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枭风- 第4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接了旨令后,纪王与他单独说话,直接就问道:“天风,你是怎么啦?为什么不回去了京兆府?”



陆七已然想好了说辞,回答道:“殿下,臣接到了一封警告的书信,说潘美会不利了臣,臣惊疑,只能是不得不防。”



“是什么人送的书信?”纪王问道。



“臣不知道,但是臣只能信其有。”陆七回答。



纪王点头,道:“天风,我是绝不会害你的。”



“臣也是,绝不会有心害了殿下。”陆七回应道。



纪王点头,道:“如今你既然心头有了惊疑,那不回去京兆府也成,我若是想你了,会来与你喝酒叙话。”



陆七听了心暖,温和道:“谢殿下理解,殿下若是来,千万要记住,最少带两千骑兵,对任何外来的军力,都不可任由接近。”



纪王点头,继而又苦笑道:“这是大周的疆域,却是让我感觉了,似乎那里都不安生。”



“就是在开封府,也是可能发生了刺杀,在这西部,隐匿的敌视军力更多,臣也是谨慎的不敢了大意,殿下回去,带上一千护卫吧,就是以前随护了殿下的将士。”陆七温和道。



纪王点头,道:“天风,谢谢你。”



“殿下,长安城若是发生了什么,记得向秦州求援,或者跑来秦州,但途中一定要小心了凤翔军。”陆七嘱咐道。



“凤翔军?凤翔军曾经是沈轶伦大人统帅的,应该不会了叛乱。”纪王置疑道。



陆七摇头,道:“沈大人是凤翔军节度使,但沈大人一直在长安城,对凤翔军应该没有什么影响力,凤翔军的都虞侯,我不知道会不会与赵匡胤亲近,在这西部,亲近赵氏的势力很多,而在开封府之东,亲近张永德的势力也很多。”



“张永德?姑父大人应该不会有了恶意。”纪王驳说道。



“会不会有了恶意,都是不好说的,殿下自己应该小心。”陆七温和道。



纪王点头,陆七又道:“殿下,若是开封府来了旨令让殿下回去,殿下最好先知会了臣,不要急切的启程离开长安城。”



纪王一怔,道:“天风,你的意思,是说有人胆敢用了伪令诓我?”



陆七点头,道:“臣觉得,陛下让殿下职任了京兆府留守,其中一个主因,就是担心了开封府会有变。”



纪王默然,陆七又道:“臣说的是关心之言,臣建议殿下,可以给皇帝陛下去信,约定一个辨别真伪的暗记,就像飞票那样,有一个约定。”



纪王点头,道:“我接受建议,会给父皇去信的。”



陆七微笑道:“殿下,与臣去喝几杯,明日再回。”



纪王点头,与陆七去了成纪县城里喝酒。



*****



纪王走后,陆七又返回了陇西都督府,继续加强对陇西和河湟的统治,一边整训军力,一边进行民生的恢复,实行屯田兴牧。



他之前驻军秦州,事实上就是一种得寸进尺的试探,看看周皇帝能不能够做出让步,如果周皇帝不肯让步,他也不会霸占了秦州,结果周皇帝做出了让步,还多给了成州和阶州,陆七猜度周皇帝的用意,是有了牵制巴蜀周军的心思,也就是对巴蜀周军将帅,不是非常的信任。



陆七已然知道赵匡义被调去了润州,周皇帝的做法是驱虎吞狼的延续,想让赵氏兄弟与晋国耗战,但周皇帝的做法也非全然内斗,而是只有润州才是进取江南的突破口,荆州和大江上游的巴蜀,都难以被突破,大江天险是阻碍,兵力不足也是事实,三十万军力去了大江防御,能够机动的只有十几万军力。



正如周皇帝所料,陆七接管了河湟之后,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人口回流,大量被强迁去河西甘州的河湟本地人,陆续回流了六万人,不过是陆七允许的回流,河湟需要人口恢复生气,有了大量的人口,才能够使得河湟有了繁荣,进而让守御河湟的将士获得了安心,没有人愿意守着一片荒芜,不只是枯燥,更缺少使命感,也就是感觉了不值。



陆七不只是让河西人口回流河湟,还自会州迁移了无田的佃农去往陇西与河湟,将田地用借卖的形式分给佃农,尽量能够让更多的田地赶上春耕播种。



忙碌的日子过的很快,一晃就是两个月过去了,这一日,陆七突然接到了来自汉中的求援信,信是曹彬书来的,言晋国出动四十万大军,在巴蜀万州和忠州的一带渡过大江,发动了对巴蜀汉国的进攻,据说已然进取了渝州(重庆),合州,兵锋锐猛一路挺进的奔向了成都。



