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新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新篇-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对于英、美两国教官的不顺利,威卡带的营却一直没什么大问题,甚至威卡还开始学习中文来喊口令了,虽然一开始他那奇怪的发音引来士兵们的哄笑,但很快大家都习贯了彼此。威卡也讲列队冲锋,但是却是将部队排成了三排,第一排放枪后退到最后一排装弹,第二排放枪后也退到最后一排,以此交替攻击前进。这样的队形让士兵们体会到了连续不断的火力快感。同时威卡也不仅仅满足于士兵长跑能力的超人,还要求士兵加强一千米的快速跑,并常常组织士兵在一千米的距离上跑、跳、翻滚前进。关于战术,威卡就是真接让士兵分成两队,用演习来讲解枯燥的理论,要求士兵进行装填、操枪、瞄准、射击的训练,甚至拉着炮营搞实弹射击(虽然心痛炮弹,但是王财还是指示手下满足威卡的要求)。训练之余,威卡也不像英、美教官那样围着锦绣营乱转,而是常常和士兵们蹲在一起聊天,虽然都不知道对方说什么,但是却常常发出爽朗的笑声,王财就亲眼看见威卡端着饭碗和几个士兵蹲在空地上吃饭,那样子和他自己倒是很像。
在军训的同时,漂洋过海而来的兵工厂也运到了无锡,马沙利得意的告诉王财这些设备如何先进,他为了弄到这些东西花了多大力气,王财当然也表示了一下感谢,同时表示如果产品质量过关,他还会再买更多的设备云云。
设备运来了,但是安装调试就花了很大力气,那台两人高的蒸气机让所有的人大开眼界,就算是见多识广的王财也没有想到早期的蒸气机会如此的难看,而开动起来之后,更是气势惊天动地,这个冒着黑烟的东西让所有人都震惊了,跟在王财身后的几名牌刀手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哆嗦了半天没爬起来,好在王财早就预料,把兵工厂建在了惠山脚,太湖边,还以防止清妖破坏为由,动迁了周围十里的居民,这才没有引起恐慌。
随着机器一起来的每一位工程师都被王财派去的几名中国本土“专家”团团围住,在安装的过程中,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黑匣子”是如何吃水的?又比如用煤烧“黑匣子”改用柴可不可以?为什么步枪只有四条膛线,而炮却有四十条?为什么不能左旋膛线?在这样闹哄哄的一直搞了一个多月都没有生产出一杆火枪,甚至连个炮管都没有造出来。好在王财也不急,就放手让这些满苏南找来了铁匠、木匠天天缠着洋人工程师,而他就保证给工程师们提供优厚的待遇,王财非常明白,如果能用这笔钱培养出几个军工专家那简值就是超值了。私下王财不不断与几个工程师接触,力劝他们留在中国工作,当然价格水涨船高,一路开到三千两年薪终于有两个人同意“先干着试试”这让王财高兴得不是一点点,立马奖励现银一百两以示鼓励。
验收军训成果的时刻终于到了。当王财带着各级官佐检阅了全部参训部队后,毫无悬念的威卡的成绩最为突出,无论是实弹射击,单兵格斗还是集团队列,新八军后营都拿了最高分,而美国人训练出来的士兵让所有人看了都大倒胃口,特别听着士兵们高喊着“日他日他”通过主席台的时候,王财差点没摔到桌子底下去。
训练结束后,王财毫不客气的给了几个美国人一笔路费打发他们回老家去,但他们还不肯走,吵吵着说要继续留在中国,“因为他们爱上了中国姑娘!”这个借口更加让王财不可思异,这帮混蛋才来不过十几天,就爱上“姑娘”了?最后还是魏列出面,把这几个家伙赶走了事。至于英国教官,王财不得不承认他们在军事理论上的造诣确实强过威卡不是一点点,毕竟英国人满世界的找仗打也打出不少经验来,最终王财正式聘请布莱尔、伯伦教授军事理论,而威卡就出任苏南太平军的总教头!王财还委托他出面再找一些德**人来指导自己的部队,毕竟一个人面对几万士兵也太难为他了,威卡愉快的接受了这个任务,写了封信让回国的美国人代为发出。同时,在三位教官的一再提醒下,王财终于决定组建骑兵部队了,一下子苏南的地主们发现贩马变成了除了生丝之外第二条发财的路子。(其实现在苏南的地主已经不是真正的地主了,他们从农民手中收购蚕茧,再招收工人生产生丝,转手卖给魏列设在各地的通洋贸易事物衙门,在王财看来他们已经变成了实际上的资本家了。)
军校正式运做起来后,王财给各部队下令所有部队都必须进驻惠山军校轮训,具体轮训时间由宣传处安排,首批军训部队就是即将出师北上的左二军和新一军。与苏南不断发展相反的时北伐军开始从静海败退,一路被清军截杀,伤亡惨重,好在北伐军军纪严明,气势不衰,清军一时倒也没办法一口吃掉,只能紧紧跟在后面,不断寻找战机。而援军虽进展神速,却又犯了老毛病“逢城必攻,见妖必战”,和北伐军围攻怀庆一样,援军围住临清死缠乱打了将近一个月,搞得在阜城眼巴巴等着援军的林凤祥、李开芳天天掐着手指头算日子。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援军在攻下临清之后,竟然停止进攻,收兵南撤了!
