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说救命这般的大恩,肯定得登门道谢的。可他家那一阵子据说因为唯一的儿子生病,一来没钱二来实在抽不出空,便没来李家。还是个多月后吴家堡赶集的时候,那人的媳妇才特地寻着了李氏,称了两斤肉买了两斤糕点过来当谢礼。
李氏知道人家家境困难哪忍心收人家的东西,自然是百般推辞不受。那姓花的妇人起先还以为李氏是嫌弃自家的礼物轻了,待明白李氏的好心之后,含泪拿回了肉,糕点却是怎么样也不愿收回的了。
花氏回去忍不住将这事又夸大渲染了一番。本来当初李兴家的壮举,她家的老头子回去就说了若干遍,直说得李兴家在自己几个待字闺中女儿的心目中简直成了脚踏五彩祥云威风凛凛如二郎神一般的人物。这回这妇人这么一渲染,老李家的人在他家人心目中那就是厚道善良仁义等诸多优秀品质的代言人了,要是能嫁到这样的人家那算是掉进福窝蜜罐了。
听说恩公李二郎年方十八尚未定亲,自家要是能送个女儿过去给他当媳妇那是再好不过了。两口子心有灵犀,四目一对就知道对方所想,当下四只眼睛在自家还没“脱手”的“三朵金花”身上轮番打量。
五娘十七岁了,若是许给恩公,难免让人生出自家在推销“滞销产品”的嫌疑,那岂不是对恩公的亵渎吗?不行,头一个便否定掉了。
六娘十五岁接近十六岁,年龄不成问题,可是这丫头那身材随娘,根据已经出嫁的四个闺女的生育情况,但凡随娘的大多闺女生得多儿子生得少。这老六嫁过去万一生不出儿子,岂不是害了恩公,不行不行坚决不行!
那就只剩下个幺女七娘了,这妮子的长相在几个姐妹中算是最出挑的了,那身材看着似乎也是生外孙的相,就是年龄小了点,不过今年十四订下亲明年再成亲嫁过去也行啊。
她家的七娘起初见爹娘齐齐盯着自己双眼放光,还以为自己做了什么坏事叫父母抓住了把柄,待听说是这回事,起初大喜随即又沮丧无比。
父母见她垮着个脸还以为她不肯,正要出口教训的时候,却听到自家闺女悠悠说道:“恩公家这般好,只怕早就有媒人向他提亲了,咱们家这样的,人家哪里瞧不上。”
当爹的楞住了,当娘的却不甘心,花氏道:“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人家瞧不上,秀凤那妮子不是许给了他家的大郎,不如请她家的人去探探口风?”
当爹的当即否定了这个提议:“咱们要是大张旗鼓地请了她家的人去问,被拒绝丢了面子不要紧,万一传出去了人家肯定会说恩公一家是嫌弃我们家,那样岂不是白白害得恩公家被闲人说嘴。”
花氏一拍大腿,断然道:“左右咱们家提亲被拒绝又不是头一回,老娘便厚着脸皮亲自去跟恩公的祖母说。”当爹的说不合礼数,七娘却红着脸说这法子好,就算人家不答应,那也是两家私下里的事情,只要当事人双方不说出去,外人谁知道啊。
做大人的一看自家闺女那神态,便知道她是实实在在地对恩公动心了。于是又一次吴家堡赶集的时候,李氏“巧遇”了花氏。
那女人绕来绕去说了一通后,便比较“含蓄”地表达了自家的“报恩”打算,当然她在说的过程中肯定不忘当回卖瓜的王婆,将自家的幺女结结实实地夸耀了一通,顺便也打消了李家对迎娶自家闺女可能存在的几大顾虑。
李氏是个爽快温和的人,对当娘的亲自“推销”自家闺女一事丝毫也没有表现出鄙弃轻视的神态。只是实话实说,明明白白地告诉对方,已经有几家提亲的了,自家还在观望,到底选谁家要和姚承恩还有李大梁王氏商量好了才定。
虽然人家没答应,但也没拒绝,反正自家的闺女进了人家的“选媳名单”。花氏回去一五一十地将自己和李氏的对话学了一遍,蓝爹觉得没啥指望,人家那是给自己面子才那样说的,蓝七娘却不愿意放弃,说要是自己能见到李兴家,跟他相处一番那还是有点把握的。
做爹娘的觉得这妮子是魔怔了,一个姑娘家平白无故地跟青年男子来往,人家会怎么看,那不是坏自家的名声嘛。要是被李兴家看上了还好,没被看上往后谁家的儿郎肯来提亲。蓝七娘叹了口气,也觉得自己这想法太过大胆太不知羞,再也不敢提了。
