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首富- 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胡楚元没有说什么。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晃到现在已经是十六年的时间,老一批的军团长虽然还有很多尚在,年纪基本都偏大,最年轻的几个也都六十了。
如果再等六年开战,还指望这些七十岁的老将担任集团军司令,那就太可怕了。
为此,中央军事大学从1923年就开始加快了对优秀的集团军指挥官的遴选和培养,目前,国内84个陆军师的师长都已经更换,在陆军总参谋部内,破格提拔了十多位少将,平均年纪在40岁到50岁之间,分配到各个兵团担任兵团司令,轮换锻炼。
对于这个方面的问题,胡楚元倒是没有太大的担心。
国内各省部有军事学院,除了中央陆军大学、海军大学、国防大学三所最高军事学府外,还有专门用于培养一流前线高级指挥官和高水平参谋军官的中央军事大学。
这些军事学校每年都会培养1。7万名尉官入伍,目前,国内军队还没有扩军备战,中国国防军的平均军官:土官:士兵比是1:2:3。5,随时可以大规模的将军队扩充十倍。
中**事学院的素质化教育水平也是非常高的,这么多年,军队依然维持“军队就是军校”的风格,在军队内部同样在不断培养人才,大多数的尉官都是高中毕业进入军队,从中挑选合格的人才再推荐到军校进行深造。
所以,中国肯定有很多最优秀的将领,只有当他们进入战场才证明自己真正的才能。
即便依靠基础的军官团和士兵的素质,还有那份传统的荣耀和信心,在同等装备的情况下,中**队是很难被打败的。
另一方面,在德国被极端限制的时期,中德军事交流反而进一步的加大,只不过部隐藏在水面之下,中国在研究德军内部培养的新动向,德军也从中**队吸取“军队就是军校”
的思路,以及机械化作战和整体战的系统理论。
目前来说,中德至少在陆军上有着太大的相似性,两者都在积极推行机械化大规模作战和快速作战的理论,并且不断完善大规模空军作战的理论和训练。
不过,在海军方面,德军一直处于较弱的方向,德军也只能在中国秘密培养海军军官。
在海军作战理论上,中德两国由于情况完全不同,相互之间的差别也比较大,中国毕竟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军,相比第二名的英美两国仍然高出30%。
德国目前甚至不能建造万吨级以上的战列舰。
当然,这是过去时了。
德国正在建造2。2万吨级的战列舰,并开始重新构建新的海军体系,在它加入亚欧同盟的那~天起,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军事限制就已经终究了。
如果现在要追究德国违约的责任而进攻德国,相当于直接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所以,在中国的庇护下,德国迅速开始恢复自己的军事力量。
虽然有十六年的时间没有建造战列舰,依靠中国输出的技术转移,德国直接从英勇级战列舰的设计图纸上建造自己的萨克森级战列舰。
中国是一个很注重军工业战时产能的国家,目前在国内的海参崴、大连、秦皇岛、唐山、天津、威海、青岛、上海、长江(马鞍山、巢湖地区)、福州、厦门、广州、海防、坤甸十四个城市都建立了完成的造船工业体系,拥有3万吨级战列舰建造能力的造船厂一共有17家。
在亚欧同盟范围内,除了德国、乌克兰拥有仅次于中国的军舰生产能力外,波兰、波斯、奥斯曼、希腊和非洲自治区的马普托、马塔、利伯维尔都拥有良好的造舰能力。
按照胡楚元的规划,只需要一年时间,中国就可以帮助德国的海军实力恢复到世界前十,两年后就抵达前五。
抢在战争爆发,英国开始封锁海峡之前,要将德国海军恢复到能够牵制英国海军主力的地步,为中国海军在太平洋和美日海军决战创造条件。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即便将美日所有军舰打掉,登陆美日本土作战也很难取得胜利。
