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的重生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废太子的重生路-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榕祺卸下了工部的事务,倒是成为了不少人的焦点。在京城里,他可以说是炙手可热的新秀,不少的人都希望能够巴结得到他。胤礽跟康熙对他都是称赞过好几次,再加上胤礽登基之后加官封爵也有他的份,直接将世子封为了亲王。

胤礽看着外面的景色,又是一年了。

“怎么如此感春伤秋?一点都不像你。”关榕祺笑了笑说道。

“你又如何知道我内心的想法呢?”胤礽嗤笑了一下看着关榕祺,他确实不是感春伤秋,他只是有些感叹而已。岁月是一场博弈,也是一场豪赌,只要能够将身上的筹码压在对的地方,得到的回报自然而然就多了。

关榕祺没有说什么,问道:“打算什么时候召集大臣商议?”

“这几日吧!”胤礽知道关榕祺刚刚只不过是调侃他而已,时至今日,他们两人已经无需要说太多的话语便已经知道彼此的想法。

这么多年了,关榕祺跟胤礽彼此已经累积了足够多的互相信任。他们虽然不全然是所有的看法相似,但是大前提仍然是高度的吻合。满汉蒙一家亲,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很难。关榕祺想为汉人谋福利,胤礽何尝不是想为满人谋福利,有时候他们会为了这些而争吵起来。

关榕祺想了想说道:“这次让我出征吧。我也想好好有一番作为,也不枉我来到大清这么多年。”

“好。”

自从那次跟着出征之后,关榕祺一直都很想再一次驰骋沙场。胤礽已经想好了派什么上战场,除了关榕祺之外,他还打算抽派胤祐以及胤祥出征。那些藩属国,一直都蠢蠢欲动,也许派些兵力镇压着比起说再多调解再多也来得实际。

在英吉利以及法兰西的教唆之下,有几个藩属国已经开始有了些许动作。而沙俄仍旧因为那次的割地赔款正处于休养生息之中,他们不打算掺合进来。若是又一次出现什么大问题,那就得不偿失了,现在他们唯一看重的就是好好整顿国内。

胤礽召集了朝中的有能力而且又不惧怕说实话的大臣,还有那些在京城的将领,共同商议如何压制英吉利以及法兰西。英吉利在这几年内虽然看不出有什么大动作,但是小动作仍然不少,尤其是在大清禁止了福寿膏之后,尤其明显。

法兰西虽然不如英吉利的动作那般多,但是还是能看出他么对大清的虎视眈眈,再加上那些发展潜力不错的国家,想想西方的那些国家联合起来,鼓动那些藩属国,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胤礽只想着如何让那些藩属国真正成为大清的一部分,而是藩属国。朝鲜这个国家,势必要在未来几年内连同倭国一同收入囊中。而那安南、南掌、暹罗、缅甸以及兰芳共和国已经基本上连成一线了,就想要在一起对抗大清,不过那些国家胤礽还不需要放在眼里。

廓尔喀、哲孟雄、不丹、哈萨克汗国、布鲁特汗国、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爱乌罕、巴克达山、乾竺特与拉达克等国家也是在忧心忡忡。只是,那些国家胤礽心里都想一并囊括,扩大大清的版图。要知道,他的野心一直都不小。

而跟胤礽想法一直的还有关榕祺,他的心思也是想要基本上囊括整个亚洲板块,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国。

朝中大臣不少人的心里都依旧是守成,但是更加多的人都希望能够扩大大清的版图,现在就是一个机会,一个让大清更加壮大的机会。整整商榷了十日,大家基本上达成了一致的想法。

新的征程即将到来,迎来的的将是更加辉煌的时刻。

作者有话要说:早上大概十点还有一更,这一更之后正式完结。辛苦了一个月,每天都努力码字努力努力。

 第65章 终章

第六十五章重振国威

胤礽看着外交部以及理藩院吵得不可交加;他心里微微有些烦躁,在处理外交部跟理藩院的协调上;他确实有些偏差;否则也不会让他们吵得如此不可交加。

本来外交部以及理藩院是两个不同的机构,外交部是负责非大清藩属国的国外事务;而理藩院只负责大清的藩属国以及蒙古那边的事宜。只是理藩院却认为外交部的存在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存在;所以各种不满意就由此产生。