既然她家没请媒人而是自己探的口风,李氏也就没在家里公开说,只是私下里同姚承恩还有二房两口子说了一声。姚承恩和李大梁不置可否,王氏却是一下便投了反对票,她也没多话,只说了一句,那就是不想自己的儿子将来太过辛苦。
李氏自己家当初因为没儿子,三姐妹的婚事都不大顺利。因为附近人家没人提亲,两个姐姐都嫁得较远。眼下碰到蓝家这种和自家当初差不多境况的人家,她内心不禁生出了一丝同情,心里还想着要是蓝家的七娘真的不错,那娶过来也未尝不可。
可一听王氏这话,李氏默然了,不得不承认王氏的担忧不无道理。想到蓝家父母将近五十,唯一的儿子才五岁,他家四个大的闺女因为全嫁到了较远的地方,平日里根本指望不上,五娘六娘照眼前这势头看,嫁给附近几个村子的可能性不大。要是娶了蓝七娘,往后一对老的养老小的娶亲不都是二郎的事。
家中就他们四个人商讨这事,李氏连大房两口子三房两口子都没知会,算是够保密的了。可蓉娘这个听壁角的“惯犯”却听了个清楚明白,然后非常义气地和姚舜英分享了此事。
姚舜英听完不禁脑补起这样的画面:花氏对李氏说我家小七很优秀,样子好孝顺勤快,您家二郎娶了她不亏,您老就做个好事,让您那排行第二的孙子娶了她吧。李氏说我家二郎是个抢手货,瞄准他的闺女有好几个,娶不娶你家的闺女老婆子一人说了不算。
就是二十一世纪都没有谁家的母亲会这样上赶着求人家娶自家的闺女吧,何况这是讲究礼法的古代。花氏真是太威武了,叫人不佩服都不行啊。佩服之后又觉得心酸,这家的女孩儿“滞销”到了何种程度才让花氏这个做母亲的不顾颜面“赤膊上阵”。于是心里不禁对花氏还有蓝七娘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
对蓝七娘感兴趣的当然也包括蓉娘,两个人四只眼睛雷达一般在花氏身后扫描了一番后终于锁定了目标,那个手牵四五岁小儿时不时抬眼朝自家几位哥哥身上悄悄瞅过来的圆脸小娘子一定就是蓝七娘了。
第四十四章 蓝七娘
更新时间20131014 22:16:30 字数:3140
蓝七娘个头看着跟蓉娘差不多高,身板没蓉娘壮实,不过人家前凸后翘,身材可比蓉娘好看多了。肤色在村姑中算得上白皙了,眉目不是顶出色但架不住人家搭配得宜,应该是前世所谓的第二眼美女。
脸上两个浅浅梨涡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姚舜英以前每每在书上看到人家用“宜喜宜嗔”这个词儿形容女孩子的时候,总是不能理解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下看到蓝七娘,她觉得自己终于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内涵。
蓉娘也看傻眼了,忍不住悄悄对姚舜英道:“天哪,这个蓝七娘长得真叫人喜欢,可惜我娘看不上人家。”
姚舜英也觉得遗憾,她前世只活到二十二岁,没谈过真正的恋爱,虽然父母的离婚让她迷惘了一阵子,不敢轻易对男子付出真心,但她内心深处对男女感情还是充满美好浪漫的期盼。
在她这个年纪,自然对大人们仅仅因为女方娘家条件不好就否决一桩婚事的行为颇不以为然,觉得对蓝七娘很不公平。可是又毫无办法,只能在心里暗暗祈祷这次的巧遇能让蓝七娘迷住自家那木讷寡言的二哥李兴家,成就一段好姻缘。
得到了李氏的主动招呼,蓝家人便带着笑脸走进了亭子。
姚舜英数了数,一共五个人。除了那五岁的小男丁,其余四个全是女子。听说蓝家三代单传,蓝爹的爹娘都已过世,那么她家应是就留了个蓝爹在家,余下的都来看龙舟赛了。四个女子带个五岁幼童竟然也赶到了这儿,她家的人应该比自家人还要起的早些。
蓝父因为留在家中看家没来,花氏还未见过李兴家本人,只好笑着对李氏道:“婶子家中的孙子这么多,不知道救了我们大郎爹的恩公是哪一位,还请婶子指一下让我家这几个不成器的好生道声谢。”
见来人和李氏熟悉,看着又似乎年长,李家的孩子们都站了起来准备叫人。李氏先对自家人介绍了蓝家人,王氏一听说是那家人,立刻警惕地打量着人家,双眼在蓝家三个闺女身上来回穿梭,一副要揪出潜藏敌人的架势。
