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牛人实录:民国大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呼风唤雨的牛人实录:民国大腕-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聿明之命取消突围,孙元良部孤军突围,一万多人在混乱中被歼,军长、师长大多被击毙,残部只得重返包围圈里。

富于逃跑经验的孙元良居然化装成中尉副官,趁乱骗过盘查,只身逃脱!后又化装成农民,逃到信阳火车站。1949年1月6日,华野发动总攻,杜聿明、邱清泉等人非死即降。孙元良却辗转回到了南京,苟全了一条生命。

随着解放战争的尘埃落定,1949年底,孙元良随兵败的国民党军残部来到台湾。背着战败丧师之责,加上国民党高级将领间的内斗,他精神郁闷,最后选择了退役从商。20世纪70年代初,孙元良一度旅居日本,开了一家名为“天福园”的面馆。1975年,他重返台湾定居高雄,在当地一家针织品公司当董事长。退休后,孙元良到台北定居,闲来无事时著书立传,写下了回忆录《亿万光年中的一瞬》,书中美化自己不说,殊不知书名还弄出个错误来。2007年5月25日,孙元良在台湾辞世,享年一百零三岁,是黄埔一期生中最长寿者。

第二部分 人世几回伤往事 第59节:张学良一生的数字谜团

张学良一生的数字谜团

在中国现代史上,张学良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曾数次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诸如东北易帜,宣告了中国自清末以来北洋军阀分裂割据局面的结束;武装调停中原大战,使民国元年以来的军阀大混战局面基本结束;发动西安事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历史性贡献,其卓越功勋和爱国风范将永垂青史。

张学良的离奇经历世所少有,这位曾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等要职的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自从1931年离开东北,一生再未回过东北;1946年告别大陆,也再未回大陆。他于1995年离开台湾侨居美国,也再未回过台湾,一直到终老美国夏威夷。可谓人在江湖,漂泊一生。他非凡的人生有不少数字之谜,这些扑朔迷离的数字谜团更增添了张学良的传奇色彩!

两个○一年:人生起点到终点

张学良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系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2001年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病逝,享年一百零一岁。

张学良的人生起点与终点都是○一年,都是一个新世纪的起点。

两个星期一:生日与忌日

张学良1901年出生的那天是6月3日,按农历是四月十七,这一天是星期一。他2001年去世的那天,是10月15日,也是星期一。

他过生日的原则:一般不过。要过,有一条铁打不变的原则:绝对避开农历四月十七和公历6月4日。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发生在6月4日,这一天的农历是四月十七,正是张学良生日这天。因此,张学良年轻时不过生日,有人问起他的生日是哪一天,他也总是设法回避。

后来年事渐高,不忍拂大家好意,他就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过生日可以,但要避开父亲的祭日。

张学良的九秩寿庆于1990年6月1日举行,他的妻子赵一荻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张学良是怎样的一个人》,文中说:“今天是他的90岁生日。”

其91岁华诞就更复杂了,1991年5月29日、31日和6月1日,旅美华侨先后三次为张学良举行祝寿宴会,张学良都亲自出席。《张学良年谱》记载:“5月29日,做寿当天,人人要与张学良照相、握手……”

而他的百岁华诞,小型家宴却是5月28日。

……

两个“九一八”:荣辱两重天

1930年的“九一八”,张学良一纸和平通电,使“阎(锡山)冯(玉祥)倒蒋(介石)”的中原大战各方偃旗息鼓,张学良一跃为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跃向自己人生的权力最高峰。

1931年的“九一八”,是众所周知的国耻日,致使日军迅疾侵占东三省,受到全国人民谴责。也是张学良的耻辱日。从这天起,他失去了东北,被戴上了“不抵抗将军”的帽子,跌入个人声誉的最低谷,并代蒋介石受过而辞职。

荣之至,辱之极,仅隔一年,且在一个日子,如此巧合,真是造化弄人。

两个1月13日:被囚与解禁

1937年1月13日,张学良被武装押离南京,被囚于浙江奉化溪口镇的雪窦山,从此正式地踏上了他那漫长的、颠沛流离的囚徒生涯,他的一切希望由此破灭,等待他的将是漫漫长夜。此后他长期被软禁,先后被囚于浙、赣、湘、黔、台湾等地。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去世。张学良从此真正开始获得人身自由。1993年4月,张学良受聘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5月又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理事长。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

