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求生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求生记- 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夏候敦自从成为独眼龙之后最恨的就是别人叫他独眼夏候,当下火往上撞却又拼命压住,心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张飞就是在激我动怒好中其计。我忍!反正韩浩的步卒最迟明天就会跟上来,我也不和你争这一时之气!”

强忍住怒气,夏候敦不理会张飞的大呼小叫,退兵十里扎营休息。那边张飞见夏候敦退去走远,蛇矛又扛回肩膀上,嘿嘿笑道:“怎么样,俺老张用起计来可不比你孔明差……”

第二十二回 有喜亦有下(下)

说夏候敦怕中了张飞的埋伏,退兵十里扎营休息。刚立下,夏候敦又突然觉得张飞很可能是在虚张声势。想了一会儿夏候敦干脆再派出了一些斥候,看看张飞现在有什么动静。

没有多久斥候回报,说江陵港口的南面约有两千人从丘陵中出来退回港中,北面则有几百人进入江陵港,认真算一下的话兵力绝对不多。

“差不多就三千人?那不正好是张飞本身率领的军兵数目吗?好个莽张飞,我居然被他耍了一把!”

想通此节夏候敦勃然大怒,差点没直接下令手下这一万骑兵马上杀奔港口而去。只是夏候敦转念一想,为求稳妥他再次吩咐斥候好好的探查一下,看看是不是港口的南北两面再无异样。很快斥候回报说江陵港口的南北两面再也看不见一兵一卒,港口中张飞的士卒也都在忙着离岸登船,夏候敦闻讯不作他想,即刻点起兵马直奔港口而来。

而张飞这边又如何呢?

老实说,张飞用计有前没后。灵机一动之下张飞是会有些鬼点子出来,可是第一步完成之后,下面的连接却没去考虑过。在原本的历史上,张飞在当阳桥吓退曹操之后一时心虚拆了当阳桥,现在张飞唬退了夏候敦就急着把在港外南北两面虚张声势的范疆、张达给叫回来登船离港。其实张飞真的是太性急了,他如果让范疆、张达在外面多埋伏一阵。候至天黑时才让他们悄悄溜回来,夏候敦在心疑之下还不敢马上就进逼过来。现在嘛……十多里的路程,一万骑兵马一撒欢就到了。

还好,张飞地三千精锐一回港就先上了船,两千多江陵守军也把剩下的粮草军需搬运得七七八八的,等到斥候回报张飞夏候敦已经进逼过来时,张飞急命开船,搭载着三千精锐和大批粮草军需的船只相继快速离岸。至于那两千江陵守军和剩下的少数粮草。张飞也顾不上了。

自己的主要力量得以保全按说是好事。可张飞也实在是有些气不过。气夏候敦怎么反应得就这么快?于是张飞吩咐其他船只先行一步,再把自己的帅船驶离了岸边一段距离,仓库和没用上的船只又放上一把火,之后就双手叉腰立在船头,等着夏候敦追到江边来。张飞这是想在江上冲着夏候敦开骂,好歹也要出一出心中地闷气。

曹军冲进港口时,两千江陵守军就陆续投降。夏候敦望见刚刚燃烧起来地大火。一面发付手下军兵救火,自己带了数百骑直奔码头而来。

张飞在船头看见夏候敦气急败坏地样子,哈哈大笑道:“夏候元让,你来迟了!你家三爷爷不过是略施小计就唬得你退兵十余里,等你反应过来,俺老张粮已装载兵已入船,安安稳稳的回江夏向大哥复命去也!你现在急巴巴的赶了来,就当是给俺老张送行的吧。哈哈哈……”

夏候敦的鼻子差点没给气歪过去。手中枪一指张飞骂道:“张飞小儿,我以为你是个勇冠三军的勇将,却未曾料想你在荆襄住了这几年。也学会玩这些阴谋诡计了!似你这般不敢在阵前一决生死,算什么英雄豪杰?是男儿汉就下船来,我与你大战三百合!”

张飞道:“我呸!俺老张才多少人马,和你的一万骑兵打俺老张可太吃亏了。只是不用点小小地计策让你吃点亏,你夏候元让还会以为俺老张好欺负!”

夏候敦怒道:“张飞,你这个无胆鼠辈,下船与我一战!”

张飞回敬道:“想打啊,行啊!你上得船来俺老张陪你一战便是!”

“你你你,你下来!”

“你上来!”