因为蓝家想嫁闺女过来这事李氏没在家中宣扬,所以李家的几个小子包括“被觊觎者”李兴家除了面对差不多年纪异性时该表现出来的稳重矜持外,再也没有其他异样的神色。而蓝家人则因为知道那回事,神色间的不自在就明显多了。
姚舜英的关注目标一直是蓝七娘,是以对人家的一颦一笑都观察得仔细。李氏介绍后,确定了谁是李二郎,蓝七娘的目光就不再在李家任何人身上停留,而是老老实实地低着头。
只是在自认为没人觉察的时候飞快地睃一眼李兴家,然后长长的睫毛扇子一般朝下合上,微微盖住眼睑,脸上那对梨涡却越发明显了。那样的惊鸿一瞥,绝对就是书上所说的“含羞带怯,脉脉含情”,姚舜英看得小心肝情不自禁一颤一颤地。
与李家其他在场的人打过招呼后,花氏便对着李兴家一口一个恩公地说着感激的话,她的三个女儿自然是紧靠自家娘亲坐的,虽然她们没有搭话,但那种异性聚集产生的强大气场还是令人恐惧。
素来木讷寡言的李兴家哪里招架得住,脸色通红忸怩不安,翻来覆去就只有一句话:“我只是顺手拉了蓝大叔一把,真的不用谢。”
王氏认定花氏就是带着女儿来勾引自家儿子的,不由心头火起,找借口对儿子道:“二郎,我嘴巴又渴了,你去给我舀瓢水上来。”
偏生李兴业看不懂大人的脸色,闻言立马蹦了起来,高声嚷道:“我嘴巴也渴了,正好要去喝水,顺便替娘舀一瓢来。”王氏的差遣本来让如坐针毡的李兴家心头一喜,可他还没起身,家中带来的小竹瓢就被李兴业拿到了手里。
王氏气得暗自咬牙,她本来肤色就黑,板起脸来就更显得黑。蓝家母女又不是傻子,怎么看不出这里头的门道,蓝七娘脸色一暗,悄悄扯了一下花氏,花氏会意,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将话题扯到李氏身上,顺便和李氏说了起来。
终于得到解放的李兴家暗自吐了口气,赶紧起身躲到姚承恩那边去了。蓝家的儿子直愣愣地瞪着姚舜英手里的桐叶粑粑猛咽口水,姚舜英笑道:“小弟弟,你是不是想吃?”
蓝家小弟不做声,神色却分明是想吃。姚舜英便另外剥了一个递给他,那孩子目光灼灼地看着,手却不肯伸出来接,最后干脆跑到蓝七娘身边依偎着。
姚舜英追过去道:“拿着啊小弟弟,姐姐给你的。”那孩子看了看蓝七娘又看了看花氏,手就是不伸出来接。花氏看了眼儿子,笑道:“姚家姐姐诚心给你的,大郎就收下吧。”
那孩子得到了母亲的允许,立马伸手拿过桐叶粑粑,张嘴便咬了一大口,嘴里冲姚舜英嘟囔着:“好吃,香,谢谢姐姐。”李氏慈爱地摸了摸蓝小弟的头,赞许道:“这孩子倒是个懂事听话的,大人不松口他就硬是不接,难得。”
花氏看着儿子的馋相,苦笑着对李氏和王氏坦白道:“你们知道我们家日子艰难,大郎年纪幼小,要是不管紧一点,那跟路边那些要饭的花子就没什么两样了。”
蓝小弟吃得太急,被噎得直翻白眼,蓝七娘小心拍着弟弟后背柔声责备道:“慢点吃慢点吃,看姚家姐姐和李家姐姐都在笑话你了。”蓝小弟努力咽下嘴里的粑粑,大声道:“我要喝水。”“好好,你等着姐姐去给你舀。”蓝七娘翻出一个几层桐叶做成的漏斗状的东西往井边奔去。
自告奋勇替自家老娘去打水的李兴业去了半天还没回来,并不是真的口渴的王氏也没注意,谁知道这家伙在下头和另外一个男孩儿吵嘴了。那孩子和他差不多大,也是去喝水的。
前头等着喝水的人比较多,李兴业排在最后,等了一会才轮上。他想着自己是最后一个,后头没人,舀水洗竹瓢的时候顺手往身后一泼,没想到后头何时站了人,那水溅起的泥巴一下就飞到了到了人家的衣服上。
那孩子见自己特地换上的新衣裳被弄脏了,非常恼火张嘴便骂道:“你个眼珠子被屎糊住了还是怎么的,没看到后头有人你乱泼水!”本来看到人家衣裳上的泥点子,李兴业准备道歉的,可那孩子说话恶毒激怒了他,他忍不住回骂道:“你眼珠子没糊屎你看到老子泼水你不知道闪开!”
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了,那孩子看样子在家也是个骄纵的主,立刻嗷嗷叫着扑过来一拳打向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