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当牛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不要当牛郎-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事情总是会出现一些意外。
赵家越离开半个月之后的一天,陈烨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很有礼貌,声称是当地某个楼盘售楼部的销售经理,今天之所以打电话给陈烨,是通知陈烨请在一周时间内前去他们那里收房。
陈烨被电话内容搞晕了。心里想着是,这不会是一起电话诈骗吧。现在社会上这种事情简直多如牛毛,网上几乎天天都有报道哪里哪里的什么人又被骗了多少多少钱。不过对方对于陈烨质疑反而感觉莫名其妙,直言他们的楼盘地址就在小镇和连港之间,陈烨可以直接过去确认。
陈烨经过再三确认这不是个骗子电话之后,更加迷惑了。挂了电话,陈烨上网去查,那个楼盘是真实存在的,有个很好听的名字——海波山韵。小区坐落于离小镇10公里的地方。看了下小区户型和销售均价,那绝对不是陈烨的荷包能负担得起的。这让他去收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是不是哪里搞错了,算了,明天亲自去一趟,如果真是误会,到时还是当面解释清楚的好。
第二天,陈烨去了事先约好的小区现场售楼部,具体位置就在小镇通往市区的公路一侧。小区离公路是有段距离的,从公路上拐了条水泥路通往小区大门。走到近前,陈烨观察了一下,这个小区是一个比较接近田园风格的别墅小区,靠近门口都地方是好几排联排别墅,往后面可以看到掩映在绿荫之间的座座小楼,就连稍远处的小山坡上也分布着好几栋。
陈烨收回打量的目光在小区门卫处做了登记,根据指引来到了小区大门右侧一栋三层楼房,楼房一楼门口上方挂着“收房大厅”字样的门牌。在这里他找到了昨天和他电话联系的销售经理。销售经理自称姓袁。袁经理将陈烨请进了大厅一侧的小型接待室。双方坐下后,陈烨就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意愿,他不记得购买过该小区的房产,看袁经理是不是在仔细确认一下,是不是哪里弄错了。
可是,在陈烨看到袁经理随后拿出的所谓他购房的相关单据后,整个人愣在了当场。
陈烨见到了写着他名字的购房合同,上面注明的购买代理人是一个陈烨有点印象的“陌生人”,之所以说陌生人因为那个人陈烨从来没见过,但说有点印象是因为赵家越曾经提到过几次这个名字,这个名字的主人应该是赵家越的秘书助理一类的人物,总之和赵家越的关系匪浅。那么这套房子也就好解释了,这算是赵家越送给自己的——
“房租”?之前的两万块基本都花在赵家越身上了,不能再算房租了。
“谢礼”?感谢这两个月以来,陈烨好吃好喝的把大少伺候的挺好,还在大少兴趣来时不时提供暖床服务?
使劲摇了摇头,不想了,陈烨不愿再纠结这个问题。
作为售楼方的袁经理,对他们来说,是希望陈烨能够尽快及时收房的,否则就要算违约了。陈烨本心来说是十分不想要这套房子。但是,售楼方是“完全无辜”的,对他们来说把房子及时交付给房主是他们的义务所在。
陈烨不想接受这套房子,不过现在似乎他不想要的话还无处去退了。房子已经全额付款。他不要房子了,难道还让开发商把钱退给他?那样他更不能收了。可是,现在他该怎么办?他手机里赵家越的那个手机号已经变成空号了。购房合同上留的电话只有陈烨的手机号码。
他和他之间的联系又彻底断掉了。这两个月他只知道了他的名字叫赵家越而已,很有钱是一定的,借住他这里应该是遇到什么事情了,那样有钱,周围的龌龊事绝对不少。他不说,他就不问。本就是不应该有什么交集的两个人,能有现在相遇和短暂相处,这也就足够了,他们注定是缘浅的。
