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文谙是早就做了部署,一部分精锐在山坳里待命,大部队则整装原地集结,打算捉住文歆之后直接就给他来个下马威震慑一下。
针对打探到的文谙这头的情况,文歆的人马兵分两头,一部分乔装了文谙与文歆一行,把待命的精锐部队吸引开;另一部分则直接跑去接触文谙部队里的奸细,用仿造的文谙印信假传命令,说是朝廷突击搜山,让大家立刻躲入地下防御里。
文谙这支队伍里大多数都是亡命徒,这些人不怕干坏事,但也绝对知道惜命,高风险的事情自然需要高回报来让他们听命。
对于文谙的身份他们甚至都不是很清楚,但明显知道自己这队伍肯定是不合法的。为了钱他们也就干了,但现在突然上头有人来告诉他们让他们躲躲,又没说要扣他们薪水,底下的大兵们是绝对不会有异议的,反而十分配合。
相对麻烦的是将领们,他们都是文谙的亲信,没那么好糊弄。不过这也不是问题,文歆布了这么多年线,从来没牵动过,为的也就是这一天。
他的旗子们在同一时间发难,或者用药撂倒,或者干脆直接武力镇压,尽然硬是把所有可能让事情凸锤的文谙亲信都在时限内摆平了。然后立刻带领人马从附近山洞里的地道撤退。
文谙兜着文歆到达山里的时候,他的先头部队已经被引开,那时候他就觉得不对。文歆则算是长出了口气,又在语言里挤兑文谙,逼着他不得不跟自己跑到了山坳驻军所在地。
本来文谙还抱着最后一丝期望,毕竟驻军数量庞大,就算被文歆发现了也不怕,完全可以当场把人拿下。结果到了地头一看,好么,别说人,连顶帐篷都没留下!
这一下绝对是让文谙彻底吓蒙了,一度甚至都不敢去想是不是他那些手下叛变了,而是觉得自己不会是遭了天谴吧?否则自己一大早还确认过的事情,为什么那么多人口可以在不到一个半时辰的时间里就这么消失的一干二净?
文歆当然也不是傻的,不会让事情就这么结了,然后回去等着文谙部队回来之后再重新纠集人马找自己麻烦。当下软硬兼施,硬是逼着文谙终于签下了“坦承状”。
至于文谙事后会不会翻脸不认,文歆一点也没担心。那份东西当天下午就到了老皇帝龙案上,几乎没把老头子直接气死。文谙这时候还想靠武力翻盘,势必就要成为全天下唾弃的对象了。
文家虽然是靠武力赢的天下,但真正行兵打仗的是老皇帝,他皇兄弟几个真正上战场的历练全部加起来都不过他们爹一个巴掌就数的过来的次数,要大动干戈刀兵相向,他就不信文谙心里会一点嘀咕也没有。
经过那一次之后,文谙心底里就对文歆有了忌惮,老皇帝对于未来新帝的人选也终于彻底动摇了。但文歆想要正式上位,他还需要一个契机。
他需要一个能让全天下都惊叹的机会,让所有人都觉得,二皇子不仅能力上足可以让人安心,并且本身也确实是上天命定的天子人选。这个契机,他希望能在文家庄里找到。
第138章 第 130 章
一封信,看得张静只觉心惊肉跳,什么把敌人的军队藏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之类的事情,在他平稳的十八岁生命里还是第一次听说。
就算是以往街市上有的说书故事,那多半也是说的当年政德帝的丰功伟绩铁血丹心,这种用数年时间细心布置一局棋,最后一举将军的事情,不要说是看到现实版,就是听别人讲传奇版都几乎没听过。
这直接导致他看完信之后再看文歆,连眼神都控制不住的变了。尼玛这就是传说中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吗?!虽然说他们兄弟间的争斗连京都都没离开,但实际上凶险程度却完全是你死我活。这种事情,离他这个小老百姓的生活感觉好遥远……
张静已经很有点日子没有表现出这种呆样,文十一眼角瞥到,略微有些吃惊。倒是文歆,一点也不在意的样子,似乎是已经被人惊讶太多,早就适应了的样子。
看张静既然也已经看完了信,就扭过头来继续最初的话题:“张公子,可否允我去你地里看上一看?”
戒心消除,对于文歆的请求张静自然没有什么拒绝的理由,立刻起身拱手:“这个自然,只是二……公子长途跋涉,必然疲累。那田地与庄子也有些距离,二公子可要先歇息片刻,用过午饭再做打算?”
