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问袁世凯都知道答案,了解日本人,同样洞悉日本人野心的他早在日本向青岛德军发出最后通牒的之前,袁世凯则一方面以大总统名义电请各参战国勿在中国领土上进行战争,一方面斡旋于英德两国之间,期盼靠以夷制夷的策略收回青岛。
或许是袁世凯的策略奏效,或许是德国人早已预见到即将发生的战争注定要失败,8月15日,在日本发出最后通牒之后不到六个小时,德国外交部便向各国宣布。
“可以考虑把青岛交还中国,但是日本也应将台湾交还中国。”
而当天晚上,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便进了中南海居仁堂。
日置益五十岁出头,瘦瘦小小,干尖的鼻子下蓄着一团仁丹胡子,时常快速转动的两只小眼睛上罩着一副金丝玳瑁镜片。这个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科的高材生是一个语言天才,他精通英语、德语、法语,又从小受家庭的熏陶,不仅汉语流利,且对汉学颇有研究。他的这个才能很快得到了政府的赏识,派往智利、阿根廷等国出任使节。庚子年他来到北京,任日本驻华使馆头等参赞。他参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日置益在中国一住便是十四年,熟悉中国国情,且与袁世凯打过多次交道,对这位清朝的权臣、民国的总统也甚为了解。
“你好,公使先生”
袁世凯迈进会客室,冲着日置益伸出了手,虽说日置益还未开口,可是他却已经知道这日置益之所以来拜访自己是为什么,就在半小时前,他还要安排外交部与德国驻华代价、德国胶澳总督商谈归还青岛事宜。
在袁世凯看来,德国人提出的归还青岛的条件,真正重要的就是前半句,至于后半句,根本就是为了办日本人的难看,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按照本意,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同日置益会面,但却又不能不见,因为……国家弱,没法子啊
“晚安,大总统先生”
着一身浅灰西服,系一条蓝地白纹领带的日置益迅速站起,先是两手垂直,深弯下腰鞠躬,然后再伸出右手来,与袁世凯握着。
“请坐,请坐”
虽说明白对方的来意,但袁世凯还是笑容可掬地指了指沙发,接着又亲自从茶几上的小铁盒里抽出一支雪茄来,请日置益抽。日置益礼貌地谢绝了。袁世凯转过脸对站在一旁的袁克定说道。
“克定,你亲自去给公使先生泡一杯好茶来。”
“不敢,不敢。”
日置益脸上露出一种谦和的职业笑容。
“大总统忙了一天,我又在这个时候来打扰,实在对不起。”
语上说着对不起,可脸上他却没有一丝对不起的意思。
“哪里,哪里。”
袁世凯自个儿抽起雪茄来。
“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我很高兴见到你。今晚我们是朋友之间的闲谈,用贵国的话来说,与朋友聊天是最好的休息。”
日置益笑着说。
“对,对,能与大总统随便聊天,这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公使先生来中国已经十多年了吧。”
袁世凯吐出一口烟,随口拉开了话匣子,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想和日置益耗下去,反正就是不说正事,准确的来说就是不让他有机会说正事。
“整整十四年了,我来贵国的时候,正遇上义和拳闹事。那时大总统正在山东做巡抚,你坚决镇压闹事暴徒的魄力至今仍令鄙人敬佩。”
了解袁世凯的日置益岂会不知道袁世凯的打算,当然不会让他得逞,几乎是在说出这句话的瞬间就立即说道。
“当初大总统的决断与魄力实是讼人敬佩,而今日……”
“啊今日啊,”
见他想把话朝那边扯,袁世凯连忙出言以叉开话题,可日置益却偏偏不给他这个机会。
“今日我国政府已做出决断:中国政府不得从德国人手中接受青岛,否则日本将认为中国是自行破坏中立。”
什么双目一睁,袁世凯的脸上的笑容僵持了,盯视着着日置益,左手紧握着茶杯,那力度似乎想把茶杯握碎一般,可最后袁世凯在怒极的边缘,右手用杯盖抚去杯中茶叶。
