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的相应目标”则是占领“从勒特朗卢瓦附近经巴波姆至大阿谢的半圆状高地”。”
话声稍顿,道格拉斯又补充说道,
“当然,这些并不是首次攻击中期望达到的目标。这些索姆河阵地是相关的军队占领的目标,而不是一直执行进攻任务的军队的目标。进攻军队的穿插程度是达到纵深阶段的标志。……协约**根据足够深度便将注意力转向战斗的第二阶段,就是说,包抄突破点侧翼的德军。”
在道格拉斯?黑格将军讲述着战术分配时,霞飞则是不住的点着头,全是一副深为赞同的模样,在他看来,这不仅仅关系到他的个人荣耀,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甚至将是法国赢得这场战争的开端!
“现在,可以想见的一点是,这场战役肯定从一开始就预料这将是一场长期的恶战;但是我们将看到,时间因素是完全不确定的。有人依然认为,这种穿插推进和向外运动是否能在数日、一周、两周或更长时间之内实现,相对说来无关紧要。可是这种论点是站不住脚的。战斗计划的整体效果取决于其实施的速度。例如,假设纵深穿透与外向运动之间出现两或三天的间歇,则敌人防线势将从豁口的两侧迅速反扑合拢。一整套新的防御工事网将阻挡我继续前进。打开敌人一个巨大缺口,继之以包抄两翼的全部成功希望,有赖于前进步伐的迅速,因而敌人不可能构筑和组织新的防线。如果我们打算除了仅仅消耗敌人之外还要获得其他成功,那末推进就必须连续而快速,预定的目标必须最迟在两三日内达到。这一点得不到保证,则大进攻将会失败。虽然随后可能制订其他进攻计划,也可能取得局部成功,但是打开敌人防线一大缺口的设想肯定就此完结。”
在霞飞讲述一遍在战争中可能面对的各种可能之后,他把视线朝道格拉斯投去。直到现在,即便是同英国人携手作战近两年后,对于英国人,他依然还是有些不太相信,也正因如此,在此次战役中,他才会竭尽全力的争取到由福熙来指挥英法联军。
“……这场战役将在福熙将军的统一指挥下,以法约勒将军的第六集团军和英国罗林森将军的第四集团军。负责突破在富科库尔、埃比泰讷约40公里的由德国的冯?贝格将军第二集团军的防御阵地……”
终于,在霞飞作完战术布属之后,福熙将军这位曾协助霞飞取得马恩河会战胜利的“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看一眼在这间会议中显得有些另类的,穿着一袭类似德军军装的中国远征军参谋长徐树铮,然后将视线线投向霞飞。
“那么。中国远征军呢?”
与霞飞对中国远征军发自骨子里的歧视不同,通过凡尔登战役的检验,福熙对于中**队可谓是刮目相看,出于减少法军伤亡和推进战事进展的需要,他当然希望中**队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作用。
果然不出所料。在福熙提及中国远征军时,徐树铮的心下冷笑数声,终于提到远征军了,还好,对此他早有准备。
“中国远征军……”
福熙的话却是让霞飞把眉头微微一皱,他之所以压制着中国远征军。就是因为这支军队一上战场,就狠狠的甩了他一个“耳光”,所以,他才会把他放置在“不会有任何作用的次要阵地”上,可现在,福熙却在……
“将军阁下,目前,业已进驻法国的远征军虽然多达二十一个师。但是,将军阁下,考虑到我们从未进行过师级以上的作战训练,而且我们的军事指挥官,同样不具备军团规模行动……”
不待徐树铮把话说完,霞飞便接过他的话说道。
“是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加以考虑,在凡尔登,中国远征军的确有着让人惊讶的表现,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中**队在师以上规模的战斗中,有着种种不足需要克服,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仍然无法具备军团规模的战役,所以,很难在这场战役中发挥太大的作用……”
对于这种贬低,徐树铮的心下不仅没有任何恼意,反而有些庆幸,因为这至少可以避免中**队成为他们的炮灰,可一味的示弱同样也不是徐树铮的作风,而且,远征军同样需要在战场上磨练自己。
“不过!”
在霞飞的话一说完,徐树铮便主动请战道。
“虽说如此,我想,我们承担一些次要战区的寄制、佯攻还是可以完成的,所以,我们希望司令部可以考虑,将我们派遣至合适的战区!”
