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枭风- 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放下了碗,林仁肇看了陆七,问道:“你这是也去京城?”



陆七点头,道:“是,回江宁去探亲,大人回江宁做什么?”



“吾是被召回京城,去职任了京口军节度使。”林仁肇回答道。



陆七一怔,道:“调大人去任职京口军节度使,那池州军力归属什么人接管了?”



“归属朱令贇了,如今朱令贇是池州都指挥使,节制池州所有军力古sè古香。”林仁肇平和道。



陆七皱眉道:“我怎么不知道。”



“你是隶属宁**,当然不会了很快知道,而且是密旨到的池州。”林仁肇平和回答。



陆七点头,道:“大人原本就镇守过京口,这一次,朝廷是用对了人啦。”



林仁肇默然,陆七起身为他倒酒,陆七才自斟后坐下,林仁肇才平和道:“其实,吾是不想离开池州的,曾上书请陛下趁宇文氏立足未稳,增兵反攻了叛贼,结果,吾却是离开了池州。”



陆七听了平静,道:“大人就不应该了直接上书。”



林仁肇默然点头,伸手取碗喝了一口,放下后问道:“吾一直不解,你既然没有投向了晋国,也没有占据了常州,为什么要做了不臣之事?”



“大人的眼里只有国主陛下,那我的所为自然就是不臣。”陆七淡然回应。



林仁肇一怔看了陆七,看了数秒才道:“你是为了太子殿下。”



陆七笑了笑,道:“朝廷有很多的事情,是分不清对错的,我入京城,先是入了雍王府势力,可惜我至今也没有见过雍王一面,继而我又被太子殿下赐为了千牛卫,成为了宁**都虞侯,而于将军,事实上也是支持太子的,所以抬举过我。”



“你是雍王的女婿吧。”林仁肇说道。



“是,可是我与郡主的姻缘,是萧妃娘娘促成的,而陛下为了对付常州的张氏,以及解决了养军的银子,所以赐封了吴城公主,大人知道郡主为什么会与我结成了姻缘吗?”陆七淡笑说道。



林仁肇平静看着他默然,陆七淡笑道:“大人或许会认为,是为了姻党结势,但根本不是的,我当初在京城,不过是个出身平凡的武官而已,那会值得了高高在上的勋贵们,降尊结党。”



林仁肇哦了一声,陆七取碗喝了一口,放下后道:“我与郡主的姻缘,是因为我在石埭县的时候,在飞贼手里救下过郡主,但那时我不知道救的是郡主,直至郡主求了萧妃娘娘成全,我成为了吴城驸马时,还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林仁肇意外的看着陆七,陆七回视了林仁肇,淡然道:“大人这回明白了吧,我陆天风能够走到了今rì,不是陛下的眷顾,而是太子殿下和萧妃娘娘的恩赐,陛下对我陆天风,不但没有真正的恩赐,反而一再的恶对,而我可没有大人那般的肚量,所以会做了一些大人看不惯的事情。”



林仁肇皱了眉,忽伸手取碗喝了一口,陆七也取酒喝了一口,又道:“常州多么好的形势,有公主府牵制了张氏,而受了牵制的张氏,与公主府一样是太子殿下的支持者,只是可惜,陛下却是毁了常州的牵制态势,难怪有人说,陛下是位喜欢帮助敌对的佛子仁君。”



林仁肇皱眉默然,对陆七言语不置可否,陆七对林仁肇的默然,可不认为了游说见功,他只是在尽量的误导了林仁肇,让林仁肇认为他是为了唐国太子效力,说实话,他对林仁肇很是惮忌,真想一掌毙之,只是林仁肇若是死了,却是对他的江宁之行不利。而且,他也没有把握杀了林仁肇。



“如今宇文叛贼随时可能进袭池州,你却是不该离开了歙州。”林仁肇忽开口转了话题,明显不再那么敌视陆七。



“我在外很久了,应该回去给娘亲叩安,而且我也不瞒大人,我回江宁探亲,也是为了自保,陛下一向猜忌武将,我在外久了,很容易受人中伤,朱令贇就曾经密告过王文和大人,我不得不防。”陆七很直白的回答道。



林仁肇点点头,陆七喝了口酒超级特工系统。微笑道:“大人曾经在江淮征战过,我们说说战事吧。”



林仁肇一怔,讶道:“你对江淮的战事有兴趣?”