由于晋国对巴蜀汉国发动的攻势非常突然,一反以往的保守观望,所以周军一时无法集结了大军,只能采取守望,但也能够寻机攻破了剑阁,问题是后继无力,所以曹彬来信请援,意思是他的十万军力一旦攻破了剑阁,去与晋军交锋争夺巴蜀,后方的汉中需要陆七出兵援守。



陆七看了请援书皱眉,晋国发动对汉国的战争,比他预期的早了,他在长沙府时,曾经与顾太尉和关冲说过,巴蜀汉国的国力大耗,已然是苟然残喘,在周军和晋军的威迫下,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了投降抉择。



这才过两月多,晋军就发动了进取巴蜀的战事,陆七心知肚明,八成是他身在陇右的事情,让晋国的亲人和将帅有了急不可耐,两个月,也就是晋国出使劝降失败之后,立刻出兵进取了巴蜀。



陆七也不能认为晋军的急切进取是错误的,事实上占据了巴蜀之后,会给周国造成了很大的战略劣势,巴蜀之地是大江上游,只要拥有大量战船,就可以自巴蜀发兵顺江而下,可以奇兵急袭了荆州,也就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第167章巴蜀之战



对于曹彬的请援,陆七回复是很难支援,自言陇西和河湟的兵力若是远离驻地,很可能会被吐蕃进袭,他言河湟刚刚迁入了十万人口,民生勉强安稳,经不起吐蕃的进袭祸害。



陆七言他只能将驻扎秦州的三万军力,移驻了阶州两万步军,一万骑兵他得灵活支援可能发生的战事,事实上阶州和成州,已然是与汉中相邻。



陆七当然不会支持曹彬进取巴蜀,但事实上,他就是说支援,曹彬也不敢了进取巴蜀,一是曹彬不可能完全信任陆七,二是进取巴蜀的晋**力太多了。



曹彬说的四十万晋军,那是初期探得的军情,而晋国事实上出动了七十万军力,关冲率领二十万军力进取了通州,兵锋直指汉中,主要作用牵制周军。



宋老青率领二十万军进取渝州(重庆),之后兵锋指向成都方向进军,杜勇率领三十万巴陵军,直接进袭成都方向,两路大军兵锋所指,势如破竹。



陆七根本想不到,他让宋老青剿匪,但福州的女人们一合议,改为了先进取巴蜀,宋老青虽然被陆七任命为了剿匪镇抚使,但也得遵从内廷的变通军令。



杜勇的军力进攻到了简阳,也就是成都的最后门户时,遭遇了汉国二十万大军的阻挡,他没有急于进攻,顿兵采取了守御,耐心的等候宋老青合兵,这一次出兵,杜勇谦虚的向顾太尉请教过,顾太尉给他八个字,稳扎稳打,莫要孤军。



杜勇的优点就是谨慎求稳,所以他虽然有三十万大军,军中还有一万神弩军,却是不肯了求功心切,他的想法就是,没有必要急功的先夺取成都,与宋老青部会合后,大家一起建功。



他一采取了守势,汉国大军却是发起了进攻,二十万汉军潮水一般向了巴陵军进袭,巴陵军的武备可以说是晋国最好的,披甲百分之百,盾牌,神弩,上品刀枪和弓箭,唯一的缺陷就是没有很多骑军,只有斥候和将官能够有马。



二十万汉军的斗志极高,最前面是一万骑兵,马蹄踏地如雷,万马奔腾的气势滔天,可以说汉国的不肯屈服,也是有着根本实力支撑的,巴蜀毗邻河湟,通过边贸向夏国换取了大量战马,夏国的贵族为了自身利益,出卖过非常多的战马,所以夏国的骑兵也是相对不多。



眼看万马奔腾的袭来,三十万巴陵军只是出现不多的动乱,杜勇或许称不上善战名将,但治军却是很有能力,这巴陵军的训练,都是杜勇亲自督训,经常的演武,用提拔和犒赏打造了巴陵军的向心力和强悍,巴陵军大半的将官和备身将官,都是凭了本事在演武中脱颖而出。



巴陵军队列开始变换,上千具轮车被推出了军列,每辆轮车都像是木箱安了轮子,车前的箱体面上,有三十个孔洞,每一个孔洞都伸出一个锋利的箭头。



“放。”中军官摆旗下令,每一辆的操弩兵,在瞄准中,纷纷解除了卡销,一阵弹棉花的声音颤响,每一辆弩车发射出了三十只劲弩,合在一起三万只弩箭,有如流星雨平飞贯去,目标大多是马上的汉军骑兵。