原来,北伐援军一路从皖北吸收了不少捻军,又不整编,犯了和王财一样的错误,到了临清之后,因为粮食供应不济,这些地方部队马上就散伙不干了,一时军心大乱,曾立昌弹压不住,只好带着部队回撤,一路上被胜保和陕西提督桂明的几万人马随后追杀,能全身而退就不错了,哪里还谈得上增援?王财眼见北伐军是挺不住了,马上下令在无锡整训的左二军和新一军全军一万余人,从江阴渡江北上。同时又马上给东王写了一封信,表示了自己愿意出兵北上增援的态度,为了得到东王的一纸手谕,王财甚至还当着林少男和几个东殿耳目的面,大谈了一通效忠天国的大道理,没想到东王根本不领情,严令已经过江的部队坚守靖江,不得再前进一步,搞得王财很受伤(其实王财并不知道,东王已经另调了顶天候秦日纲再次领兵北上,为此还升了他的官,搞了个燕王)。
眼看着北伐军越来越危险,最后王财不顾东王严令,力排众意,下令吉顺天和高建国必须立刻北上。为了加强进攻的力度,王材还增调了新七军、新八军渡江进攻杨州,直接搞掉胜保的江北大营,又调新六军南下换回刘丽川的新四军北上进攻泰州。同时为了确保后防安全,还命令倪守道继续给浙江清军施压。可以说为了解救北伐军王财是压上血本了,不但调动了最精锐的两个军北上,几乎是倾巢出动。
这个军事行动马上震动了各方面。清廷方面并不知道王财的真正目的是救援北伐军,判断王财的主攻方向是江北大营,江北大营自从胜保带兵北上之后,就一直是“兵不敷用”,再加上捻军闹的厉害,清廷实际上已经放弃了皖北,只是力求防止捻军与太平军会合,所以咸丰马上急令刚打败曾立昌援军的胜保和桂明的二万人迅速从丰县南下增援江北大营。天京方面对王财违令北援的事情也非常恼火,连下几道诏命让王财回天京述职,王财就以军务烦忙为借口一拖再拖。而此时秦日纲的第二批北伐援军也因为兵力不足而最终放弃了北上增援的任务。现在,唯一能救北伐军的就只有王财的左二军和新一军了,东王在压力下,被迫授于王财北征大权,心里却恨得牙咬咬的。
关于这第三次北伐,王财在吉顺天和高建国出发前就招两个人商谈了一晚,并对前两次北伐失败做一个反思。王财再三要求两人不能为了争夺一城一地而浪费时间,必须全力北上,城小则攻,城大则避,一路之上要他们担任起“播种机”的任务,每都一地,无论军情多重,都必须安排人向当地群众讲解太平军“耕者得田,按田纳赋”的政策,对于当地老百姓民愤极大的地主、恶霸要走一路杀一路,虽然对于夺取的城市最终还是要放弃的,但是一定要从根本上动摇清妖在当地的统治基础,为将来再打回来做准备。要多多联系当地的反清义军,但是决不能学曾立昌是人都要,在吸收这些人之前,一定要严格臻别,而且必须打散到各个营里去,平时也要加强监督,实在不行杀几个人立立威也行,总之一切的前提就是队伍不能败,救援任务必须完成!

