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颍川学院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18 11:23:01 本章字数:3403
“阿甲,现在冲上去,恐怕不行。”护卫乙连忙想冲上前去的护卫甲。
“咋不行?你莫不是心软了?”护卫甲怀疑的说道。
“怎会心软?!只是这儿离城门太近,到时怕当兵的跑过来。”护卫乙难得聪明一回。
“那你说怎么办?”
“咱们跟他们一段时间,到荒野的时候,再咔嚓。”护卫乙边说边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好,就这么办!”护卫甲考虑了片刻,就答应了。
“小先生,快到了吗?”刚出城门一会儿,魏吉就急不可耐的问道。
“还有一段路,不远了。”这小孩儿不念烦的说。
“奥,那咱们快点走吧。”魏吉听了这小孩儿回答,就应了声,然后又开始催促大家快走。但,一行四人除了魏延从小习武外,其他三人都是文弱书生,加上四人又是走着(新马夫已经遣回),四人仍是走的比较慢。
魏延自小练习五禽戏导引术和呼吸导引术耳聪目明,又加上练习形意拳近一月来来,渐渐有武者的灵觉,所以魏延对自己身边的是分外敏感。
“哒、哒、哒”有一阵若隐若现的马蹄声传来,自从自己一行四人出城门以来,自己就不停的听到一阵马蹄声,本来以为是有人骑马从身后经过。不过,隔一段时间就有马蹄声传来,看来是有人跟踪自己。魏延最先反应是中阳山的盗贼跟来了,但,一想又不对,中阳山的盗贼要是跟来的话,早就动手了,没必要等自己出城后再追来,而且还这么小心。魏延百思不得其解,以为又是钱财引来的祸端。
“哒、哒、哒”当威严四人走到荒野时,声音突然加大,不知是跟踪的人因为是到了荒野没人处肆无忌惮了还是太荒凉马蹄声传的更远了。
魏延听到马蹄声越来越近了,连忙看向魏吉等三人,只见魏吉及书童魏安毫无感觉,而那个小孩儿却不停的皱眉。这小孩儿像是跟魏延心有灵犀一般,抬头看向魏延,却看到魏延在看自己,连忙说道:“熊孩儿,看我干啥?”
“你说呢?”威严反问道。
“是不是有啥想法?”这小孩儿奇怪的问道。
“马蹄声。”威严简洁的说道。
“吆,熊孩儿挺敏感的。”这小孩儿笑道,“你有啥办法?”
“树林!”这小孩儿和魏延异口同声的说道。
“啥树林?”魏吉听到二人打了半天哑谜,奇怪的问道。
“吉哥,先进树林再说。”魏延听到马蹄声很又近了,连忙拉着魏吉进了前面的小树林。
“魏兄,你想着小书童熊孩儿虽然没读过书却十分机灵,难得。”四人进了小树林后,这小孩儿大大咧咧的说道。
“行了,阿熊,别逗这小先生了,阿熊从小就读经书,尤其擅长《左氏春秋转》。”魏吉有问题憋在心中,也没兴趣看这二人相互打趣了,就揭了魏延的老底,又问,“刚才你俩是打啥谜语?”
魏延一听魏吉揭了自己的老底,又发问,就笑而不语。这小孩儿一听,就知道自己被耍了,见魏吉发问,又生一路上魏吉也不早说开,就不耐烦的说了声,“到时就知道了。”
而,魏延却在树林中来来回回不知道在干啥。
“阿甲,他们进了前面的树林。”护卫乙说道。
“走,咱们也进去。”说完,二人就各自把马匹拴在树上进了树林。
过了一会儿,“啊,”树林中传来一声惨叫。
原来,魏延在树林中来来回回走动是在设置陷阱。在古代,狼豺虎豹非常多,同时猎人布置的陷阱也多,在前世阿文阿文又是专业盗墓的,所以对陷阱相当在行,刚才魏延就是利用猎人的陷阱重新布置,不想竟然真的有效果。
却说,在魏延布置好陷阱以后,四人就躲在一棵大树后。当,魏家两个护卫近树林时,魏吉就想出来相见,威严连忙拉住他说,这两护卫本应该在回家的路上,此时却跟在自己给人的身后,肯定不怀好意。这时,魏吉也想起了这一路上若隐若现的马蹄声,也不坚持出来了。
镜头转到两护卫着来,却说护卫乙一不小心倒进了陷阱,你想能扑杀老虎等大型动物的陷阱,那效果是杠杠的,不一会儿护卫乙就出气多进气少了。护卫甲一看就慌了,“噌”的一声就拔出了刀,大声喊道:“魏吉小儿,滚出来,有胆子跟老子真枪实刀的大干一场,暗中偷袭算啥英雄好汉!”
