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指闫降慕矗丝痰纳沟资粲谀阕约骸L热艋够嵊幸磐徒枰恢Ь呕降娜缌髅畋剩陨轿剑运淳∏锕謇觯蚬欧缁�

岂不知,超越文字必定要超越风景,还要超越人生。就如同禅理,你悟透了菩提,还要悟透明镜。你携带沉重的夙愿行来,就可以满怀释然的心境离去。此后,任凭光阴如水,江湖老去,九华山的风物依旧如昨。那洁净的莲花,在人生往来的风景里,静静流香。

五台圣地

总是有一处明净的风景,需要你匆匆赶赴;总是有一段似水的韶光,不能将之淡然辜负。就这样一路逶迤行走,行走在世间明媚的风光里,于历史纵深的长廊中,拾拣烟云散落的片段。走过水复又山重,看尽烟雨又落红,那峻峭的峰峦,清凉的五台就是你此时要觅寻的影踪。在这万法天然的禅境中,灵魂的烟火明灭无穷,任由你携带怎样肆意磅礴的思绪而来,只要踏进这方叫五台的圣地,风云万端也会变得平静从容。

只是一枚叶子落地的瞬间,红尘已在身后,让你以为原来佛槛并不是那么高,一寸步履,一个回眸,你已置身在佛境。穿行在五台山,空气中漫溢的山水清凉,还有从不同寺庙萦绕而来的淡淡檀香,会让你陶然熏醉。

纵然你知道,这样执著地走进清凉圣地,也许会陷入万状云烟的旋涡不能自拔。可是你依然甘愿舍弃红尘烟火的暖意,在迷离的禅境里追寻更辽阔的清醒。清凉的光阴会慢慢浸润千丝万缕的浮躁,让那些迷失在世间沼泽里的众生,走向平和通达的人生途径。

顺着历史幽深的巷陌浩然寻去,那条通往汉唐的路径铺满了菩提。站在五台山,看得到大汉的万顷苍池,看得到唐朝的辉煌鼎盛,看得到那么多不可一世的帝王手捧经卷在佛前诚心祈愿,佛佑江山,万世永继。那泛黄的经卷可以磨砺帝王嶙峋的霸气,亦可以剔除世人懦弱的悲观,让你在狭窄的书本里,看到人生宽广的疆界。

尤其是唐朝,这是个盛行佛教,推崇佛教的朝代,因李唐王朝起兵太原而有天下,固视五台山为“祖宗植德之所”。几代帝王在五台山兴建寺庙,僧侣辈出,你可以想象那万佛端坐在莲台的气象,梵音在缥缈的云烟间回绕,而万千香客从五湖四海赶来登山朝觐。这是佛陀与众生之间的相逢,是千秋一遇的讲经说法,风云际会。

站在岁月寥廓的岸边,回望五台山,当年煌煌的盛唐在历史苍烟中消散。于帝王杯中看消瘦的江山,一种醒世的苍凉滑落在你的心间。尽管如今的五台山没有大唐的繁盛,可依旧山寺林立,僧侣如云。在这山清水凉的风景中,禅思的烛火一直在摇曳,佛前的经贝一直在聆唱,并不会因为朝代的更替而无声熄灭,亦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骤然疲惫。

只要你带着心来就可以看到,那么多的庙宇在老去的竹风里骨肉丰盈,那么多的香火在清凉的光阴里粲然熠熠。生命原本就是此消彼长,当你抬眉远眺,群山之间那轮冉冉升起的红日,已然再现盛世辉煌,王者风流。

五台山是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山间的庙宇都供奉着文殊菩萨的佛像。他身呈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左手拈花,右手执剑,以智性的禅思、慈悲的佛义度化世人。每一个乘风而来的香客,在湛蓝的晴光下走进一座座洁净的庙宇,轻烟起荡的香火,浩然杳渺的梵音,会让你灵光乍现,或许多年来不能参悟的道理,只在刹那间幡然醒透。而迎面相看的文殊菩萨,会为你打开人生那道尘封的心门,让你知道,生活除了酒肉穿肠,还有明月清风。

有时候,纵有千言万语,也抵不过佛祖的拈花一笑。那意态万千的佛像,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百相人生?在风烟万里的五台圣地,世人眼中的营营功利,于佛祖不过是云中富贵、纸上功名。他可以让生命如花,也可以视万物归尘。时光流去不语,来往的人只需在此停留片刻,参透一点佛法,了悟几缕禅心,而后继续行走天涯。

