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枭风- 第4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老青听了神情一凝,道:“先灭燕国?”



陆七点头,道:“周国的存在,会使得燕国放松了海防,燕国一面应对周国,一面应对辽国,京城的军力应该不会太多,晋国二十万军力进入渤海登陆,能够出其不意的奇袭燕京,若是可能,我或许会亲率了四万西凉骑兵,沿长城去远征燕国。”



宋老青一怔,摇头道:“不妥的,太远了,而且四万骑兵去往北方,周国未必能够让了你去。”



“我与府州折氏是姻盟,可以让折氏虚称辽国进袭,向我求援。”陆七回答道。



“府州折氏?”宋老青道。



陆七解释了一下府州折氏,也说了晋国公,宋老青听了,讶道:“这么说,周国的内患可真够多的,我一直以为周国强大的不可撼动。”



陆七点头,道:“我以前也是觉得周国强大,所以冒危去入周国探听军情,想知己知彼的做出战略应对,但到了周国,才知道威武不凡的周国,内里却是病的很重。”



宋老青点头,道:“周国,其实应该尽早解决了那个晋国公,解决那个晋国公,对周国而言,应该是不难的。”



“是不难,但一直的不解决,事实上是周皇帝想牵制了其它军臣,另外发动内战,对周国朝廷在威望和国力上都会遭受损失,因为晋国公是开国老臣,本身对周国将官就有一定的影响,晋国公若是造反,周国的很多人心会观望,中原在唐朝以来,武将造反的朝代更迭,已然成了一种习惯,就是我造反的进攻到了开封府,也会有很多势力观望,但若是晋国出兵进取中原,周国上下只会了同仇敌忾。”陆七解说道。



宋老青点头,道:“内斗是势力之争,外战是护国不亡,汉中之误,就是我不知道周国的情形,出于有利于晋国的战略考虑,应该进取了汉中,使得陛下脱离孤悬。”



陆七一笑点头,道:“我说了,进取汉中利弊皆有。”



宋老青点头,又道:“天风,我也参与了进袭燕国可好,我认为,进袭燕国用二十万军力,有些不足,燕国是生地,战后的归治很难,而且疆域很大,最少应该是四十万军力。”



陆七想了一下,点头道:“明年你可以去,今年的战略,是争取拿下了高丽,明年才能进袭燕国,多一年的准备,能够让北征军力多一些的犀利武器。”



宋老青点头,道:“北方的冬天很冷,也应该做好了准备。”



陆七微笑点头,道:“我会将河西的羊皮,尽量运去的。”



宋老青点头,道:“我却是多虑了。”



“提醒是应该的,很多的细节,我未必能够尽知,都是与别人说话,才能触类旁通。”陆七平和道。



宋老青微笑,道:“陛下还有事情吗?若是没有,臣就回去成都,继续做事。”



“没有了,你日后回去剿匪,要采取剿匪和招抚并重的策略,不要轻易牵连了通匪者,很容易引起了恐慌。”陆七嘱咐道。



“陛下放心,臣知道分寸,不过臣认为,凡是通匪确证者,不能姑息,可以只诛通匪者,不抄家牵连。”宋老青说了自己的看法。



陆七点头,道:“可以,若是抄家,一是容易引起恐慌,二是会让很多的官兵将士起了歹心的故意陷害。”



宋老青笑了,道:“那是以前咱们做过的勾当,如今当然不能让别**害了自家,陛下放心吧,臣明白其中的利害,臣若是缺钱,可以直接去向中府使要一些,就说是兄弟赏的。”



陆七笑了,道:“你在巴蜀没有顺手牵羊。”



“臣只是牵了白羊,财物不会拿的,都当众上了明帐,若说拿了,也就是费夫人的私房和用品。”宋老青回答道。



陆七点头,道:“你起大宅,让中府使出了用度。”



宋老青笑了,道:“不用了,臣以前剿匪,就存了三万银子的珠宝。”



陆七摇头,道:“起造一座王府,三万银子只怕是不够的,你可以自己买地,然后由工部按规制和你自己的喜欢起造,你自己起造,大了易让人非议,小了你吃亏,朝廷会发给你定额的起造银子,不足的你可以向朝廷支借。”



宋老青微笑点头,陆七又道:“起造之前,带上你喜欢的女人,去苏州的行宫看一下,你就知道有限的地方,也能够巧夺天工的有如仙境。”



