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在 1977 年春天复出之前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邓小平宣读的悼词颂扬了周恩来。但悼词内容是按政治局的指示写就的,所以毛泽东和「四人帮」也很难不同意。
悼词中说:周恩来为党、为战无不胜的人民解放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为工人、农
民和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作出了贡献。他为无产阶级专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外交事务上他贯彻了毛主席的革命外
交路线。周恩来同志一生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他总是顾全大局,遵守党纪,善于团结绝大多数干部。他
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为其他领导人树立了生活艰苦朴素的榜样。邓小平又总结道,他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同疾病作了
顽强的斗争。'514'
追悼会一过,立即宣布正式的悼念活动结束。尽管报纸上刊登了追悼会的简讯和邓小平致的悼词,但与革命领袖
去世时通常的做法相反,版面上几乎没有刊登任何介绍周恩来生平的文章,也没有关于天安门广场上和运送灵柩时参与
悼念群众人数的官方估计。对于这种淡化周恩来去世的做法,很多人感到愤愤不平,不仅是因为没有为受到他们崇敬的
人举行适当的悼念会,还因为这暗示着周恩来和邓小平的对手在政治上占了上风,他们将实行与周恩来背道而驰的政策。
'515'
追悼会过后,按周恩来遗孀邓颖超的请求,由她陪伴周恩来的骨灰前往机场。在那里,工人将骨灰送上一架飞机,
从空中撒向他奉献了一生的中国大地。'516'
邓小平下台和华国锋当选:1976 年 1 月
悼念周恩来的活动仅仅让政治局的批邓会议中止了几天。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两次检讨很不满意,在周恩来追悼会
的前一天就作出指示说,要把这些检讨印发政治局,作进一步的讨论。'517' 在邓小平看来毛的意图不言自明。在 1 月 20
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当邓小平第三次作检讨时,他再次表示希望有机会见到毛主席。江青问邓小平为何要见主席,邓小
平说,他要亲自向主席说明自己错误的严重性,亲自聆听主席的批评和指示,还要对自己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作出说明。
'518'但是毛泽东一向拒绝跟他的批判对象见面,这次也不例外。他不想单独听邓小平说什么,因为邓小平很容易事后不
认账。'519'
邓小平知道自己无法单独见到毛泽东后,立刻提笔给他写了一封信,实际上是宣布自己准备辞职。他把信交给了
毛远新,请其转交毛泽东。他写道:「我首先向主席提出:解除我担负的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责任,恳请予以批准。'520'
现在,已过去两个多月,批判还将继续下去,再不提出会妨碍中央的工作,增加自己的过失。至于我自己,一切听从主
席和中央的决定。」'521'
毛在收到邓小平的信后,第二天又与侄子见面,听他汇报邓小平在昨天会上的表现。在毛远新看来,邓小平的检
讨仍然不充分。毛远新还向毛泽东汇报说,三位副总理枣华国锋、纪登奎和陈锡联(这三位年轻的省级干部分别在 1973
和 1969 年调入政治局,日后成为更高职务的主要候选人)枣都请求有人牵头处理国务院工作。毛立刻回答说,可以
让华国锋带个头,并随即主持党的日常工作。'522'
华国锋不仅对外国人来说是个新面孔,甚至对中国民众也是如此,但毛泽东认识华国锋已有 20 年。毛第一次见
到华是在 1955 年,当时华在毛的家乡湖南湘潭任地委书记,大力拥护毛泽东激进的农业集体化政策,给毛留下了良好
印象。在过去的 20 年里毛泽东一直很了解华国锋,华国锋在每一场政治运动中都坚决拥护毛泽东,而每一次运动之后
