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李承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太子李承乾-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吗?而且,女孩子也好,乖巧,漂亮,到时候,想要给她做夫婿的要从长安排到洛阳呢!”

“太子总是这般喜欢说笑!”苏晨心中一喜,嘴里却有些娇嗔道。

“我说的是实话,怎么说笑了!”李承乾确实不太在意孩子的性别问题,反正,现在又不搞计划生育,自己又没什么难言之隐,生个儿子,又费什么劲呢?不过,长孙皇后却不这样想,她觉着,长子就应该是嫡出,将来才不会有什么问题,因此,这些天,秋月她们侍过寝后都会用药避孕的,虽然她们自己未必知道。李承乾也明白这道理,毕竟,弄得不好,就有一个嫡长的问题,这可是麻烦事!但他现在还年轻,也就不必考虑太多!

苏晨幸福的笑着,忽然眉头皱了起来,发出短促的呼痛声:“啊,好痛!”

“怎么回事?”李承乾吃了一惊,见得苏晨眉头紧皱,冷汗都流了出来,抱着肚子,浑身有些紧绷起来,忙叫道,“快,传御医!”

“御医就在呢!”侍琴惊叫起来,“啊,小姐下面流血了!”

“要生了!”李承乾咬咬牙,似乎还有半个多月才到预产期啊,但现在也没办法,“来人,太子妃要生了!”

一阵兵慌马乱之后,苏晨已经被送进了已经预备好的产房之中,李承乾站在门外,听着里面一声又一声的惨叫,心都紧缩了起来。

“怎么样,到底怎么样啊!”李承乾急得在外面走来走去,几乎不知所措。

“承乾,你在外面急又有什么用!”听到消息的长孙皇后已经赶来,嗔道,“这么大人了,也不冷静点!”

“母后!”李承乾苦笑起来,“我怎么冷静得下来!晨儿叫得,叫得我心里发慌!”

里面的惨叫声一直持续着,隐隐约约听得稳婆细碎的声音,终于,一个声音带着惊喜想起:“出来了,出来了!太子妃殿下,再用力啊,就快出来了!”

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惨呼,然后停歇了下来,一声响亮的啼哭声想起,一个稳婆欢喜的说道:“太子妃殿下,是个白白胖胖的小王子啊!”

“太子殿下,小姐,啊不,是太子妃,生了个小王子啊!”侍琴欣喜地冲了出来。

“小王子?”李承乾愣了一下,就要冲进去,“我去看看!”

“产房男人家是不能随便进的!”长孙皇后一把拉住儿子,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把小王子抱出来,给太子看看!”

刚生下来的小孩子实际上很丑,头上顶着稀疏的几根黄毛,皮肤皱巴巴的,可是李承乾小心翼翼的抱着这个孩子,怎么看怎么像自己,鼻子像自己,眼睛像自己,嘴巴也像自己,嘴咧得快要到耳后根了,“我做父亲了,我做父亲了,这就是我的儿子啊!”

心中不由又生出一股子豪气来,不管怎么说,为了自己的亲骨血,自己依然要走下去。他低头亲了一下儿子粉色的小脸:“乖儿子,我是你的爹爹哦!”怀里的小家伙很不给面子的哇哇大哭起来,旁边长孙皇后笑了起来:“大概是饿了,叫奶妈来!”

长孙皇后看着自己已经快要乐傻了的儿子,不由得笑了起来:“你父皇说,这孩子的名字要由他起,估计还要等上几天,要不要给孩子先取个乳名?”

李承乾心中腹诽起来,我的儿子,凭什么让别人起名字啊,真是郁闷!有些不情愿的开口道:“以前就和晨儿说过的,若是女孩,就叫悦儿,要她一辈子喜悦安宁;要是男孩,就叫天佑,希望上天保佑他!”

“那小名就叫佑儿吧!”长孙皇后点点头,笑道。

第五十六章 佑儿

皇长孙的出生让整个皇宫都热闹起来,也减去了李渊去世带来的沉闷与压抑,皇长子的名字是珏,双玉相合是为珏,也是美玉的意思,凡是跟玉带点关系的,一般都有美好的意思,自然也是老爷子对孙子的期望和祝福了。

李承乾占了这个儿子的光,如今也清闲得紧,把一大堆事情全部塞给了长孙冲、房遗直他们,自个待在东宫陪着妻儿。

苏晨还没出月子,只能待在床上,她靠在柔软的靠枕上,怀里正抱着安睡的佑儿。佑儿刚刚在奶妈那里吃过了奶,被哄着睡下了,而苏晨像着日后也未必有多少时间可以自己带孩子,虽说此时尚不像后来那样礼教森严,但毕竟是皇家,很多时候,还是由奶妈和几个宫女带着孩子的,不可能老让苏晨带着。此刻,佑儿身上不过穿了一件浅蓝色蜀锦的肚兜,垫了块云纹的缎子尿布,就在苏晨臂弯里睡得正香。

“小侄儿好丑!”兕子打量了佑儿半天,才冒出这么一句话。

“兕子小时候也是这个样子的!”李治得意洋洋,“我见过的!”