“喝茶”
“还请大总统权衡利弊,以免伤害日本与中国之间的感情”
感情
狗屁
事实上无论是对于袁世凯或是日本,对彼此不仅没有好感,反而深怀警惕,甚至饱含敌意,在日本的眼中袁世凯是一个大敌,而日本更是袁世凯的大敌。事实上袁世凯的崛起又与日本不无关系,当年其总督朝鲜时,他两次把日本人赶出了朝鲜,被日本人视为大敌,而正是在朝鲜同日本多次交手,才使得他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日本,更多了解这个野心勃勃、意图以蛇吞象的邻居。
尽管心下怒火冲天,但袁世凯却强抑下怒火说道。
“日公使,这青岛是中国的地盘,与日本何干”
“胶澳为德租,现日本为协约国成员国,自然要避免中国有任何通德之举,至少要免除诸国对中国通德之疑心,以维持中国之中立,还请大总统体谅,现美国无愿干预海外,英法俄陷入欧战,德奥陷于重围,观亚洲,唯一日本能主持公道”
日置益表面上这么说,但事实上却是在提醒着眼前的袁世凯,日本是铁了心思想对胶澳动手,绝不会考虑到英法俄美四国利益,而他们亦无力阻碍日本。
端着茶杯袁世凯却是一言不发,他甚至都不再抬眼,但是紧握着茶杯的手,却已是青筋毕露,原本民国三年对于中国来说,本来应该是个好年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事,生产停顿,军需增加,给了中国的民族资本大发展的机会。自清末新政以来的制度动力,终于在此时使上了力气,促进了资本的发展,导致国家经济状况趋于好转。
而在政治上,从去年扫平国民党之后,经过1年多的整顿,虽然在政敌来看,政治**色彩加浓了很多,国会停摆,民主失踪,身为大总统的袁世凯之权力几近于皇帝。但是政局却稳定下来,从新政延续下来的现代化变革,正在稳步进行,司法和文官制度改革,逐渐走向正规,至少规章已经定出来了。整个局面,用很多政界人士的话来说,就是“国是初定”。
而现在日本却试图在列强无暇东顾之时,意图染指中国,这岂不让袁世凯心恼,岂不会令他心下升起怒火,但知道中国实力的他却知道,外交取决于军力,而非意气。
“喝茶”
又是两个字,再次从袁世凯的口中吐出,在这个时候,他不能给出任何回答,拒绝,中国有实力拒绝吗?接受,这等屈辱之事岂能接受,这个时候,唯独能坐的就是拖下去了
“袁世凯能拖,咱们不能拖啊”
看着赵平朴送来的情报,李子诚感叹一声,正像历史上发生的一样,日本人果然拒绝中国收回胶澳,而袁世凯能怎么做?外交,在这个时候英国人肯定是不会为了中国去得罪日本,最后也只能抗议了事。
但他出于国家大局考虑只能坐视日本侵占胶澳,而自己却不能,胶澳离连云实在是……太近
“少爷”
说着话,赵平朴从文件包中取出了一个文件夹。
“伯恩哈德行动已经成功了”
“噢”
心下一喜,李子诚连忙接过那文件夹赫然看到5、10、20、50四张面值的英镑,伯恩哈德行动是自己直接套用的“行动代号”,和二十多年后的德国人一样——复制英镑,自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的保安部,而保安部又从连云印钞局请来了几十名技术人员,只用了几天的时间,便制造出了现任财政大臣的签名和年份模版,再加上潜艇内的几万张英镑专用纸,这才能迅速印制出以假乱真的英镑。
取出那四张英镑,仔细看了一下,手中的英镑纸币显然经过造旧,看起来像是七成新的旧币,而左上角甚至还有别针的针眼,这是英国人使用钞票的习惯,抬起头看着赵平朴,李子诚一笑。
“现在我们一个月可以造多少?”
“少爷,保安部的印刷车间,一个月可以印制1。2万张印钞纸,每张印钞纸可印8张钞票,不过只有半数为完美等级”
“那纸够用吗?”
“现在造纸车间正在按工艺使用旧亚麻布试制专用纸,现在已经取得相应的进展,相信很快就能提供足够的用纸”
满意的点点头,将英镑放进文件时,李子诚才想起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
“调查部现在有把这些钱流通出去的方案吗?”
假币是造了出来,可最重要却是把这些钱流通出去,只有流通出去之后,才能挽回自己需要的金钱、物资。
“少爷,这恐怕需要借助公司的帮忙”
“公司?”