一直都在试图平衡的胤礽;看着那满满都是不满意的奏折;他叹了一声气;鱼与熊掌两者难以兼得。他不可能为了理藩院那些没有成绩的大臣而放弃外交部;胤禩确实很适合管理外交部这些,起码比起那一群领着月俸不做事的大臣还懂得什么叫做认真办差事。

胤礽斟酌了许久之后,便直接下旨,让理藩院纳入外交部的管理范畴。外交部全权管理以及统筹规划理藩院的一切事宜,这个圣旨瞬间在朝堂之中引来不少大臣留意。原本以为胤礽会让步有着理藩院,只是没有想到他居然大笔一挥直接将理藩院归入外交部,整合了一下工部和兵部的事宜,而且再次强调廉政部以及外交部存在的必要性。

尽管理藩院依旧存在着,但是意义上俨然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了。原本理藩院的权利一瞬间就被外交部取缔了,而且还是无声无息的就这样被取缔了。原本联合起来的想为理藩院谋福利的大臣,瞬间都傻眼了。

而原本已经打算要被取缔的胤禩,看着那圣旨不由自主的开始发呆了。本来以为外交部会被理藩院取缔,他也要跟着理藩院的大臣办事,只是没有想到却是与他们的想法相反的反向走着。

“老八,好好干吧!二哥看好你。”胤礽拍了拍胤禩的肩膀,他可是冒着很大的风险任用胤禩。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在几十年几百年之后的利益。诚然理藩院跟外交部真的有冲突,在如何取舍两者之中,他考虑很久,最后还是留下外交部。

“老八一定不负皇上的厚望。”胤禩现在双手隐约都有些颤抖,他实在不敢相信胤礽会如此信任他。康熙当年让胤礽必要维持兄弟之间的和睦相处,当时他知道只是笑了一笑,他不认为胤礽能做到,只是现在他发现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外交部的存在,只直接隶属胤礽直接管辖,专门只负责掌管蒙古、新疆南部以及少数民族等事宜,现在还兼并大清周边所有国家的外交。本来属于理藩院的几项事务,胤礽移交了宗人府以及户部管理。

而同一时间,胤礽打算再次梳理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合并在一起简称大理院。大理院管辖着的刑法全部的立法,大臣的调配,大臣的官职分配、奖惩制度,弹劾监督各地官员等等。

大理寺、刑部以及都察院的合并霎时之间掩盖了外交部以及理藩院的变天,而谁也没有想到胤礽会在此时此刻做出如此的决意。本来这三法司偶尔就常常因为权力的问题吵得不可交加,现在胤礽干脆将他们这三法司合并一同管理,也是无可厚非。

“咦,不错嘛。”关榕祺挤眉弄眼的看着胤礽,他没有想到胤礽最有这么多的改措。而且他前世的事情只是简单的跟胤礽说过一次罢了,没有想到那一次便让他已经将这些都一一印在脑海中。

“改革是必须的,也是时候让底下的那些大臣知道,光领月俸不办事已经不可能了。”胤礽笑了笑,最近自从改革了外交部与理藩院还有三法司以后,那些本来不怎么积极办差事的大臣都一一积极起来。深怕是胤礽见不到他们努力似的,每日都呈上不少的举措。

连带着原本反对加派将士以及武器、军饷到边关的事情,现在那些大臣口风一致都是十分支持胤礽的做法。而且原本有些停滞不前的沿海防卫,现在沿海七省的地方都开始积极起来,一一的用心开始建设。就连着已经一发大水就泛滥成灾的黄河,不少的整治修葺方案也一一乘上了。

这次的动作,胤礽认为他是做得很对。看着那些变得积极的大臣,他不知为何想起了关榕祺的一句话,那些大臣就如同半干不湿的衣裳,只要大力一拧还是能够有办法拧出水来。现在可不是,原本一直堆积着没有解决方案是事情,一一都有了解决办法。

“确实,留着那些蛀米大虫,还不如让有能者居之。”关榕祺知道胤礽还有意思改变科举制度,只是他没有附和胤礽的想法。现在要稳定下来才是好,反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胤礽十分清晰,而且大概他脑海之中也浮现了许许多多改变的想法。