护卫甲好像忘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再说魏吉是文弱书生根本不是英雄好汉。现在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就看谁能坚持到底了。
转眼间一个时辰(两个小时)过去了,护卫甲终于坚持不住了,大喊一声就冲出了树林。魏延他们也松了一口气,能坚持到现在不是他们的意志不是多坚强,而是出去就有可能被杀,能不坚持吗?!
过了一会儿,见护卫甲没有返回,几人就走了出来。而,魏吉来到陷阱旁,看到护卫乙还没有死,就问道“阿乙,你们为什么跟踪我们?”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护卫乙就断断续续的说明来来龙去脉后就死了。
魏吉听完后就极其郁闷的看向威严和那小孩儿,没有想到这二人虽然年少却如此聪慧,仅凭几次断断续续的马蹄声就分析出个大概,而且能及时想到办法。难怪,这小孩儿年纪轻轻就是颍川学院的学生了,而,魏延才八岁,魏虎就放心其独自外出。
“吆,熊孩儿想不到你不但聪慧,而且还懂得设陷阱,不简单啊。”这小孩儿一见这陷阱这么有效果,不禁赞叹道。
“没啥,我父亲是猎户,我在六岁就跟大人上山打猎了。”魏延也难得的没有打趣这小孩儿。
“吆,说你胖还喘上了,不过确实有点本事,差一点就赶上小太公我了。”这小孩儿也难得佩服一个人,一高兴就喊出了自己的自称,
各位道友,现在能想到这小孩是谁了人吗?不知道的,请继续往下看。
“还没问,你叫什么名字呢?”魏延又一次问这小孩子的名字。
“小太公这么出名,你居然都不知道?!”这小孩儿生气道。
“小太公很出名吗?”魏延反问道,魏延也隐隐想起三国中有一个人自称“小太公”,只是一是想不起来了。
“当然出名了,在阳翟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哼,到了颍川学院就知道了。”这小孩儿还是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名字。
魏延等四人出了树林,沿着颍水一直向西走,这段路还算太平。
在傍晚的时候,终于看到一片青砖瓦房。走进一看,只见门楼的牌坊上悬挂一牌匾,上书“颍川学院”。
“这就是颍川学院,修的不错啊。”魏延打量了真个院落,不住的点头说道。
“恩,是不错。”魏吉也不仅赞同道。
“那是,这可是颖川荀氏等几大望族捐款建造的,能差吗?!”这小孩儿不仅自豪的说道。
说着说着,几人就走到颍川学院的大门前,那几个护卫(门卫),大约是认识这小孩儿,也不询问这几人的来历,就径自让几人近了颍川学院。
魏延进入颍川学院一看,只见院中房屋错落有致,亭台楼阁,迎面扑来一股书卷气;再看远处小桥流水,原来颍川学院在建造时就引入了颖水,属人工造景;再一看来来往往的学子们个个彬彬有礼,见到魏吉几人纷纷点头示意,唯独都那小孩子例外,有点避之不及的意思,又有点幸灾乐祸的神态。对此,魏延也感到十分奇怪,不仅猜测着小孩的身份。
不过过了一段时间,就被激动的心情所替代。魏延边走边想,这可是颍川学院啊,想想这里面人才,心中就一片火热。不仅能见到传说中的大才们,还能和他们一起学习、读书,要是能招揽一两个就更美了,魏延心中不禁乱想到。
“阿熊,在想啥?到博士(颍川学院的老师)住的地方了。”魏吉看到一路上魏延一言不发在沉思,就问道。
“奥,到博士住的地方了,咱们快进去吧。”魏延一听魏吉问,就停止乱想,引开话题说。
“终于到颍川学院了,真是好地方。”魏吉一看自己的愿望就要达到了,就高兴的说道。
“好了,好了,报完道,就是颍川学院的学子了。”那小孩儿打断二人的谈话,把魏吉等三人领到博士处后,又说道:“我就不进去了,在这等你们,到时令你们去学舍(宿舍)。”这小孩儿也难得热心一次,毕竟四人也算是经过同生共死了。
却说,魏吉带着魏延、魏安二人来到博士处,拿出魏吉在南阳郡治宛县求学时老师开的举荐信,那博士处的老师看了一下举荐信,然后问了问及三人的情况后就同意三人在颍川学院进学。当然,魏延的身份和魏安一样都是危机的书童。那老师又讲了些在学院的规矩和他们以后的安排,然后就打发三人先去学舍。
那小孩儿看到魏延三人出来后,就领着三人去学舍。
这是对面走来一弱冠年龄左右的美男子对这这小孩儿说道:“奉孝啊,这几位是哪儿的高才?”
