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枭风- 第4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入军,殿下却是十五岁就经历了军旅的苦楚和杀伐,臣的心里,很敬重。”陆七自然的回应道。



“父皇,天风在会州,是照拂了儿臣,也教会了儿臣很多,儿臣感激。”纪王诚挚回应道。



陆七微笑看了纪王,道:“殿下,有些事情,不是照拂就能够做到的,臣十七岁入军,一月后经历了第一场战事,第一次的血战之后,却是惊恐了十数日才得以解脱了血腥噩梦,清水河一战,殿下一直立身在杀伐的前线,每一次战后,都能够亲自在血腥尸堆里看望将士,那是非常难能的。”



纪王神情凝重了,道:“那是我应该做的,将士们浴血用命,我虽然是恐惧,但我必须去给将士们一些安慰。”



陆七点头,道:“应该的事情很多,但可以弃之不为,殿下在会州坐镇巡视,以及出巡河湟,一直都是骑着马。”



纪王一怔,道:“我不应该骑马吗?”



陆七笑了,道:“骑马很辛苦的,尤其是在西部,风尘很大,夏日炎热,冬日苦寒。”



纪王听了若有所思,周皇帝眼睛慈爱的看着纪王,陆七举杯敬了一下,放下杯,微笑道:“殿下,我为什么举荐忠飞成为了北庭都护,殿下知道吗?”



纪王一怔,道:“天风你说。”



“原因很简单,因为忠飞与殿下很像,忠飞到了石州,他什么都是亲力亲为,自己刷马,自己整理军物,每日里遵守军纪的苦练军武,他是实实在在的将自己当成了一个普通将士,如果他摆了公子架势,我早就踢他离开了石州,后来忠飞亲自上阵的血战清水河,在率军进取河湟之后,也知道体恤了将士们的不易,所以,我才举荐他成为了北庭都护。”陆七平和说道。



揽月阁的人,其实都在竖着耳朵听音,很多人听到后看向了石忠飞,石忠飞被看的微低了头,默默的喝酒,明显有些了尴尬反应,心里却是暖暖的满是感激,大将军这是为他正了名声。



纪王点头,陆七又平和道:“殿下出身天家,自不必了刷马之劳,但殿下能够骑马出行,也就是将自己当成了一名军中将士,是为身先士卒,只有身先士卒,才能够获得了将士军心的认可和敬重,殿下才十五岁,能够长途的骑马劳苦,很不易了。”



纪王听了,却是神情现了窘态,随即怨道:“普通的事情,却是让你说上了天,那有你这般胡言的,喝酒。”



“好,喝酒。”陆七微笑举杯敬周皇帝,周皇帝微笑举杯,陆七继而环敬了纪王和云锦东。



放下杯,周皇帝看着陆七,温和道:“听说卿在京兆府也买了六家商铺。”



“臣是在京兆府的西市,买了六家商铺,主要是想建立了河西至开封府的商路,臣一回来开封府,在买了这座酒楼之后,也在附近买了衣铺,玉铺,茶铺,药铺,臣酒楼今日开业,宴请了很多的名望之士,用意就是想建立了商货的互利,臣可以提供来自河西的原品,也会收购开封府的商货,如瓷器,茶叶,丝绸。”陆七回答道。



周皇帝点头,道:“想不到,你身为善战的武将,却是精通商业之道。”



陆七微笑道:“不瞒陛下,臣自小,就是在一座先父买置的商铺里玩了有数年,所以自小就不反感营商,臣在江南的军中回了家乡,就是买了一家药铺,又投钱建造了一处造纸坊。”



“哦,你通造纸?”周皇帝微笑道。



陆七点头,道:“臣是通造纸术,而且也有了一个打算,打算在寿州那里建了造纸坊,之后交给族人管理。”



周皇帝点头,举杯喝了一口,陆七举杯随之,两人喝着葡萄酒,聊着平凡的家常,随意的恍如了故旧世交,却是看的周围食客,大半觉得多亏是来了,即有福与皇帝陛下同饮美酒,又没有得罪了陆天风。



周皇帝只在揽月阁留了半时,就起驾离开了,恭送了皇帝陛下后,留在西风楼的客人们才如释重负,真正的开心品味起来,热闹的恍如元宵佳节。



上了车,周皇帝有些疲倦的闭眼后靠养神,纪王坐在对面,神情担忧的看着父皇,他知道父皇的身体一直不佳,很容易疲倦。



“熙谨,你是怎么看陆天风的。”车行了片刻后,周皇帝睁眼温和问道。



纪王一怔,想了一下,才道:“父皇,陆天风是奇才,应该能够与古时的诸葛亮一比,是位治政能吏,也是位善战名将。”



