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问你,朝会都散了,群臣们都已退下了,可是为什么只有你还徘徊在宫内不走啊?”徽宗淡淡地问道。
“回陛下的话。”宁奕不轻不重的答道:“是陛下不让臣离开的。”
“大胆。”徽宗皇帝脸色一沉,道:“朕何时不让你走了。”
“陛下用陛下的玉如意在臣的脑后轻轻的敲了三下,这岂不是在暗示微臣,让微臣徘徊在宫中三个时辰以后再来见陛下吗?”宁奕连忙躬身作答道。
“胡说。”徽宗皇帝那明显的怒意之上仿佛还带着一丝淡淡的欣慰:“乱弹!朕没有当庭治你的罪,已经是对你莫大的开恩了。”
看到宁奕一副“慌乱”的神色,徽宗皇帝仿佛像是得到了满足,控制欲,对于每一个帝王从来都是一种最大的安慰!
“你说说,朕,取那个区区的燕云十六州,真的有那么难么?”徽宗皇帝思考了良久,这才缓缓地说了出来。
“正题来了。”宁奕心中暗道了一声,宁奕早知道徽宗召见定然有此一问,只因为朝会之上人多嘴杂,更何况,还有一位辽国使者,此时此刻便在汴京城里呢,徽宗皇帝可不想平添乱子,故而将宁奕悄悄地召见到了这妙心阁里私下谈了起来。
“回皇上。”宁奕想了想,这才慨然答道:“微臣所说的不能取之理由,有三。第一,我大宋虽然地广人稀,然而几经和平年代,各卫士兵早已不复当初太祖时的勇武之资,臣还没入仕的时候,这般景便已是历历在目,当臣下了江南以后,对于此种况更是体会颇深。”
“哼。”徽宗皇帝不屑地哼了一声道:“朕的士兵日日练,夜夜练,怎么还早不复当初太祖在位之时的勇武之资了呢?”
本书幻侠小说网首发
375。 第三百六三章 国策
“回陛下的话。”宁奕不假思索地道:“没错,我大宋卫所的确是日日练,夜夜练,然而有一点,却是完全不能忽略的一点,我大宋的子民,现在的生活,实在是过的太好了啊。”
宁奕的一声感叹,使得徽宗皇帝脸上的表现顿时显得疑惑了起来,还没等徽宗发问,只听宁奕继续奏道:“我大宋地广人多,然而,随着太祖建立我大宋万世不朽之基业以来,百姓的生活也是一年比一年过的更好了,试问,在这种况下,又有谁会真正的肯去当兵呢?当上了战场以后,又会有谁真正的会抛头颅洒热血?”
“所以,这就是臣所说的,要对辽展开一场真正决定的大战,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练兵!”
徽宗皇帝脸上的神色顿时一暗,事实上,徽宗皇帝虽然身处于高墙之内,却并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主儿,要知道,年轻时候的徽宗皇帝,可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算的上在整个宋朝皇帝史上都是有杰出表现的青年皇帝,尽管逐渐步入了中年之后开始逐渐沉迷于享乐之中,可是徽宗皇帝,却从来都没有一天真正放下过对自己的这个国家的关注!
所以,宁奕所说的这一点,的确是大大的出乎了徽宗皇帝的意料之外,可谓是听所谓听,闻所未闻的一件事。并且,通过了宁奕的这一番话语,也彻底的打开了徽宗皇帝灵台处的一丝灵光,就仿佛就像是看到眼前的一扇天窗被打开了似得,一种全新的感觉,开始充盈进了徽宗皇帝的心田里了。
徽宗皇帝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下,这才缓缓地继续问道:“那么,第二点,又是什么?”
