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一起助董卓拿下伍孚。
“大胆伍孚,你敢反耶?”董卓见擒下伍孚,厉声问道。
“汝非吾君,吾非汝臣N反之有?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伍孚挣扎着,瞪着董卓说道。
董卓大怒,叱令手下把伍孚拖出去,行以剐刑。
伍孚至死骂不绝口。
真到是:
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
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
时下,刘骞接到廖化所传信报,便使人送信给司徒王允、太常刘虞,书中所云:“未几得知朝中大乱,大将军何进与内宦张让等人相殴致死,可谓天幸。然,奸贼董卓统兵入京,祸害百姓,欺压群僚,废黜天子,实乃篡逆之贼也q,某与弟玄德皆汉室宗亲,不堪我汉室江山任尔残暴之贼所乱。今我川蜀之兵皆精锐之士,欲清王室,又恐冒渎天子。望公等篆书天下诸侯,各领三五万兵马,进京亲王,以免再出董贼之患。”刘骞此封书信表明了立场,同时也使各路诸侯均不得以兵势欺压皇室与百官。
同时,那渤海袁绍亦遣使送书给司徒王允。其书如下所云:“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绍今集兵练卒,欲扫清王室,未敢轻动。公若有心,当乘间图之。如有驱使,即当奉命。”
王允得此两书,连日来,频繁思索计谋,欲纠集百官相商,逐一通知又恐董卓得知,泄密之后性命不保。一日,他进朝上殿迟了一些,见旧日诸大臣皆在侍班阁子内侯朝,便说:“今日乃老夫贱降(就是生日的意思),晚间敢屈众位到舍小酌。”
“定来祝寿。”诸人皆应。
入夜,王允设宴于府中后堂,旧日诸大臣驹到场。酒至酣处,王允忽然掩面痛哭、声泪俱下,凄惨非常。
众人不解,惊问曰:“司徒贵诞,何故发悲?”
王允答曰:“今日并非贱降,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坎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
诸人闻言,多有人亦痛哭不已。
但席间一人鼓掌大笑,说道:“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
王允等人顿时止住哭声,放眼观看,乃是侍中、骁骑校尉曹操曹孟德。王允见其笑,怒责之:“汝因孝廉乃享汉之俸禄,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
曹操闻言,不以为然,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王允闻言,急忙起身离席,来到曹操近前问道:“孟德有何高见?”
曹操答曰:“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星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
王允曰:“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区区一口刀兵,若换董贼之身死,值矣!”遂亲自酌酒,敬奉曹操。
曹操轻手拙酒洒地以明誓。遂,王允随取宝刀赠与之。
曹操藏刀于衣下,饮酒毕,即起身辞别众官而去。众官又坐了一回,亦俱散讫。
曹操返回府邸,洗漱一番便更衣入睡。近日来深得董卓之意,常赏赐于他。故他心中早有打算,明日一早入府觐见董卓,司机斩杀曹操。至于吕布,自然是调开即可。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至相府,见仆人相迎,便问:“丞相何在?”
仆人知曹操乃是董卓亲信,时常出入府中,也不以为意,便指路告知:“丞相与温侯在小阁中小憩。”
曹操交代仆人几句,便径自入内。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
董卓见曹操今日较往时来的晚了一些,便问道:“孟德今日因何来迟?”
曹操本就故意来迟,见董卓问起,便说:“属下座骑老病羸弱,所行甚缓,故今日来迟。”
果不其然,董卓闻言,信以为真,心下以为自己部曲怎还可以没有好马可骑?岂不丢了自己的脸面?自己马圈之中多有好马,赐其一匹,又可收其心,岂不两得!
只见他对吕布吩咐道:“吾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
吕布领令而出。
曹操见确如自己所料,成功支开了吕布。心中暗忖曰:“此贼合死!”
他本想此刻就拔刀刺之,因有伍孚之践,害怕卓力大,其有所防,刺杀不成,反遭身死,故未敢轻动。
然董卓身躯过于肥大,不能够长时间的直座。不一会儿,他感到疲劳匮乏,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
曹操见状,心中大喜,暗自得意:“此贼当休矣!”