“我是军将,当然对军事感兴趣,若是不谈军事,我与大人很难有什么共语。”陆七淡笑说道。



林仁肇点头,取碗喝了一口,放下道:“你是我见过的少龄人中,是最擅长谋略的军雄,无论是治军或出战,都能够上兵伐谋,非常擅长运势之道。”



“大人也是军雄翘首,只是比王文和大人,缺少了一种睿智心胸,不能够包容了所有能够获得胜利的基础。”陆七平和说道。



林仁肇一怔,想了一下点头,道:“吾的军略倾向了刚愎,所以才造成了西部的失败。”



陆七默然,林仁肇笑了笑,又道:“你或许会认为,吾为什么没有合兵先解决了洪州楚军。”



“我是很困惑。”陆七回应。



“没有让你来合兵有三个原因,一是吾希望楚国与晋国起战,二是你来合兵,那就会受到了朱令贇的节制,朱令贇是监军,他有权干涉分掉了你的军权,三是吾不想引发了宇文氏造反,十八万大军若是开拔了洪州,就会为了宇文氏所用,吾早就知道,鄂州军里被宇文氏安插了很多的内应,只是吾没有想到,刘洪轩竟然会是宇文氏的内应。”林仁肇淡然解释。



陆七哦了一声,又听林仁肇道:“还有,吾也没有想到,荆州那里竟然会出来了十万楚军,造成了宇文氏不得不反,那时,吾以为是楚国夺去了荆州,只是后来楚国大败,吾明白了那应该是晋**力,也因此怀疑是你,造成了晋国占据荆州。”



陆七苦笑了,道:“我确实是给晋国作嫁了,没有想到晋国会突然出兵攻入楚国。”



林仁肇默然,陆七抬手喝了一口酒,他知道林仁肇还是怀疑他的,毕竟他曾经分兵进过吉州,进而转战了衡州,还令鄂州军进军了永州,不过因为宇文氏的魏国建立,使得林仁肇在近期无法探知发生在衡州的大战真相,甚至是还不知道衡州那里发生过几十万大军的恶战,如今林仁肇被调离了池州,就更难得悉战事的真相了。



“西部战事的结果,最大的获得者是晋国。”林仁肇忽平和道。



陆七点头,道:“晋国是借机占据了楚国的大半疆域。”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布局了反攻战略,是进攻宇文氏,还是进攻晋国?”林仁肇提出了问题。



“如果是我,我会进攻了晋国,可以自宁国一带防线进袭睦州或衢州。”陆七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为什么会进攻晋国,而不是宇文氏?”林仁肇问道。



“因为晋国的战线太长,人心在短期内很难归治,若是在睦州遭到了大败,就会引发了连锁造反,越国会反击,楚国的残余势力也会造反,甚至晋国的统军将帅也会了割据造反,而宇文氏也会趁火打劫。”陆七淡然回答。



林仁肇点头,陆七却又道:“不过唐国进袭晋国,需要了师出有名,一旦出兵也会承担了失利的可能,最主要的是陛下,陛下是不会让大人领军进袭晋国的,而若是让了庸将领军,那还不如了守御。”



“你却是看的的明白,如今的晋国就是一条吃的太多的巨蛇,每一个骨节都存在着崩断的可能,只要重创其腰身,就能够让晋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崩毁,可惜朝廷不肯接纳了吾的进言。”林仁肇淡然说道。



陆七心一懔,道:“原来大人上书过进袭晋国。”



“上书提过。”林仁肇平和回答。



第114章回到江宁



陆七摇了头;取酒喝了一口;道:“唐国如今的情形;也是内忧外患了;陛下不可能会接受冒危的战略;除非有周国的出兵联军。”



“与周国联军;那是与虎谋”林仁肇摇头道。



“周国可以自海路进袭了晋国。”陆七道。



“周国不会自海路出兵的;主要是周国的水军并不强大;一次运载的兵量有限;补给也是困难;还存在北兵不适应南战的问题;若是能够获得了流求岛为战略跳板;或许能够集结了十多万军力;不过听说晋国已然重视了流求岛;屯驻了重兵。”林仁肇平和反驳道。



陆七点头;道:“扬州被袭之后;周国说会调集四十万大军攻唐;也不知道周国有那个兵力吗?”