“回皇上的话,关于这第二点,就是经济了!”事实上,宁奕并不是太想过多的谈论这个话题,然而,若是徽宗皇帝执意要发动一场全面规模的对辽之战,那么所需要调动的人力物力又何止百万?这么一场劳民伤财的行为,宁奕最终在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了以后,这才缓缓地说了出来。
见到徽宗皇帝的脸上立即闪现出了一丝的不渝,宁奕赶紧接着道:“所谓经济,就是物力,人力,和我大宋战时所能调动起的一切能量,我大宋虽然现在看起来仍是一派祥和宁静,蝶挠蜂忙,然而,陛下,这其中的隐患,还是颇为许多的。”
“此话怎讲。”大宋的百年基业,长久以来一直被自翊为风流皇帝,千古明君的徽宗皇帝手中将整个大宋推向了顶峰,这也是徽宗皇帝长期以来所素为为自己标榜的一件功德之事,然而,此时此刻,宁奕竟然出口否认,就算是千古明君如同汉武帝一般的存在,恐怕心里也多多少少会有些疙瘩在里面。
“我神宗时期,对西夏曾经发动过一场战争。。”宁奕淡淡地沉声说道。
宁奕的话只是刚说出口,徽宗皇帝的眉头上就是立即一跳,那场战争,乃是大宋的一个耻辱,做为皇帝,恐怕不会有任何人愿意去静静听这一段自己本来就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一段耻辱了。
在那一场战争里,大宋不仅全盘输掉了这场战争,还使得原本内部处于分崩离析状态下的西夏立即团结成了一盘紧密的黄沙,并使得大宋迫使称臣,年年纳贡,因为直到现在,大宋也还并没有真正的从那一场战争之中走出影来。
宁奕淡淡地说着,徽宗皇帝的心就越掉进了冰谷里面,可不是,若是要发动全盘战争,所调用的人力物力何止百万,且先不说能否胜利,且先说,若是战争陷入了胶着状态,恐怕大宋的经济力量就得立时倒退几十年!这是徽宗皇帝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所以,宁奕所分析的,正是于此。未虑胜,先虑败,这才是军事领域上的一个合格的分析师应该去做的,而宁奕所做的,正是于此。
说到最后,就连徽宗皇帝也不得不认同宁奕的这一观点,尔后,竟然开始不自觉的点起了头。
“第三点,事实上,才是最重要的。”宁奕深深得叹了口气。
“什么?”徽宗心里一紧,急忙问道。
“外交。”宁奕说道。
“宁爱卿此话怎讲?”徽宗皇帝连忙问道,既然已动了心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徽宗皇帝的急躁态度来的比任何人都要更加的快,更加的明显。
“先北后西,乃是我大宋太祖皇帝亲自定下的一道国策。”宁奕说道:“可是,我们不得不先试想,假若我们与辽国的战争全面开启,西夏,会不会趁势而攻!”
这一句话掷地有声,立即惊得徽宗皇帝的整个人也顿时疲软了下来,没有错,宁奕说的没有错,就连徽宗也不认为,自己倘若是西夏,正值大宋与大辽开战之际,西夏会不会与辽人会盟,联合共同攻宋,两国夹击之下,且先不说能否战胜辽军,恐怕灭国的可能,都是大大的有的。
“照你这样说,朕这燕云之地,是完全取不得了?”徽宗皇帝有些疲软地问道,事实就摆在自己的眼前,容不得徽宗皇帝不承认,倘若自己一意孤行,灭国也是在所难免的一件事。
“不!”宁奕斩钉截铁地道:“要是说胜利,也并非不可能!”
宁奕忽然冲着徽宗皇帝俯下身子,沉声道:“目前摆在我大宋面前的,乃是兵员战力,经济能力,和外交关系,然而,假若能有一只百战之军,奇袭大辽,一举夺下燕云十六州,尔后屯兵西夏国境附近,以武力震慑西夏不敢贸然出动,在以一战以毕全功,全面克辽,安能收复不了燕云十六州?”
“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一只百战之兵!”宁奕沉声道:“能够马上克狼骑的一只百战之兵,辽国所依仗者,骑兵也,假如有一天,辽国的优势被完全抹杀的时候,安知不是辽国的末日?”
“好!”徽宗皇帝已经听的两眼放光了起来,“百战之兵。。百战之兵。。”徽宗皇帝嘴里不停的呢喃着,因为兴奋而使得徽宗皇帝离开了龙椅,开始在房间里四处走动了起来。
“朕问你!”徽宗皇帝忽然转过头来,沉声道:“假若朕能有一只百战之兵,究竟能否真的打败辽人?”
“可以!”宁奕点了点头:“若是士兵人人可以以一当十,安知不能够打败辽人?”
本书幻侠小说网首发
376。 第三百六-四章 纳妾
“好!”徽宗皇帝点了点头,淡淡地道:“假若日后真的能够成功收复燕云十六州,你宁奕就是首功!”
“谢皇上。”宁奕不吭不卑地点了点头。
“此事。。就交给童太尉去办吧。”徽宗皇帝思索了一番以后,最终点了点头,口中呢喃了一句:“等到他班师回京。。。”
就在宁奕起身告退的时候,偏不巧的是,这句话,偏偏落入了宁奕的耳朵里了。紧接着,一个古怪的念头便浮现在了宁奕的脑海之中了。
童太尉。。。班师回京?莫非,大宋正在用兵么?
