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妇清贫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村妇清贫乐-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嘛。没想到却是我弄错了,你们两个别放在心上。”周氏道:“你大嫂也是好心,你们怪她做什么!”

姚舜英笑道:“多谢大嫂的好心。大房的灶昨日砌好了,不知道海哥儿的外祖家哪一日来香灶。大嫂娘家住得远一点,你捎没捎信去了啊。听说咱们这里的习俗是只要没超过一个月都算新灶,不过娘家人最好还是在灶开始启用的三日之内来香灶,那样更能让主家日子红红火火不是。我娘家住得近,明日砌好后日外后日来都成。二嫂已然报信给江哥儿外祖家了,听说张家人是外后日来。”

焦氏这婆娘最感到自卑的便是其娘家人的不争气上不得台面,可是这分家砌新灶娘家人带着碗盘筷子鱼肉之类的来香灶又是必须要走的程序。就其娘家的贫穷和大嫂贾氏的刻薄小气,不用说拿出来的将会是什么东西。再看张氏的娘家,女儿女婿能分家单过他们不知道有多开心,家底不错心里又开心,那香灶的东西能不大方吗?至于自己,相信祖母不会让自己面子上过不去。

到时候三房娘家人一照面一比较,焦氏不灰头土脸气得肝疼才怪。姚舜英本来不是个喜欢跟人家攀比的人,嘲笑别人的贫穷也是极端不厚道的行为。可是焦氏可恶,焦家人太讨厌了,不损一损她姚舜英心里那股子邪火无处发泄。

果然焦氏的脸色瞬间僵硬,干笑道:“啊,那个,你大哥昨日已然托人去吴家堡请跑船的人捎信去了,想着我娘她们这几日应该能来吧。”“那就好那就好,最好是三家的娘家人能在同一日来,这样咱家也热闹不是。好了,我也该走了。”姚舜英笑盈盈地说完,背着背篓转身出门了,田青林到底不放心追着来送她了。

焦氏脸色乌黑,盘算着姚舜英方才说的话,一心只巴望自己娘家人能在明日后日来,千万别拖到外后日,不然真的跟李家张家碰面了,那时候自家人的寒酸大嫂的上不得台面可不丢死人了。以往家中办喜事张家李家的人都在自家女儿的厢房烤火,自己也让娘拘着大嫂不到处乱窜。这一次又不是办喜事,而且大家已然分了家,若是自家大嫂还这般没脸没皮……焦氏不敢再想下去了,赶紧回了自己房间。

姚舜英回到娘家,大家听说田家分了家,姚舜英和田青林分开单过了,先是吃惊跟着是高兴。他们两个人都勤快有头脑,不用说往后日子一定越过越红火。姚承恩和李氏将孙女单独叫到一边问了具体情况,姚舜英忍不住将当时自己委屈憋闷的心情说了出来。

李氏听完有点愤然不平,姚承恩却语重心长地劝慰道:“五根手指头还不一般齐呢,何况是兄弟。一家子总得有人肯吃亏,不然大家针尖对麦芒地谁也不让步,日子不是没法儿过了。三郎是个大度孝顺的孩子,英娘不要怪他。”

姚舜英不好意思地道:“孙女虽然明白祖父说得有道理,可当时这心里就是生气。好在最后想通了,惦记着长辈留下的东西那是没出息,真有本事便靠自己一双手创下一份好家业。”“好孩子,这才是咱们老姚家的人该有的骨气。田三郎肯吃苦也能挣钱,你只要当好家还愁这往后的日子不好过啊。”姚承恩欣慰地道。“可话虽如此,田三郎也不该答应给周氏明年交十五两啊,那么多,英娘他们自己还要攒钱起房子呢。”李氏到底还是不高兴。

“啊,说到这个,孙女正要跟祖父祖母提起。”姚舜英赶紧将田青林的打算说了出来,顺便也提了希望李大椽能跟田青林一块跑船这件事。李氏听完脸色凝重,半晌不出声。姚承恩低头沉思,稍后道:“这门路可行,让他们两个去吧。”

李氏急道:“老头子你糊涂了,这跨府过州的,听说往西去的河道颇有些地方湍急险峻,这万一碰上险滩礁石什么的有个闪失可怎么开交。还有听说有些地方还有水匪出没,可别为着挣钱把小命给搭上了。都说富贵险中求,可咱们不稀罕那银子,我只要大家平平安安,穷些便穷些吧。”