兕子一下子红了脸,气呼呼地蹬着李治:“胡说,兕子才不丑,太子哥哥总说兕子很漂亮的!”

李治一下子苦了脸,他一向是让着这个妹妹的,或者,说实在的,兕子一直是自家兄弟姐妹中的小祖宗,总是不容易得罪的,刚刚一开口,以后就有的被惦记着了。

“刚生下来的小娃娃都是这样的!”李承乾笑道,“过几天,长开了就好!”

“真的吗?”兕子有些郁郁,“兕子刚生下来时也是这样吗?”

“是啊!”李承乾回答道,“不过,兕子现在不是很漂亮吗?”

兕子毕竟是小孩子心性,坏心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又被李承乾哄得开开心心起来,伸出手指头去碰佑儿的脸,然后叫起来:“佑儿的脸好软啊,真好玩!”

李承乾苦笑起来,这小丫头,拿自己儿子当玩具了!佑儿也很是不满,从香甜的梦里让这位小姑奶奶捅了几下,也惊醒了,当下放开嗓子,大哭起来。

苏晨抱着儿子,轻轻拍着他的背,摇晃着,但是儿子一点也没有停止的迹象,有些不知所措,佑儿刚吃过奶,自然不会是饿了,可是,除此之外,他又哭什么呢?只好继续哄着,然后,就听见滴滴答答的声音,还有一股子尿骚味,苏晨僵在那里,衣服上已经有了一片湿迹。

李承乾苦笑不已,这孩子,娘亲第一次抱他,就在娘亲身上小便,也实在是太不够意思了。旁边一支侍候着的奶妈慌忙上前,将孩子抱过去,就要给孩子换尿布,而侍琴也匆匆过来,想要给苏晨更衣。

李承乾见状,知道自己不方便留下来,当下拖着三个小家伙出去了,说道:“晨儿,你就先歇着吧!你刚刚生产,身体虚,还是要养着点才好!”

“至于佑儿,等你身体好些了,再自己带着就是!”李承乾见苏晨有些不甘心,当下安慰道,“我先出去,一会儿再进来看你!”

“孩子给我吧!”李承乾从奶妈那里把孩子接过来,抱在手上,笑道,“你这小家伙,才安分了一会儿,就给你母亲难堪,真是顽皮!”

“我也要抱小侄子!”李治叫了起来。

“不行,你太小了!”李承乾板着脸断然拒绝,“别把佑儿抱得掉地上!”

“那我呢!”合浦在一旁叫道,“我比雉奴还大两岁呢!”

李承乾有些头疼,忙开口哄着:“佑儿还小,别像刚才一样,撒尿撒人身上!”

合浦有些犹豫,要是在这里弄脏了衣裳,虽然有的换,但是回去之后,奶娘他们问起来,肯定是要说的,好半天才不情愿道:“哦!”

李承乾小心翼翼的抱着手里小小的孩子,小家伙有一双很漂亮的眼睛,很是明亮,骨碌骨碌的转着,显得灵动无比,是个聪明的样子,李承乾越看越欢喜,以前他可从没有过这种感觉,一向觉得小孩子总是脏兮兮的,让略微有些洁癖的他几乎是敬而远之,但是,现在这个小小的软软的泛着奶香味的孩子就在他的怀里,心中却生不起半点厌恶来,有的只是慢慢的欢喜与骄傲。

佑儿扑腾着还有些柔弱的两条腿,不安分地在李承乾怀里动来动去,胖乎乎的小手胡乱挥舞着,最后紧紧抓住了李承乾的衣襟,李承乾笑呵呵地低下头,狠狠地亲了宝贝儿子一下。

“小佑儿好可爱啊!”兕子眼巴巴的看着李承乾怀里的佑儿,咕哝起来,“太子哥哥都不抱兕子了!”

“佑儿还很小啊!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当然要抱着!”李承乾笑眯眯地说道,“兕子已经长大了,是佑儿的姑姑了,也要疼爱佑儿的,对不对?”

兕子连连点头,像小鸡啄米似的:“嗯,兕子一定会喜欢佑儿的!”

犹豫了一会儿,兕子才说道:“兕子的玩具可以分一半给佑儿,嗯,好像太多了!”兕子可怜巴巴地抬起头,看着李承乾:“再少一点好不好?”