“你懂我的意思,只是正如你说的那般,现在的改变太多了,就怕引起那些朝廷命官官官相护。”胤礽何尝不懂呢,只是他知道只要现在的局势稳定下来,他的动作就会慢慢地增多。

“饭要一口口的吃,现在还是打好基础。真正要先整顿的京城,你已经开始逐步的整顿下来了。而且那些兄弟你都妥当安排了,现在只差稳定下来,你便能大展拳脚。”关榕祺握住了胤礽的手,在里面写了个稳字。

彼此之间有了不少的默契。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他们已经慢慢地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彼此之间一个动作一句话语都能够安抚彼此。

“你……”

“你……。”

关榕祺和胤礽同时开口,两人却是会心一笑。他们没有说破最后的那道防线,只是平日里的那些举动无一不是诉说着彼此心中藏得最深的事。

“一切稳定下来,再选定下任帝皇,我便打算退下来。”胤礽心中那一股热火朝天的觉得不知道为何突然一直燃烧着自己,他也想彻底为自己活一次。

“你舍得?”

“没有舍就没有得。”胤礽想说,他已经重新为了自己而活了一次,曾经的种种现在看来就如同过眼云烟,一瞬即逝。他的心境已经慢慢来去了,心中纵然有着许许多多的想法,那也是想法而已。

原本胤礽也想勉强自己跟后宫那些女人生下一儿半女,只是他想他为何要委屈自己呢?他一直都是那个不羁放纵的胤礽,他一直都不曾改变,为什么要为了这么多纷纷扰扰的事情而放弃自己最开始的想法呢?

胤礽突然凑近了关榕祺的脸蛋,在他的唇上亲。吻。着,他已经不想压抑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了。尤其是面对着这个一直与他风雨同路的人,彼此之间除了是有欢喜的情感,还有些同舟共济的相随。

他忽然想明白,为何一直反感着别人对他的不尊敬,却一直不会说关榕祺对他不敬,也许就是那个时候那一眼那一番话,彻底改变了他们两人。漫漫长路上,一直有一个人能够跟随着并驾齐驱,这也是一种幸福。

他后来知道了康熙与纳兰容若的前尘往事,他也是轻叹一声,有些人注定是有缘无分,有些人注定是无缘无分,而他们却恰恰是那有缘有分的人。

衣衫褪尽,彼此之间坦诚相见,月光半遮半掩。

那远离着的太监以及宫女,无一不知寝室内所发生的一切,只是没有人会想要探究一二。他们只是紧盯着前方,耳朵什么都听不见,听到什么知道什么都坚决不说出去。

那一声声的声音,透露出恋人之间的亲密以及抒发内心最压抑的想念。

也许,这晚之后,他们将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办法厮守在一起。

关榕祺即将披甲上阵,而那些将士一早已经开始想要一展心中抱负,每个人脸上都是一副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大家都很清楚,成也好败也罢,他们心中的那团火焰一直都不会按压下去。

而这次带着的武器和大炮,不是关榕祺的杰作,而是戴梓精心研制的武器,而且不到三个月时间,已经大批量的生产着。然而这次关榕祺打算正式让那些兵工厂生产的武器,也融入此次的边关平乱之中,那些周边的小国,他相信必定能够俯首称臣,百年之内都不敢再次入犯。

太和二年,胤礽正式开始了大力度的整治以及合并京城的部分管制,以及大力度的开始建设陆地边防、海洋边防以及战船和武器的投入。

太和三年,处理的大清国内三百多名的贪官污吏,而揪出这三百多挖着民脂民膏的就是那廉政部,而处理这三百多名贪官武林的正是那大理院。而大清第一皇商的收入已经足够建设大清的边防、战船以及武器,每当一有什么突然状况大清的国库也不至于空虚着。而胤禟和老十的荷包也都是胀鼓鼓的,他们的干劲十足,就想着如何才能从洋人手中挖来他们的钱财,如此才能赚取最大的利益。

太和四年,胤礽因无所处,特意将胤禛的大阿哥带入宫内好好教导。不少的人都有了风向,弘晖有可能有大作为啊。只是他们都知道这个时候更应该安静下来,不要过分渲染此事,谁也不知道胤礽是否真的想让弘晖成为他的继任人。

胤禛只是默默地拍了拍福晋的双手,弘晖必然能够所一番大作为。他有意无意的从胤礽的话语之中得知,胤礽想要再里面挑选继任人,他原本还有些惊讶和意外,但是又想到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胤礽一直都无所出,即便是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