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峰烤着肉串,望着这些孩子。他不免想到,这些小孩失去了双亲,少了至亲的教导,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就会有可能误入歧途。
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秦峰不会自大的认为自己会影响这些孩子一生,但他会作出自己的努力,努力引导这些失去双亲的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故事,会是一个好的开端……。
“朕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讲故事!好耶,我最喜欢听故事了!”孩子们团团坐,听秦峰讲故事。
秦峰语重心长的说道:“战争时期,残忍的侵略者总是抢夺百姓的粮食,还会乱杀人……。”
小孩子的红彤彤的脸色苍白起来,他们想起了可怕的东吴兵,抢走了自家的粮食,还掠走父母。
“百姓为了对付侵略者,就在村口的山坡上放置一颗消息树。看到侵略者到来,哨兵就会放倒消息树,村民们看到消息树倒了,就知道侵略者来了。他们就有了充足的时间,转移撤退。”
孩子们十分激动,“若是我们村子也有消息树。就能够躲避东吴兵了。”
秦峰继续讲道:“消息树很高,很远的距离就能够发现倒没倒。而侵略者根本不会去注意一棵树。”他这时候说到了重点:“大人们需要劳作,小孩子们虽然小。但是也能出力。他们担当了哨兵,貌似玩耍分散在村子四周,当发现侵略者后,他们就会放倒消息树,通知大家转移。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许多成年人也无法完成的艰巨任务,为国家和亲人们出力……。”
“人们赞扬他们,称呼他们为少年团……。”
“少年团!”小孩子们流露出向往。
于是,秦峰趁热打铁。又讲了一个故事:“在北方,有一个少年团长,接受了民兵的任务,给我军送信。谁知半路上遇到了鬼子,嗯,鬼子就是侵略者。少年团长急中生智,将信件放到了老绵羊的大尾巴里。而少年团长临危不惧,引诱鬼子进入了我军的包围圈,被我军全歼。”
秦峰最后语重心长的说道:“不要小看了自己。你们也能用自己的力量,为自己,为家人,为国家出力。国家需要你们。你们才是国家的未来……。”
孩子们不在去吃肉串,一个个沉静中思索着,他们明白了秦峰故事里的含义:不要小看了自己。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出力。
秦峰发现气氛有些凝重了,摸着一旁潘嘎子的头。开玩笑道:“幸亏朕不是鬼子,不然就中了潘嘎子计策,进入埋伏圈了。”
潘嘎子浑身发冷,心中仿佛针扎一样难受,他充满愧疚的勉强笑了笑。
而秦峰只以为他的反常是信以为真,摸着他的头道:“不要在意,只是一个玩笑。明天,朕就为你的家人报仇。朕会让孙权永远跪在江南受难的百姓的陵墓前,世世代代赔罪。”
就有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站了起来说道;“皇上,我要加入少年团!为消灭敌人出力,将来长大了保家卫国!”
这话说得秦峰一愣,其实秦峰想要激励这些孩子,所以从后世拿来一些励志的少年故事。他手下,那里有什么少年团。然而他转念又一想,江南有许多孤儿,若是真的组织起来,让他们互相帮助,激励成长,便能够抵消失去双亲的影响。以免将来长大了性格偏激,而误入歧途。
另一方面,若是能够将国家的少年组织起来,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教导他们努力学习,锻炼身体。那么,国家的未来岂不是更加强盛了。
没有少年团,可以组建嘛。秦峰到达了一定的位置,他就想为国家,为民族做一些事情。而这样的事情,他是必须要做的。
“相信有了这少年团,祖国的未来就不会误入歧途,将来,都是国家有用的人才。应该派专人,大才,贤能之士,指点、引导我大秦的少年,为国家,为华夏民族出力。”弘武皇帝指示道。
跪听圣谕的贾诩和庞统对视一眼,难掩眼中的震撼。皇上说的这个真是太好了,前人怎么就没有想到过呢?相信这项政令一经实施,不出十年,国家就会涌现出一大批人才。有了人才,国家、民族能不强盛?