作为东道主,张静还是考虑的比较详细的,不过他不知道文歆从小因为境遇比较奇特,又早慧,对于自身的武力值锻炼从来没断过,到现在年纪不大本事却已经很不小了。
只不过因为他为人低调,外头没有什么传扬而已。实际上就算是文谙这个全国都知道拳头很硬的太子,跟他一对一的话,最终谁能撂倒谁,也得比过才能说。
所以虽然一路马不停蹄,但文歆这会儿的感觉其实还好,自觉再让他骑马快跑个百十里也还没问题。不过他也知道张静这么问是一番好意,生硬的回绝人家就不好了,想到这里,不由笑嘻嘻的回答:
“不妨事,本公子吃得消。”
文歆五官比较随母亲,不像政德帝那样看上去就十足的威严,尤其笑起来更是有种诡异的妩媚,这点和文瑞十分想象。
看着他摆出那么一张笑脸,张静吃惊之余不由有些恍惚,心说这些文家人莫非真的都很闷骚么笑这样是要怎样?!
当然,恍惚也只是一瞬,既然文歆自己坚持不用休息,张静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文十一也很拎得清,立刻让人备马。而且担心张静初次和文歆见面,别出了什么岔子,他自己也跟了一起。
对于文十一的体贴张静简直是感动的泪流。他之前一口气就应承下来,回头想想,反射弧才突然起了作用,严重意识到那甚至都不是文瑞那样的王爷,那是真正的深宫里出来的小金龙啊!
和这位说不定还是未来天子的小爷一道出游这种事,对于他这种庶民来说,不知道对方身份也就罢了;现在既然知道了,压力可想而知,就怕一个不小心犯了什么错。
好在文歆的跳脱是表现在方方面面的,又有文十一跟着,三人带着个骑小毛驴的小四一起上路,不用太过担心行差踏错,在文歆各种大惊小怪式的好奇下,那层权势附带来的威压终于慢慢从张静的心上消退下去。
在张静他们眼里,文歆的表现实在很符合十多岁少年郎的样子。但如果这时候他们注意到跟着他们的文歆自己的影卫们的表情的话,估计会很吃惊。因为那些汉子们普遍一副惊悚的下巴都要掉了的神情,显然是生平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小主子展露出童真的一面。
毕竟文歆的童年也经历过皇室孩子普遍都会经历的过程,真正能深入民间的机会实在是少的可怜。
这辈子长这么大,小时候襁褓里跟着他爹过过一段苦日子,倒是没人拘着他,但那时候实在太小,虽然已经有一点印象,终究不是太过深刻。除了记得母亲的仇之外,其它生活里的琐碎就实在不记得什么了。
等他稍微长大一点,那时候政德帝已经登基称帝,每天忙于政务,又给自己的儿子请了好多个老师,文谙三岁不到就启蒙,文歆因为早慧,启蒙的时间甚至比文祈还早。这么一来,自然也就不可能像普通人家小孩那样拥有一个到处乱跑乱玩的童年。
不要说不能乱跑乱玩,基本上从启蒙起,他的生活就只剩下了读书习武以及和大哥各种明争暗斗,甚至十一岁以前都没有离开过皇宫。
即便后来终于有机会出宫,每次也都是有安排有计划,不可能给他充足的时间到处乱看,更不可能像现在这样,骑着马在田间地头遛。
这种舒心自在让眼前的明媚春光显得更加美丽,性子里那些一直被压抑着的情绪难得有了释放的机会,文歆终于从稳重的皇位准继承人顺利切换成了好奇宝宝。
幸好虽然地头离文家庄有点距离,但也不是离开一大截的那种,文家庄的小马驹儿脚程也都不差,文歆不过问了几个三四个傻问题,在文十一详细的介绍、张静也听的津津有味中,一行人不知不觉就到了地方。
赵二蛋还是第一次见到东家一口气来了这么多人到这里,远远就迎了上来。好吧,其实他眼力没那么好,开始纯粹以为是来什么刺探消息的人了,打算跑出来拦的。
五十亩地面积不算小,赵二蛋的小毛驴是他自己家里养的,胜在耐操,脚程却普通。他迎上去的功夫张静一众人也基本上到了围墙附近,正打算让小四先进去喊人,就见赵二蛋主动找了出来。
自然文歆的身份在这里是不会提起了,但他一身贵气逼人却是掩盖不了的,眼看着赵二蛋腿都有点哆嗦,张静连忙让小四带着他先去地头准备。
赵二蛋这会儿机灵了,立刻磕头然后跟着小四开溜,那速度,跟有人在背后赶着似的。
文十一不觉讪讪:“二公子您莫在意,乡下粗人,不曾见过爷您这般气度。只怕已经吓破了他狗胆,再想不起该有的规矩。”
文歆倒是无所谓,他也觉得好玩。
以往就算来民间,接触到的也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最底层的粗汉也不过是比如文谙那种地下部队。这些人本身要么就是有一定的见识,不然就是贼胆包天,看到他顶多表现的比较恭敬,绝对不会有人吓到腿软的。
今天猛然见到个真正的庄户人,对方那身打扮就因为过于粗陋而让文歆觉得有趣,结果盯着人看了没两眼,居然对方就吓跑了。一瞬间,他心里甚至升起个有点不靠谱的念头:
“果然爷乃真命天子,这凡人定是被吾身上真龙之气震慑,这才落荒而逃!”
