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的趣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济史的趣味-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西汉。西汉初期的几位统治者,发行过好几种货币,但效果并不好,主要的困扰是盗铸与贬值:减轻钱币的重量或降低含铜量。
汉文帝登基的第5年(公元前175年),宣布两项新政策:(1)铸造新币,名为四铢(每铢的重量=0。651公克);(2)开放铸币权(放铸),民间可以自由铸造,私人铸币无罪(「除盗铸钱令」)。这是中国货币史上惟一的放铸时代,效果如何?意外地好,可以说是替「文景之治」(公元前179141),奠下良好的基础。
文帝的放铸政策只维持30年(公元前175144),之后收回铸币权,禁止民间私铸。铸币权回归中央后,还继续铸造四铢钱,直到公元前119年为止,四铢钱的寿命总共约55年。我们从出土的钱币质量分析报告,可以看出汉代的各种钱币中,四铢的质量最佳(含铜量最高)。历史学界认为,文帝的放铸引发币制混淆,这是不正确的见解。


四铢钱
前面说过,四铢钱是放铸政策下的新钱,但国家收回铸币权后,还继续铸造四铢钱,这就方便对比「放铸」与「禁铸」时期,四铢钱的质量优劣。我们要提出一个论点:在自由铸造的环境下,透过「产品」(民间自由铸造的钱币)的竞争,货币的质量会不断提升,导致「良币驱逐劣币」。
这个结果其实很符合格雷欣法则的精神:(1)如果政府不强制规定劣币与良币的交换比例;(2)如果民间对钱币的质量,讯息对称透明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反格雷欣法则」(良币驱逐劣币)。大家会问:如果放铸能让良币驱逐劣币,为何古今中外的政府,大都采「禁铸」政策?原因很简单:在放铸政策下,政府赚不到「铸币利润」。铸币利润是君主的重要财政收入,铸币权收归国家因而成为常态。
但放铸并不表示,民间可以铸造任何重量、任何成色(含铜量)的钱币。事实是:政府会提供「标准货币」的样本让民间遵循,重点是要让民间赚取「铸币成本」与「钱币面值」之间的铸币利润。换言之,政府把原本由国家赚取的铸币利润,转让给民间。放铸的目的是希望:(1)透过民间的竞争,钱币的质量会愈来愈好,国家的币制可以更快统一。(2)减少政府的负担,不必支付铸币成本与发行费用。
在这种鼓励下,民间有意愿铸造成色较佳的钱币,这样才比较容易把自己铸造的钱币卖出去。在利润的诱导下,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下,钱币的质量就和其它商品一样,会愈做愈好,劣币自然会被驱逐。但如果铸币权掌握在国家手中,就会在财政考虑下(为了赚取更多的铸币利润),降低钱币的质量,因而掉进格雷欣法则的陷阱里。
把秦朝铸造的12铢钱、西汉早期的3铢钱、吕后时期的8铢钱、文景时期的4铢钱、武帝时期的4铢、5铢钱,以及东汉时期的5铢钱,放在一起比较它们的含铜量,可得到很明确的结果。以秦朝12铢钱每公克的含铜量当作基数(=100),就可看出秦汉各种钱币中,以文景时期的4铢钱质量最佳(指数=205),其次是西汉初期的3铢钱(=198)、武帝时期的5铢钱(=184)。这个结果说明,在放铸政策下,钱币的质量最佳,良币真的有可能驱逐劣币。
接下来要问的是:单用放铸政策,就可以保证这项结果吗?当然不是,还需要配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称钱衡」。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的168号汉墓,出土了汉文帝前元15年(公元前165)的称钱衡(天平)。衡杆上记载与货币法律相关的文字,其中最重要的一句是:「敢择轻重衡,及弗用,劾论罚。」意思是说:凡商民买卖所用的钱,都必须用「钱衡」(天平)测量实重,不可逃避,否则依条例处罚。
钱衡的目的很简单:持有各种货币的人,必须在公平公开的环境下交易。如果具体落实的话,民间很快就能评断出,哪种钱币质量较优、接受度较高。换句话说,钱币市场开始产生有规范的良性竞争,让良币更为人接受,拒收劣币。透过钱衡的公开运作,如果持劣币来买卖,对方会要求加钱才肯成交:「或用轻钱,百加若干」。反过来说,如果持良币来买卖,就会要求对方添给商品:「或用重钱,平称不受」。
格雷欣法则成立的第一项条件,就是良币与劣币之间有固定的交换比例,钱衡打破了这项条件。格雷欣法则的第二项条件,是买卖双方对货币的质量讯息不对称。在钱衡法的要求下,双方对货币的质量有透明对称的讯息。格雷欣法则的两项条件,在钱衡法的运作下都无法成立,良币因而得以驱逐劣币。
综前所述,文帝的放铸政策,经过4个步骤才能成功。(1)政府提供钱币的形式和质量标准,称为「法钱」。(2)鼓励民间自由铸造,但质量不得低于法钱。(3)提供钱衡,作为判别良劣币的标准与仲裁工具。(4)民间为了赚取铸币利润,就会竞相提高货币质量,良币逐渐占上风,劣币被逐出钱币市场。
这套史上惟一的放铸政策,在景帝时(公元前144年)结束了,前后历时30年,之后铸币权回归政府(禁铸)。景帝继续铸造4铢钱,但质量起伏不定。公元前140年时,把4铢改为3铢(减重),136年时改回4铢,119年又改回3铢,118年铸新的5铢钱。到了公元前113年,武帝禁止地方政府铸币,完全收归中央。
上述的27年间(公元前140113),币制改革了好几次,质量逐渐下降。以5铢钱为例,武帝时期的5铢钱,从3。35公克降为3。26公克(昭帝时所铸),再减为3。07公克(宣帝时铸)。到了东汉,5铢钱只剩2。86公克。长期而言,文帝之后的钱币质量持续下降,主因是国家财政困难,必须尽可能赚取铸币利润。