也都得到了提拔。在毛 1959 年批判彭德怀和后来林彪坠机后批判林彪时,华国锋都证明了自己是毛的可靠拥护者。其
他北京领导人是在 1973 年华国锋升进政治局后,才有机会对他有所了解(参见本书附录〈邓小平时代的关键人物〉)。
王洪文性情固执、难与他人共事,华国锋则是与观点不同的干部也能做到关系融洽。华在文革前就是高干,因此那些刚
恢复工作的老干部容易接受他。「四人帮」也接受他,因为他们乐观地以为此人性格温顺,易于操纵。
毛泽东告诉毛远新让华国锋牵头的同一天(1 月 21 日),张春桥和江青安排召开了清华、北大的党委会议,会
上第一次点名批判了邓小平。曾经受到邓小平支持者批评的清华干部迟群,带头组织了更多公开批邓的会议。'523'
毛泽东先公开批邓,再让他退出政坛,他作这样的时间安排自有其考虑。在 1975 年,群众都把邓小平看作领导
人,认同他的工作表现。为使华国锋这个新领导人被人们接受,不因邓小平的存在而受到影响,最好是让邓小平退出公
众视野,降低他在群众中的威望。
中国民众和外国媒体是从 1 月 26 日的《人民日报》上预感到了华国锋的高升。虽然这则新闻没有用通栏大标题,
而是放在第三版一条不起眼的报道中,只说华国锋接待了一个罗马尼亚贸易代表团。'524' 1 月 28 日,毛泽东正式让华国
锋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525' 2 月 2 日,邓小平提出辞职两周后,党中央向全国高层干部宣布:经政治局一致同意,任
命华为代总理。'526' 邓小平这时已经退出人们的视线。他提出辞职后,直到 1977 年夏天才回来工作。'527'
毛泽东知道,华国锋不像邓小平、周恩来那样出类拔萃,但他实在找不到其他年龄和经验都合适、又能符合其要
求的干部。至少就当时而言,毛泽东虽然放弃了邓小平,但他并没有放弃抓安定团结,而华国锋(与王洪文不同)既不
树敌,也不搞派系。其实,华国锋属于那种邓小平考虑提拔下级干部时也会寻找的人:他是一步一步被提拔起来、能够
解决问题的实干家。虽然他缺少马列主义理论素养和外交经验,但毛泽东希望他能逐渐熟悉这些领域。
也许对于毛泽东来说,最重要的是华国锋是文革的受益者,因此可以确信他不会否定文革。与邓小平不同,华国
锋没有自己的势力基础,他能掌握领导权全凭毛泽东拔擢。所以毛可以放心,他会维护毛的威望和遗志。'528'
但是,在高层缺少经验的华国锋只是被任命为代总理:毛泽东在最终任命他之前,仍然要观察他。1975 年 1 月,
毛对邓小平表现出的领导能力十分放心,才把党政军全部头衔正式交给了他。相反,华国锋在 1976 年 1 月既没有进入
政治局常委,也没有被任命为党的副主席,甚至没让他担任任何军队要职。但是毛泽东确实把主持政治局会议、领导党
和政府日常工作的全部责任交给了华国锋。华最初的任务之一是领导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即批判邓小平为许多老
干部恢复工作的做法。
批邓运动的失败
即使在撤了邓小平的职,准备对他进行公开批判之后,毛泽东对批邓仍是有节制的。他在 2 月 21 日选定华国锋
后的讲话中说,与邓小平的分歧还不是那么严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不是敌我矛盾;对邓小平的工作以后还要再商量;
现在可以减少他的工作,但还是要让他继续工作,不能一棍子打死。毛泽东没有完全抛弃邓小平,但他决定开展一场公
开的批邓运动。他还尽量减少邓小平对军队的控制,使他难以联合军队反对自己。
1 月 18 日,即邓小平把辞职信交给毛泽东的两天以前,大约有七八千名国防科技干部在先农坛体育馆召开了批
判「右倾翻案风」的大会。曾与邓小平在国防科技领域密切合作过的张爱萍将军此前已受到严厉批评,江青甚至说他是
国民党特务。张捎话说自己身体不适不能到会,并称自己作出的决定由他本人承担责任,与部下无关。'529'
当政治气候迅速转为不利于邓小平及其同事时,张爱萍将军并不是唯一感到不适的人。除了张爱萍以外,另外三
个「金刚」及其亲密同事枣胡耀邦和他推动科技工作的同事,万里和他主管铁路的同事,以及周荣鑫和他教育界的同
事枣也都受到了批判。两个月后周荣鑫去世。中央在 2 月 2 日宣布,由于叶剑英元帅生病,由陈锡联主持中央军委工
作。陈锡联在辽宁时与毛泽东的侄子毛远新过从甚密,因此毛远新可以做陈锡联和毛泽东的联络员,确保军队维护毛的
