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枭风- 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周军进袭江南,奴是知道的,不知道歙州如何了?”折香月柔声道。



“歙州已然被晋国占据了,就是池州也被晋国进占了。”小蝶轻语道。



“啊!那大人的亲人,在了那里?”折香月吃惊道。



“没事的,大人的亲人,早就不在了歙州,只有大人的兄长留在了歙州主事,如今大人的兄长和一些与大人亲厚的将士,已然逃离了歙州,不过藏匿在何处,我暂时不能告诉了你。”小蝶柔声道。



折香月点头,柔声道:“没事就好。”



小蝶一笑,柔声道:“歙州的战祸,是必然发生的结果,根本就无法了长久安宁。”



折香月点头,小蝶又道:“来了这里的小青,以后你要亲近一些,小青在大人的心里,是很重的,你可以得罪了别的女人,也不要与小青有了敌视,那会让大人有了反感。”



折香月一怔,柔声道:“大人,是最喜欢小青吗?”



“喜欢是一定的,更多的是亲厚,小青曾经冒死救过大人的性命,而且小青心地善良,从不与人争风,所以若是敌视了小青,那后果肯定不好。”小蝶柔声道。



折香月点头,柔声道:“小青的容貌秀丽,是出身江南大家吧。”



“不是的,小青出身非常贫苦,曾经是大户奴婢,。。。。。。。。”两女在居屋里话着家常。



*****



小青来到石州十二日后,陆七突然出兵孟门关,一万军力渡过黄河进袭了绥州,大败了驻扎西岸的绥州五千夏军,进而挥军去劫夺途径绥州的夏军粮草,之后将五千多俘虏和能够供给十万军力半月的粮草,运回了石州。



陆七的这一手非常突然,夏军的粮道算是处于安全地带,又有绥州防御为缓冲,竟然还被突破的被劫走了粮草,围困银州的夏军统帅暴跳如雷,得信后发兵两万去了绥州,但却是徒劳,只能留军一万守了绥州。



陆七的出击,当然是有斥候探得的军情才有所行动,如今歙州那里的割据假象已然不存,他知道若是晋国公一直的不出兵石州,那么周皇帝可能会调动了他,也就是说,会使人来接管了石州的一切,所以陆七抓住战机的再立新功。



石州的主动出击,明面上是在牵制夏国,实际上一是为银州解困,二是削弱了夏国,三是再次提升自身在周国的威望,周国是个崇尚军功的国家,一向厚待有功将士,如果周皇帝调他离开石州,就凭了战功,周皇帝也不宜闲置了他,就算被闲置了,战功威望对陆七而言,也是重要的。



陆七的突袭劫粮成功,给围困银州的夏军造成了很大打击,对于这次的出兵夺回银州,夏国内部分歧很大,不赞成夺回银州的认为,银州没有河湟之地重要,与其耗军力的去攻坚,不如明智的加强河湟之地的统治,甚至不如进图了巴蜀数州。



但族地观念保守的一些夏国重臣,却是认为银州是夏国的根本之一,而且战略意义重大,不能落入了折氏之手,最后夏国之主决定了出兵夺回银州,但在兵力上,只能出兵十万,而且基本是步兵,主要是为了攻城。



陆七劫掠了夏军粮道半月后,围困银州城的夏军突然撤军,而且竟然还放弃了绥州,折惟忠使人急见了陆七,问该不该进占了绥州,陆七的回答是不,他告诉折惟忠,绥州之地不易守住,夏军很可能会来个回马枪,由他使人先占据,陆七只出军两千进占了歙州。



占据了绥州之后,陆七给周国朝廷上书,言明不知道夏军为什么放弃了绥州,因担心是夏军的诱敌策略,不敢了大军过黄河开赴绥州镇守,如果朝廷有心据有绥州,那只能是调军来防御绥州。



上书之后,陆七也接到了周国进军巴蜀的战况,周军在汉中之战获胜,乘胜进夺了利州,利州在嘉陵江东岸,群山环绕,地形险峻,是入蜀的咽喉要地,竟然被周军所攻克,如今汉军退守剑阁,而周军也兵分了两路,中路军兵临剑阁,东路军奔袭了夔州方向。



夔州是扼守荆州进军巴蜀的军事重地,周军分军去夺夔州,明显是想封锁晋军进入巴蜀的一个门户,陆七身在石州,看了巴蜀的战况,只能是用平和的心态观望,他也知道,如果晋军进图巴蜀,他未必会比关冲高明。