“若是真有那个兵力攻唐;周国早就大军南下了;周国若是倾力攻唐;那自身就有了灭国之危;周国的北方和西北方;都有强大的敌人存在;否则;周国岂能容了荆国存在了二十几年;说是有汉军的支持;但事实上;还是周国的自身实力不足;难以支撑了对荆国的战事;只隔汉水的荆国都拿之不下;想攻灭唐国就更难了。”林仁肇冷言回应。



陆七默然;他在想如果周国真的没有能力南顾;那要不要改变策略;发动统一大江以南的战事;如今晋国是存在不稳;但魏国也一样存在不稳;唐国因为李国主的猜忌;使得唐**力发挥不出应有战力;如果发动对歙州;池州和宣州的进袭;占据了应该不难。



不对呀;林仁肇的话并非是正确的;周国或许是兵力南下不足;但形势有轻重缓急之说;如果晋国发动统一大江以南的战略;周国岂能坐视了晋国在毗邻成为强大国家;以前他就想过攻唐的后果;所以才隐忍的继续为了唐臣。



而且晋国初立;民心和军心存在着很大的摇摆;如果他继续发动战事;那就会引起了晋国人心的抵触;大多数的人;都是不喜欢战争的;都喜欢安居乐业;他身为晋王;如今最应该做的就是安治;笼络了晋国的人心归服。



“你想什么呢?”林仁肇问道。



“我在想唐国的军事;也许失去了西部;对唐国而言;也是一种解脱;宇文氏是占据了西部;但也隔离了周国能够进袭的一个口子。”陆七随意回答道。



“简直是胡言。”林仁肇恼斥道。



“是胡言;但也是实话;相比而言;我认为宇文氏更能够抵御了周国的进袭;而不会象了以前;战略时时的受到了朝廷的牵制;我们的朝廷里;根本没有jīng通军事的名将;都是一群纸上谈兵的棋手。”陆七不客气的反驳道。



林仁肇皱眉的冷视着陆七;陆七挑眉道:“我说的有错吗?大人若是不能苟同;那请大人告诉我;庙堂之上;有那位名将的存在。”



林仁肇扭头默然;过了一会儿冷道:“你之言;大逆。”



陆七笑了笑;道:“我说过的;我们只适合说军事;请大人见教;让后辈长些能力。”



林仁肇看了他一眼;举碗一饮而尽;陆七起身倒酒。



陆七让林仁肇先行了一rì;他在泾县留了一rì才启程;与林仁肇喝了一顿酒之后;陆七给辛韵儿书了封信;让辛韵儿知会佟县丞和冷戎;让他们暗中策动县民逃离石埭县;既然朱令贇成为了节制池州的最高官员;陆七当然不会让石埭县遭受了盘剥和募兵。



而之前;石埭县已然为了供养驻军而付出很多;陆七的书信去了两rì后;石埭县突然有了一个传言;说西部宇文氏要进袭池州了;于是石埭县发生了大逃亡;继而青阳县和贵池县也引发了再次的恐慌逃亡。



仅仅十rì;池州人口流失了大半;多数都逃亡去了东面宣州;少数则去了歙州;也有在歙州路过的去往了衢州;而原本是林仁肇统帅的五万军;也发生了兵变逃走;几rì走逃了两万多人;口号是回家乡;逃兵去的方向是信州;据说要回去原来的楚国那里。



逃兵之事与陆七无关;引发的逃兵的根源有两个;一是楚国的降卒本就不稳定;二是维系军心效力的军饷严重不足;吃食也只能半饱;林仁肇在时;还能严密的军管约束;林仁肇一走;使得降卒有了机会的乘隙逃走;那些降卒过了信州就投奔了晋国;条件就是能够回去见亲人;见了亲人之后;愿意为晋国效力。



陆七一行终于抵达了江宁;入城时;城门的将士神情有些古怪;陆天风的大名;如今在江宁毁誉参半;关于陆天风的传言太多了;有说陆天风投降了晋国;有说陆天风是常州兵变的主使者;说陆天风事实上就是投效了江yīn张氏。



好的传言是;陆天风在西部受命于林仁肇领军;曾经夜渡大江夺取了夏口;于荆国劫粮成功后回返鄂州;进而率领十五万大军进袭岳州;兵临了潭州的楚国厩长沙府;可惜宇文氏突然的起兵叛乱;使得大胜在望变成了功败垂成。



如今江宁已然经历了很多的变故;很多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被抄家赐死;一向佛心仁慈的李国主;对下狱的官员却是无情的很;成批的吊死或鸠杀;发卖的犯妇就有两千多;江宁这些时rì;明显冷清很多;平时好风雅的贵人们;多数都闭门不出。



看着陆七一行走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