先是一番示弱,随后又是主动的请战,一前一后,倒是维护了远征军的面子,随后徐树铮又主动的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说道。
“在这里……”
徐树铮所指的位置是法军负责的北索姆河两岸的一个位置。
“我们可以从这里配合法军实施辅助进攻!”
“你们可以投入几个师?”
对于徐树铮的建议,福熙倒是没有反对,事实上,无论霞飞是否赞同,他都会把中**队投入战场,就像他把英国人放到主攻地区一样,只是为了减少法**队和伤亡。
“一至三个师,或许,我们不可能保证其它,但是将军阁下,我们可以保证的一点是,无论法**队将战线推进到任何区域、战时进行多长时间,我们都可以将战线维持与法军同等战线!”
一番看似平淡的话语从徐树铮的口中吐出时,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眼中稍闪即逝的冷笑,在他看来,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即便是福熙也别想把中**队当成炮灰。
“好吧,”
不待福熙接腔,霞飞却直接说道。
“徐将军,你必须要明白一点,由于我们需要在一线集中全部火力,所以,我们不可能向你们提供多少火力支持,甚至不可能向你们提供校射飞机,这一点,希望你们能够谅解!”
谅解……
如果是英国人,你会说出这样的话吗?暗自冷笑一声,徐树铮挺了挺胸膛说道。
“将军阁下,我们会完成自己的任务!”
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战起
“在索姆河发动大规模攻势,是协约国集团预定的1916年战略进攻计划的一部分。
1915年12月,在法国的尚蒂伊镇,法军总司令霞飞就与英军司令黑格爵士商定,由法国三个集团军和英国两个集团军在索姆河两岸实施大规模战略进攻,力争打破西线的僵局,为而后转入运动战创造条件。他们还确定,实施索姆河战役的主要力量由法军承担。
霞飞和黑格最初制定索姆河战役计划,其目标是彻底突破德军的防线,急取在西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他们没想到,德军也有相似的企图,而且动作更快,所不同的是德军的突破点选在了凡尔登。德军突如其来的进攻,打乱了英法军队的部署,大量的法军预备队被用到了凡尔登方向,惨重的伤亡和德军一天紧似一天的进攻,使法军疲于奔命,根本无法进行索姆河战役的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霞飞和黑格不得不对原定的索姆河战役计划进行修改,他们将原计划中的突破正面由70公里缩小为40公里,参战兵力由64个师减少到39个,其中法军的兵力减少了64%,突破地段压缩为15公里。他们最后确定的进攻阵容是:英军方面由第3、第4集团军参战,共25个步兵师;法军方面是第6集团军,共14个步兵师。战役的主要突击力量也就由法军改为英军第4集团军担任,其所辖的5个军成一线展开,主要任务是突破德军在索姆河以北的第4和第6集团军的防御,预备队由2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组成;法军共分两个梯队,主要任务是沿索姆河以南向东突破,然后向北协助英军第4集团军行进,向康布雷方向发展。战役总预备队是英国的两个军和法军第10集团军辖4个军)。这样,在将要发起的索姆河战役中唱主角的就将是英国远征军及其附属国加拿大远征军。
霞飞和黑格之所以没有放弃索姆河战役计划,一方面是协约国想通过这次战役打破西线的僵局。更主要的,是德军在凡尔登方向的进攻给法军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法国已在此倾注了几乎全部的力量。因此,必须在其他方面打出去。以进攻来牵制德军,才能减轻凡尔登的压力,转危为安。所以,原定的索姆河战役目标在战前也就改为实施反攻,部分地减轻对凡尔登的压力,但霞飞和黑格把反攻的地点选在索姆河,就如同德国的法金汉一样。都没有充分估计到敌方防御的强度,结果他们都犯了“用鸡蛋碰石头”的错误,索姆河战役也成了一场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空前规模的消耗战。