六日后,开封府的八百里加急送到了石州,是周皇帝的圣旨和枢密院军令,圣旨嘉许了陆七的功劳,命令陆七率领石州两万军力去往原州,与镇守原州的通远军节度使王彦升合兵,石州由离石军节度副使云锦东代镇。



陆七一看,周皇帝果然会调动了他,而且是依照原计划的让去了通远军合兵,他只能结束了坐守的日子,开始调军出征,为了石州的军力果实不被夺走,银州那里能够守住,陆七在石州只留下了五千军力。



其他近两万军力都送去了银州,直接就让折香月为了统帅,反正陆七宁可送给了折氏,也不能给了周国朝廷,至于周国朝廷肯定会恼火,他的应付理由就是,都是党项人降卒,怕发生叛乱,另外石州的军力编制就是两万,去了银州的两万军,应该算是平民。



五日后,陆七率领两万军力离开石州,途径隰州时驻留一日,与相识的刺史和县官们见了一下,次日离开去入延州,此次出征石忠飞,小蝶和小青,李宝和鲁海都随军,两位勇将成为了陆七的中军校尉。



途中,与自原州返回的斥候会合,斥候言,通远军节度使王彦升,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勇将,掌原州,渭州,庆州的防御军事,辖军三万,据说其人悍勇残暴,在边地颇有凶名。



陆七听了暗叹,心道此去只怕是会有冲突了,残暴之人,多数都是不讲理,而且极为专权,他去了原州,等于是侵入了王彦升的地盘,那个王彦升或许会玩了什么下马威。



但愿周国朝廷没有给予了王彦升节制权,否则陆七到了原州会陷入了被动,不过就算王彦升有了节制权,他也不会任由了摆弄,不能相安,那就过过手又何妨。



两万军的行进并不快,陆七给兵部写了呈文,问军需和军粮的事情,既然出征去了原州,周国朝廷也得给个说法才是,口水官司,该打也不能了含糊。



就在陆七率军进入庆州时,忽然有人寻到了他的军中,自称陆天明,陆七一怔请了进来,见是一名浓眉虎目,面容刚毅的青年,身上穿着校尉军甲,一身风尘。



来人一见了陆七,却是警惕的扫视了一眼,才看了陆天风,说道:“我名陆天明。”



陆七猛然想起,忙起身讶道:“你是天明兄长。”



“你是天风?”青年谨慎道。



“是,呵,兄长怎么自南边回来了。”陆七微笑说道,陆天明听了,神情如释重负。



第56章陆天明



“来,兄长请坐。”陆七微笑请了陆天明入座。



陆天明却是不敢托大,向了陆七恭敬一礼后,才去坐了,李宝立刻主动走出帅帐,在了外面加强守护巡视,鲁海也立去了帐门处。



“兄长这一路辛苦了吧。”陆七微笑关心道,并不急于问了事情。



“还可以,我的语音是寿州人,又有军牌和甲衣,也熟悉周国官制,就冒充是军使一路混了过来,我是自开州过来的。”陆天明说道。



“哦,晋军也进袭汉国了。”陆七平和道。



“进袭了,如今占据了大江以南的全部疆域,大江以北占据了夔州,万州,开州,忠州,在开州与周军对上了,狠战了几次,我乘机混了过来。”陆天明说道。



陆七点头,陆天明又道:“晋国进军巴蜀之前,江陵内廷派出了使者去劝降汉国,但汉国拒绝了归附,只愿意与晋国共拒周军,晋国没有回应,就出兵占据了我说过的疆域,与了周军在开州对峙作战。”



陆七点头,陆天明又道:“我是奉了福州内廷的谕令,来寻见晋王的。”



陆七一摆手,平和道:“在这里,喊我七弟。”



陆天明点头,道:“七弟,我来一是禀告一下战事,二是福州内廷希望,七弟能够了回去。”



陆七点头,陆天明又道:“七弟,内廷中府使大人说,如今晋国已然能够了主动行事,不值得七弟在外冒险了,中府使大人说,人心难测,以前晋国很是不稳,所以没有大臣愿意晋王出了意外,而如今晋国稳定了,很可能会有权臣利欲熏心的做了蠢事。”