好在张静或者文十一都看不到他如此欢乐的内心,只觉得他自从赵二蛋落跑,脸上神色就一直很晦暗难测的感觉,看起来好像心情很好。可是文歆从来没有过会以欺负人为乐的传闻,所以他们是不是理解错了?
无论有没有理解错,这反正不是今天的重点。小四和赵二蛋抓紧往回跑,他们仨则笃悠悠的信马由缰。阳光暖暖的洒在身上,空气里满是山野间青草树木特有的芬芳,活脱脱一派悠闲风光。
这种悠闲在几人穿过围墙上大门的时候就立刻被打破了,主要是因为文歆。
文十一好歹之前也来过那么几次,虽然今天一看那情况又比前几日有了天翻地覆一样的变化,但因为有心理准备,还不至于过于吃惊。
文歆是第一次见,还不知道这些东西的生长速度能到什么程度,但他多少还是有常识的。四月份的西瓜能长到跟冬瓜那么大?!为什么荔枝这种南方水果在这里的这个月份也能熟了?!还有刚进来时候看到的,靠近门旁有水塘,那里头是不是已经有莲蓬了?!
亏得他贵为大历皇子,从小就练修养,不然这会儿只怕要完全控制不住了。但就算他努力克制再克制,脸上的神色还是有些许动容,一双眼睛更是亮的不行,就跟发现了肉骨头的小狗似的,瞬间王霸之气就泄了个干净。
赵二蛋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个文歆,顿时觉得之前被老婆教训的太对了!自己到底开始的时候在怕啥啊?!他再贵气,也不过是个小孩儿嘛!看吧,一看到这一大片神仙庄稼,还不是照样被惊的一愣一愣的!
心里的紧张感消散开,能干的赵二蛋同志又回来了。立刻手脚麻利的上前再次给张静他们几个请按,然后接过身后他婆娘端着的木盘:
“几位东家辛苦,此间离主屋尚有些距离,可要下马喝杯茶,略做歇息?这茶是地里前天新下的大麦打磨泡制,清香爽口,滋味绝佳,张公子是晓得的。”
从文家庄过来这里那点路还不至于让人觉得辛苦,不过考虑到文歆之前刚结束长途跋涉,而且这东西也是这里的特产,别处肯定吃不到。张静比文十一还快就做了决定:
“二公子若不嫌简陋,请一定品尝一下。”
那茶端来的时候就是用细瓷碗装好的一碗一碗——碗还是张静之前心血来潮拿过来的,不然这会儿还拿不出可以招待人的家伙事儿——量算不上多,但和皇家一般“饮茶”概念里的小茶盅比,绝对是海量。而且重点是,那茶水端过来就能闻得到一股子清香,莫名的文歆竟然就觉得自己好像有点饿了。
当下也不客气,翻身下了马背直接接过来:“叨扰了。”
第139章 第 131 章
赵二蛋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有人对他文绉绉的说“叨扰”,原本还挺放松的心情莫名又紧张了起来,被他婆娘在背后抬脚顶了下腿才终于没再次露出怯来,脸上的笑容却直接成了僵硬的傻乐。
文歆专心喝茶没注意到,张静和文十一自然都注意到了,心里都不由好笑,也各自取了茶碗来喝。
这大麦口感和平常的大麦本身就有差别,炒过之后喷香扑鼻,简直有顶风香十里的架势。磨了粉冲茶,虽然用量很少,但滋味却极好。茶水味道不算浓,但是香味馥郁,收口回甘,更有一种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