所以,这将注定是一场极其惨烈,但也漫长的世界战争。
哪怕最终剩下的对手只有美国人,想要彻底击败美国也需要很久,在美国本土长期作战的损耗更是惊人。
即便是中德联手,胡楚元也没有真正的把握。
而且,他手里的秘密武器也并不是特别的多。
(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四章 疯狂的中国
关于德国海军的问题,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就在北京,正在和中国海军总参谋部进行秘密的协商,德国希望建造3。5万吨级的战列舰,同时,中国最好无偿支援德国海军10艘英勇级战列舰和4艘刚果级巡洋舰。
这倒是狮子大张口呢。
海军总参谋长萨镇冰不敢做这个决定,只好让埃里希,雷德尔自己来找胡楚元。
距离胡楚元离任总统只有47夭。
在这个平静的下午,胡楚元邀请难得来华的埃里希.雷德尔喝一杯暖暖的下午红茶,看一看资政园的雪景。
他坐在阳光温和的走廊里,四周镶嵌着玻璃屏风,挡着外面的寒风,胡维棠做为德语翻译,坐在他的身边,眼神稍微有点飘忽。
埃里希一雷德尔沉默的坐在旁边的椅子里,翘着腿,穿着黑色的呢绒大衣,手里有一根卷烟,在此之前,胡楚元还不知道他抽烟。
埃里希一雷德尔今年已经五十七岁了,看起来则要年轻一些,似乎只是五十岁的样子,自从到了这里,他就一直是很沉默的,没有说过几句话。
沉默无声间,胡楚元也在揣摩埃里希一雷德尔的心思。
如果说是要卖给德国10艘英勇级战列舰,那也不算什么,哪怕是继续欠债也可以,无偿支援就有点过分了。
胡楚元在心里想着,推想埃里希一雷德尔更多还是在试探中国和英美法大西洋联盟开战的决心、意志。
想到这里,他忽然开口和埃里希.雷德尔问道:“对中国的感觉怎么样?”
在胡维棠口译成德语后,埃里希一雷德尔稍微想了一下,道:”现在,我们大体可以确认一件事……那就是在上一次战争中,德国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竭尽全力和中国结盟,或者避免和中国开战,这是一个战略上最为失误的地方。”
喷f胡楚元在心里感叹着。
军人就是军人,不会和你说些废话。
胡楚元道:“如果可能,我们不想面临世界上第二次大战的威胁,事实上,对我们来说,市场已经足够中德两国的长期发展……然而,战争之所以很难避免,那是因为我们可能并未真正打算避免。”
埃里希一雷德尔一时不语。
他想了一下,问道:“为什么?”
胡楚元很简单的答道:“如果我们学会了满足,我们就会失去动力,失去了动力,我们就会逐渐学会软弱和放弃,放弃那些属于未来的利益。”
“或许是的!”
埃里希.雷德尔的回答更简单。
“那么?”他又和胡楚元问道,“关于德国海军的提议,您是怎么想的?”
胡楚元哦了一声,道:”那不重要,德国突然增加那么多军舰只会让局势变得更为复杂,战争永远是最后的手段,可是,我们永远要做好战争的准备,而战争准备的第一条就是永远要打胜战。”
顿了顿,胡楚元又道:“如果没有把握的话,那就不要发动战争。”
埃里希一雷德尔沉默了很久,最终,他说道:“也许,我们应该从小规模的军舰开始,四艘巡洋舰和10艘左右的驱逐舰会更适合现在的德国海军,不过,我所更感兴趣的是潜艇。
我们的新潜艇研制计划中,一直都有长期的技术储备研究,但受制于军费,这些技术储备也显得不足。”
胡楚元道:“这是一个很好的,也更现实的想法,这个事情,你可以和萨镇冰总参谋长继续洽谈,我是支持的。不过,我要提醒你,我们的海军有一种想法,那就是战列舰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秘密的实验。事实是……即便战列舰的时代还没有结束,但那也已经是不太遥远的事情,新的时代可能是属于航空母舰,如果德国方面有兴趣,我们可以转移一些技术,德国可以自己建造一艘用于试验。”
“这样也是很好的!”
