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木驼告诉我的消息,已经有姜族人在说,如果他们也有这样的城,就不会被驱离故土了。
看来姜由将来也会面临和我一样的建设任务。
城墙的建设者们正在努力完善各城门和墙顶建筑的施工,但城内早已经掀起建设住房的高潮,按现有的速度估计,在秋收以后,将有近1000族人可以从帐篷迁入砖房。
过年以前,太昊城将有3000人的容量。
在如此进度的建设面前,我开始有了一点稍微“过份”的想法。
木板和粟杆搭成的屋顶毕竟易坏,年年都得维修,而且维修工作量也不小。
到了建设“瓦房”的时候了。
第一百零一章 … 制瓦之艰
()
进入8月,试验田旁边的参观者多得让我围起了栅拦。
经验丰富的“大元农民”们是最早发现这里的不寻常的一批人,而后是太昊那帮子吃饱了没事干的长老。
这里的粟穗比其他地里的体积要大上30%到50%,甚至出现了不少超出正常水平一倍的“怪胎”!
这在我的意料之中,因此在粟穗的青穗长完整之后,我反而不再经常光顾试验田了。
偶尔我也跑到其他粟地里,寻找有可能出现的“变异”株,以进一步提高单产。
但这段时间最主要的“发明创造”工作,却是制作瓦。
烧制瓦的材料应该和砖是一样的,但要求的温度应该达到制陶的高度吧,我也没有经验,只能在实验中摸索了。
泥中和入了大量的粘土,应该可以提高瓦的质量,但为保险起见,我改进了用人踩泥的工艺,改用人牵牛踩泥,以提高瓦泥的细腻程度。
首先是瓦坯的制作,这个倒难不倒我。在乡下毕竟见过小瓦窑的工作场景,只是怕时间太久了有点记不起来。
用一截树干慢慢修制成一个圆台,高度大约30厘米,上圆台直径约30厘米,下圆台直径大约35厘米,用一块麻布包起来.放在制陶的转盘上,将瓦泥抹在上面,一边转动一边修成一厘米左方的厚度,最后用很薄的木刃均匀地切割成四块。
但取瓦时遇到了麻烦。
我已经在用很干的泥了,再干就会出现抹不动的情况,但还是没有办法在切割后立即取下来,一取就坏掉了。
没法子,只能将制好的瓦坯暴晒干,两天后,轻轻地抽动麻布将瓦取下来。
四块里只坏掉了一块。
这个成绩让我很满意,但时间却是一个大问题。三天才做两块瓦,那修一间瓦房还不得等到我挂掉以后啊!
仔细分析了一下,发现泥瓦坯的强度并不太差,但和木坯、隔布粘在一起,分开比较困难。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回想了一下后世见过的做瓦过程,突然想起取瓦的过程好像不是这样子地,中间也不是使用的实心木柱,而是空心的“瓦桶”!
对了,取瓦的时候是取中间的瓦桶。而不是直接取瓦!
但瓦桶是怎么做的?
难道是直接做一个木桶?
那和我做的实心木柱有什么不同?
我守着一堆瓦泥发了愁,制瓦的事业就这样停顿了下来。
建城的工作进展顺利,地里地庄稼长势良好,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
但瓦的事情还是让我耿耿于怀。
8月中旬的时候,我和风余一起验收了所有的粮仓,以及里面的木斗。粮仓分为两处,一处在神山,一处在城外,尽管只相距20公里左右。但这么一段距离,也让运输显得很困难。
这让我更加向往“牛车时代”的到来。
铜啊!——你在哪里?
可是验收过程中我却有一个意外的收获,一名厨房的工作人员在挑水做饭的时候,经过我和风余地面前,脚下踢到一块碎木。一跤跌倒。将木桶摔成数块木板。
“分瓣!”
我不顾风余的惊诧,一拉马头,直接冲向制砖工地。
这回我按上次做的木桩形状,让木匠为我做了一个分为四瓣的木桶,却不箍紧。而是用麻布裹在外面扎紧,倒也没有散。扔在地上打了几个滚,也没有分开。
这回用瓦泥抹上以后。用木刃割开,却没有割断。留了一点连在一起。
最后是关键时候——将“泥桶”倒置在地上,一块一块地小心地轻轻地将里面的四个木瓣取出来,再揭掉那层麻布——剩下地“纯泥桶”竟然如我所愿地没有坏掉!
