身后。黛玉心里明白,这丫头恐怕就是外祖母的眼线,往后在她面前一定要谨言慎行,万万不能露出破绽来。
黛玉谢过外祖母的赏赐后,接着说道:“爹爹知道黛玉此来,定是给外祖母平添许多麻烦。这人事上也就罢了,但生活上断然不能再给府中增添花费。爹爹心里感激,就让黛玉捎来十万两,其中五万是爹爹和玉儿孝敬给外祖母的,剩下的五万是黛玉主仆这几年在府中的花销,如今都交给外祖母保管。”
房中诸人见此皆是惊讶,五万两足够养活黛玉一辈子了,这林家也太大方了吧。
贾母眼中流露出满意之色,但还是假意说道:“这林姑爷真是太外道了,难道还怕我老婆子养活不了我的亲外孙?真是太过了。”
黛玉对贾母撒娇道:“那外祖母以后多疼我些不就行了,如果外祖母花不了,那咱们祖孙就平分了,黛玉帮外祖母一起花,怎么也不能便宜了爹爹,谁让他待我不如外祖母呢。”
贾母见黛玉一副小儿女之状,不由得对黛玉放下了戒心。她搂着黛玉笑道:“好,就依着玉儿所说,咱们祖孙把银子花光,不给你爹爹省着,真是我的乖外孙,知道向着我这老婆子。”
黛玉和贾母说笑了几句后,又叫紫苏几人把给大家的礼物抬了上来。贾母的礼物最重,两位舅舅和邢、王两位夫人次之,而王熙凤和李纨的又次之。其余的如三春姐妹,宝玉,贾兰,贾环等诸位兄弟侄儿的礼物都一一准备的很是周全。就连两位舅舅的几位姨娘也不曾落下,可谓面面俱到,再无遗漏。
那王夫人在见到十万两的银票时,就已经心花怒放了,现在又看到一份重礼,更是高兴。心情愉悦下,倒把厌恶黛玉的心情很是减了几分,对着黛玉也和颜悦色起来。
这到让黛玉主仆很是见识了一番变脸的全过程,深深折服于王夫人高超的演技下!
☆、二十三 木石前盟无心续 金玉良缘有意成
黛玉和一屋子各怀心思的亲戚,你来我往的打着机锋应酬了许久,真是感觉心力交瘁。在黛玉感觉快要支撑不下去的时候,那贾母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
邢夫人见黛玉并不像那些势力之人,眼中只有掌权的贾母和王夫人。送给自己的礼物不但贵重,而且和王夫人的并无差别,心下高兴,就对黛玉多了几分好感。
今见贾母要黛玉拜见母舅,急忙站起身,笑着说道:“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贾母笑道:“正是呢,你也去罢,不必过来了。”邢夫人答应了一声:“是”。遂带了黛玉与王夫人告辞,大家送至穿堂前,邢夫人就和黛玉自去了。
邢夫人携了黛玉到了荣府花园隔断过来的,大房所居住的院落中,见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黛玉主仆不禁对贾府的这种长幼倒置的做法迷惑不已。
邢夫人搀着黛玉的手,进入她居住的正房。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邢夫人让黛玉坐了,一面命人到外面书房去请贾赦。
那贾赦因为在贾敏的丧礼上闹了不光彩之事,觉得羞于见外甥女。就派人来回话:“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劝姑娘不要伤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样。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
黛玉闻言,自是谢过舅舅的爱惜。不过还是在心里嘀咕:“还算有几分羞耻之心,否则倒真是枉披了一张人皮。”
黛玉再坐一刻,便起身告辞。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再去不恭敬,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邢夫人见黛玉态度真诚,笑道:“这倒罢了,以后有事尽管来找大舅母,舅母虽然不大管事,替你出出气还是能做到的。”
听了此话,黛玉知道她和二舅母之间多有不和,不便多说,就含笑应下了。邢夫人遂令两三个嬷嬷,好生送了姑娘过去。邢夫人送至仪门前,又嘱咐了众人几句,眼看着车去了方回来。
重回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黛玉来到王夫人居住的正院。王夫人因想让黛玉明白贾府的主人是她,就特意吩咐下人带领黛玉到显示荣国府地位的“荣禧堂”走了一遭。
黛玉主仆看着富丽堂皇的“荣禧堂”面面相觑,在心里不停的吐槽:“你们贾府的荣光与我林家何干?我林家的底蕴比你贾府不差分毫,何苦弄得像乍富之人似得,到处显摆。真是可笑!”
那王夫人生怕给黛玉的压力不够,又让黛玉在别的房间苦等了些时候后,才让丫头把黛玉请了过来见她。
王夫人和黛玉不冷不热的寒暄几句后,话锋一转说道:“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改日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今日和她表姐到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这个孽障也只略听些宝丫头的话罢了,倒真难为宝丫头替我长长久久的照顾于他。”
黛玉虽然年幼,也知道王夫人是在警告她不要沾染这位表兄。不由气急说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王夫人听了黛玉不软不硬的一番说辞,噎了一下后。才尴尬的说道:“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黛玉早就听闻这位表兄的不良事迹了,她最讨厌的就是这种纨绔子弟。躲着都来不及,哪有送上门招惹的道理。见王夫人如此一说,到是正中下怀,有了正当的借口来推拒于他。
这次黛玉痛痛快快的答应下来,王夫人见黛玉如此识趣,满意的和黛玉闲聊起来。这时一个丫头来回话:“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忙携黛玉前去贾母房中伺候。
因心情颇好,王夫人还指着一处精巧的房舍对黛玉提点道: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找她来,少什么东西,你只管和她说就是了。”
等到了贾母房中,众人皆已等待了。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给黛玉和三春姐妹安坐。看见黛玉迷惑的样子,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这里只有咱们祖孙几个,倒是清净自在些。”
黛玉恍然大悟,也就心安理得的用饭了。只是这贾府的一些菜式和规矩,与黛玉平时的口味习惯不同,但在人家的地方上,黛玉少不得要入乡随俗了。不过终究不喜,也只是略进了一些就罢了。
饭毕,祖孙几个喝茶闲聊,不过聊些读了什么书,学了什么针线等等琐事。就在这时,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薛姨妈带着宝姑娘和二爷来了。”
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若是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转念又想到:“是了,我们是嫡亲表兄妹,面貌有几分相似也是有的,怪不得看着如此眼熟。”
自以为找到答案的黛玉又仔细打量了一下贾宝玉,在心里和他人作比较:“长得不如甄家大哥哥清雅隽秀;气质不如二哥哥潇洒飘逸;一举一动有如女子一般,带着些脂粉气,到有些像珠儿姐姐故事中的那些什么“伪娘”。就这样,宝玉一句话还未说,就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