利益。2 月 16 日中央批准了中央军委的报告,宣布邓小平和叶帅去年夏天在军委扩大会上的讲话有严重错误,停止传
达他们的讲话文件。此报告一公布,邓小平和叶帅在军委的工作也随之结束。'530'毛泽东不想冒任何风险,让受到批判
的邓小平和叶帅有可能与军队领导人联手跟他作对。
由毛远新牵头,中共中央组织召开了由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负责人参加的批邓会议。这次会议从 2 月底
开到 3 月初,很多地方领导人都是在这次会上第一次听说毛泽东批评邓小平的,而材料又是毛远新搜集整理的。毛对毛
远新说,邓小平把毛的「三项指示」(反修防修、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放在一起的行为,既没有得到政治局
的批准,也没有向毛汇报。毛还批评邓小平所讲的「白猫黑猫」论(即「不管是黑猫、白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认为这个说法并没有将帝国主义和马列主义区别开来,反映出邓小平的资产阶级思想。张春桥插嘴说,邓小平是资产阶
级的代表,他对内搞修正主义,对外搞投降主义。
这之前在会上批邓是不点名的,但是在这次会议上华国锋点了邓小平的名,批他搞「修正主义」路线。不过华国
锋和毛泽东一样,对批邓运动作了一些限制:不要上街张贴批邓的大字报,不要在广播电台上批判。3 月 3 日,毛泽东
和华国锋批邓的文件传达到了全党。'531'
江青像通常一样,没有那么节制。她在 3 月 2 日召开了一个 12 省负责人的会议,试图将邓小平错误的严重性升
级,把他称为「反革命」和「法西斯」。在毛泽东看来这太过分了。他批评江青不跟自己商量就开会,并禁止发表她的
讲话录音。3 月 21 日,《人民日报》号召「深入批判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但北京的干部明白,毛泽东仍希
望邓小平回心转意,这是在给他机会。'532' 然而邓小平没有任何软化立场的表示。到 4 月 5 日时事情已经很清楚,批邓
运动在群众中是不得人心的。
示威支持周恩来和邓小平枣天安门广场:1976 年 4 月 5 日
中国的清明节(每年的扫墓日)是每年祭奠亡灵的日子。离 1976 年清明节 4 月 5 日还有好几周的时候,「四人
帮」就预感到有人会利用这个时机上街游行悼念周恩来。他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在北京,不仅干部和学生,很多一般
群众也对 1 月份没有为周恩来举办适当的悼念活动感到气愤,他们的确打算在清明节表达对周恩来的崇敬。
清明之前的 3 月 25 日,「四人帮」控制的上海《文汇报》发表文章批判邓小平及其「后台」,称还有另一个「走
资派」。人人都明白这是指周恩来。在这件事上,「四人帮」理解民情的能力极差,因为这篇试图抹黑周恩来的文章引
起了反弹。当年当过红卫兵的人愤怒了,把他们过去在批判江青的对手时学到的本领反过来用在了江青身上。在上海,
一大群人立刻包围了报社,要求作出解释。
在距上海三小时火车车程的南京大学,很快就出现了抨击《文汇报》文章的大字报,示威也从大学蔓延到南京主
要街道。人们抬着花圈从南京市中心的街道向雨花台进发,将花圈摆放在陵园内;这里是为纪念被国民党杀害的十万共
产党人而建立的墓地。后来「四人帮」让自己的人取走花圈,并阻止了进一步的示威。他们不让官方媒体报道南京示威
的消息,却无法阻挡消息从非官方的渠道传播到其他城市。'533'
3 月 26 日,南京爆发示威活动的次日,邓小平被叫到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被批判为名声扫地的党内资产阶级的
头子,并被谴责要抢班夺权、另立中央、最终复辟资本主义。'534' 实际上邓小平还受到警告说,4 月 5 日如果发生任何
示威,他也要对其负责。
仅仅四天之后,3 月 30 日,悼念周恩来的第一批花圈开始出现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人们张
贴悼念周恩来的诗文,歌颂周恩来、抨击「四人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