“是的,少爷,我们仔细考虑过,现在公司不仅在英国开设有分公司,还在新加坡、马来亚、缅甸、印度、埃及、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国殖民地、自治领,都设有代办处,如果对其加以利用,每个月至少可流通三四百万英镑,公司可以直接使用英镑付款,现在各国已经限制黄金、白银外流,所以套购物资无疑是最为现实的。”
听着赵平朴的解释,李子诚点了点头,能套购物资至少可以减少自己的金银支出,现在需要钱,可以在中国的英资银行换汇,最终这些英镑还是要回流到英国,最后又交待道。
“嗯,这样很好,你注意一下,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宁可少流通,也要做好保密工作,这种事啊,千万千的不能让人发现是咱们中国人干的,你看看想个什么法子,把事情朝德国人身上引,这样即便是英国发现市面上有很多假币,也不至于怀疑到咱们头上”
有些事情打死也不能认账,眼下要办的这件事,就是打死也不能认账,既然英国人很快就会伪装德国、奥匈、土耳其的货币,那么就让同盟国去承担这个罪名吧。
第231章 用场
第231章用场(求月票!)
“我没什么梦想,甚至没什么大志向,如果非要说梦想的话,我希望能做点让别人记住我的好事。”
在汽车朝着演习区驶去的时候,李子诚的神情中掠过一丝黯然,然后摇了摇头。
我真的没什么大志向
但很快,我要做一件,让大家都记住的事情
车外的风景越来越荒凉了,风卷着荒草,在苏北有差不多一千五百万亩荒地,尽管开垦不少,但荒地依还有千万亩之后,也正因如此,江苏陆军才选择在这里进行会操,也就是演习,至少不会扰民。
一个步兵连隐藏在半人草地里,这草过去是熬盐的草,现在这离海有百多里,自然也没什么人熬盐了,过去的盐户,早改行种地了。
躲在草地里,高富国正把一块压缩饼干嚼得嘎巴作响,然后又塞了一块午餐肉,再用军用水壶里的水冲服,很难想象一个人怎么能把这种干涩的食物嚼得如此之香。
可就是这种饭,高富国和他手下的士兵一样,吃的很香。
他扫视着身边用餐的士兵,大喊大叫道。
“你们他娘的吃快点,多吃点,咱爷们今天非得把***炮后阵地啃下来,还有下次再看见谁偷喝他娘的生水,我就替你们爹娘管教了……”
话没喊完,他就听着空中一阵炮弹破空声,那炮弹不同他所习惯的野炮,啸声沉闷,就像是……
“***第一师、第八师,这次可得瑟起来了。”
第一师、第八师在演习中扮演的是敌军角色,参谋部直属炮兵旅就加强给他们了,演习进行了一个星期,第三师被炮兵炸没了一个团……
血肉啊血肉
直到现在,高富国终于明白,什么叫“血肉筑长城了”,这幸好是演习,若是真干起来……不想了
想着远方的炮兵阵地,高富国的眼中尽是狠意。
进入第一师指挥所,李子诚便朝韩武点点头,而韩武则回了一个军礼,
“经略使”
“你忙你的,不要问我”
听着经略使的纷咐,韩武便不再说话,演习进行一个星期,两个师打他一个师,直到现在,他手头不过只有一个教导旅的预备队,而且还在……
进入指挥所后,李子诚便站在那打量着眼前的指挥所,指挥所是一处大帐蓬,不过按照推演,这里实际上是位于地下,宽敞的帐蓬内摆上了繁多的电台和地图桌后显得拥挤。帐蓬内已经坐着的二十几名通信兵和作战参谋,全没有一个闲人。
韩依旧原样地站在那,他的眼睛盯着地图,在对着通话器高声地嚷嚷着。
“……我是老鹰,六号我要你机动行事,要大胆果绝……”
“请长官放心,不成功便成仁”
电台内传出的声音却让韩武一皱眉,脸色显得极为难看。
“我不要你死,你死了,谁去完成任务第一次完成任务,第二还是完成任务”
“明白”
终于在下达完命令之后,似松一口气的韩武才走到李子诚面前,恭敬的行了个军礼。
“经略使……”
不待他说完,李子诚便拍了拍他的肩膀。
“打仗,我不行,拜托了”
打断他的话,李子诚人便朝外走去。只留有些微微愣神的韩武,
离开指挥所帐蓬后,李子诚便走到前沿观察站,然后趴在高倍望远镜后,朝演习区看去。这时空气中猛的传来一阵炮响,尖啸之后远处的望远镜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