“陆天风是有诸葛之才,你觉得,他会有诸葛亮的人品吗?”周皇帝问道。



纪王看了周皇帝,迟疑一下,道:“父皇,儿臣觉得,诸葛亮的人品,只是后人的歌功颂德,诸葛亮一直没有夺得了中原,若是夺得了中原,一统天下的诸葛亮,也许会是王莽,王莽没有篡汉前,是个名声比诸葛亮还要贤良的人。”



周皇帝眼神有了几分意外,看了数秒才温和道:“你知道父皇问你的用意吗?”



“儿臣觉得,父皇是想指望了陆天风的辅佐。”纪王回答道。



“你认为能够指望吗?”周皇帝温和问道。



纪王看了周皇帝,回答道:“儿臣认为,如今是需要指望的,因为大周需要西部的安治形势,西部的安治,能够稳定了人心,也能够牵制了不臣势力。”



周皇帝默然,静了一会儿,纪王又道:“父皇亲临西风楼,儿臣觉得就是为了恩拢陆天风。”



周皇帝抬眼看了纪王,神情变向了似笑非笑。



第129章帝王家



看着父皇的神情,纪王正容道:“父皇,儿臣承认与陆天风的关系很好,但儿臣确实是依据国事的得失而言,没有偏袒。”



“父皇知道你是持正之言,不过你毕竟还是倾向了陆天风,但那是正常的。”周皇帝温和道。



纪王听了无语,周皇帝又温和道:“父皇问你的用意,你没有别的见解吗?”



纪王一怔看了父皇,道:“父皇,儿臣没有别的见解。”



“你没有想过,陆天风能够辅佐你吗?”周皇帝直白问道,眼睛温和的看着纪王。



纪王听了却是平静,摇头道:“父皇,儿臣没有争储之心,是真的。”



“那你与陆天风的亲近,却非了好事。”周皇帝温和道。



“父皇,陆天风是不会支持儿臣争储的。”纪王摇头说道。



“陆天风与你说过?”周皇帝问道。



“也算说过。”纪王回答。



“怎么说的?”周皇帝温和追问。



纪王迟疑一下,道:”儿臣不敢瞒了父皇,是五哥自河西回到了会州之后,对儿臣似乎不悦,儿臣不解,就去问了陆天风,陆天风说,他拒绝过五哥,说不会参与了皇储之争,儿臣因为相关了五哥,所以没有书禀了父皇。”



周皇帝平静点头,纪王又看着父皇,道:“父皇,儿臣与陆天风在一起,陆天风从未说过什么支持儿臣的言语,也从未有过巴结讨好的意图,但儿臣却是能够有一种很是温馨的感觉,就好像,陆天风是一位兄长。”



周皇帝眼神温和点头,纪王又忧郁道:“父皇,儿臣没有争储的心思,儿臣一直是愿意四哥做太子的,而且儿臣认为,若是借用外势争储,会造成了挟天子之祸。”



周皇帝点头,道:“你年纪虽小,却是能够看清了很多的本质,借用外势军力的后果,确实会太阿倒持,历史上的董卓,就是一个例子,父皇当年身受重伤,不得不重用了赵氏兄弟,用以制衡其他的功臣势力,直至如今,赵氏却是成了尾大不掉。”



纪王点头,忽又道:“父皇是担心陆天风也会尾大不掉。”



周皇帝点头,但又道:“陆天风已然是尾大不掉,但他只是外势,暂时威胁不到大周的根本。”



纪王点头,周皇帝想了一下,道:“熙谨,过了年,你去京兆府接任留守。”



纪王一怔,道:“父皇,京兆府留守儿臣见过,是一位很尽职的老臣。”



“沈轶伦上书请辞了,朕也不宜为难他,会调归进入政事堂,而京兆府那里,朕不放心用了别的人。”周皇帝温和道。



纪王点头,道:“儿臣愿意为父皇分忧。”



周皇帝慈爱的看着纪王,温和道:“父皇,是不想你又远离了的。”



纪王鼻子一酸,咽声道:“父皇,儿臣也是想侍奉不离的。”



周皇帝伤感点头,过了一会儿神情才平静,道:“你去京兆府之前,父皇会调会州两万军,和西宁都督府的三万军力,都去了京兆府归你统策。”



纪王吃了一惊,道:“父皇调走河湟军力,那河湟怎么镇守?”