双方交涉半天无果。售楼中心的人可不管你想不想要房子,只要你先收房了,之后怎么处理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人家把自己的工作搞定了先。
实在没有办法,陈烨稀里糊涂地拥有了一套环境优越、装修不错的小别墅。小区的别墅说面积都不太大,一般都在两百到三百平之间,不过独栋别墅,和房子配套的院子却不小,前院后院的总有五六百平。而陈烨的这套可以说是整个小区里位置最好的一套。位于小区中后部的小山脚下。
见到陈烨好不容易同意收房后,袁经理立马领着陈烨去现场验看。两人出了收房大厅,袁经理让陈烨稍等,自己去楼房拐角处开过来一辆两座的电瓶车。陈烨坐上之后,袁经理开着车直接向陈烨的房子驶去。
小区的占地不小,他们来到目的地的时候,用了大概十五分钟。
陈烨下车后,抬眼就看到了这做户主是他自己的别墅。其实刚才远远的袁经理就已经指给他了。这套房子的位置一看就很不错。等到了近前,陈烨都不得不在心里赞叹,这真是栋很漂亮的房子。虽然是别墅,但设计理念却是江南水乡风格,整体是白墙灰瓦,深褐色的大门和窗户,院墙是一圈一米五高仿“竹栅栏”形式的铁栅栏。栅栏外面根部种了一溜蔷薇,此时很多枝条已经沿着栅栏攀附其上,层层绿叶之间点缀着点点粉色的小花。从外面看,就给人一股很古典的风韵。即便内心里对房子很膈应的陈烨也必须要承认他被房子的外表“征服”了。
虽然房子外面古色古香,但进去之后,陈烨却发现别墅里面已经完全装好,装修风格可以说是中西合璧,既保留了中式的风格,同时兼顾了现代化的适用性能。因为十分可观的价位,房子里配套的家具电器都是事前配备好的。完全可以做到直接“拎包入住”。
袁经理带着陈烨在楼上楼下各个房间都转了一圈,介绍了基本的使用说明,之后又带着陈烨在别墅的前后院子里溜达了一圈。在认为将该介绍或交代的地方都介绍和交代了,没有什么遗漏之后,让陈烨在验收单上签了字,然后就先告辞离开了。
袁经理走后,陈烨也没有什么心思继续呆在那里,将房门院门锁好后也离开了,只是之前袁经理已经将电瓶车开走了,他花了近半个多小时才走出小区,然后继续走两百米来到公路边才打了辆车回小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陈烨稀里糊涂地拥有了一套环境优越装修不错的小别墅和一个大院子。但是真让他自己住进来,实在有些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老是感觉像卖身换来的似的。
不过这次却没让他纠结多久,没两天有人打他的电话,表示想要买那套房子。陈烨想也不想的想直接拒绝,陈烨到现在也不认为那套房子是他的,对所有权不属于自己的财产,陈烨认为自己应该是没有处置权的。
但是,对方言语恳切,最后到让陈烨不好直接拒绝了,于是双方约好了见面面谈。
到了约定时间,在约定地点陈烨见到了之前打电话的人。和人见面谈了半天之后,不知道怎么着,谈着谈着,谈话的结果居然就变成了他和对方约定“换房”住。
所谓“换房”并不是指“卖”自己的,“买”对方的,而是以相互“租凭”的形式,自己把别墅租给对方,对方把在一处地处山区的小庄子租给他住。在谈好的时候,陈烨心里的想法是,自己不好处置这套房子,自己不住给别人住应该没问题吧。
那位和陈烨决定换房住的人叫做肖明宇,看着四十来岁,通过交谈,陈烨知道了对方是个做药材生意的商人。就是从药农那里收新鲜的药材,通过自己的工厂进行初加工,然后卖给那些制药厂或者中药店。因为近几年中药材价格长势迅猛,肖明宇的资产已经很可观了,当然最后一点是陈烨自己私下里自己琢磨的。就从对方想买自己那套房子的态度来看,一点儿讨价还价的意思都没有,而且见陈烨不松口,那价钱在他嘴里蹭蹭的往上猛涨着。到最后报出的价格已经彻底把陈烨给吓到了。陈烨抬手打断了对方口若悬河的游说。
“肖先生,你先等等,我现在已经知道了您对购买那套房子的意愿非常强烈。可是,据我所知,在那个小区里,好像还有几套别墅还没有卖出去,户型面积什么似乎和这套也差不多,您为什么这么执着地就想我这套呢?”