第一个1月13日,是张学良被囚的开始。第二个1月13日,是张学良结束囚徒生涯的开始。

两个三十六年:非法同居与合法婚姻

1928年开始,张学良与赵一荻就两情相悦地走到了一起,双宿双飞,其英雄美人的故事被广为传播。但1964年以前他们只是事实上的夫妻,并不合法,只能算非法同居。他的合法妻子是于凤至。直到1964年,张学良才和于凤至解除婚约,和赵一荻正式结婚。

巧的是张学良与赵一荻生活了七十二年,以1964年为分界线,正好划分成前后两个36年;

1928年至1964年,属于非法同居,感情至上的三十六年;

1964年至2000年,才是名正言顺、情法皆合的三十六年。

两个四十五年:大陆生活四十五年,台湾被囚四十五年

1901年至1946年:张学良在大陆生活了四十五年。自离开大陆后,有生之年再未返回大陆一次。

1946年至1991年:张学良在台湾这四十五年里,没有离开台湾岛一步。直到1991年去美国探亲,张学良才算走出台湾。他于1995年开始侨居美国,2001年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病逝,结束了其命运多舛而又颇为传奇的一生。

第二部分 人世几回伤往事 第60节:“曹三傻子”是如何当上民国总统的

“曹三傻子”是如何当上民国总统的

曹锟,字仲珊,直隶天津人。曹锟年轻时,曾是保定府街头的布贩子,小本生意,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几个辛苦钱。他为人相当厚道,乐于助人,只要有人要他帮忙,力气出多少都心甘情愿,一帮到底,只要给他管饭就行,人送外号“曹三傻子”。就是这么一个很不起眼的人,后来居然飞黄腾达青云直上,一路飙升,直至当上了民国总统。

在民国历任总统中,曹锟确实是素质最低的一个。他并没有什么本事,之所以能平步青云,靠的是与生俱来的“两厚一福”。

一是憨厚。曹锟从小脸皮厚,憨厚写在曹锟脸上,更体现在他的日常行为中,“曹三傻子”的外号,并不是说他真傻,主要是言其憨厚,容易被人利用与捉弄。参加袁世凯的小站新军时,憨厚与实在帮了曹锟的大忙。小站新军,当时是大清国最先进的新式军队,招兵按曾国藩练湘军时的规矩,不招城里人,只要那些乡下土得掉渣的农民。按说,曹锟这种城里的无业游民,是新军特别不愿意招的,可是他的傻劲救了他。因为看起来,这个来自保定府的矮胖子比农民还要憨厚。曹三傻子进了军营,如鱼得水。傻子厚道,肯出力,不偷奸耍滑,而且认死理,对长官绝对服从,让干啥干啥,从来不讲价钱。自然得到了上上下下的广泛认可。

二是脸皮厚。曹锟以前混迹于保定街头时,脸皮就相当厚。只要看见人家请客,不管是谁请谁,只要其中有他认识的,进去一屁股坐下就吃。一次,曹锟蹭了一顿酒饭,多喝了几杯,出门撞上一家娶媳妇,曹锟死活非要掀人家轿帘,看看新娘子的模样。这下坏了事,人家是当地有势力的,当场就要揍人送官,幸好几个闲人拉住曹锟走得快,才没被拿住。回到家,酒醒了之后,曹锟越想越害怕,干脆,三十六计走为上,他溜了。去哪儿呢?正赶上袁世凯小站练兵,他投军去了。曹锟因厚脸皮而闯祸,没想到却因祸得福,从此进入了军界,命运出现了大转机。脸皮厚在军营里变成了优点——长官和同僚怎么拿他开心,甚至无端地羞辱,他都坦然接受,连一点不高兴都看不出来。在那个时代,中国军队的带兵官,大概都喜欢这种性格的士兵,于是,曹三傻子很快得到了长官的赏识,北洋军官学堂招生,傻子被推荐了上去。待到袁世凯当民国大总统的时候,这个当年保定街头的曹三傻子,已经是北洋军嫡系主力第三师的师长了。