“你下来!”“你上来!”……

这二位在那里上来下来的隔岸对骂,两边观战……不对,应该是观骂的将校士卒可都忍俊不禁了。

范疆与张达见张飞现在得直就和一街头无赖一般也着实无语,只是观望了一下码头上曹兵的动静后张达上前劝说张飞道:“三将军,我们快扬帆起航吧,曹军那里……”

张飞随手一推:“不行,俺老张还没骂过瘾那!”

张达被张飞推得一趔趄,范疆赶紧扶住。张达稳住身形复又劝道:“三将军,曹军那里正有一批弓箭手在赶过来,他们这是要向我们开弓放箭。还有那边有几只船被扑灭了火,万一曹军登船拦

的去路那我们就走不了了。”

张飞楞了一下,甩眼望望码头上曹军的动态确如张达所言,赶紧吩咐水手扬帆起锚,这边犹不解气的冲着夏候敦骂道:“好你个夏候元让,敢在暗中算计你家三爷爷!对不起,俺老张看穿了你的诡计,不陪你玩了!俺老张去也!”

夏候敦气急败坏地喝道:“快,快给我登船,一定要拦住张飞!弓箭手放箭!”

箭是放了,不过张飞算过距离,码头上地箭射出来根本对船只就没什么伤害可言。至于登船拦截……

“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开船去追?”

“夏候将军,我们尽是北兵,不懂如何驾船啊。”

“江陵降兵那……算了,追不上了。”

夏候敦气愤之余,眼见张飞的船已经扯满风帆,知道追也没用只能作罢。只是这时张飞嬉虐的声音又传了过来:“回江夏找夫人一起喝酒去喽!”

一想起家族中引以为耻地夏候樱,夏候敦暴跳如雷……

——————

建安十三年秋,曹操大举南下,以势如破竹之势攻下了荆襄要地的襄阳、江陵诸郡。刘备率军退守江夏、夏口,作好的固守的姿态。这些似乎与原本的历史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刘备的老底要雄厚了许多,当阳、长坂这两仗没有发生之类的。不过该出名的还是一样要出名,新野一役赵云与徐庶这二位被曹操牢牢的记在心中。老曹爱才如命,欣赏徐庶的足智多谋,喜爱赵云的文武双全,也在暗中下定决心,只要一有机会就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二位给收归帐下。当然,像关羽这样的人如果也能收到那就最好不过了。

张飞是水路,安安稳稳的沿江而下退回江夏不是难事。赵云与徐庶的四千人马因为走得是陆路,行程上相对来说是要慢上一点,中途还追上了一批新野、襄阳逃往江夏避难的百姓,于是就保护着这些百姓前往江夏。好在曹操的目光全都集中在襄阳与江陵,刘备又老早就逃到了江夏,曹操就没有派兵追击,这也是当阳、长坂两仗没有打起来的原因之一。

却说徐庶退到了江夏,刘备少不了厚加慰劳一番,并吩咐徐庶好好的休息一下。只是才一入夜,一个信使就找上了徐庶的住处。

“你是何人,寻我何干?”

徐庶怀疑的望着信使问出这句话。其实从来人的装束上可以得知是柴桑陆氏的族人,因为在陆氏族人的服饰心口上有柴桑陆氏的图腾,这也是陆仁在继任陆氏宗主之后搞出来的花样之一。反正夷州的纺织与刺竹水平在当时来说高得可以,旁人想仿制都很难。而且这个图腾现在就有点像现代集团公司里职员的工作证一样,为陆氏在四处行商提供了不少方便之处。

使信恭敬的礼道:“在下陆杰(感谢某书友龙套),柴桑陆氏中人。此来是奉陆氏宗主陆夷州之命,将一封书信呈于……徐军师。”

徐庶微微一惊:“你知我真名?”

陆杰道:“宗主早已知晓徐军师之名的,徐军师忘却了吗?”

徐庶回想起当初与陆仁结识的事,稍稍点头后接过了陆杰呈上来的书信。打开书信一看,见上面的字迹清秀飘逸,显然是出自女子之手,单就字体而言令人赏心悦目。不过信的内容就不那么好了。

一封信看罢,徐庶的脸上就变了色,一把抓住陆杰的衣领怒道:“我家母现在何处!?”

陆杰平静的回答道:“在下不知,不过旬日前宗主的船队才离开的柴桑。若是陆杰料想不差,徐军师令堂就在船队当中。”

徐庶缓缓的松开了手,将信又读了几遍问道:“信中字迹似是女子手笔,应该是贞宗主写的吧?陆夷州知道此事吗?”

陆杰道:“若无陆夷州授意,宗主又岂会如此?”