埃里希一雷德尔没有询问更多,关于战列舰还是航空母舰的问题,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胡楚元也没有过多的解释,即便转让技术,他也并没有打算将目前最为先进的雅宾斯克级航母的技术转让出去,至少不是现在。
德国现在要做的终究还是集中一切可能的力量发展空军和陆军,海军只要保持防御。
中国不同。
中国真正想要击败的对手是英国和美国,从此彻底建立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由自己来支配世界利益。
其实,胡楚元还有一个想法。
他相信英法美三国也未必就真的想发动战争,谁也不想发动一场未必就有胜算的战争。
日本应该是一个例外。
俄国如果参战,那就是纯粹在赌博,赌一赌自己能否坚守到美军参战。
然而,美国毕竟是一个民主国家。
不到万不得已,美国是很难真正参战的。
英国未必想打。
问题是中国其实是想打的,中国要做世界第一的真正的霸主,而英法美俄只是不希望中国成为世界霸主。
埃里希一雷德尔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看穿了这一点,到了中国,他就知道了。
现在的中国,几乎人人都在谈可能到来的战争。
因为中国这么多年都没有战败,每一次战争结束后的最大胜利国就是中国,而中国也每一次都为国家带来了更为庞大的收益。
有时候,特别是这些天,埃里希.雷德尔甚至觉得中国人已经疯了,可是……他们有发疯的资本,这个国家已经太大,完全有能力同时打败英美两国。
德国要做的就是对付法国和俄国。
胡楚元和埃里希.雷德尔谈论的东西并不多,但在别人看来却很神奇,他似乎是很轻易的让高傲的埃里希一雷德尔低头,愿意用“买”
的方式从中国购买4艘刚果级巡洋舰和4艘潮雨级驱逐舰,另外寻找一些新的技术。
他们以为神奇,只不过他们没有明白真相!
胡楚元就像是在倒计时,每过一天都要数一天。
距离他离任还有45天的时候,终于传来一个消息一一日本和俄国正式确认加盟大西洋协约联盟组织,做为回报,大西洋联盟会给予日、俄共同体市场地位,特别是给予日本更多的贷款和技术援助。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日本和俄国都很讨厌。
日本的工业和技术实力实际上要比波斯、波兰都强,它最大的问题只是缺乏资源和市场,而大西洋协约联盟一次性给它解决了这些问题。
人口是战争的基础。
以现在日本的人口基础,拼命推出700万的部队是可能的,当然,实际战力绝对远远比不上另一个二战,不管怎么说,真正打仗还是要靠精锐兵力,二线部队永远是二线部队。
这就是为什么国内一直在保持84个陆军师编制的同时还要配置国民警卫军的52个师级编制,这些就是用于预备的二线师团。
对胡楚元来说,距离他任满离职的时间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最后的时间,他大多数的时间都是用来讨论备战的问题,或许在英美法俄日看来,他们的势力越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就越低,可是,事实恰恰相反,没有俄曰或许还能不开战,有了俄日,这场战争就肯定要打了,除非美国人把原子弹都造出来了,而且比中国早造出来。
可能吗?
正如胡楚元的推测,大西洋联盟根本没有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想法,他们只是想通过膨胀实力来避免战争的爆发。
然而,有一些事情是注定要出现的。
历史存在着某种必然性,这一点,胡楚元可能也未想过。
恰如埃里希一雷德尔的判断,中国是一个疯狂的国家,比德国人更为疯狂的相信战争的力量。
关于这个问题,这也绝非是胡楚元所希望的,但又恰恰就是这样的。
从中国全面开始学习德国,效仿德国,在从德国引入技术的同时,也将一种特殊的思想带入了中国一一军国主义,军队就是国家的支柱,国家的灵魂,国家的基石。
现在的中国,没有什么理想比成为一个伟大的职业军官而更闪耀。
几乎,所有最有天赋的年青人都想成为职业的军官。
在中国,职业军官不仅有着丰厚的待遇,也有着卓然高于其他阶层的社会地位,他们被人们热烈的推崇着,像是无数希腊英雄那样的被歌颂和传唱着。
陆广荃、李开邺、段祺瑞、杨宗砺、张时英、冯国璋、叶富、林永升、邓世昌、萨镇冰……这些海军、陆军的元帅正被中国人当作神一般的存在而美化着,崇拜着,并影响越来越多的青年精英投身军队。
当一个民族不害怕战争,它既可以变得异常强大,也会变得无比的可怕,虽然也有很多有识之土在担心着中华民族德国化后的隐患,担心着这种对战争和军事力量的过分盲目的崇拜。
可是,没有人能够阻止。
因为,胡楚元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在资政园里生活的太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