三是福将。曹锟是个特别符合传说中“福将”特征的人——胖胖的,憨厚,脾气特好。军界的人多少都有点迷信,碰上福将,就是草包也得用。人家曹锟还是有福气,运气好,当师长之前,没有多少仗可打,等到有仗打的时候,主要是吴佩孚给他顶着,南打也赢,北战也胜。袁世凯死后,曹锟在军阀混战中越混越好,越混越大,最后在1922年打败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后,控制了北京政府,他居然做了民国总统,而且是实权总统。

可笑的是,曹三傻子做总统也是傻做法。1923年6月直系军阀把黎元洪逼下台,曹锟采纳收买议员的办法,在北京甘石桥设立议员俱乐部,为进行选举的活动机关,规定选举时出席议员每人贿以五千元支票。为了筹集贿选经费,他以借军饷为名,通令直隶所属一百七十县分大中小级,每县筹借一万元到三万元不等。他用搜刮来的一千三百万余元,收买了一批国会议员。1923年10月5日,曹锟被“选”为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10月10日,曹锟由保定入京,粉墨登场。结果被一向视民主政治为神圣的西方人骂为“猪仔总统”。曹锟贿选开了近代选举作弊之先河,是民国政坛的一大丑闻。

谁知好景不长,总统的宝座还没坐热,曹锟的厄运便来了。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时曹锟被软禁。1926年4月获释。后奔河南投靠吴佩孚。1927年2月,在国民革命军北伐即将抵达河南时,曹锟逃往天津,此后,长期寓居天津。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曾多次请曹锟出任伪组织头目,但曹锟始终予以拒绝,保持了民族气节。1938年5月,曹锟病死于天津,终年七十六岁。6月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第二部分 人世几回伤往事 第61节:章太炎捧杜月笙臭脚使国学蒙羞

章太炎捧杜月笙臭脚使国学蒙羞

近现代学人中,能真正称得上国学大师者寥若晨星,而章太炎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一位。鲁迅称他为“有学问的革命家”,胡适称他是“清代学术史的押阵大将”。许寿裳在《章太炎传》中这样评价章太炎:“以朴学立根基,以玄学致广大,批判文化,独具慧眼,凡古近政俗之消息,社会文野之情状,华梵圣哲之义谛,东西学人之所说,莫不察其利病,识其流变,观其会通,穷其指归。‘千载之秘,睹于一曙。’这种绝诣,在清代三百年学术史中没有第二个人,所以称之为国学大师。”

鲁迅,周作人,黄侃,钱玄同,曹聚仁……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无不在文化史册上熠熠闪光,他们全是章太炎的弟子!作为一代国学宗师的章太炎非常之清狂。1903年,章太炎主笔《苏报》,倡言革命。在一文中,他写道:“载湉小丑,不辨菽麦。”直呼当今圣上之名,且斥其无能,这在当时不啻是石破天惊。按照刑律,则属杀头之罪。正因此故,章入狱西牢,受尽折磨。也由于此事,章在读书人中之声望日隆。章太炎在民国骂孙中山,骂袁世凯,骂蒋介石,骂汪精卫,骂吴稚晖。骂得他们个个恼羞成怒,咬牙切齿。但介于章太炎名气太大声望太高,他们只能忍声吞气。

然而就是这位狂气十足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却与上海滩流氓大亨杜月笙建起了“平生风义兼师友”的交情,并以自己的如椽巨笔极尽阿谀之能事。这不仅是章太炎无法抹去的人生污点,更是国学的悲哀!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章太炎晚年居住苏州讲学,经济并不宽裕,但名声很大。有一次,居住在上海法租界的章太炎侄儿,与一位颇有身份与背景的人发生房屋纠纷,相持不下,就请章太炎帮忙。章太炎虽是名满中华的革命元老与国学大师,但是在只认权势与金钱的上海租界里却是无能为力的,无奈之中忽然想到杜月笙是法租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只得放下名流学者的架子,亲笔写去一封信,请杜帮忙。

杜月笙见信后,心中大喜,他正想结交这位名士呢,于是竭尽全力为章太炎侄儿排难解纷。问题解决后,杜月笙又专程去苏州拜访章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