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推推搡搡,狠狠骂着这两个丧良心的混蛋,直到觉得骂够了,才放两个人仓惶逃出了十里村。
“完事了,咱继续回去喝酒,家里可还有人担着心呢!”老赵头涨红着脸扬着手说道。
孟有田心思比较细,低声对小全和二虎子说道:“酒还是少喝,以后有的是机会。今天得组织好人手,在村口留个人看着,要提防这帮坏蛋搞突然袭击。”
占富家里,英子等人正焦急的等着消息,虽然有这么多人帮忙,安排得也是井井有条,但她们心里还是忐忑不安。直到人们欢声笑语的回来,占富头一个跑进屋里,把事情经过讲述一遍,当然,他主要还是为了让自己的媳妇儿放心。事情过去了,年轻人一高兴,可就闹开了。这间破土房,一下子就被快乐所充满。
英子盘腿坐在炕头,低着头不说话,抿着的嘴角藏着喜悦。比她小两岁的一个半大小子,也盘腿坐在她旁边,模仿着她的举动,逗得人们不时爆发出哄笑。
小全这个小伙子最爱玩闹,他凑到跟前,用手捏着嗓子唱道:“蓝天里的白云彩呀!随着那风儿飘,那云彩的影子摸了摸咱俩过去。”他一边唱,一边作势去摸英子的头发,英子红着脸拦挡着。
小全又坐在英子旁边继续唱道:“老天都有那么好的意,你可有什么舍不得。花朵落在水里头,水托着花儿向东流。我的三魂六魄呀——”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又指了指英子,“——跟你走。”
人们笑了起来,年轻的姑娘们红着脸,捂着嘴装不笑,可从指缝里都看见牙了。
孙贵家的笑着将有新推下炕,说道:“小全这个小叔子,太没人样了,英子,以后甭让他进门儿。”
小全笑着一指占富,“新过门的媳妇儿,三天没大小,你们看,占富哥也看得挺上劲呢!”
占富傻笑着挠着头,被一群小伙子推到英子跟前,哄笑道:“拉拉手儿,亲个嘴儿,亲个嘴儿才算两口子。”弄得占富和英子红头涨脸的躲闪,勉强贴了个脸儿,众人才算罢休。
孟有田只含笑站在一旁看热闹,略一转眼,发现紫鹃也在屋里,却把目光移注在自己身上,若有所思的样子。
“嗨,嗨,你们这群坏小子先别闹,俺发现了一件事情。”孙贵家的突然叫了起来,众人都不明所以,停止了笑闹,看着她。
孙贵家的瞅瞅孟有田,又看看紫鹃,突然将紫鹃拉到孟有田身边,上下一打量,笑着拍手道:“俺就瞅着有意思嘛,你们看哪,这俩人,这衣服,呵呵,可说什么好呢?”
孟有田和紫鹃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两人看看对方,再看看自己,一下子闹了个大红脸。
原来紫鹃给孟有田缝补过衣服后,也觉得在领口、袖口缀上带毛的麋鹿皮挺好看,便向有田娘要了几条,拿回家缝在了自己衣服上。若是平时单独看起来,也没什么不妥,可两人站在一起,差不多的服装样式,可就显眼了。
第四十七章弹曲儿
情侣装?不是吧?孟有田咧了咧嘴,孙贵家的眼睛还真尖,两人一边一个都让她给看出来了。这凑在一起,再加上她的心理暗示,众人的眼神和笑容果然都有些怪异。
“呵呵,这样弄,很暖和。”孟有田干笑了两声,胡编道:“俺的衣服是俺娘缝的,紫鹃,你的呢?”说着,偷偷给紫鹃挤了下眼睛。
“俺的,俺的是张嫂做的。”紫鹃红着脸向旁蹭了两步,离得孟有田稍远了一些。
“这不就巧了,真是太巧了。你们说是吧,嘿嘿,哈哈。”孟有田一拍手,恍然大悟地强笑道。
“要说这世上的事儿呀,还就怕这个巧字。”孙贵家的拉着紫鹃,笑道:“那许仙不就是赶巧碰上了白娘子。巧啊巧的,没准就——”
“嫂子——”紫鹃又羞又恼地跺了跺脚。
“哎,你们听,外面有拉胡琴的,我可得出去瞅瞅。”孟有田突然抬手一指,转身急急忙忙地走了出去。
“闹不成了,有田跑了,你们这群坏小子也快走,让我们姐妹说说体己话。”孙贵家的失去了调侃哄闹的目标,张开手臂,呼呼啦啦地将其他小伙子也都赶了出去。
