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葬清- 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过点拨,朱由检想起了这件事,认定周延儒不但欺蒙自己,而且还犯有〃通内〃大罪。于是,立即命令锦衣卫将周延儒从家乡抓回京城,勒令自尽。当时,骆养性前去传旨兼验尸,他怕周延儒不死,还用一颗大铁钉钉进了前首相的脑门。与薛国观比较起来,周延儒还算是幸运的。因为皇帝当天就允许家属去收尸了。
据说,周延儒知道情况不好,临被捕时,将家中的珍宝细软全部堆在阁楼里,放火焚烧。史书记载说,由于里面有不少奇珍异宝,大火燃烧时,火焰都是五彩的。
有一次,皇帝和一个臣子聊天,谈起了周延儒。朱由检恨恨地说:“我就是恨他太使乖!”意思是说他恨周延儒太聪明、太乖巧。这位皇帝真的很难侍候。性情刚烈的袁崇焕他容不得,要杀死;性情乖巧的周延儒他也容不得,也要杀死。
当朱由检在东搞西搞时,护龙军已经在磨刀霍霍,而目标,直指由洪承畴统领的二十万大军!
……
被诸路明军打得只剩下十八骑的李自成潜入了商洛山,而在这里,作为护龙军游骑掌管者牛二正在等着他。





正文 第九章洪承畴的叹息(第一更)
 更新时间:2013812 1:45:11 本章字数:2461


史书总会有自己抽自己脸的地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权者以实际权力去左右史书的编纂,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史书本就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编纂他的人也没办法去身临那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节点。
就比如后世史书中对老道这个人的记载,极尽模糊,可以肯定的是他曾经在历史上留下过很深刻的一个背影,但他的正面却一直处在云雾缭绕之中。
他的出现和诡异,离去得似乎也很诡异,或者说,他的一生都充满着诡异,诡异到很难让后世读史之人认为真的有他这样的人存在过。不过,老道有两个徒弟,后来名声显赫,均成为大德者,为世人所敬仰。二徒坟冢建在一起,共同簇拥着一间衣冠冢,这就等同于向当世人和后世人确立了他们二人同出一师的传闻,也是后人确认老道这个人真的存在的最大依据。
……
龙辰命身旁的护卫就地等待,自己下马前去和老道会面。在李凝的来信中,龙辰已经知道是一个道士救了自己的女儿,虽说龙辰不相信鬼神之说,但也不至于太过排斥。
“多谢道长救下小女。”龙辰向老道恭身一拜,这一拜,是作为父亲的龙辰向自己女儿的救命恩人表示感谢。
老道倒是一点也不不推辞,受了龙辰这一拜,然后道:“王爷,你信鬼神么?”
龙辰摇头一笑,道:“不信。”
龙辰的回答似乎在老道的预料之中,老道拂尘一扫,正色道:“就请王爷看在老道我救了令千金的份儿上,听老道两句忠告,可否?”
“可以。”
老道点点头,而后双目怒瞪,气势陡然一变,由原来的仙风道骨气质变成了一个久居上位的掌权者,开口道:
“龙辰,留我女真一族一条生路,切莫赶尽杀绝。”
这句话说完,老道整个人气质再度一变,同时老道身上的道袍全都被汗水湿透,略显疲惫道:
“第二句,王爷,立嗣要趁早,你膝下子女皆非寻常命格,若真的闹到了诸子夺嫡的程度,岂不是让这天下徒生变乱么?”
老道说完第二句话,略微颤抖地向山坡上走去,一步一步走出了一些绝然的味道。
龙辰还在思索着老道之前的两句话时,忽然原本还算空透晴朗的夜空居然闪起了一道刺目的亮光,紧接着响起了一道炸雷声,当龙辰再次看向老道之前所在的位置时,只剩下些许飞灰。
……
龙辰称王的奏报消息马上传遍了整个护龙军,大仁听到这个消息后的一句埋怨话,似乎喊出了整个护龙军的心声:“大帅怎么不干脆称帝,给自己整个王爷干什么。”
辽镇破灭,护龙军的势力范围已经延伸到整个辽东,就连女真人也不得不收缩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敢和护龙军起冲突。而龙辰仅仅领一万铁骑就穿破大明军队的拦阻,来到京师脚下的壮举更是振奋军心,尤其是龙辰那句:“马踏京师,入主皇极殿”的宣言更是让护龙军上下将士热血沸腾不已。
大帅,是真的打算当皇帝的!
