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在下就直言了,魏兄恕罪。某听说您的大公子,刚出生时也就二三斤重,而且是早产儿,居然能活到现在,而且从未生过病,某此次前来就是为了寻找救治叙儿的良方,拜托魏兄了。”说完,黄忠就弯腰一躬到底。
魏虎一听前半段话,差点就大怒,心想哪有当着他老子的面说他儿子的,但听到后边段话后,又一看黄忠动作,哎,天下父母心啊。可是自己真无能无力,连忙说道:“这个、这个,我也不知道啊。”连忙去扶黄忠。
黄忠心想这人怎这么小气,我要死磨到底。魏虎去扶,他也不起腰。黄忠是谁啊,岂是魏虎能扶得起来的。
魏延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了。黄忠,可是一大人才啊,年近六旬还能与正当壮年的关羽斗个旗鼓相当,何况现在正是顶峰时期的黄忠,以后且不说能否跟着刘备时黄忠互相帮扶,就是以后自己单打独斗也有超级保镖或先锋大将,恩,一定要留下黄忠。
“父亲,这位大叔,我说不定能医治这位公子。”魏延看到正在僵持的二人连忙说道。
“你能医治?!”黄忠立马直起了腰和魏虎异口同声惊讶的说道。
“恩,我自小体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一异人相传一套五禽戏导引术和一套呼吸导引术,说不定可以救治令公子的病情。”魏延说道。
“叙哥,我们先来练第一形第一式”
魏家小院内,一少年正认真的在手把手的叫另一个少年拳术。
“对、对、对,就是这样。”
“这一式应该这样,要有鹿的形态。”
“不对、不对,力度还不够。”
“好了,叙哥,今天就练到这儿,要循序渐进。”
收功完毕,两个少年勾肩搭背的来到屋里。
却说那日,黄忠听完魏延的解释,就决定住下来试试。毕竟连张仲景都说不一定能治好黄叙。哪怕有略微改善黄叙体质的机会也不能放过。反正涅阳县也没有自己牵挂的人或事,再说区区县尉哪能跟得上自己儿子重要。
于是,黄忠决定在此住下来,反正凭自己的手艺也不至于饿着。
“黄老哥,这,这真是你打的?”大家看到黄忠猎到的华南虎,惊讶的说道。
只见这老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一看就异常凶猛。但,这老虎身上没有别的伤痕,只有一道从老虎左耳贯穿到右耳的箭伤,一击致命。
“区区箭术不足挂齿,不足挂齿啊。”黄忠连忙谦虚的说,但脸上的表情出卖了他此刻心情。
“哇,真厉害啊。”
“好箭术、好剑术”
“原来老虎长得这样啊。”
这时,黄忠看到魏虎走了过来,连忙迎上去。只见二人在一旁嘀咕了一阵子。然后,魏虎拍了拍手,见大家停下了议论都看了过来。连忙说道:“乡亲们,刚才黄大哥跟我说了,这只老虎黄大哥只要这张虎皮和老虎骨头,这老虎肉,乡亲民都分点,大家说好不好?”
“好、好、好!”
“这黄兄弟真仗义啊,真英雄啊!”