五铢钱正反面(半两)
汉文帝的放铸,在古今中外的货币史上,都是少见的例外。从这个史例,我们可以得出两项基本学理:(1)在自由铸造的政策下,政府不必规定良币与劣币的交换比例;(2)当民间对货币的质量讯息对称时(透明公开),格雷欣法则就有可能不成立,良币确实有可能驱逐劣币。

参考书目
陈彦良(2007):〈四铢钱制与西汉文帝的铸币改革:以出土钱币实物实测数据为中心的考察〉,《清华学报》,37(2):32160。
陈彦良(2008):〈江陵凤凰山称钱衡与格雷欣法则:论何以汉文帝放任私人铸币竟能成功〉,《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20(2):20541。
Chen; Y。 and C。 Lai (2010): “Good Money Drives out Bad: A Note on Free Coinage and Gresham’s Law in Chinese Han Dynasty”; working paper。

8中国的银本位与1929年世界经济大恐慌






学界对1929年大恐慌的起因,有诸多学说争执不下,较具代表性的有三种。(1)产业结构说。1914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欧洲的经济与民生打垮了,战后重建所需的钢铁、建材、机械、车辆,必须靠美国提供。在191828这十年间,美国的产业因而急速扩张。1928年之后,欧洲的重建已告一段落,对美国物资与产品的需求大减。但过去十年间发展的庞大产业架构,无法跟着外国的需求减缩,因而造成设备使用率不足(超额设备),雇用的工人数也超过产能的需求。用凯恩斯的话来说,「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大恐慌的主因。