护龙军是龙辰从最开始一手打造出来的军队,它和大明这个体系没有什么纠葛关系,这也是龙辰可以毫不顾忌地说打辽镇就打辽镇的原因。
若是他护龙军是大明将领,麾下兵士也都是大明军队,那么若是想要造反就很难了,每个士兵都和自己的造反对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很难保证你的麾下能够全心全意跟着你反下去。
自此以后,大帅何时称帝,成了军中将士最常谈论的话题,而龙辰如今不称帝却称王的做法,着实让护龙军将士们有点憋着不得劲的感觉。
相较而言,大明二十万大军北上的消息对护龙军来说就不是怎么在意了,明军的战力护龙军也都清楚,自家连女真人都能收拾,还怕收拾不了只能被女真人收拾的明军?大帅就带着一万铁骑就能轻松杀到大明都城,这二十万明军这能拦得住咱们护龙军?
……
当龙辰称王的消息被放到朱由检龙案上后,气急败坏的朱由检立刻连发数封圣旨,急切地催促洪承畴、卢象升和孙传庭迅速北上。
圣旨言辞激烈,语气是一次比一次没有耐心,就连传旨太监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天威浩荡,大是如斯。
洪承畴脸色阴沉起来,对孙传庭和卢象升道:“这可怎么办,圣上已经不给咱们时间了。”
孙传庭没好气地撇过头,捏紧了自己的拳头。
卢象升也只能叹息,没有言语。
本来,洪承畴手中有四万从陕西战场上剿灭农民军所锻炼出来的军队,战力还是不错的,而孙传庭手下的两万秦军,也是颇能善战,卢象升虽说两万天雄军被龙辰击败,只剩下了一万有余,但依旧有着一些战力。这三路人马,拼凑出来也就七万罢了,但朱由检却将各路赶来勤王的明军全都调给了洪承畴,硬是给他塞到了二十万之数。
新多出来的十三万军队,原本分属于各个地方,各个序列,并且战斗力和军纪极其低下,属于那种就算拿去打农民军都有可能不顶事的部队,如何拿这样的军队去碰护龙军?
洪承畴没办法,只能故意压住行军速度,基本上是走走停停,然后下大力气训练这帮“乌合之众”,至少要在和护龙军真正接触前把他们练出点样子。
到时候二十万大军,仗着人数上的优势,这仗,还是有的打,也有一些可能将护龙军给撵回去。
但是自家皇帝却不给自己时间,眼下军队还没训练整合完毕,却硬是逼着自己去北上打护龙军,身为当世有数的名帅,洪承畴真的很不看好接下来的战局。
“罢了,不耽误功夫了,若是我们再不快点北上,说不得锦衣卫就得过来了。”洪承畴苦笑一声,下了决断。
孙传庭和卢象升都表示同意,虽说如今没有准备好,可能接下来的战事会很艰难,但若是把自己等人都给下了,换另外一批将领来指挥,结局可能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二十万明军,终于改变了自己蜗牛爬的速度,开始向山海关进发。
山海关内,赵一名笑着对朴正恩和大仁说道:“明军终于动了。”
大仁不以为意道:“早就等得不耐烦了,那帮明军先前畏畏缩缩得不敢来,弄得我手都痒了。”
朴正恩则是道:“山海关城墙已经加高加厚,并且周围各堡寨的兵丁也都全部收拢了进来,外面也都坚壁清野完毕了,就等着那二十万明军来。”
赵一名耸了耸肩:“你们说,咱们大帅称王,是不是也是为了激明军早点北上?据说知道咱们大帅称王的消息后,可把那个大明皇帝气得够呛。”
大仁拍手道:“是极,日后大帅夺了这大明天下,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这大明皇帝。”





正文 第十章   翻手为云(第二更)
 更新时间:2013812 1:45:11 本章字数:2424


李自成的农民军从四川回军,攻取陕南、宁强、七盘关,在汉南(汉中南部)、兴安(安康)山中休整屯聚两个月后,移师陕西潼关。
明三边总督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部将曹变蛟、总兵贺人龙在潼关南原设下埋伏。十月初四,李自成农民军进赴南原,遭到洪、孙明军两面夹击,李自成全军溃散,妻女俱失。
如今的李自成,仅率刘宗敏、田见秀、李过(李自成侄子)、李成(李自成弟弟)、高一功(李自成妻弟)、王虎、张世杰、张能、谷可成、李双喜(李自成养子)、张鼐、刘文魁、俞彬、白广恩、高杰、顾君恩等十八骑突出重围,潜入商洛山。
而原本打算搜山,彻底铲除李自成的孙传庭等军,被朱由检强行拉到了防备护龙军南下的战事之中,未能进行搜山,这才让李自成得以逃出生天。
但是此时的商洛山,和以前的商洛山不同,在一年前,这里忽然涌入了数百名精壮的汉子,分别融入了各个堡寨村子中生活,如今已经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再也不分彼此。
牛二坐在一个山坳上,在他面前站着一个面相朴氏的中年男子,他和普通的庄稼汉似乎没什么两样,但是当这个男子见着牛二后,立刻激动地向牛二单膝下跪行礼,声音激动道:
“将军,属下终于等到你了!”