这个念头,仅仅只是在宁奕的脑海中灵光一闪了以后,转眼间便消失不见了。
在妙心阁内与徽宗皇帝的这一番议定,基本上就已经定下来了以后的基本国策走向,宁奕心里并没有感到什么高兴的地方,因为宁奕知道,这才仅仅只是个开始呢。
对辽之战,何其漫长,况且历史上的宋朝,在这场战争中实际上是彻底的输掉了这场战争,虽然最终完颜阿古打守信用,最终还是归还了燕云十六州,可是也从此以后为了大宋的隐患,而埋下了一个坚实的伏笔。
所以,宁奕并不敢有些奢望,仅仅只是希望自己所作的这一切,可是在冥冥之中力挽狂澜,那也便了了宁奕的一桩心愿了。
当然了,关于那只“百战之兵”的事,徽宗皇帝也不会把此事交给宁奕去做,徽宗皇帝并不是一个庸才,也知道人力终归有限,逐材而适用才是堪合大道的。
这一场短暂的风波过去了以后,宁奕紧接着接下来要面临而来的事就是。。嗯,就是纳妾!对,没错,就是纳妾!
纳妾的对象,乃是前漕帮帮主,另一重身份则是羌笛怨隐宗鼠长老颜萧之女颜若曦!
办这场婚事的,则就是宁府的那位当之无愧的女主人何云儿,纳妾,自然是不会有娶云儿时那般轰动场面了,但是在云儿的亲自刀之下,这场婚礼最终还是请到了羌笛怨鼠、牛、虎、兔等四位长老以及漕帮等老人的大驾光临,来共同印证这件婚礼。不可不提的是,宁奕自然也就没有邀请京里的某些官儿前来,甚至连风声也没有放出去一下。
古人不管是嫁娶还是纳妾,都是依照着周礼而行的,所谓三媒六证,就是要男方家要请一位媒人去女方家提亲,而这提亲的对方则自然就是林伯了,颜若曦家中已无一位亲人在世,林伯也就理所应当的承担了这件大好的喜事来了。
在正式的下过媒以后,紧接着便开始了一系列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等程序,一圈忙活了下来,虽然宁奕也早已成亲的经验了,对于这个场合也依然还是不堪重负,万幸的是,纳妾并没有娶正妻时的那么多繁文礼节,新娘子只需穿戴一身粉红色的新嫁衣,然后小娇由侧门抬入,在请客人们吃一顿酒,便算是结束了这一桩子的流程来了,那么,接下来在紧接着的,就是。。。洞房了!
夜晚,宁奕举步迈进了洞房,似乎前庭的喧嚣也一下子被隔绝在外了,看到婚前静静而坐那个身着着一身粉红衣裳的人儿,除了那双静静搁在膝上,戴着翠玉镯乎的纤柔玉手,浑身上下再看不到了的寸缕肌肤,宁奕的心还是下意识的踏实了下来。安静?其实并不安静!心跳得很快,但是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充实。
“新郎官儿来了,快点快点,快跟新娘子一块儿坐下。”
慈眉善目的喜娘迎了上来,这是特意找来的一个儿女齐全,而且多子多孙的老妇人,她笑意盈盈地迎上来,不由分说的便拖了宁奕与若曦并肩坐了,宁奕感觉到若曦的娇躯似乎有些颤抖,亦有些紧张,两只手也不由得绞的更紧了。
老妇人则返身从桌上捧过个衽盘,里边放着枣、栗子、桂圆、花生,撒向寝帐和他们两个身上,还不停的一边念叼着:“撒个枣、领个儿,撒个栗子、添个妮儿,一把栗,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
宁奕茫然坐了片刻,这才省起事先得过的嘱咐,应该兜起衣襟去接,接的越多,表示将来生得儿女越多。他刚要伸手,却忽地发现蒙着盖头坐在那儿的若曦,身手虽然未动,两只手却早悄悄地牵起了衣角儿,或许是害羞,生怕宁奕看见,所以动作并不太明显,只把两只修长的手拈挑起了衣襟,将那洒来的栗子和大枣儿都接住了,不会心地笑了起来。
“新郎馆儿请‘脱缨’。”一杆秤递了过来,轻轻挑起了红盖头,露出了那张令人惊艳的面孔,肌肤润玉,嫩脸新眉。心形的发链自譬旁垂至额头,悬着一粒翠莹莹的水滴状的宝石,一双秋水明眸合羞带怯地向他盈盈一瞟,清而秀,魁且丽,佳色世上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