这项新的政令传回邺都后,马上就开始实施。各州组建少年团,总部在中央。少年团的成立,标志着大秦国完全进入到了普及教育的时代。文化知识不再是某一个阶级笼络在手中,升官发财去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文化知识不再集中在某些人的手中,文化知识开始全面普及。
后世对弘武皇帝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弘武皇帝对华夏,对世界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弘武皇帝打破了世俗的壁垒,文化知识不再是豪门大户出身的人的独享,穷苦大众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穷苦大众,就能够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彻底的消灭了“八辈贫农”,这极具悲哀的现象。华夏民族,也因此提前千多年,完成了扫盲。
弘武皇帝为占据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完成了扫盲,亿兆兆有知识的人,发挥的力量不可想象。而这亿兆兆人民对弘武皇帝的狂热,亦是无法相信。
当天晚上,秦峰便任命潘嘎子为大秦第一支少年团大队的大队长,并在鲜红的大秦国旗上取下一角,制作了红巾。
潘嘎子与孩子们站成一排,当秦峰亲手为潘嘎子带上三道杠的大队长标志的时候,语重心长的说道:“少年强则国强,国家、民族的未来,在朕的身上,更在你们的身上。朕将能力传授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够一代代传下去,那么,我们华夏民族必然会崛起,我们华夏民族必然会站在世界之巅!”
孩子们哭了,宪英也哭了。
“大叔,您也哭了!”庞统惊问贾诩。
“我没哭,我是高兴!”贾诩从来没有想到,一位帝王能够做到这样。贾诩有局限性的意识得到了启发,只有民族强盛,百姓强盛,国家才会强盛,社稷才会强盛。而之前的帝王,只为一个阶级强盛,都错了。
弘武皇帝一项项借鉴后世融合当代的独特政策,令许多人顿悟。
第二天,午后。
铁骑带起扯天蔽日的尘埃,奔驰在江南的大地上。金盔金甲的秦峰,一马当先,他已经距离孙权的聚集点越来越近了。他手中的金枪前指,他已经迫不及待去解救江南的百姓。“孙权的残暴人神共愤,儿郎们!拿起你们手中的刀枪,消灭豺狼,解救我们的兄弟姐妹。为了国家的统一,为了民族的崛起!”
“为了国家的统一,为了民族的崛起!”大秦儿郎的呼声,响彻天际。
“为了国家的统一,为了民族的崛起!”大秦少年的呼声,也在马车内回荡。
“大队长!我们也要为国家出力,你来带领我们!”
孩子们将潘嘎子团团围住,他们童真的眼神充满了坚定的信念,“我们虽然力量小,但是,我们也要为国家出力。消灭残暴的孙权,为亲人报仇,解救还没有遇害的家人!”
“大队长!我们是大秦第一支少年队,我们不能只是在马车中坐着!”
潘嘎子轻轻抚摸着臂膀上的三道杠,他的身体冰冷且颤抖,那红色是民族勇士的鲜血染红的。他想起了父亲充满气节的话,“报效国家,我宁可去死!”
秦峰温暖的关怀和他的故事,在潘嘎子的脑海中浮现。猛然,孙权、陆逊残暴而丑陋的嘴脸,竟然就是在一旁冷笑。
“绝对不能让这些毒害百姓的人获得胜利!”潘嘎子和他的父亲要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而害死了弘武皇帝,就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他猛然觉悟,在最后一刻作出了决断,他冲出了马车,站在疾驰的车辕上,挥舞着手臂,用稚嫩的声音大声呼喊道:“皇上,前面有埋伏!”
第一千零五十章惊闻阴谋
“全军停止前进!”
角号声起伏,五万铁骑停下了脚步,漫天的尘埃,很长时间才完全散去。
“什么?埋伏!你怎么知道的?”随着秦峰的眼神变的冰冷,四周的温度仿佛陡降。
潘嘎子幼嫩的小脸上爬满了羞愧、懊悔、自责,嘴唇已经咬出了血,他拜在地上,“小民是奸细,是东吴的奸细!”
此言一出,众人一片哗然。因为大家都很看好少年老成的潘嘎子,又是大秦第一位少年团大队长,想来十余年后,一定会成长为国家的栋梁。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是奸细。
贾诩眼珠一转,急忙进言道:“皇上,尽快安营扎寨吧。”
秦峰心里一动,也就知道了贾诩的想法,“传朕的旨意,兵士已经“疲惫”,全军驻扎,养精蓄锐,派出斥候搜捕敌军探马……。”
很快,弘武皇帝的御帐首先立了下来。
御帐中,气氛凝重。贾诩和庞统十分惋惜潘嘎子,这个少年大大超出同龄人的智慧和能力,假以时日一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投靠了敌人。
然而,当秦峰得知,潘嘎子是为了救父亲,反而没有太多责备他。毕竟,在最后一刻,潘嘎子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他牺牲父亲的性命,来挽救秦军覆灭的命运。
牺牲亲生父亲,去做无关自己利益,世间几人能够做到?