五台山的奇峰灵崖随处皆是,有意无意间总能与这些峰峦邂逅,自然的奇丽会将你的思想漂洗得风姿万种。仿佛每一处峰回路转,就是一道柳暗花明,那明净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底蕴,深刻的佛学禅理,又将你的心境滋养得通透温润。更有五峰如五根擎天巨柱拔地而起,巍峨耸立,峰顶平坦如台,五台之名也因此由来。

置身五顶胜境,看烟光凝翠,明霞似锦,看雾霭浮云,峰峦坠月,让你临高处【1而不知寒凉,处幻境而【2不觉虚渺。因为每一【3片打身边经过的云彩,每一【4缕拂过衣襟的清风,都在告诉你,你在五台,你在大佛的脚下,你曾经错过的故事都被寄存在流淌的光阴里。你来到五台,站在顶峰,从云聚到云散,从花开到花合,直至烟霞染醉了黄昏,明月照亮了夜空,迷离的梦依然醒着。

繁密的山林总是适合隐藏幽静的庙宇古刹,你徜徉在其间,恍惚的意境让你分不清是云雾还是烟火。穿过枫林,迈过云梯,一座座殿宇楼台坐落在白云深处,让你看完此处的气象万千,又看彼处的风物超然。历经几千年的五台山,寓藏的古刹也极为深厚显赫。那百座寺庙悠然散淡地镶嵌在五台山,使五台风景充盈着禅意的芬芳,每一座寺庙被无数高僧的故事丰润着,他们用世情超越个人境遇,借佛法普度天下苍生。

走进不同的庙宇,无论是灵性摇曳的青灯,还是韵味深长的经卷,它们都含蓄又洁净地存在,菩提可以丈量人生百态,明镜可以照见世间疾苦。佛法本是一种超凡意境,倘若你悟懂了其间的精深绝妙,在人生如流的风景里,他可以让已经老去的再度年轻,让不能回头的再度重来。

生命的旅途有太多际遇与惊喜,多年来,你从一个地方抵达另一个地方,看尽落花流水,过尽离合悲欢,不问得失,不问因果。也曾留下旖旎的相逢,也曾留下刻骨的痕迹,也曾留下无言的叹息,纵有滂沱不止的记忆,终究只是云水过往。

如今,这万佛悠然的五台山,这清凉如水的圣地,又是一段人生驿站,也将是你灵魂的居所。纵然你一生行色匆匆,不能留步,因为有了这一次虔诚的相逢,从此你便不是水上浮萍,云中孤雁,再也不必担心会老死他乡,天涯穷途,风尘无主。佛祖会告诉你,这不是一个人的五台,这是众生的五台;这不是一个人的归宿,是众生的归宿。

是谁,让相逢有着空灵的明净,让离别有着禅意的清醒;又是谁,让得到有着闲雅的淡定,让失去有着智性的平和。五台山,会给你灵魂栖息,却不会将你生命囚禁,你以过客的方式走来,同样会以过客的方式离去。没有多情的纠缠,无须温暖的感动,只是一段禅佛的光阴,在人生花开的陌上,清凉,如水。

第四章 一面湖水

西湖四韵

是谁撑一把油纸伞,穿过多情的雨季,寻觅江南繁华的旧梦?

是谁品一盏清茶,倚栏静静地远眺,等待那朵寂寞的莲开?

是谁乘一叶小舟,在明月如水的霜天,打捞匆匆流逝的华年?

又是谁折一枝寒梅,书写俊逸风流的诗章?

西湖,明净如玉的西湖,那柳岸花堤上,是否徜徉着古人黯然的背影?那池亭水榭间,是否收藏了昨日遗失的风景?

(一)苏堤春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

烟雨漂洗的西湖,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温润的色调、幽淡的芳香,古往今来,萦绕过多少路人追梦的心怀?

岸边聚集着喧闹的人流,湖心却是画影清波。空蒙的烟雨倾泻在低垂的柳条上,摇曳的波光撩开一湖动人的涟漪。当目光迷离的时候,梦境也徜徉起来。远处的断桥横落在湖与岸之间,流转的回风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那个被悠悠岁华洗濯了千年的传说,清晰而玲珑地舒展在西湖的秀水明山中。桥其实并没有断,断的只是白娘子与许仙一世的情缘。那一柄多情的油纸伞,是否可以挽留他们匆匆流逝的旧梦?

千年的情节早已注定,留存的却是永恒的传说。那些撑着雨伞、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又将落入谁的梦中?