连读三天我都在工地上做瓦坯,共制作了500块,并要求木匠在做好地瓦坯上用树枝搭了一个凉棚,太阳能晒到,但小一点的雨应该不会淋到。
按烧陶的工序,七天后瓦基本干了,终于可以进窑。
这一次我要求采用竖窑,以保证我所需要的温度。
晒干以后的瓦可以轻易地将15到20块叠放在一起而不会压破,所以第一窑我就烧制了所有地瓦坯。
但失败还是将我打倒!
三天后,开窑的师父跑过来跟我讲,结果是失败的,烧出来地不是我原来跟他讲过的青色,而是红黄色,且几乎碎了一大半。
什么原因?
温度不够?泥不对头?时间不够?……
为什么这么简单地一件小东西也会这么难做!
我仔细检查了黄色的碎瓦块,发现断面上玻化的程度不够,相当一部分地方成色明显不同,也就是说烧得不够均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烧的时间不到位。
为了改进,我做了几个方案。
一是改用优质的黄色粘土,延长牛踩的时间,直到每一把泥摸上去都细腻无比。
二是同时开烧两窑,将其中一座窑点火以后的烧制时间延长到五天。
三是延长冷却的时间到三天!
按以前制陶的经验,开窑过早是造成陶碎的主要因素。温度不够可能会造成烧得的陶器质量不好,但碎裂却是快速开窑造成的主要结果。
这一次开出来的瓦比较接近我的猜测,却仍是一场失败的结局。
烧制时间延长的那窑比较好,但仍碎了一半以上,另一窑就肯定了我对烧制时间的推测——时间不够的就基本上都坏掉了。
但也有一个结果让我感受到振奋!在好的那一窑里出现了一部分转青色的迹象!
这说明我的工艺接近真正的后世烧瓦工艺了!
大的方向是正确的,剩下的就是小的改良。
趁秋收比往年迟的这十来天,我准备再烧一窑。
这一次我将烧制时间增加到6天,并准备在冷却五天以后开窑!
就在第6天,窑中的火渐渐小下去的时候,一场秋雨突然降临。
我在窑边看到天边的乌云聚到头顶,急得大叫:“快来人啊!”从放瓦坯的棚下冲出来几名制砖工,在大雨滂沱而下时,六名“泥人”终于将窑顶用黄泥又厚厚地封了一遍,直到再也看不到窑中的烟透出。
但第二天我再来看时,窑顶上封的黄泥被水冲出了一些水洼。我骑在马上,看着洼中的积水,摇头苦笑,看来老天是不打算让我住瓦房了。
但老天跟我开玩笑,最后还是给了我一个大惊喜!
()
第一百零二章 … 青瓦诞生
#标准的青瓦!
五天后开窑时我幸福得心都要碎了!
老天!
没有我的时代,原始人是不可能知道后世的高质量的青瓦是什么样子的!
难道后世的青瓦就是在跟我相同的遭遇下才生产出来的?
那同样的工艺加以推广,红红的砖也可以变成青砖了!
找了间屋,把这些瓦放进去。我没有时间进行盖瓦大业了,因为地里的栗穗已经不能再等!
这些天泡在工地上,无暇去关心粟的长势,但粟穗出齐那天起我就不再为今年的丰收担心了,除非出现大的虫灾,或者在秋天给我一场暴雨。
开镰以后,我完全放下心来。
今年我让木匠多做了数十把秤,想比较一下和往年相比亩产的情况。
结果是鼓舞我心的,平均亩产接近250斤!
18000亩地,竟产出了2200多吨粮食!
风余和姜由都张开大嘴,脸呈傻笑状。
我的试验田要晚上十来天才收割,看那些粟穗的个头和密度,就知道不会让我失望!
但姜由有我所没有的更多的隐忧——到了该姜族独立生存的时候!