李承乾大笑起来:“哥哥再给兕子买很多玩具,兕子和佑儿一起玩,好不好?”

兕子两眼放光,欢呼起来:“是太子哥哥自己答应的哦,不许反悔!”

“哥哥向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李承乾笑吟吟地看着兕子,怀里的小人儿并不知道他的父亲还有姑姑在说什么,似乎觉得自己被忽视了,张望了片刻,又扯开嗓子,哇哇大哭起来。

“佑儿乖,不哭啊!”李承乾有模有样的哄着儿子,要知道,他也是哄过新城和兕子的,当下顺手从旁边拎起一只木质的拨浪鼓来,在佑儿面前转动着,很快转移了小家伙的注意力,佑儿睁着眼睛,看着面前叮咚作响的波浪鼓,伸出小手去抓,不过,他在现在能有多少力气,哪里抓得住,李承乾握着他的小手,抓着波浪鼓,晃荡着,看着儿子明显很有兴致,他也噙着淡淡的笑意,陪着儿子玩闹。

“太子殿下很喜欢小王子呢!”侍琴听到外面的笑声,扶苏晨坐到榻上,笑道。

“是啊,毕竟是他的第一个孩子!”苏晨淡淡的笑着,却掩饰不住心中的欢喜与幸福。

第五十七章

吐谷浑这两年一直在被大唐打压,只能到处流窜。一些中小部族已经投靠了大唐,就在河套河内为大唐养马畜牧,又通过商队与他们交易,用粮食、烈酒、茶叶还有各种奢侈品与他们交换牛羊还有马匹,毕竟,大唐民间如今农耕依旧使用人力,效率不高,那些不适宜作为军马的马匹就可以卖到民间作为耕马使用,可以节约人力,提高劳动效率。

一年多来,李靖坐镇西线,想要一举解决掉吐谷浑的威胁,免得他们时不时地跑过来骚扰一番,虽然未必有多大损失,但是总招人心烦。

作为皇帝,对军方总是怀有戒心的。李靖率军在外统领全局,其手下岷州都督、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延误军期,被李靖暂夺军职,并上表弹劾他,这位也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当下便起了报复之心,也同样上表,举报李靖心怀不轨,冒领军功,要图谋造反。

这下事情就闹大了!李靖是大唐军神,大唐的高级将领有大半和他有交情,李绩、侯君集等人甚至在他那里学过兵法,有师生之谊。这样的人,要是真的造反,简直就要改朝换代了。李世民也不管是真是假了,立马下诏,派出房玄龄前往调查,并要李靖回京述职。要是他不肯回,那就是心虚,要格杀勿论。

李靖一直以来虽说算不上坦坦荡荡,但也是小心谨慎,知道进退之道的人物,当下,交割了军职,准备跟随房玄龄回京。

房玄龄与李靖也是故交,也不相信李靖会做出这种事情来。见到李靖配合,他也松了一口气,在调查了一番之后,终于认定,那高甑生是诬告,便上表回复李世民,将其中因果一一解释清楚,就是高甑生对李靖怀恨在心,做出这种事情来。

李世民心中也很是生气,当即下诏,看在高甑生以往的功劳,这次也没有造成太大后果的份上,将其流放边境,不经传召,不得返回中原,这实在是很重的处罚了,毕竟,高甑生一直是秦王府的旧臣,当年玄武门那位也是功臣,如此严厉,岂不是有些不近人情!很多人上表为高甑生求情,请求从轻发落,李世民断然拒绝,说道:“高甑生违抗上级的指挥,还要诬告李靖谋反,都是大罪,这些如果都可以宽恕,那么法律将何以实施?而且我大唐当年从晋阳起兵,功臣多了,如果高甑生得以因此赦免,那么要是人人犯法,怎么能够查禁呢?朕对有功之臣,从未忘记,正因如此才不敢宽赦呢。”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因为这件事,怀疑了李靖这个更大的功臣,要是李靖心怀不满,造成的影响可比流放一个高甑生坏多了!要知道,虽说这几年他提拔了不少年轻的将领,但是在讲究资历的军队里,他也是不能独裁,说让谁上就让谁上位的,都要有实打实的功劳才行!很多重要的职务可还都在李靖他们那帮开国功臣的门生故旧掌握中呢!自然要好生抚慰李靖一番,由此,处罚一个高甑生又有什么大碍呢!

李靖一直是很理智的一个人,少年之时也算锐意进取,待得位高权重,富贵在身,就开始担心盈满之事,可以知足而退。他如今乃是国公,又非宗室,不能封王,实在是已经到达了人臣的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