啊!。。。。。。。。。。。。。。。一万汉军骑兵,在悍勇的冲锋中遭到了惨烈屠杀,一波弩雨飞去,四千多的骑兵落马踉跄,射空的劲弩对后面的骑兵和步兵也造成了杀伤,甚至有的劲弩透杀前面的骑兵,继而又贯入后面骑兵的身体或马匹。



一波阻击就干掉了一半的汉军骑兵,剩下的骑兵亡魂般惊恐,但又不能停的只能前冲,眼见敌人的恐怖武器退后,接着是数以万计的托弩士兵走前,托弩敌军却是分批的交叉瞄射,每一批两千五百人,等万弩放过,冲锋中的汉军骑兵,只有了不足两千骑。



接下来却是有弓箭的巴陵军开始表演,向进入射程的汉军骑兵发出了夺命的箭雨,不足两千的汉军骑兵,有三百多骑见机不妙的拨马侧逃,后面的汉军步兵为之惊恐怯步,但后面的汉军步兵却是往前涌冲,结果出现了打堆混乱。



“擂战鼓。”杜勇一看,果断的下了进攻军令。



轰!轰!轰!。。。。。。。。。。。震颤人心的战鼓轰响,接着沉浑的牛角军号响起,杀!三十万巴陵军个个杀声出口,保持着军阵的飞奔向前冲杀,军阵中的弓箭手仰射出箭雨飞洒汉军。



汉军虽然惊乱,但也纷纷弓箭回击,却见敌军顶着大盾牌,三人一组,分别是刀盾,长枪和弓箭兵,组成了一条条长龙奔杀而来。



两国的步军激烈的碰撞在了一起,巴陵军的刀盾兵奋勇持盾撞击,后面的长枪兵凶狠而又准确的跟进刺杀,弓箭兵有的弯弓射击,大多数却是拔了锋利长刀,变成了刀兵的配合同伴。



初一接战,几乎一边倒的是汉军被杀,汉军虽然也是军阵,但都是单一的互相呼应,第一排都是长枪兵汉军,但巴陵军的第一排却是手持大盾的士兵,大盾撞击长枪兵,接着后面的同伴跟进刺杀,使得汉军的长枪兵被动的吃了大亏,等于是被两个打一个。



汉军二次受挫,军心为之动摇,更让汉军心寒的是,敌军个个身披甲衣,尤其是拿盾的甲衣最好,而汉军的披甲好的不多,甚至有一半汉军没有甲衣,二十万大军的一半,是乡勇集结的,不过半时,汉军就崩溃的逃奔,大批乡勇扔了兵器抱头趴下。



这一战,汉军逃跑了八万,战亡了两万多,其中有一万骑兵,巴陵军俘虏了近十万汉军,大多是没有甲衣的乡勇,杜勇并不乘胜追击,命令打扫战场,继续驻扎。



“大帅,这一战打的真是爽快,早知道巴蜀汉军这么孬种,以前的晋军,却是不该了保守不前。”中军虞侯方杰,伴随杜勇愉悦说着,方杰是当初的兵勇军成员。



“这话以后不要乱言,若是传出去,对你极为不好。”杜勇正容警告道。



“属下理会的,只是与大帅说一下见解。”方杰回应道。



“你这种见解,其实很多人都是那么想的,觉得为什么不早些的进取了巴蜀,觉得陛下太过的谨慎。”杜勇说道。



“属下可不敢质疑了陛下的决策,属下只是觉得巴蜀汉军为弱。”方杰回应道。



“陛下也知道汉军不强,但对陛下而言,是不愿意用出兵取得巴蜀的,这是顾太尉告诉本军的。”杜勇说道。



“陛下,为什么不愿意用出兵取得巴蜀?”方杰不解道。



“因为陛下是晋国之主,所以陛下不愿意巨耗了财力,此次出兵七十万进取巴蜀,获胜之后的犒赏,提拔官职后的官俸,抚恤,都会成为晋国财政的巨大负担,战争是最耗国力的,获胜的辉煌背后,会使得国家的民生和运转陷入了艰难。”杜勇平和解释道。



方杰明白点头,杜勇又道:“一路征战过来,可见了巴蜀的民生凋零,府库空虚,根本不能够弥补了此次七十万军力的损耗,其实我们不出兵,再拖个数月,巴蜀汉国八成会投降了,因为汉国本身耗不下去,人丁都用于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