姚承恩道:“你也太多虑了些,水匪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自从五年前范老将军镇守西南,水匪便日渐绝迹了。至于礁石险滩,跑船的不就是要和这些斗,只要眼力心力到了,还怕这些。人家那么多人跑那边也没听说几个人出事,这该不该横死那是命里注定的,你若是个命中注定是个短命的,便是喝口水都能呛死。”姚舜英在一旁道:“其实祖母担心的我也问过了,三郎说他早就跟那些跑过的人打听了,没那么可怕,祖母不用担心。”

姚承恩接着道:“老婆子,田家分家你就没有想到什么。咱们家这子孙越来越多,若是不想法子多挣点钱多置点地,这往后的日子只会每况愈下。远的且不说,四郎一成亲,咱家的房子只是刚刚好。往后五郎还要成亲,各房还要添丁进口。所以说不光英娘要当紧起房子,咱们家也要在院门口那空地起一幢房子才好。咱家庄稼有那么多人种不差老三一个,叫他出去挣点钱不好啊。”姚承恩说的是实情,李氏无奈地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

李大椽听到这消息很是高兴,像他这种常年在外做工挣钱的人,在家里呆久了心里还真是憋闷。得知消息后便兴致勃勃地叫孙眉娘给他准备行李衣衫,孙眉娘心里酸酸地,脸上却笑咪咪地给他打点张罗。

 第一百六十九章 进城

既然祖父自己已然有了危机意识,姚舜英开口跟祖父商量就觉得轻松自在多了。原来姚舜英看到祖父的篾货,情不自禁地想起前世那些竹编的新奇玩意儿。次日祖父要去自家的竹林巡视察看,姚舜英特地跟着他老人家来到竹林,趁着只有祖孙两个的机会,姚舜英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还将自己早前画的几张图样给祖父看。

姚承恩看到那些花篮菜篮蝈蝈笼子,觉得造型奇特但又雅致好看。姚舜英问祖父能不能编出自己画的这些东西出来,姚承恩沉吟了一番,然后很有把握地点了点头。稍后又沉吟道:“英娘你画的这些东西好看是好看,只是费时辰。祖父每年编箩筐晒簟背篓小竹火炉这些东西都不够卖的,哪里还有闲暇来编这些东西。便是编好了也不好卖啊,卖便宜了自家划不来,卖贵了别人又不愿意买。”

姚舜英道:“祖父你这手篾活手艺总归是要传下去的,我看二哥四哥两个人都在跟着你学,他们两个编那些箩筐背篓已经编得很不错了。不如往后让他们二人负责那些乡下人必用的东西,至于我画的这些精细活儿就由祖父先摸索着。销路我都想好了,咱们可以和城里玉娘姐姐商量,先放她那里寄卖。”

姚承恩皱眉道:“她那店铺可是卖绣品和布匹的,和咱们这篾货可是两不相干的啊。”姚舜英摇头道:“祖父有没有想过,她那店里的顾客大多是女子。置办成亲用品的很多。咱们这些小竹火炉还有背孩子的背篓可都是嫁妆里头必须要有的东西,若是咱们的东西精致好看,别人不顺手便一块买了。”

姚承恩先是眼睛一亮,跟着又道:“乡下人去县城买成亲衣料的很多。可是这些东西自家镇上都有,别人不见得会愿意舍近求远,那不是白白多拿一段路嘛。”姚舜英道:“所以咱们的东西得精致好看啊,祖父看到的这些东西只是我随手画着好玩的,咱们真要做这门生意孙女就会在那些东西上添加一些讨喜图口彩的花样了。比如下场用的书篮子,孙女会画上喜鹊登梅的图案在上头。新娘子陪嫁用的背篓,那是准备将来背孩子的,孙女便要画上胖娃娃。咱们还可以事先将剖好的竹篾染色,这样挑选着用,编好的东西自然便有图案了。”

姚承恩笑道:“这法子委实好。只是你这孩子从哪里想到的。”姚舜英嘿嘿笑道:“孙女这不是一心想着挣钱起房子。然后一通瞎想便琢磨出这点子了。祖父的意思是同意了?”姚承恩道:“那是自然。祖父昨日便说了咱家人口日渐增多,再不想个挣钱的法子,往后子孙就得受穷了。只是咱们放人家那里寄卖终归非长久之计。要做便咱们自己去城里租一间铺子。”

姚舜英大出意外,跟着拍手大笑道:“祖父我太佩服您老人家了。您不知道其实孙女心里原本便是这么想的,可是又想着士农工商,咱家祖上好歹是读书人家。而且租铺子进城做买卖毕竟有风险,万一咱捉只螃蟹香下嘴反被螃蟹咬一嘴,赚钱不成反搭上老本,孙女可就对不住祖父祖母了,所以孙女提都不敢提进城租铺子做买卖这事儿。”

姚承恩嗔道:“你这孩子可真是迂腐,这人活在世上首先要保证肚子吃得饱身上穿得暖,当初我跟你祖母都能提议你大哥开那杂货铺子谋生。今日为何不能让李家子弟经商了。”“那祖父以为哪个哥哥嫂嫂进城看铺子比较好。”姚承恩反问道:“依你看呢?”