宋老青一怔,道:“只怕是无暇去的。”



“你无暇去,你的女人可以去的,我会让人接了嫂嫂们,去苏州行宫住些时日。”陆七微笑说道。



宋老青摇头,道:“还是别去了,容易惹了非议,而且看了之后反而乱心。”



陆七摇头,道:“老青,你若想获得了女人的真心,却是应该给了女人想要的家园,否则弄一群同床异梦的美人,却是未必是福。”



宋老青看了陆七,微笑道:“天风,你却是变的太多,与你说话,我感觉不到了匪性,就是气度也温文雍和,你从里到外确实是皇帝了。”



陆七浅笑摇头,道:“与你说些家常,你却是说上了奉承话,你也是变了,应该是很多人奉承过你。”



宋老青微怔,随即点头道:“是那么回事,自从我在江宁做了都尉,耳朵就没断过好话,开始听了有些厌恶,甚至起鸡皮,感觉说话的好生虚伪,日子长了,就习惯了。”



陆七微笑点头,宋老青又道:“不过我还是尊重有真本事的人,话说的再好,本事不成,也得扔出去。”



陆七庄容点头,宋老青起身礼道:“陛下,臣告辞。”



陆七浅笑点头,送宋老青离开了军营。



第172章掀开一角



宋老青走后三日,有三十万来自楚地的将士,替换了巴陵军驻守汉中,随后成都又有十万军力开赴汉中,共六十万军力归属了关冲统帅。



又十日,在巴蜀成都的宋老青与伍海和青雯做了交接,之后率领混杂了六万巴蜀降卒的二十万军力,开拔回去了大江以南,开始了剿匪的征程。



而归属关陇大都督府的周军,也达到了四十万军力,但没有进攻汉中的迹象,依旧是驻扎防御的态势,陆七猜度,周军短期内不会有了主动起战,除非江南的赵匡胤发动了进攻。



转眼进入了六月中旬,陆七接到了有关朱武出兵的信折,朱武率领二十万军力出海远征高丽,几乎动用了晋国所有能够远航的海船,陆七看了信折有些担心,古人没少征伐过高丽(新罗),失败却是居多,但愿朱武能够获得了名垂史册的丰功伟绩。



其实若没有江**军熟悉高丽的情形和气候,陆七是不会冒险进取高丽的,进取高丽的战略意义,就是为了奇袭燕国,陆七心里很清楚,与周国战争了很多年的燕国,日后对他而言也会是纠缠不休的噩梦。



与朱武信折同来的还有关于亲人的信息,青雯言皇后娘娘已然启程来了巴蜀,而其他有儿女的后宫娘娘,太后不允出行离开福州,理由是孩子小,易患水土不服。



陆七看了心头温馨,他也想与小馥和一众爱侣团聚,但他很难放心了陇右和汉中的安危,为了不生泄密变数,陆七对陇右的将帅采取了隐瞒。



陇右将士之中,难免会有夏国的细作,也免不了被周国策反之辈(沦陷河西的战俘周军),所以他才一直的坐镇阶州,一是防止陇右军力被周军策动进袭汉中,二是周军一旦发动战事,需要他的随机应变。



*****



开封府,垂拱殿内,周皇帝与政事堂和枢密院的大臣,正在商议曹彬的请战上书,曹彬言应该乘晋军在汉中和巴蜀立足未稳,请求继续增兵的进夺汉中和巴蜀。



对于曹彬的上书,大臣们却是反对者居多,户部尚书认为正是农忙时期,若是征发了过多的男丁,会造成了农收锐减。



已然是中书侍郎的沈轶伦也反对,认为急于进取汉中和巴蜀不智,他说汉中和巴蜀因为战乱,以及汉国君臣的奢华盘剥,已然非常穷困,晋国进占了也是成为巨大负担,他认为周国应该据守凤翔,等来年春天进取为宜。



而支持者认为,周国对汉中农事已然投入了很多,今年肯定会有收获,不能拱手让给了晋军,另外巴蜀汉国的一些将官,因为晋国杀戮了汉国君臣,怀恨的遣使京兆府,表示愿意为内应的对付了晋军。



薛居正没有说话,态度持中,赵普却是反对进取汉中,他认为西部采取守御为宜,也认为晋国进取了巴蜀和汉中,事实上会牵制了巨量的军力和国力耗损,可以抽调地方节度使军增援京兆府,逼迫晋国也增军汉中,在对峙中巨耗晋国的国力,待明年春天发动进攻。