魏延听到这句话后,顿时惊呆了,原来这小孩儿竟然是他!
正文 第九章颖川学子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18 11:23:01 本章字数:3228
“奉孝?”魏延听了大吃一惊,在三国时期名人中奉孝的只有郭嘉了,“难道这小孩儿就是少年时候的郭嘉?”
魏延仔细端详了一下郭嘉,只见这小孩儿年龄大约十二三岁左右,当身高和威严差不多,一看就营养不良,只是脑袋挺大的,长得清瘦俊朗,又有一双清澈深邃的眼睛。一看知道是一个自信而又充满智慧的智慧人。
“来,来,文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几人,魏吉魏伯文(魏吉的字),他的书童魏安,这是魏吉的小书童,熊孩儿。”郭嘉个这名叫文若的青年美男子介绍道,不过最后不忘打趣魏延。
“彧见过伯文兄,见过魏小哥,见过熊小哥。”这青年男子彬彬有礼的向三人打招呼,不因魏安和魏延是小孩儿而不理。
“扑哧,”郭嘉听到这青年男子向给人打招呼后就忍不住笑了。
而,魏吉主仆二人也在偷偷的笑,魏延则在郁闷的看着郭嘉。这青年男子看着给人的表情感到十分尴尬,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咳咳,文若啊,真熊孩儿叫魏延,不是姓熊。”郭嘉看到好友尴尬在当场就解释道说。
“见过魏小哥。”这青年男子又重新向魏延行了一礼。
“文若,这熊孩儿别看小,却十分精明,以后小心点,恩,能跟我这小太公有的一拼。”郭嘉见这青年男子又向魏延行了一礼,就向这青年男子半开玩笑半郑重的说道。
这青年男子一听,心中也大吃一惊,想不到郭嘉对这叫魏延的评价这么高,他可是了解郭嘉的。少年时代的郭嘉就展露出非凡的智慧,他喜欢与长者交谈,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常使长者们自愧不如。郭嘉自信而清高,喜欢无拘无束,交友非常挑剔,只与心目中的仁人志士来往。但他待朋友非常真诚、热情,喜欢通宵达旦地饮酒畅谈。
这是魏延也在猜测这叫文若的青年男子是谁,毕竟他也了解郭嘉的脾性,如果不是才智高绝的人,郭嘉都不屑与之交往。这次郭嘉帮助他们,一是他们怎么也说同生共死过,最重要的是,郭嘉看出魏延也非常人,想与之交往。
“这是荀彧荀文若,颍川学院的真正大才。”郭嘉又向魏延三人介绍了这青年男子。
“荀彧?”魏延一听又一次大惊。只要稍懂点三国的人就知道谁是荀彧了,就知道荀彧的才能了
“见过荀兄。”三人连忙向荀彧还了一礼。
魏延暗中已打量荀彧,只见荀彧刚及弱冠,身高一米八左右,整整比魏延高一头半,身材匀称,天庭饱满,一双大眼炯炯有神,面带笑容,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一阵风吹过,便迎面扑来一股薰衣草的香味。
“小孩儿,你叫啥名字?”魏延虽知道这小孩儿就是郭嘉,但忍不住的打趣郭嘉。
荀彧也一脸无语的看着郭嘉,这家伙介绍了双方,却没有向魏延等人介绍自己。
“咳咳咳,本人郭嘉字奉孝,人称‘小太公。’”这是郭嘉也尴尬的介绍自己,自己虽然说了自己是小太公,但魏延三人都不是颖川人,当然不知道小太公是谁了。
在此说一下东汉人的名字,一般都是姓氏加单字组成姓名,在成人加冠时有长者给起字,当然也有例外,如郭嘉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字了,原因是郭嘉从小父母双亡靠自己父母留下的土地房产和自家一家族的救济长大,加上自小出名,所以就有了自己的字。再如魏吉,才十七岁就有了自己的字,那是因为魏吉在宛县完成学业后,又要到颖川学院求学,所以师长给起了字。
魏延一行五人边说边走,不一会儿就到学舍。颍川学院的学舍一般一个房间就住两个人,一位学子加一个书童。当然,也有些学子不住学舍的,如荀彧,就住在自家在学院不远处家族给盖的专门给在颍川学院求学的荀氏子弟住的别院。颖川郭氏也有自己的别院,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