肖明宇听到陈烨的问询先是楞了一下,然后温和地一笑,徐徐道出了他只看重现在这套房子的原因所在。
据肖明宇解释,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他现在可以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商人了。肖明宇为人很孝顺,有钱之后就把远在北方的老父母接过来颐养天年,和自己住在一起,有什么头疼脑热的也好就近照顾,毕竟父母年龄大了,生活在老家自己着实不太放心。
之前,他也多次想把父母接过来,但一方面老人家故土难离,另一方面也是实在舍不得家里的几亩地,特别他的父亲,老头种了一辈子的地,让他歇下来是不可能的,自己劝说了很久,老头最后发话是,过来一起住也不是不行,不过必须给他准备几亩地,让老头能继续“劳作”才行。
老头的这个条件看似挺简单的,但要具体实现起来却困难不小。肖明宇目前的家就在连港市,几亩地市区就别想了,市郊也不好找,现在这里的地价可是也非常高了的,而且那些地产商们在市区已经无地可建后,市郊甚至再远的很大区域内的土地都被他们盯上了,肖明宇在地产商的眼中还是个小脚色,绝对无法从他们的口中夺食。而再远些地方买地就又有很大的问题,一则再远的土地已经不在连港的管辖范围,是属于耕地了,想买是很麻烦的,一般只能租用,二则,离市区远了,父亲要想每天下地就要两头跑,老人家绝对受不了这种折腾,自己势必要给二老在地边上找房子住。租房要便宜很多,而且没有复杂地手续,但是农村的房子肖明宇不放心给老人住,他接回来是让他们享福的,不是又回农村吃苦的。而要自己盖房的话,自己没有当地的农村户口就没有宅基地,现在这里关于保护耕地的问题十分受政府重视,以他的能量也不是不能把地批下来,但代价太大,以他当时的经济能力负担起来有些吃力,而且要把房子盖得让二老住着舒心让他能满意花费也是不小的。所以这事就这么拖了几年,直到这一两年,随着中药材的大幅涨价,肖明宇的腰包瞬间鼓了很高,以上问题已经不再是那么难解决了。
于是,肖明宇托关系在离连港一百七十公里远,靠近山区的地方承包了一块地,面积不大,只有五亩左右,给父母盖了栋房子建了个小农庄。而这个小农庄就是肖明宇准备和陈烨交换的标的物。
等房子盖好后,肖明宇就把自己的父母接了过去,老两口对地方也非常满意。特别是老头每天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的下地劳作,而且有心情了还可以拿根鱼竿到河边钓钓鱼。日子过得挺美,肖明宇夫妻俩一般平时在连港周末就开车去农庄,实现了他家人工作两不误的愿望。可是,世上的事总不能让人事事顺心,肖明宇忽略了老人家的年龄,他老爹也乐观估计了自己的身体状况。
在某天上午,老头下地干活的时候,昏倒在了地边。还好是周末,肖明宇夫妻都在跟前,当时打急救电话显然不现实,最近的急救中心就在连港,救护车一来一回三百多公里看,虽然路况还不错,但也耽误很多时间,肖明宇最后是自己开车把父亲送去了医院。一百多公里,让他一个小时飙到了。事后交警的罚单足够一户普通人家一个月的收入了。
总算是,送的及时,老人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在太阳地底下晒的时间长了,中暑了。打了一天吊瓶,当天就可以出院了。虽然这次事情不大没有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但却在肖明宇的心中敲响了警钟。农庄离市区太远了,父母年龄大了,有点身体问题,往医院赶实在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于是,肖明宇就劝父母回连港和自己一起住。到时发生什么问题,要好处理的多。可是,老头子犟得像头牛,坚决不同意去住棺材盒子(老头对城市里的各种建筑的统称)。没有地种那是要他老命的。肖明宇指出可以在他家楼顶建个屋顶菜地。老头看不上,说那是瞎胡闹,悬在半空里一点接不到地气。对于倔强了一辈子的老人家肖明宇是没有办法了。为此发愁了很久,后来有一天,他妻子看到了“海波山韵”的楼盘介绍,里面提到的一个卖点就是拥有宽敞庭院的别墅。再一打听,有的别墅的庭院面积居然达到了五六百平,都要赶上一亩地大了。肖明宇赶紧拿了楼盘宣传册去忽悠自家老子。一亩地不小了,够他老人家折腾了,种菜栽树样样可以。老头其实也是能体谅自家儿子的心情,知道上次的事情把人吓到了。所以听到有一亩地可以种,想着自己的确身体不比当年了,于是就同意搬家了。
可是,肖明宇那头刚说服自家老头,急急来咨询买房,这头却被告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