姚舜英沉吟道:“孙女认为三哥三嫂去最好。大哥是长孙守着家比较好。二哥不肯说话,做买卖那是笑迎四方的营生,他不合适。四哥性子急躁容易跟人家起冲突,想来想去咱们家最适合做买卖的只有三哥了。而且雪娘姐姐进了城,遇上难事也方便向玉娘姐姐请教求助。”姚承恩笑道:“咱们祖孙两个想到一起了,事不宜迟咱们晚上便跟家里人商量。”

姚舜英道:“最好是能快一点,我记得上回三哥儿子满月酒玉娘姐姐说过她们隔壁那干果铺子生意惨淡,打算店铺租期满了便不续租了。他那租期是明年正月完到期,咱们要是能将那铺子租下来,紧靠着林家的铺子,两家形成联合之势最好。”姚承恩点了点头,然后笑着说到钱上头:“英娘啊。若是咱们这买卖能做成赚了钱,祖父给你分两成的红利。”

姚舜英吓了一跳,赶紧摆手道:“本钱人手还有手艺都是祖父你们的,孙女不过画几张图而已,哪能要钱。只要你们赚了钱能先将钱借出一部分给我们,让我们能先起了房子再还给你们就行了。”姚承恩不以为然地道:“你这身子不方便,不然祖父立马叫你祖母拿银子给你。自家有木材,咱们家人手又多,你们眼下人口少,起一栋不大的房子要不了多少银子,咱们家眼下这点银子还是拿得出来的。”

姚舜英赶紧摇头:“不好,祖父千万不要提。为着吴家念着菊娘妹妹的娘死不忍心这么快办喜事,四哥的婚事已然拖了一年了,今年应该要办了吧,这不得花钱啊。家中哥哥嫂嫂个个待舜英都很好,祖母拿出家中的银子来给舜英起房子他们也不会不高兴,可舜英自己不好意思啊。何况咱们真要做那买卖得拿出一笔银子租铺子,还有染色的颜料什么的东西都要花钱的。”姚承恩张口想再说什么,想了想有停下不说了。

晚上吃完晚饭一家人围在火塘边,姚承恩郑重其事地将自己和姚舜英在竹林说的话抛了出来征求全家人的意见。他话音刚落,整个火塘便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李大柱夫妇李大梁两口子和李氏毕竟年长思想保守,一下子便跳出来反对,尤其是李氏和李大柱夫妇更是坚决不同意,觉得风险太大。

年轻人却异口同声地赞同,李兴本雪娘曾经在林家的铺子呆过,知道做买**乡下人一年到头一味死做挣钱多,所以他两口子不用说是大力赞同。剩下的李兴家听说自己编的篾货能进城卖个更好的价钱,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是高兴的。至于李兴业一想到自己往后能随便进城不用担心歇脚住宿的地方更是美得只差没冒鼻子泡。女人们更不用说,一想到往后自家有人在城里头,城里女人穿戴的那些时兴玩意儿自家也能知晓甚至亲自体验,更是一个个地心里乐开了花。

不过大家兴奋归兴奋,该有的清醒还是有的。毕竟以往姚承恩编的篾活消费群体大都是乡下人,这跑到县城里头去租铺子卖,能卖掉多少啊。姚舜英赶紧将自己的设想细细说了一遍,又配合具体图片,大家听完才信心大增。

雪娘姐姐头一个道:“英娘妹妹就是聪明,你看咱们背孩子的这背篓,一直是这样子没有任何变动大家都是一个样,若是真能这样一弄,保准那些置办嫁妆的母女会动心。不行我得赶紧捎信给姐姐,叫她赶紧跟那房主谈妥,替咱们租下林记隔壁那铺子,咱们的东西得跟她家紧挨着才好卖不是。”

姚舜英笑道:“放心放心,只要林姐夫知道了咱们的计划,就是花再大的力气他也会替咱们办妥的。咱们靠着他家东西好卖,反过来他家挨着咱们东西也好卖不是,这是双赢的局面。”一旁的宝娘忍不住问道:“姐姐,什么叫双赢?”“双赢,啊,双赢就是两个人都赢了,大家都得好处了。”姚承恩呵呵笑道:“说得好,英娘这话说得好。”

雪娘姐姐摩拳擦掌:“好,双赢,咱们跟姐姐联手,将县城里的嫁妆生意全抢过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