“咱也能尝尝老虎肉,嘿嘿嘿”
此刻,大家看黄忠的眼神不一样了,有羡慕、有敬仰、有亲切,再也没有以前的陌生的眼光了。此时在魏家村住了近一个月的黄忠一家才被村中之人认可。
黄忠看了看大家的眼神,心中松了一口气。区区一只老虎肉换来大家的认可,值了。自己一家得到村人的认可,小孩子受大人影响很大的,以后叙儿就不会受到村中孩童的歧视了。毕竟,自己一家要在此常住啊。
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古今都一样啊。
正文 第四章魏氏水车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18 11:23:00 本章字数:3330
话说上回,黄忠独自猎了一只老虎,虽然最后把虎肉分给了大家。黄忠的箭术却超出大家的预料。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复阳县紧挨着桐柏大复山,所以村中的青壮年们每年都组织几次上山,当然像黄忠那样独自上山打猎的很少,尤其还是在春天,因为春天山上的豺狼虎豹们饿了整整一个冬天,都异常凶猛。村中之人,尤其是村中的猎户们对箭术高超的人都异常崇拜。
这天,村中几个有名望的人聚在魏虎家商量事。
“阿虎,你昨天也看到了,这么大只老虎一箭就射穿了,身上还毫发无伤,这黄兄弟的箭术太高超了。”一村中猎户一脸崇拜的说。
“就是、就是,太厉害了,我要是有那箭术就行了。”又一村民满脸陶醉的说,仿佛那只老虎是他射中的一般。
“行了,行了,看看你们的样,不就是想学汉升兄弟的箭术吗?直说就行了。”村中的大地主,也就是魏祥他爹也来了。不愧是地主,就是实际啊。
“我们这猎户学箭术是为了多打猎,你来凑什么了闹。”一村民小声嘀咕。
“我咋就不能来?这年头外面不太平,我想叫我家的几个护卫也学学。”这地主人虽然胖点,但耳朵可很灵。
“好了,好了,大家的意思我都知道了,明天我去跟黄兄弟商量商量,到时再通知大家,好不?”魏虎听了大家的意见,最后总结道。
当然,这样的事,黄忠肯定同意。于是黄忠这个魏家庄箭术教头也正式上任了。村中大部分男子都想学箭术,纷纷想黄忠请教,就连魏延也做了个小一号的弓箭跟大家一起学习。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夏天了。
魏家村黄忠家中。
“爹,我想和您商量个事。”黄叙目光有点躲闪的对黄忠说。
“啥事?”黄忠看了看身体有明显好转的黄叙,欣慰的点点头问道。
“爹,你看我的身体是不是比以前好多了?”黄叙问道。确实,已经练习五禽戏导引术和呼吸导引术五六个月的黄叙,虽然一直还是那么瘦,但也渐渐有肉了,本来蜡黄色的脸,也开始有血色了。
“恩,是好多了,怎么不想练了?!”黄忠以为黄叙怕苦,不想练了,质问道。
“不是,不是”黄叙一看父亲要发怒,连忙摆着双手摇摆否认道,“阿熊(魏延)说,我联系了这么长一段时间,再整天练也没有太大效果,五禽戏导引术只在早晚练几遍,呼吸导引术晚上联系就行了。还说练习要循序渐进,一张一弛。我想去跟着阿熊他们一块上学。”
原来,因为魏延要上学,所以教会黄叙之后,就只在每天早晚时和黄叙一起练习。白天一整天都是黄叙自己练习。昨天,放学回来看见黄叙在无精打采的练习五禽戏导引术。想想吧,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自己天天练习那几个动作,还一练就几个月,能不烦吗?魏延一看黄叙身体改变了很多,就和他说,和黄忠商量商量一起去上学。这也就引起了这一段对话。
黄忠仔细思考了一会,又看了看黄叙,说,“行,你就先上一段时间看看,别忘了练习导引术。”
“知道了,爹,我去金额阿熊说声。”说着就跑出了院子。
黄忠看着黄叙的背影,心中既欣慰又充满了心酸。阿叙自从懂事就没有了娘,自己当爹又当娘,自己的性格自己也了解,先是在衙门当职,在后就四处为阿叙求医,基本上是四处漂泊。如今,也算是安定下来了,而,黄叙的身体也有了好转,总算是对的起死去的夫人。
想想去上学也好,黄叙如今也八岁多了,还不认识几个字,应该去上学了,以前是条件不行,如今有条件了,谁又不愿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发展。
“好了,今天的》,就有魏延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李先生站在讲台上对下面的学子们说。
“《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困兽犹斗,比喻在绝境中还挣扎抵抗”
在小小的学堂里传来一少年的讲课声。
时间转眼就到了光和五年(182)四月了。在光和三年是江夏蛮下山谋反,虽被迅速平定,由于复阳县和江夏郡紧挨着,让魏延感到不安,再次提醒这是东汉末年,再过几年就黄巾起义了。在光和四年,著名的汉献帝刘协出生了,或许献帝天生贵种吧,这一年还算风调雨顺。但刚转光和五年,在二月就发生了大的瘟疫,所幸这场瘟疫没有传到南阳郡。但,下一场灾难,复阳县人却没有躲过去。