“陆天风是河西与北庭宣抚使,朕将河湟,兰州和会州,也归他宣抚。”周皇帝说道。



纪王明白点头,周皇帝又平和道:“河湟已然是打残了,人口流失的太多,朝廷没有财力去给养了河湟和防御吐蕃,更重要的是,京兆府过于了空虚,所以朕只能有所取舍,让陆天风去为朝廷分忧戎边。”



纪王点头,道:“这么说,过了年,陆天风也会回去了河西。”



“朕是那么打算的,但看陆天风的架势,似乎打算了在开封府久居。”周皇帝淡笑说道。



纪王听了,竟然点头道:“父皇若是不想陆天风离开,陆天风还真能够久居不厌,因为他一直都能够找到了事情去做。”



周皇帝一怔,随即淡然点头,道:“确实是个闲不住的人。”



纪王想了一下,道:“父皇,儿臣以前也想过,若是陆天风真的能够效仿了张议潮,那却是好事。”



“你认为陆天风会甘为了张议潮吗?”周皇帝温和道。



“儿臣知道不会,事实上陆天风也与儿臣探讨过,他说日后的很多事情是未知的,也会有很多事情是不由自主的,所以不愿对儿臣说些空话,儿臣听了,心里反而欣慰。”纪王轻语回答道。



周皇帝听了点头,道:“你的来信里,说过此事。”



纪王轻语道:“父皇,儿臣觉得,陆天风是很重情义的,所以儿臣也曾动过与他结义的念头,只是儿臣终究是皇子,需要顾虑了很多。”



周皇帝点头,道:“父皇说过,你与陆天风亲近,未必是好事,父皇不希望你与兄长,日后走向反目。”



纪王苦笑了,轻声道:“父皇,就是儿臣不与陆天风亲近,也会与兄长们有了嫌隙,所以儿臣,不愿刻意的疏远了陆天风。”



周皇帝默然,他身为皇帝,当然明白赋予儿子纪王重兵军权,以及帝都象征的京兆府留守,必然会让臣民有了敏感猜度,但大周内患深重,让他不得不重用了才十五岁的纪王,他很清楚,重用纪王事实上会害了纪王,日后很难避免了兄弟失和。



*****



周皇帝回到了皇宫,纪王在入宫后下车去给了母妃请安,事实上纪王若是有心争储,除了年少是弟弟的劣势,还有纪王不是皇后所出,而太子却是皇后所出,曹王是贵妃所出,曹王的母族姓范,曾经是已故宰相范质的女儿。



周皇帝是在文德殿下车的,一下车就看见了太子和曹王,他的眉头微皱了一下,事实上纪王是被他支使走的,他准知道太子或曹王会来见。



进入了文德殿,周皇帝坐在了龙案后,眼睛温和的看了太子和曹王,太子起礼道:“听说父皇出宫去了西风楼,却是惊了儿臣们,儿臣们担心父皇的安康。”



“朕无妨,是熙谨接了陆天风的请帖,来问朕该不该去,朕多年没有出宫,就出去散散心,你们不必担心。”周皇帝温和回应。



“父皇无妨就好,儿臣进言,父皇以后出行,望唤了太医相随。”太子关心道。



周皇帝欣慰点头,太子又道:“父皇,儿臣也想请教,父皇去西风楼,可有深意?”



“深意是有的,一是朕应该出去与臣民见一下,二是朕想加恩了陆天风,让臣民知道,陆天风与朝廷是亲近的。”周皇帝回答了太子的请教。



太子点头,曹王忽起礼道:“父皇,儿臣认为,陆天风在开封府的所为,未免过于的张扬,有树立威望之嫌。”



周皇帝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不过西部需要稳定,你不可在外妄言。”



“是,儿臣谨记。”曹王恭敬回应。



“你们兄弟若是无事,就退下吧,朕累了。”周皇帝温和道。



太子和曹王辞礼离开了,周皇帝后靠龙椅,闭目养神了片刻,忽睁眼喊唤,承旨班直应唤而入,周皇帝吩咐了一下,承旨班直领谕去找来了两个班直,都是曾经护送曹王的护卫。



周皇帝问了一下千阳县刺杀的细节,也问了纪王和曹王一路是否骑马,两个班直恭敬的一一实言回答,周皇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