牛二将他扶起,问道:“弟兄们都还好么?”
男子沉声道:“将军,我们这一营二百五六人一年前来到这商洛山下,如今有四人已经病死,其余二百五十四人全都还在。”
“很好,最近这商洛山来了一路人马,你知道么?”
“将军所说的,可是李闯?”
牛二点点头,道:“牛二败逃进商洛山,他马上要做的定然是招兵买马,你带着剩下的弟兄们就去投了他,让兄弟们好好帮着他打明军。”
男子有些疑惑地看了眼牛二,却依旧点头应承下来。
牛二拍了拍男子的肩膀,叮嘱道:“叫弟兄们在李闯军中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往上爬,到时候再听大帅振臂一呼。”
“将军放心,俺们生是护龙军的人,死是护龙军的魂,大帅叫俺们做啥,俺们都没二话说。”
“大帅已经称王了,日后称帝也不远了。”牛二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这个护龙军汉子。
“俺这就回去召集营里头的弟兄,明日就去投那李闯队伍,在俺们心中,这天下也就俺们大帅配坐!”
一扫庄稼汉的憨厚,这名护龙军兵汉身上的军旅之气勃发而出。
待得那名潜伏在这里的护龙军军汉离开,牛二忽然感觉后背有一些发冷,他很疑惑:为何大帅能在一年前预知李自成会套进这商洛山,随后更是提前埋下伏手。
……
如今的谷城,驻扎着张献忠的兵马,前阵子实在是被逼的混不下去了,张献忠降了朝廷。
去年,有一群跑马走镖的汉子进了谷城,这些汉子聚在一起建了一个宅子,平时也就种种地,有闲工夫走趟镖。
这些操着辽东口音的汉子们为人仗义,从不恃强凌弱,故而在谷城地面上挺有威信。
张献忠初来谷城时,当地百姓畏其如虎,不敢上前搭理,只有这帮辽东汉子兴高采烈的向张献忠贡献出了自家所有家当,而后五十多个人一齐投了张献忠的队伍,可把这张献忠高兴得不得了,亲自设宴款待他们,并引以为日后臂膀主力。
是夜,其中一名领头的汉子放飞了一只信鸽,并且轻叹道:“大帅,卑职等人等了一年,终于等来张献忠了。”随后,这名领头汉子转身看向自己身后跪着的兄弟们,喝道:“弟兄们,如今咱们虽说投了张献忠,但可千万别忘了,咱们究竟是谁的人!”
五十条汉子同声低喝道:“生是护龙军的人,死是护龙军的魂!”
……
这是一间宽敞的大宅子,只是如今稍显破旧,可是依稀可见昔日的风光。
一名黑衣人翻·墙潜入了这个宅子中,刚刚落地,一柄大刀便向他迎面砍来。
黑衣人双腿迅速蹬地,整个人后跃出去,落在了远处,随即出声道:
“总兵大人,身手依旧了得啊。”
吴襄收刀,喝问道:“你知道老夫是谁,尔敢夜里潜入老夫家中,果真不怕老夫一刀将你斩了!”
黑衣人无奈地耸了耸肩,道:“您屋外有东厂番子看着,白日里我进来岂不是给您惹麻烦?这才只能选在夜里头。”
“是谁派你来的?”
“这是祖大人给您的信。”黑衣人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递给了吴襄,似乎丝毫不怕吴襄这个时候忽然一刀劈下。
递交了信件,黑衣人笑了笑,道:“大人,虽说您家外面有东厂番子盯着,但如今的东厂和锦衣卫早就不是当年的东厂和锦衣卫了,您放心,只要您下了决断,我们有能力保着您一家去辽东。”
话毕,黑衣人转身重新翻出了院落。
吴襄手中抓着信,回到了屋里。
拆开信封,吴襄眉头微皱,因为这并不是祖大寿的字,再余光扫过信的末尾,赫然是“龙辰敬上”四个字。
这一夜,吴襄一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