1929年大恐慌
(2)货币政策说。这是Milton Friedman为首的见解,他们认为1929年10月的纽约股市崩盘,主因是联邦储备体系(类似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过度宽松,造成不正常的泡沫经济。换言之,1929年末的股价,远超过上市公司的实质获利能力,泡沫的必然破灭,根源于央行的错误政策。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应该持续地温和增加货币供给,让经济体系自然增长。
(3)金本位说,这是以凯恩斯为首的见解,我认为相当有说服力。金本位的特性,就是各国的币值,要以黄金含量来表示,例如1英镑或1美金,等于多少公克的黄金。金本位的好处,是会员国的货币价值透明化,方便国际贸易与国际清算。第二个特点,是各国要有等值(或等比例)的黄金,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任何人只要拿1英镑,就可以到英格兰银行,要求换回公告价格的黄金。这表示会员国的货币,随时可以换回黄金,对纸钞持有者相当有保障。
但金本位有个大缺点:会员国的货币都以黄金为基准,凯恩斯说这等于是给全世界的主要国家,共同戴上一套金脚镣(golden fetters)。换句话说,会员国的货币价值,是钉住黄金价格的固定汇率制。如果美国的金融出现大问题,立刻会透过共同的固定汇率制,迅速影响各会员国的金融体系,称为「金本位的溺毙效果」。这就好像是把大小不一的船只,用金链子系绑在一起,看起来能相互扶持稳定性大,但若某艘大船失火,不就像曹操的船队一样,从头延烧到尾吗?
有人认为1929纽约股市崩盘后,金融危机就透过金本位制快速蔓延,造成世界经济的动荡。更糟的是,原本与美国经济较间接的国家(如斯堪地那维亚),也被金本位的放大效果波及了。金本位的内部规定很多,表面上看起来很有保障,但也阻碍各国政府放手自救的空间。英国在强大的压力下,1931年9月宣布脱离金本位,各国积极跟进,金本位制终于崩溃了。学者认为,正是因为1931年的金本位崩溃,世界经济才有可能在19345年间复苏,如果还顽固不放弃金本位,不知大恐慌要持续到何年何月。
有了上述背景,现在要回答两个问题:(1) 192935年间经济大萧条时,中国的经济是否也受到严重的影响?(2)如果没有,是因为哪些保护性的因素呢?
国共双方的史学界都承认一件事实:1927年蒋介石北伐成功后,到1937年日本侵入华北的这十年间,可称为「黄金的建设十年」。也就是说,192935年世界大萧条期间,中国的经济反而比1927年之前还更繁荣。如果以1929年的物价指数=100,采金本位制的英美法德诸国,指数在192933年间,一路下跌到65左右。也就是说,原本可以卖100元的东西(汽车、小麦),在4年间跌掉13,只剩65元。换句话说,金本位会员国的整体财富,在4年间缩水13,必须裁掉13的就业人数才能平衡,这不就造成20%以上的失业率吗?
相对地,中国的物价指数(1929=100),竟然逆势上扬,一直涨到1932年125左右,之后实在抵挡不住世界的萧条洪流,才开始一路下滑,到1935年最低点时,指数还接近90。换句话说:(1)在192935大恐慌时期,这把大火对中国还是有影响,但相对于列强的物价跌到65,以及随之而来的超高失业率,中国的情况竟然还这么好。这就好像是来了一场H1N1大流感,原本以身强体健自豪的列强,竟然遭受严重打击。而宿有东亚病夫之称的中国,却安然渡过面不改色。(2)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这场世界大萧条,中国经济在192737年间,还不知会增长多少。

1929年发行的银币
现在要回答第2个问题:是哪些保护性的因素,让中国免于1929年大恐慌的攻击?答案有几个面向,但最重要的因素,恐怕是中国没加入金本位,还维持老旧的银本位。
前面说过,金本位的重要特色,就是会员国的币值要钉住黄金,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采取固定汇率制。而中国因为外汇存底不足,没有足够的黄金当作发行货币准备,就没资格参加黄金俱乐部,和外国贸易时只能用白银报价,外国商人付款时也用白银清算,所以称为银本位。1931年之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以黄金为主,白银在国际间并无货币功能,只是单纯的金属,地位和铜铁锡一样。中国对外的汇率与清算,都用白银来表达,但因白银的价格起伏不定,所以就称为「浮动汇率」。
浮动汇率有什么好处?(1)当金本位国家的物价,由于被金锁炼捆绑在一起而同步起伏时,中国可以置身事外不受影响。(2)白银价格下跌(等于是贬值),表示中国的出口品价格下跌,对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有利,更刺激国内产业的发达。但也有明显的缺点:只要国际银价一跌,中国货币就跟着贬值,买外国货(进口)就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现在换个高度假设但有意义的问题:如果辛亥革命后,听从梁启超的鼓吹加入金本位,请问在1912(辛亥)到1937(中日战争)之间,金本位对中国经济是利大于弊或是弊大于利?这是个「反事实的推论」,需要统计模型的设定与计量方法的模拟才能回答。如果不谈技术问题,只谈可能的结果,大致有两个方向性的答案。
(1)贸易逆差会有明显改善,原因很简单:原本是用白银报价做生意,而国际银价又长期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