云烟浸染西湖杨柳的清丽,朝霞催开苏堤桃花的艳影。过往的路人,穿行在石板路上,他们抖落一身的烟尘,将恍惚的时光寄存在短暂的雨季。

那一袭青衫、儒雅俊逸的身影是苏子吗?还忆当年,他与朝云泛舟西湖、清樽对月、新词娇韵、不尽缠绵。奈何岁月飘零,佳人已杳,空余他漂萍行踪,伤情缚梦。

千古绕愁之事,唯独情字。旷达豪迈的苏东坡,纵然才高可笑王侯,倘若不遇朝云,更无知音,又怎会有那般的俊采风流?“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他怀念的还是旧时的明月,那弯如钩的新月,一半是离,一半是合。多情的,始终是那望月的人。

行走在悠长的苏堤,是谁,一路拣拾着明明灭灭的光阴?可是,又能寻找到些什么?纵然沉落西湖,又能打捞到些什么?

(二)西泠夏荷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南朝苏小小《苏小小歌》

梦若清莲,在西湖的波心徐徐地舒展。岸边有悠然漫步的人,亭中有静坐品茗的人。他们借着西湖清凉的景致,消磨着闲逸的时光。那悠悠碧波,映照着城市高楼的背景,杭州这座被风雨浸润了千年的古城,生长着无尽的诗意与闲情。

清澈的阳光柔柔地倾泻在湖面,轻漾的水纹,撩拨着谁的心事?一叶小舟停泊在藕花深处,静看月圆花开,世海浮沉。此时,搁浅的,是它的岁月;寂寞的,又是谁的人生?

那晶莹的露珠,是苏小小多情的泪吗?“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遥想当年柔情似水的一幕,苏小小与阮郁那一见倾心的爱情,西湖仿佛又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

繁华如梦,流光易散。多少回灯花挑尽不成眠,多少次高楼望断人不见。她最终还是尝尽相思,错过了花好月圆的芬芳。

“生于西泠,死于西泠,埋骨于西泠,庶不负我苏小小山水之癖。”西湖的山水,滋养了苏小小的灵性。这个女子,书写过多情的诗句,采折过离别的柳条,流淌过相思的泪滴。在庭院深深的江南,月光为她铺就温床,那无处可寄的魂魄,完完全全地融进西湖的青山碧水,也许只有这样,才可以抚慰她入世的情怀,不负她一生的依恋。

(三)碧湖秋月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唐白居易《忆江南》

凉风惊醒明月,红叶染透青山。缥缈空远的钟声在山寺悠悠回荡,桂花香影飘落在青苔石径。黄昏掩映的山水画廊,给西湖留下了一轴无言的背景。

那些在夕阳西下临风赏景的老者,身旁别一壶桂花佳酿,悠闲淡定,他们追寻的是一种空山空水的意境。那些在月夜霜天泛舟湖上的游人,手中捧一盏西湖龙井,优雅自在,他们品尝的是一杯意味深长的人生。

湖中映照着城市炫目的街灯,那一片流彩的天空,装点的是今人的思想。西湖上明月遥挂,波光隐隐,流淌在故事中的人物依旧清晰。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那一袭清瘦的身影,是落魄江湖的白居易吗?他几时淡看了名利,寄意于山川水色之间,留情在烟波画影之中,做了个寻风钓月、纵迹白云的雅客?也许,只有西湖的山水才能解读他半世的风霜。

清凉的季节,语言失去了色彩。寂寥的岁月,山水遗忘了诺言。西湖的秋月,则选择了沉默。

(四)梅园冬雪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山园小梅》

轻盈的雪花洒落在如镜的湖心,那冰肌玉骨,瞬间在水中消融,消融为西子湖清透的寒水,点染着诗人灵动的思绪,成就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花魂诗境。

湖边晶莹的白雪,璀璨如星珠点缀苍穹的倒影。在水天晴光的交汇里,那一瓣瓣临雪悄绽的素蕊,用清香弹奏一曲千古词韵。

风也有影,它走过西湖的春秋,在寂寞的黄昏里,带上彩霞的叮咛。薄冷的梅花,枕着月光的孤独。那曲醉人千回的笛吟,拂开冬夜的静寂,流溢着疏梅的暗香。放鹤亭中,还有一位清瘦的诗人,在梅妻鹤子的闲逸里,静守这段心灵的宁静。就如同月色守候西湖,千百年来,沉静若水,却流转着不变的碧波清音。

那雪堤柳岸之畔,是谁枕着诗风词韵,舒展今时的灵感,在古意盎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