“阿熊啊,天气怎么这么热?现在才四月份呢!”魏祥擦了擦脸上的汗对魏延说道。自从魏延代师教学三个月来,同学间也渐渐有一点小威望。
“是啊,这天整整仨月没下雨了。”魏延说道。
这两年来魏延他们也有了很多变化,尤其是黄叙和魏祥。
如今的黄叙浑身腱子肉,估计是遗传极好的原因,才十岁的黄叙猛地一看像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病体一去不复放,并且从去年开始跟黄忠学习武艺,在学习方面更是一日千里,也算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小高手。现在的黄忠做梦时都有时笑醒,也愈发感激魏延了。
而,魏祥这厮从小就不爱读书,以读书就头疼,却在学武上有很大的悟性,也在去年正式拜黄钟为师,如今长得更壮实了,才十一岁的魏祥已经一米七左右。
魏延也八岁了,岁没拜黄忠为师,却跟着黄忠学箭术快两年了。身高只比普通儿童高点,没有魏祥和黄叙变态。不过,在学习上却天赋异禀。反正,李先生说魏延已经青出于蓝胜于蓝,魏延在经籍的讲解上已经超过了李先生,想要在进步只有再拜其他大儒为师。
这天气真的是越来越热了,快一百天没下雨了。这ZJ真快绝收了。
“唉,这贼老天,想把人旱死啊,”魏虎在自家的院子里乘凉说,整整四月份有一滴雨也没下,自家十亩山地估计要绝收了。再这样下去,二十亩良田也要绝收了。
魏延听着心里也很焦急,连小魏通也不闹腾了。
“阿熊啊,今天不要去上学了,去帮忙提水吧。”第二天大清早,魏虎对魏延说。别看魏延像一般的八九岁的孩童,可身上的力量已经超过了魏虎,如今也算一大劳动力。
“阿熊,咋不去上学了?”在跟黄忠学武的魏祥看到魏延提着水桶跟在维护后面,奇怪地问道。
“这不天旱嘛,跟阿爹给庄稼浇水去。”魏延回头说。
“我也去,我也去。”魏祥别看长的壮实,可没干过农活,一看有新鲜事,就上前去凑热闹。
“师傅,我去帮魏延浇庄稼。”说完,也不管黄忠同不同意,一放手中的大刀,扭头就走。
“他***,怎没这么累啊!”跟魏延提了一会水的魏祥就想累了。这厮家中良田几百亩,不由他来干活,不过估计他老爹也在家中急的只打蹦呢(地多,损失也大啊)。
魏祥休息了一会儿,又开始和魏延一起提水。魏祥看了看一直没休息的魏延,嘴里直嘟囔:“你小子体力真好,唉,这点水够干啥的,就你这样不停地提水也就不了多少!”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魏延等到这句话,心中一动,突然想到什么,但又没抓住。连忙问道,“你干才说什么?”
“说你体力真好。”魏祥奇怪的问道。
“不是这句,下一句。”魏延追问道。
“这点水够干啥的,就你这样不停地提水也就不了多少!”魏祥回答道。
“对,就是不停地提水。”魏延突然大声说,换完就把木桶一扔,就跑向了自家田地。
“阿熊,阿熊”魏祥捡起魏延的木桶,追了上去了。
“阿爹,阿爹,我又办法浇水了。”魏延看到魏虎后,就大喊道。
“啥办法?”魏虎头也不回地说。
“水车,水车!”魏延大声的说。
“啥水车?”魏虎奇怪的问道。
“就是由一根长大约五六米,口径半米的车轴支撑着24根木辐条,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在每根辐条的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就组成了水车。而,刮板刮水,水斗装水。利用淮水水流的力量,借着水势就能缓缓转动着十多吨重的水车,将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被逐级提升上去。到达最高点时,水斗就自然倾斜,将水注入咱们挖的水渠中,就流到需要浇水的农田里。”魏延解释道。
“你说慢点,慢点。”魏虎有点跟不上魏延的思维,连忙说道
“好的,是这样”
最终魏祥听明白了魏延所说的水车,经过魏虎、黄忠、魏延等人两天多的努力,一辆十多米的水车耸立在魏虎家的田头上。
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大家伙是干什么的,当,看到这水车有了不到一上午就浇灌了魏虎等几家的一百多亩田。
在魏延的解释下,大家都明白了,并都装上了水车,尤其是魏祥家的那个水车,十五六米高。
从此,魏家庄的旱情得到大力缓解,并称水车为“魏氏水车”。
正文 第五章外出求学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18 11:23:00 本章字数:3240
自从“魏氏水车”安装以后,魏家庄的旱情得到缓解,附近几村也纷纷效仿,当然,传出去的不仅是水车,还有发明者魏延的神童名声。
转眼就秋天了,今年,魏家庄不算丰收,但收成还不错。但,整个南阳郡可就掺了,有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直接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