徐庶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挥手道:“你先去吧,容我禀过主公便会赶往柴桑。”

陆杰道:“恭候大驾!至于徐军师的行装,陆氏自会代为安排妥当。”

徐庶默然的点了点头,心中暗道:“陆仁,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二十三回 不一样的前奏

夏码头,刘备、诸葛亮一行人正在与徐庶依依话别。

刘备与徐庶已经主臣数年,彼此间互相信赖,感情十分深厚。一朝别离自然是相顾而泣,不忍相离。垂泪过后,徐庶按住心口道:“庶得蒙主公厚爱,本欲助主公图王霸之业,可惜……今庶慈母失身被被擒,庶方寸已乱,无益于事,只能就此请别。主公保重!”

刘备哪里舍得徐庶这样的一流人才?见徐庶去意已决,急忙挽住了徐庶的手道:“元直一去,备当如何是好!?”

徐庶望了眼刘备身边的诸葛亮,轻轻摇了摇头道:“主公,孔明之才胜我十倍。有他相助,主公日后定能大展鸿图。主公但有大事,多与孔明商议便是。”

刘备知道已经无法挽留徐庶,只能摇头作罢。徐庶向刘备告了个罪,把诸葛亮拉到了一边说几句悄悄话。这对好友相对无言,都只是无可奈何的摇头。许久徐庶才伸出手虚搭在诸葛亮的肩膀上道:“孔明老弟(徐庶年长诸葛亮两岁),只怕以后我们没机会再一起喝酒聊天了……好好的辅佐皇叔吧。你的才干远远在我之上,也相信你日后的成就会不可限量。”

诸葛亮紧锁眉头,低声问道:“元直,你真的不留下来?陆仁他虽然以令堂为质,但我料想陆仁他断然不会加害令堂……”

诸葛亮的话没有说完,徐庶便挥手打断道:“不必说了。孔明。早在水镜先生门下求学时,你是少数几个知道我的过去如何地人,也是能不计较这些和我结交的知心好友之一。你该知道,我活了这大半辈子,可以说行事间都能自问无愧于心,但对家母却有愧于心,因为这多年来我从未在家母膝下尽过半分的孝道。本来是想在刘皇叔帐下谋得些前程,介时能让家母稍感欣慰。恕去我年少时的狂妄之过。可是……唉——!”

诸葛亮明白徐庶的想法。翻手附住徐庶的手道:“自古忠孝难两全,忠孝之间你选择了孝道,我们也不能再说什么。元直,保重!若得机会,不妨捎些书信回来。”

“保重!”

辞别众人,徐庶转身大步上船。舟船扬帆驶向柴桑,徐庶在船尾向众人挥手道别。

船只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刘备缓慢而无力的垂下手,脸上写满了失落。在他地心中,有懊悔、有愤怒、有不满,还有许许多多说不清道不明地苦楚。要是用句现代嬉虐地词汇来形容的话,刘备现在是郁闷到了家。长久以来刘备身边一直都缺乏真正的谋士,而徐庶作为刘备的首任谋士,给刘备带来的莫大好处刘备能不心里有数?现在徐庶的离去,对刘备的打击真地太大了。

众人都无言许久。人群中只有叹息之声。刘备失落的神情诸葛亮看在眼里。自己长长的叹了口气,向刘备深深一揖道:“主公,亮特来请罪!”

刘备楞住。愕然半晌之后才问道:“请罪?先生何罪之有?”

诸葛亮道:“元直此去,主公痛失一臂。究其祸首,却是在亮身上。”

“此事却又与先生何干?”

诸葛亮又长长的叹了口气:“主公,若不是当日亮恳请主公强借贞商队舟船暗图襄阳,因此而触怒陆仁,陆仁是断然不会如此的。”

刘备道:“这……这两年事之间好像扯不上什么关系吧?”

诸葛亮摇头道:“主公,亮虽然仅在数年之前与陆仁有过一面之交,但是能看出他的为人与想法与我们大相庭径。陆仁为人很重私情,换言之也就是顾家,绝不允许自己的家人受到什么伤害。若是他的家人受到了什么伤害,他也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机报复。当初他叛离曹营,为地不也仅仅是一个侍女出身的侧室婉儿吗?”(PS一下,荆州这一块地方没人知道婉儿未死……)

刘备愕然道:“先生是说陆仁此举是报复备强借舟船并强请贞出面施计一事?可是备不是已向贞赔过礼,还加倍补偿了船资给他吗?”五千金哎!不是个小数目!

诸葛亮接着摇头:“主公,今日的陆仁不比当年。实话实说,暗取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