成年人大多做不到,小孩子却是做到了。
就凭这一点,秦峰就原谅了潘嘎子。
默契的。谁也不再去提潘嘎子为敌人效力的事情。并且秦峰也不避他,就与两位军师商议了起来。“潘嘎子的描述,通往半岛的通道地形狭长。又有南浦山扼守险要。我军如何才能够运用得之不易的先机,击破敌人的守备?”
庞统和贾诩琢磨了一会。
庞统首先说道:“皇上,只需占领南浦山,就能够顺利打开进入半岛的通道。如今需要做的,就是反埋伏敌人。那孙权已经没有多少兵力了,歼灭了他的有生力量,就算南浦山险要,也是无法抵挡我军后续的进攻的。”
秦峰闻言点头。
这个时候,贾诩摸着胡子。笑道:“皇上,不如这样,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请皇上乾纲独断。”
秦峰亦是露出了笑意,心说不愧是贾诩,总是能够因势利导,想出妙计。
这时候,潘嘎子鼓足了勇气,拜道:“皇上。小民想要回去,救自己的父亲。”
秦峰眉头一皱。
贾诩察言观色,有些事情,秦峰不好亲自说出口。这时候就需要臣子来代言,他急忙道:“皇上不可,恐防回去后又有变化。”
谁知。贾诩错会了秦峰的意图。
将心比心,秦峰自问。若是自己的位置与潘嘎子对换,自己恐怕没有他做的好。他语重心长的说道:“潘嘎子。朕的大军明日一早就会突袭南浦山。留给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显而易见,当陆逊发现自己失败后,一定能够联想到是潘嘎子泄漏了消息,那么他们父子难免一刀。
潘嘎子走了,他留下了少年团大队长的队衔。
“皇上,不应该放此子离开!”贾诩焦急道。
秦峰抚摸着于后世一般无二的少年团队衔,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道:“你们下去准备吧。”
当秦峰返回内帐的时候,辛宪英扑在了他的怀里,泣声道:“皇上,好可怜的一个孩子……。皇上相信了他,他也一定会让皇上失望的。”
秦峰抚了抚香背,摇头叹息,他也不知道自己做得是对还是错。
随军军机处大帐,贾诩双手拢在袖子里,不无担忧的边走边说,“皇上的一念之仁,谁知会怎样……。”
对桌庞统摸了摸朝天鼻,说道:“没有关系,敌人只能是在密林埋伏,耍不出什么手段来的。”
“你这是自己宽慰自己……。”贾诩眼睛一瞪说道。
庞统眉毛一抖,突然道:“大叔,您别总是将心比心行不?”
“什么!兔崽子!你就干净了?”贾诩大怒,起身抓起一卷竹简,就砸了过去。
“哇呀,怎么,还不让人说实话了!”
于是军机处大帐内,一顿鸡飞狗跳。
另一方面,晚些时候,潘嘎子被东吴的探马发现,急不可耐的陆逊亲自出了大营迎接。
陆逊喜笑颜开,走过去摸了摸潘嘎子的脑袋,笑道:“怎么样,秦子进中计了吗?你的羊呢?”
潘嘎子冷静的打开陆逊的手,道:“羊都被秦军吃了。”
“你看,我说的不假吧。”陆逊双手一摊,道:“秦军在人前一副仁义之师的模样,遇到你这个落单的,立刻露出了本来面目,就吃了你的羊。”
潘嘎子闻言,望着陆逊灰暗阴险的侧脸,真是从来没有过的恶心难看。比起仁义的秦军,东吴从上到下的恶毒,只有故事中的鬼子能够与之相比。
“伟大的弘武皇帝,一定能够消灭这些鬼子,救出百姓!”潘嘎子想到这里,忍住怒火,拱了拱手,道:“都督,秦军已经中计,明天一早就会到来。我已经完成了任务,希望都督能够履行承诺,放我们父子离开。”
陆逊眼珠一转,突然怒道:“潘嘎子,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那点手段,你已经出卖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