陆七一怔若有所思,王琴儿这是担心他,所以希望他能够不再冒危,不过依照现实形势的角度看,晋国能够知道他是晋王的人,还不会利欲熏心的做了蠢事,无论是萧氏,还是知道他在周国的少数军臣,都不会希望了晋国陷入了内战,因为有强大的周国在威胁着晋国。



不过泄密的几率却是很大了,毕竟周军在了江南,周军或许会探听了什么传闻,而赵匡胤听了传闻,那就有可能回报了周国朝廷,赵匡胤的回报,那必然有着采信度。



“兄长,你觉得进攻开州的周军,比晋军强了多少?”陆七思索后,问道。



陆天明迟疑一下,道:“是强了很多的,周军军纪严明,将士也多真正的悍勇军武,而晋国之军,多数就是普通人,军武能力不如周军,开州之战,主要是晋军守御,每一战的伤亡,都会比周军多了很多,不过晋军的人数占优,士气也不弱,很少有畏战脱逃者。”



陆七点头,内心生出的动摇念头平复了,晋军的弱点就是乌合之众太多,如果他现在回去,就会放弃了在西北所做的努力,也放弃了在周国建立起来的功勋名声。



若只靠了晋**力战败了周国,对晋国而言很难,若是陷入了长久的持久战,对晋国会造成了不堪重负的战祸,战事一旦陷入胶着,晋国的国力会急剧的耗损,军需,抚恤,征兵,加赋,后果就会引发了怨声载道,继而会造成了内乱,晋国的归治,事实上是建立在安宁的基础上,一旦打破了安宁,就会引发连锁的乱象。



“兄长在晋国,如今有了任职吗?”陆七微笑问道。



“愚兄进见过了太后,太后婶娘赐封了我为武夷县公,赐封天海为龙江县公,之后内廷又职任了卫尉寺羽林郎将。”陆天明回答道。



陆七点头,陆天明属于宗亲,太后赐封县公属于宗权,县公和郡公,只是一种尊贵封爵,没有多大的实际权力。



“兄长今日就回去,告诉内廷,我很满意。”陆七说道。



“七弟不回去吗?”陆天明问道。



“暂时不回去,如今我在西北已然建势,能够牵制了夏国,也能够扰乱了周国的局势,兄长回去后,告诉内廷,对于巴蜀的战事,只需要支持了顾将军和关冲,不必干涉了他们的战略目的。”陆七回答道。



“是,我记下了。”陆天明回应。



“兄长如果想在了军中建功,可以去了武平军,做王平的都尉。”陆七平和道。



陆天明一怔,道:“七弟,我可以留在巴蜀战地吗?我能够做为信使的。”



“我不想兄长过于的冒危。”陆七温和回应。



“七弟建立了晋国,我身为陆氏得以了荫贵,应该为了陆氏冒危,七弟你放心,我知道进退,绝不会去干涉了军事决策,关将军对我虽然尊重,但并没有予以照顾,我也不愿了被照顾,只愿做个真正的将士。”陆天明诚恳回应。



陆七默然,他之所以想让陆天明去做了王平属下,主要是出于防患,陆天明是他的族兄,若是在关冲那里,关冲必然会尊重,陆天明若是得了将帅们的尊重,很容易就会建势崛起,就如同他的最初崛起,事实上就是靠了吴城驸马的皇亲地位,才得以获得了能够让人依附的基础。



而陆天明去了王平和朱武的军中,那很难有了建势崛起,王平可不会因为了陆天明是皇亲而尊重,王平本身就是陆天风的铁血兄弟,根本就不会高看了陆天明是皇亲,而让陆天明去归属王平,朱武自然是心知肚明,不会误解了陆七的用意。



陆七只是略一沉默,继而微笑道:“兄长愿意留在巴蜀战地也可,不知道天海兄长在了那里?”



“天海在福州京城呢,我是内廷中府使令出的。”陆天明回答。



“嗯,那就让天海兄长去武平军吧,兄长就暂时留在巴蜀战地。”陆七平和道。



陆天明一怔,起礼恭应:“是,愚兄回去会告知内廷的。”



陆七点头,道:“武平军是我早就计划好的海袭军力,统帅朱武曾经奉我命令准备海战,日后,武平军会出海远征周国,自海岸登陆进夺了江淮之地,而占据江淮之地,却是需要出身江淮的将士,才能减少了江淮之民的抵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