周皇帝采纳了防御为宜,继续抽调地方节度使军增援京兆府,散朝后,赵普留下陪了周皇帝散步说话。



走入了后苑,赵普道:“陛下的身体,大好了很多。”



周皇帝点头,道:“是好了很多。”



赵普点头,走了几步,周皇帝又道:“卿能够体会朕的用心,朕甚慰。”



“臣为陛下尽心,是臣的本责。”赵普恭敬回应。



“汉中之失,是朕纵容的,想你也是明白的。”周皇帝温和道。



赵普一惊,迟疑一下,道:“臣没有明白,只是觉得,以陛下的英明,不该出现了疏忽。”



“晋王知道收缩军力,避强取弱,朕为了大周的稳定,也不得不收缩军力诱敌稳内,如今西部建制了关陇大都督府,假以时日,会形成新的禁军体系。”周皇帝语气微冷的说道。



赵普脸色凝重,道:“陛下难道,想了废长立幼。”



“朕不想废长立幼,但太子却是仿佛了阿斗,让朕忧心,朕想过了,以后他们兄弟能够相安最好,不能相安,那只能是优胜劣汰。”周皇帝说出了残酷的话语。



赵普默然,他身为臣属根本不能了乱言,只能保持沉默,走到了暖亭前,周皇帝平和道:“赵卿,朕要西巡,你可愿意随去。”



赵普吃了一惊,意外道:“陛下要离开京城出巡?”



周皇帝点头,道:“朕想去河西看看。”



赵普脸色一变,他以为皇帝是要去京兆府,迟疑一下,谏言道:“陛下若是出巡河西,臣认为不宜。”



“为什么?担心陆天风挟天子吗?”周皇帝平和道。



“是的,陆尚书明显不臣,而且河西路遥,陛下去了,身体不易适应,另外臣之所以反对重夺汉中,也是担忧陆天风渔利。”赵普回答道。



周皇帝默然,迈步进了暖亭,转身望向亭外,平和道:“赵卿,朕去出巡河西,原因很多,有两个主因,一是朕想在有生之年去看看河西北庭,二是朕去见陆天风,是想稳住了他。”



“陛下,京兆府集结了大军,陆天风是不敢了妄为的。”赵普说道。



“若是陆天风归降了晋国呢?”周皇帝道。



赵普皱眉默然,周皇帝又道:“陆天风是晋国吴王的事情,卿知道吗?”



赵普一惊愕然,道:“陛下之言,臣没有听说过的。”



周皇帝看着远方,道:“朕使往江南的班直前几日回来,告诉了朕很多江南的事情,其中就有陆天风的信息,信息显示,陆天风在常州和苏州,可能有很大的势力。”



赵普一怔,置疑道:“不能吧,据臣所知,常州是江阴张氏盘踞之地,后来陆天风是在常州拥有过势力,不过被清河郡公破坏了。”



周皇帝摇头,道:“朕特意让班直查探过,又唤了江南来的赵卿细问了一番,朕才知道了很多真相,原来以前陆天风在常州拥有势力时,不久江阴张氏就进夺了苏州,当时张氏竟然提出了一个苏州是吴城公主封地的借口,而提出借口的不是江阴张氏家主,而是江阴侯的一个庶出孙子张洪波。”



赵普脸色惊变,道:“那是不合常理,张氏若是进取了苏州,那应该是张氏家主才有资格对外说话,那能轮到了庶孙出头,难道?是陆天风与那个张洪波进取的苏州。”



周皇帝点头,道:“朕依据了所知,也推出是那种情形,另外以陆天风之善战,再加上张氏的部分军力配合,确实有可能夺取了苏州,还有后来大周的进兵失利,也必然是与陆天风作战的结果,而那段时期,陆天风正在茅山养伤,而陆天风却是说过,他在常州根本没有受伤,所以他那时应该是暗度陈仓的人在苏州。”



赵普脸色凝重,周皇帝又道:“陆天风据有苏州和常州,拥兵应该有三十万,所以他被晋国之主封为了吴王,朕也是眼拙,竟然被他蒙混了这么久。”



“臣不觉得陛下眼拙,而是陆天风太过的大胆,另外也太难让人置信了,如果真的拥有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