……如果说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消耗战中,我们唯一的可以庆幸的是,正是得益于远征军诸将领的充分准备,使得西洋列强意欲以我中国远征军为炮灰的念头,再一次落空,历史证明。所谓的鲜血凝固的友谊,在面对利益上的冲突时,是多么的虚弱不堪。而那时。谁也不曾想到,二十几年后,曾经的盟友成为了敌人,曾经的敌人成为了盟友,或许这,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远征欧罗巴——父亲的战场》——章忠诚
一九一六年六月二下四日。
“宁静得出奇,午夜之前的那几个小时万籁俱寂,几乎听不到战争中常有的那种嘈杂的声音。田野里充满即将到来的春天的甜美而富有活力的气息;清新宜人的空气里洋溢着树木的香味,微风从那些还没有吐翠的树枝间轻轻吹过;在离战线稍远一点的地方,只有那在树梢上方闪亮又泯灭的信号弹能使人们消除这浓重的夜幕造成的这样一种错觉:和平已经回到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来了……”
一如既往的。作为普鲁士王国陆军第二集团军的一名少尉,森克?冯?施佩尔蒂安,依如往日一样,在清晨来临时,在日记本中,如此记录的这么一个新的一天的开始。不知为何。在他用钢笔写到“和平已经回到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来了”的时候,却突然驻笔了,大约沉思了数分钟,他又在日记本上写道。
“然而,总的来说,还是存在即将发生灾难的征兆……”
之所以他如此的确定,原因非常简单,德军的整个阵地从低到高修筑在山坡上,对英法军的行动一览无余,而从几个星期前,在德军阵地上,几乎每一个士兵就发现了英军阵地的异样,因此,他们早就掌握了有关英、法军构筑进攻出发阵地的情报,当法国部队向他们的前沿阵地移动时,德军在望远镜中看得一清二楚,他们差不多掌握了英、法军开始进攻的日子,因此早就做好了准备。双方都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而此时,就在林克放下笔,准备合上笔记本的瞬间,空气中隐约传来了一阵雷鸣般的啸声,是……朝着空中看去,森克少尉随之明白了是什么发出的轰鸣声——炮击。
“全体隐蔽,炮击!”
不待森克发出警告,战壕内便响起一阵由军士发出的呼喊声,原本依在战壕中警惕的普鲁士士兵们,立即冲向距离他们最近的防炮洞或掩体之中,等待着炮击的过去。
布属于索姆河防线最前沿的是第2集团军。自从西线陷入堑壕战僵局以来,在这一方向上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战斗,因此他们用了两年多的充裕时间加强防御。他们精心选择地形,构筑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除去传统的堑壕以及支撑点、交通壕和混凝土掩蔽部之外,他们还构筑了深达40英尺的地下坑道网,其地下工事的出入口都隐蔽在村庄和附近的树林中,难以被敌人发现。
此时,在遭遇炮击的时候,这些德国士兵立即撤入了那复杂的地下坑道之中,以躲避英法联军的炮击,尽管他们撤退的速度极为迅速,但是却赶不上炮弹落下的速度,就在部分士兵撤入防炮坑道内的同时。如雨点一般的炮弹便自空中狠狠的砸了下来。
倾刻间,德军的前沿阵地完全被一片弹雨笼罩了,硝烟和着爆炸、炮弹、破片在德军阵地附近横飞上,落入堑壕中的炮弹。更是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士兵被炸弹伤员,伤员被抛上天空,在天空中伤员的身体又被破片撕裂,随后又被撕碎,在那黑色的硝烟之中,这会尽是一片血雨腥风。惨叫、悲嚎在爆炸中回荡着。
炮击!
比森克想象的更为猛烈,甚至于对于森克来说,如此密集的炮击,是他从未曾经历过去,那炮击就像是巨浪一般,不断的冲击着这看似坚固的堑壕,即便是身处于地下10米深的石灰岩坑道内,他仍然可以真切的感到爆炸的威力。坑道顶的电灯随着爆炸不时晃荡着,头顶上,不断有细碎的石块落下。在爆炸震荡中,电灯时亮时灭,每一次熄灭时,总能够听到士兵们发出的惊恐的尖叫声。
“让那些法国人炸吧!我们在这里,根本就伤害不到我们,那就是阿尔弗雷德的炮击,我们也不需要担心,等到法国人把炮弹打完了,我们将会给他们留下一场噩梦!”
在地动山摇之中,尽管内心极为恐惧。但是森克还是大声的鼓动着士兵,以便让他们的勇气不至于被这种规模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