第一卷 第三十九章 :科举

陈平安和周家齐的新七军、新八军在江阴渡过长江之后,立刻直扑泰兴,根据前期的情报,琦善现在统帅二万多人的清军集中在扬州至瓜洲渡口一线,为了防止太平军从镇江渡江进项,清军主力布置在了正对镇江的小芦庄、费家桥、孔庄和新桥一线,在扬州的东面防卫力量相对薄弱,主要是万福桥、霍家桥和仙女庙有部份清军驻守。而胜保的二万大军一路缓缓从丰县而下,在陈、周大军发起进攻的时候,还只是刚到徐州。吉顺天和高建国的北伐援军则马不停蹄,过泰兴,下淮安一路风风火火,所向披靡,这时清廷才知道原来这又是一支增援北伐的长毛,于是急令胜保转赴骆马湖阻击。同时,倪守道也按照王财的要求向浙江大举攻伐,整个苏南的太平军在南、北两个方向上同时展开了进攻。
西征的翼王石达开也配合王财的进攻,在得到天京派出的援军后,在离黄州25里的堵城附近与陕甘总督吴文镕、湖北按察使唐树义的大军激烈交战后,阵斩副将德亮,逼得吴文镕自杀之后,第三次攻克汉口、汉阳。随后又分兵进攻武昌和湖南。一时间在各个战场上太平军均发动了积极的攻势,而清军则左围右堵,疲于奔命。
战场上打得热火朝天,兵工厂也终于开始生产了,当王财拿着赵铁匠递给他的那杆通体黝黑的“火枪”时,他终于意识到,中国近代化之父诞生了。留下来的工程师一再抱怨土法炼出来的劣质钢铁杂质太多,搞得生产出的枪炮很容易炸膛。
“大人!”一直跟在王财身后的赵铁匠插话道,“我家祖上有一种有炼铁的手段,倒是能炼出好钢来,就是火候不大好弄。”
“哦……”王财立刻产生了兴趣,“你说说看。”
“我听我父亲说,可以先将生铁捶成碎片,和木炭一起入到预热的炉堂内,然后从上往下鼓风,加热到生铁半融,再不断的搅拌,直到铁水凝聚成团块,再取出来锻打挤渣,这样才能出好钢。”赵铁匠想了想回答道,“但这也只是家传的,自我父亲起就没有弄过,也不知道成不成。”
“行!老赵,你从厂里挑几个工人,一起去试试,不成也不要紧,要是成了,我定要好好谢你!”王财喜出望外的拍拍赵铁匠的肩膀。
“将军,我认为现在的原料生产火枪、火炮还不如您从美国进口,”一名工程师插话道,“成本真的太高了。我了解了一下,你们生产一吨劣质钢铁,要用掉两吨矿石,十吨的木材,这真是浪费!”说到这里,他又耸了耸肩,“将军,我真不明白,你为什么不直接进口成品钢材呢?”
直接进口?有些道理,无锡这里离矿产区太远,水路倒是很方便,从海外进口的话,就不知道什么价格哦?王财点了点头,心想回头要打听一下。工程师看王财不置可否,只好耸耸肩也不在说什么了。
看着一地的劣质铁块,王财突然想起了手榴弹,这个东西好像对材料的要求不高吧?记得以前看什么书上说边区生产的手榴弹,一炸只能裂两半,这都能送上前线,那自己也模仿着造造,应该技术上不是很难的事情。
“手榴弹听说过没有?”王财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这样一个筒,里面装炸药,一拉弦儿就炸。”
两个洋工程师摇了摇头,王财蹲到地上,捡起一个铁管,“往这里面装上火药,再弄个东西一拉就炸……”王财真不知道如何来解释这个问题。
“大人,这个我知道,和火药罐子差不多,”另一个姓牛的铁匠插口道,“这个不难,就是把陶罐子换成铁罐子,插根药线儿就成了。”
“不行,这太简单了,我要一拉药线儿就炸,而不是用火去点。另外,炸的时候,碎片要越多越好,”王财从地上捡起几块木板,围成一个圈儿,“就是这样,把手榴弹丢在中间,炸开之后,木板上面留下的碎片儿越多越好。”
两个洋工程师眼睛一亮,王财看了他们一眼,“这样,牛铁匠,你和两位工程师一起去把这个东西弄出来,弄得好了,每人五百两!”
在工厂里转了几圈之后,王财给兵工厂下了订单:五十门12磅后膛铁炮,五千杆后膛来福枪。并且王财拍着牛铁匠的后背:“天国人民都看着你,希望你不负天国和人民的重托,早日完成手榴弹的研制任务!”
王财带着人从兵工厂一路晃晃悠悠的往回走,离无锡城还有半里路的时候,就见一个士兵骑着马疯了一样的向自己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