这时在太昊族的姜氏部族已经达到31个,人数达到近4500人,如果不加上太昊周边的小族,要说姜族比太昊更强大也说得过去。
任何一个族长对这种情况都会有所警惕。
姜由在他的族人面前有绝对至高无上地权威,从各姜氏小族见到他就下跪可以看出这一点。
但权威也意味着责任。
按姜族在春播和建房中的投入人力。我决定分给他们600吨粟米,前提是他们得尽快建好自己的粮仓,并自己解决运输问题——私下里我让木驼尽可能的给姜由一些帮助。
木驼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姜由带着族人和我给他的建筑匠人,在距离太昊城和太昊神山都差不多约20公里的地方开始了建筑工作,从太昊或神山走路过去得一天多。
这时我的试验田可以收割了。
各小部族村长和长老们都被我请到试验田边,“做秀”味道极浓地收割开始了,我亲自操起了石镰。
结果让这些“领导”们大开眼界。但同时也让我吃了一惊:亩产310斤!
比以往的年景足足多出一半啊!
择株、选种、精耕、移植、细管……融入了这么多的“科技元素”,这样的丰收是老天对于“天道酬勤”最好的解释。
但我知道,这样的产量只是具有象征意义,要想全面达到这样的水平,也许得付出我终生乃至数代人的努力。
向尊敬地袁隆平院士致敬!
我会以您为榜样,把原始社会的农业推进到新的高度!
这些粟穗经过初步地筛选,存入了单独的仓库,与我在前期选出来的“变异株”放在一起。
现在我才有时间去盖我的瓦房。
我让木匠们在地面上做了一个简单的屋顶模型。实际上也是一个屋顶,因为比例是一比一,在这个屋顶上。将梁、椽固定好以后,我一块一块地示范如何将瓦覆盖在上面,并在最后倒了一桶水上去,以证明这种结构地防雨能力。
接下来是培训期,十来个小型的屋顶搭建了起来。上百名建筑工在上面动手操作我所示范的动作,并逐一的倒水上去检验结果。
然后进入了建设瓦房的高潮。
烧瓦专用地窑很快达到了烧陶和砖的总和。因为烧的周期比较长,加上在熄火后用水封窑还得数天,最后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地房屋是用瓦覆的顶。
我和梅梅、梓桦就住进了其中一间。
我想,这也许就是当族长地好处吧!不过这也由不得我。刚修好几间的时候,梅梅就看中了其中的一间,并立即把东西搬了过来。
等后来修的房一间比一间好的时候。梅梅已经知道后悔了,但居然还懂得不好意思再去跟别人抢!
有进步!
入冬以后。大元四城居然给我送来了大量物资。
呵呵!这是不是进贡制度的开始?
大元城送来的特色产品是大量的“麻冬衣”,在两层细麻衣中包了大量羊毛,而鲨鱼居然懂得将羊毛缝入许多小方块里,以免羊毛乱窜。
木恩特别给我带了一些其他南方小族的礼物,其中竟有几块简单打磨过的玉石!
奢侈品出现了,我得小心着点。
梅梅才不管那么多,抢着将一块穿了孔的玉石系在颈上,在太昊人烟稀少的“大街”上“拽”了起来。
女人跟首饰一定天生有缘!
但这块玉石怪模怪样的——没品味!我看着梅梅的小样,在心里腹诽。
大元城的代表一定很快将这个消息传了回去:族长的老婆喜欢好看的石头!
所以后续不断有各种石头被搭在毛笔、纸等物资中运了过来。
其他各城的礼物就很一般了:好看的陶器、大量的粟米和牛羊。
太昊目前将城里和神山加在一起,大约有4000千来人了,有的小族在建设工作后期就将合族一起迁了过来,但跟姜族不一样的是,他们压根就不会想要迁走——而且我也不会放他们回去。
这时我有了一点时间,抽空和木驼一起去看一下姜族的建设情况。
首期的几十间土坯房已经建成,十多吨粟米已经装入姜族的仓里,姜族所有的壮劳动力共2000来人正在紧张地进行施工。
姜由看到我们俩,从土堆中跑出来,直接就跪在我马前,其他的姜氏族人一看,也齐刷刷跪了下去,我连忙下马扶起。
尽管我许诺给姜氏族人的粮食达到600吨,但他们也不能全靠我的粮食,那大概只够他们七八个月的基本口粮,剩下的还得靠他们放牧和狩猎来补充。
但让我意外的是,姜由竟没有把全部可用的劳动力投入建设粮仓,而是用一半的人在建土坯城墙!
看来他们还是没有因为距离太昊比较近而得到安全感,或者说他们的敌人将有可能随时到来,姜由正在未雨绸缪。
其他的姜氏族人都还在神山背后,靠太昊族人的支持生存。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了,我已经在准备太昊二年的大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