占富爹大名叫杨魁,现在有六十年纪了,老头儿从光着屁股就学拉胡琴,他拉起胡琴,十里以外的行人,都能听到,都要随着胡琴的韵律百感心生。后来,生活的艰难,压在身上的劳累使得老头儿拉胡琴的时候越来越少,琴音也越来越悲苦。今天老头儿高兴,经几个老人一撺掇,又拿起了那把尘封已久的胡琴。
久远的记忆,在马尾与琴弦纤毫的缝隙间生疏艰涩的流移,慢慢变得流畅和清亮,声音就像一弯小溪在欢快地流淌,让人在愉快时都会滋生出一丝隐隐的难过。孟有田双眼微闭,思绪在二胡声中越走越远。
二胡啊,咱小时候曾经学过,被望子成龙的父母押着去学,逼着去练,那段时光,在现在这个环境下想起来,又有别样的滋味涌上心头,他的眼睛有些发潮。
“有田呀!”琴声一停,占富爹便伸手招呼着孟有田,“小时候不是老缠着我要学胡琴吗,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地教了你一阵子,后来——咋样,来试吧试吧,要是还想学呀,以后你可以天天来。”
这是一种变相的感谢,老头儿觉得欠了孟有田天大的人情,总是想着法子来报答一二。
孟有田走过去,接过胡琴轻轻抚摸,然后坐在了凳子上。刚才的尴尬事儿,得想个法子给胡混过去,他微眯起两眼,先摆出一副大师的架势,然后突然抬头笑道:“大家准备好了吗?”
“快拉吧!”“哪那么多事。”……众人一阵哄笑。
孟有田微微一笑,悠扬的二胡声开始在院子里淙淙流淌,他嘴里还咿咿呀呀地唱着:“昨日与妹同过沟,二人低头看水流,郎说一锹挖口井,妹说细水放长流,天干的日子在后头……”
屋里几个女人停下了说话,也在侧耳听着,英子好奇的问道:“有田哥唱得真好,可俺听不懂是个啥意思。”
“听不懂好办。”孙贵家的一指紫鹃,笑道:“让紫鹃讲讲,为啥要细水长流呢?”
“去,别问俺,俺也不懂。”紫鹃余怒未息,白了她一眼,转头继续仔细倾听。
二胡的音色具有柔美抒情的特点,发出的声音极富歌唱性,宛如人的歌声。人们听了都哄然叫好,孟有田很自得的频频摆手示意。
“再唱一个,再唱一个哥呀妹的……”年轻人哄闹着,年纪大的则笑眯眯的瞅着。
孟有田嘿嘿一笑,想了想,拉起弦,又唱了起来,“妹妹提篮洗衣裳,坐在河边草地上。伸手挖起一团泥,笑着耍开巧手艺。妹妹揉泥心里想,让它给咱作比方。捏一个心,不用分,哥哥妹妹一个人。捏对雁,真好看,跟你飞到天边不嫌远。爬到河边喝口水,妹妹拿泥又揉搓,捏个妹来捏个哥,一块泥来捏两个,分不清哪是你来哪是我。富人妻,墙上皮,掉了一层再和泥;穷人妻,心肝肺,一时一刻不能离……”
“好小子,这么多年,这脑袋瓜儿,把我教的记得清清楚楚,一个字儿不差。”占富爹轻轻摇着头,觉得很惊讶。
“这琴拉得也不错呀!”老赵头轻轻捋着胡子,笑道:“这小子呀,平常不声不响的,肚子里还真有不少料呢!”
“一块泥来捏两个,分不清哪是你来哪是我……富人妻,墙上皮,掉了一层再和泥;穷人妻,心肝肺,一时一刻不能离……”屋内的紫鹃的心弦被拔动,思绪翻转,一时听得痴了,连孙贵家的在旁边悄悄指点,几个姑娘捂嘴偷笑,她都没有觉察。
…………………
亲事办得热热闹闹,直到天快黑了,众人才纷纷散去。孟有田让两个年轻人把喝得烂醉的段大根送回家去,又告诉占富爹晚上要警醒着点。二虎子和锁柱自告奋勇,留下和占富爹睡在一起,万一有事也好照应。孟有田很赞成这样做,又把猎枪取来,借给占富爹防身,方才回到了家里。
事情虽然算是基本解决了,有田娘还是有些担心那伙无赖来找麻烦,又絮叨了几句。孟有田安慰着老娘,阿秀也在一旁帮腔,有田娘才有些放下心来。
做好饭菜,摆上炕桌,四个人刚坐下要吃饭,便听到院门响,阿秀出去开门,不一会儿便领了谷雨进来。
“有田哥,这是给您送来的羊奶。”谷雨婶子、姐姐地叫了一遍,将手里拎着的小罐放在炕上,指着趴在炕上的小狼崽说道:“就是给它喝的吧,俺可有活儿了,以后天天要送呢!”