只见他急掣宝刀在手,就要分身而刺。没有想到董卓仰面而卧,正看到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
此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曹操心中大惊,乃持刀跪下,双手举刀过于头顶,进献给董卓,说道:“操偶得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董卓接七星宝刀,放眼观瞧,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吹毛断发、极其锋利,果真是一把宝刀也;遂收下,递与吕布。
曹操急忙解下刀鞘一起交付于吕布。
董卓见吕布收起七星宝刀,便引曹操出阁前去看马。
曹操见马儿俊俏、高大,便向董卓道谢:“多谢恩相赐马,不知操可否试骑一番。”
董卓便教下人却来鞍辔。曹操牵马出得相府,打马加鞭望东南而去。
见曹操策马疾驰而去,吕布忽然对董卓说道:“我在阁外看到,适来曹操似有行刺之状,及时被义父你喝破,故才推托此番乃是献刀之举。”
董卓点了点头,说道:“吾亦疑之。”
正说话间,李儒自打外面进来。董卓便将刚才曹操之事尽详告之。李儒听完,倒不着急,缓缓说道:“曹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
董卓向来都听李儒的智谋,闻其言,然行其计,即命吕布差狱卒四人前往曹操寓所唤之。去了良久,四名狱卒回来报告:“曹操不曾回到寓所,此时已经乘马飞出东门。门吏曾住他问之,曹操答曰‘丞相差我有紧急公事’,纵马而去矣。”
李儒见状不由摇头,说道:“如此乃是那曹操作贼心虚故直接逃窜,其此番行为乃是行刺无疑矣。”
待李儒如此一番解释,董卓不由得大怒:“我如此重用这厮,他反欲害我!”
李儒进言道:“此必有同谋者,待拿住曹操便可知矣。”
于是,董卓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
真到是:
夸下海口欲谋贼,枭雄孟德带刀行。
但恐己力不如贼,寻得良机将逞威。
哪知铜镜助奸贼,只得献刀换命逃。
第147章公台中牟诈曹操,孟德成皋害伯奢
第147章公台中牟诈曹操,孟德成皋害伯奢
上文书讲到曹操携刀欲谋董卓,被董卓发现。他心思敏捷,急忙借献刀为由,搪塞过去;又见吕布牵马于阁前,假借试马,遁出洛阳,朝着谯郡飞奔而去。
董卓闻之,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欲捉拿之。那些散布文书的士卒,远比曹操单行匹马跑的快。
曹操出得虎牢关,刚到荥阳,太阳已经向西渐垂。此时逃命,他还要顾及马匹的体力,策马前行,时紧时慢,不让马儿过早失去体力。
天色已晚,农家已经掌灯。远处突显亮光,他策马前来。只见一座城池,城门已关。城门之上高悬两只火把,照亮了城楼之上的牌匾,上面书写三个大字“中牟县”。
他高声招呼城上守门士卒:“城上军爷,我乃过路客商,行路耽搁,还望诸位军爷融通一番。”
城上士卒高声喝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我中牟县自有我中牟县的规矩。日落西山,便是城门关闭之时。汝要入城,但等明日天亮再说。”
曹操一看这四下里连个村落都没有,上哪里去投宿?不如给这两个士卒一些实惠,些许能够换得入城。想罢,他从怀中摸出几块碎银,扔上了城墙:“些许银两给各位军爷打酒吃,聊表小人心意。如此夜晚,蚊虫繁多,还望军爷融通一二。”
上面守城的士卒,举着火把捡起那几块碎银,用手掂掂,感觉到有几两。二人互看一眼,低声商议一番,便悄然打开城门,放了曹操进来。
曹操谢过守城士卒,径往城中驿站而去。
待他走远之后,守城的两名士卒中有一人忽然说道:“哎,我观此人怎地如此面熟?似乎在哪里见到?对了,午后张贴的告示!”
“汝言此人乃是告示通缉之人?”另一人问道。
“不错!不然,你我二人再去观看仔细!”言罢,二人出城来得张贴告示的地方,举着火把观看。
果不其然,正是曹操的画像。那曹操急于赶路,没有注意这些告示。那些路上传送告示的军士,沿大道而过,远比曹操走小径传送的快一些。也和该曹操有此一劫!
此二人观看一番认定,曹操与告示之人相似,赶紧关闭城门,往县衙通报。
县衙内自有那些守卫当值的衙役,当值首领是个捕头。闻听此事,他便带着十余个衙役捕快,提锁带枷赶往驿站,强行敲开驿站,闯将进去。问过驿站老板,他便带人直接前往曹操房中。
曹操刚刚洗漱完毕,正要入睡,被一阵嘈杂之声惊动。心道:不好!
他刚要夺门而出,竟被那捕头带着一众衙役捕快堵了个正着。
那捕头令人押解曹操到县衙,前去见县令。县令刚刚入睡,闻听捕获了曹操,急忙更衣,来到前堂。
曹操见县令出来,辩解说道:“大人,我乃是往返京城和谯郡的客商,复姓皇甫。”
县令瞪大了眼睛,盯着曹操,端详许久,沉吟半晌,才开口说道:“吾前在洛阳求官时,曾认得汝是曹操,如何隐讳!且把来监下,明日解去京师请赏。”
随后,遣人取来酒食赐给把关士卒和捕头、衙役,又将曹操押解入狱。曹操在狱中感慨万分,心道自己一番热血,想干一番大事业,先前投靠何进,以为可以尽快升官发财;谁知何进无谋,招引董卓这厮恶神,弄得朝中一番混乱。此番又刺杀董卓被其发觉,虽然逃逸出来,却又落入此小人之手,如何是好?
他在牢狱之中犹如热锅上的蚂蚁,那是急得滴溜乱转。
夜半时分,县令唤亲随衙役暗自从牢狱之中取出曹操,解至后堂中进行审讯,问道:“闻听丞相带你深厚,常称你为亲信,此番何故自取其祸耶?”
曹操闻言,鼻中冷哼一声,神色颇为不屑的说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汝既捉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此一问乎!”
县令莫测一笑,扬手挥退左右,来到曹操近前,对着曹操说道:“汝休小觑于我。我非俗吏,奈何未遇其主耳!”
曹操正言说道:“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董卓者,实乃欲寻机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
县令又问:“孟德此行,将往何处?又欲何为?”
“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曹操一副我是汉室大忠臣的样子。大有舍我其谁的豪放,令此县令大为折服。故,县令赶紧解开曹操的锁枷,请其上座,再次拜之:“孟德公真乃天下忠义之士也!”
曹操亦拜,又问县令姓名。
县令答曰:“吾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妻子,皆在东郡。今感玄德公之忠义,愿弃此一官,与公共逃耶!”
曹操闻言甚喜。
是夜,陈宫收拾盘缠,与曹操更衣易服,每人各背宝剑一口,以备防身所用,乘马出城而去。
又行了三日,曹操、陈宫二人来到成皋地境,天色渐晚。二人行至一树木丛生之林。曹操用手中马鞭一直那树林深处,对陈宫说道:“公台,此林间有一人家,家主姓吕,名伯奢,乃是我父的结义弟兄;某想前往打探家中消息,顺便谋求一宿,你看如何?”
陈宫抬头看了看天色已晚,打探四下,又不见他处有村落可住,自然点头同意,说声最好。
二人便径直向着树林深处驶去。行进不多远,前方一座庄园,二人来到庄前下马。有家人见有客拜访,便引领入内去见伯奢。
伯奢见到曹操大吃一惊,说道:“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你甚急。你父已经躲避到陈留去了。你是如何到此的?”
曹操便将王允如何宴请诸大臣,他又如何在众人面前夸下海口、如何进董府行刺未成、如何借试马出逃、如何与陈宫相识等等一番经过详细告知吕伯奢,又说道:“此番若非陈县令,我已粉身碎骨矣!”
伯奢闻言,便拜谢陈宫说道:“小侄若非使君,曹氏灭门矣。使君宽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