孟有田呵呵一笑,问道:“吃饭了吗,坐下一起吃点吧!”
“不啦!俺现在回去正能赶上饭口。”谷雨嘴上这样说,还是向桌上瞟了一眼,然后冲孟有田招了招手,说道:“有田哥,你来看看这弹弓,俺使得怎么不太顺手哩?”
第四十八章高粱和玉米
孟有田信以为真,下炕随着谷雨向外走,谷雨没有在外间厨房停留,却开门走了出去,这让孟有田觉得这小子还有别的事要和自己单独讲。
“臭小子,你有啥事,神神秘秘的。”孟有田微微皱了皱眉,开口问道。
“嘿,啥事儿?给你送信呗!”谷雨从衣兜里掏出个小纸卷,塞到孟有田手里,嘿嘿笑着说道:“有田哥,谢谢你做的弹弓,很好使哩,今天俺差点打下个小鸟。”
“紫鹃给我的?”孟有田猜测着说道。
谷雨点了点头,笑道:“有田哥,俺该回去吃饭了,还能得点小赏钱呢!要我看,你去找宋先生提亲吧,偷偷摸摸的多没意思。”
“提亲?”孟有田笑骂道:“小屁孩,你懂啥,快走,小心我踢你屁股。”
“呵呵,你要是踢俺,可没人给你们送信牵线喽。”谷雨调皮地吐了吐舌头,转身就溜走了。
孟有田将小纸卷塞进兜里,并不着急看,若无其事地走进屋,坐下吃饭。
“嫚儿还没喝上羊奶呢,倒让这小狗子全灌进肚了。”有田娘看了一眼正舔着盘子里奶喝的狼羔子,有些抱怨地说道。
“俺长大了,不喝奶,吃饭。”嫚儿摇了摇脑袋,捧着碗吃得香甜。
“小嫚,你咋吃啥都那么香呢?”孟有田这些天便发现了这个问题,很有些奇怪地问道。
“这孩子可是吃了不少苦,是饿怕了。”有田娘说着看了看自己的儿子,略带不满地说道:“倒是你呀,可是变得嘴馋了。有好吃的就多叼几筷子,饭菜若不好,便对付几口,弄个半饥不饱的。”
孟有田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变化肯定是有,也只有自己的母亲才能注意到这些小细节。玉米面窝头,咸菜,他倒还能将就,可最不爱吃的就是高梁面,还是红高梁磨的,口感既差,吃多了还便秘,嗯,嗯,真是有点受不了。
“开春可不种高梁了,蒸的馍吃着涩,产量又低,都改种玉米。”孟有田象是有些赌气地说道。
“这孩子。”有田娘停下了筷子,训道:“怎么越大越说傻话呢?”
“婶子,您别生气。”阿秀在一旁劝解道:“要不这样,以后俺们吃高梁面,让有田哥吃玉米面。”
“别,那成什么话了。”孟有田使劲摇头,“让俺和女人孩子争吃的,传出去俺还怎么做人?娘,俺说的可不是气话,这高梁用处是多,可种玉米也一样能代替呀!您哪,开春种地的事情就别管了,看俺怎么弄吧!”
高粱也叫“桃秫”,杆高、穗簇,成熟后穗呈红色,因过去种植面积大,每年又恰值在立秋后陆续成熟,故有“立秋三天遍地红”之说。在旧社会,高粱种植面积很大,即使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粱种植仍然不少。
高粱面不大好吃,蒸的馍吃着涩得很,产量又低,为什么以前农村种植那么多呢?其实这是和那时人们的生活条件相联系的。
以前缺少肥料,高粱不太耐肥,一般地力就可生长,这是其一;其二高粱浑身都有用处,除可以食用外,高粱叶子还是农户蒸馍的铺箅材料。高粱即将成熟时,各户都要去刷桃杆叶。人钻在丈把高的高粱地里,一个叶一个叶地刷下来,往往热得汗流浃背,身上、胳膊上还挂出很多的红道子,胡燥得很。回家后,再把刷回来的散叶捋成小把扎好,晒干捆挂起来,就够一年蒸馍用了。
而脱粒后的高粱穗是扎刷子的好材料,农户人家的厨房、磨坊都要用。长茅的高粱穗,还可以扎扫帚,是农户必不可少的家什。
要说用处最大的便是高粱杆了,那时候农村多草房和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