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 作者:白岩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痛并快乐着 作者:白岩松-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平时一样采访,别的事由我管。就这样,我的第一个电视采访完成了。
很久以后再重新看第一次采访,大家都笑了。
一九九三年五月一日,《东方时空》正式开播,在一段其他几位主持人的开场白之
后,就是我采访的东方之子,而我自己并没有看到,由于心里没底,家里也没通知,至
今母亲还在埋怨我当初没打个招呼。上电视的路就这样偷偷的起步。
在栏目开播前,要为自己的栏目设计一句广告词,当时没有多少精雕细刻的时间,
编导在机房外我在录制间里,现上轿现扎耳朵眼,第一句“浓缩人生精华“在我脑海中
跳出的很快,大家也一致认可,而第二句就多少有些周折,一句一句地抛出一句一句地
否决,直到“尽显英雄本色“,大家才松了一口气,于是从第一天节目播出起,“浓缩
人生精华,尽显英雄本色“这句《东方时空》栏目的第一个栏目广告就开始每天和大家
在早上见面。直到后来,随着《东方时空》节目“平视“概念的增强,加上栏目广告词
一句才最好,终于有一天,“尽显英雄本色“这句和观众告别,《东方之子》栏目和“
浓缩人生精华“紧密为伴,这句话也成了栏目的一个标志。
直到今天,这句依然会提醒我们,也许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短短的八分钟人物采
访节目对人生的浓缩还不够,但至少是我们一个不停追求的目标。“画虎画龙难画骨“
,无论怎样的文章,是文字的还是电视的,对人物的经典刻画都是难的,也正因其难,
探求人物的性格走进不同的人生都是具有吸引力的。我至今仍感幸运的是,当初接触电
视走进的是人物栏目。如果说做其它栏目我更多的是一种付出,那么做人物节目我每次
都是在获得,“东方之子“群体于我是一个大课堂,从第一天走进开始,前辈学者,时
代精英便一一走进我的生活,注定了我在今后的电视生涯中,对人性和人生的关注成为
每日的功课。
有了第一次采访,接下来就欲罢不能了。当时时间和我们采访记者谈得最多的是如
何在采访中达到“平等智商的对话“;作为一个采访者必须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提问者;而
是要在和被采访者的问答之中,把每一位“东方之子“最该被浓缩的东西展现出来,也
正因此,我们这些外表上感觉“歪瓜裂枣“者才有走上电视的机会。不过在当时,虽然
“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我的压力还是有的,在几位主持人当中,无论学历还是资历,
我都是最低的,“平等智商的对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也因此在最初的一些节目
当中我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作品,不象胡健大姐采访张贤亮的片子,直到今天都被我
们视为经典。难怪在多年之后,当大家又再次看到我在“东方之子“中的第一个采访时
,都乐了,这种乐我相信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外表和现在反差太大,还有很多的内容。

最初的日子里,从来没有想过《东方时空》会有日后的红火,大家颇有点只顾低头
赶路的意思。节目开播不久,我们推销起自己的节目来都有点底气不足,因为太多的人
都不知道也没有看过这个节目。我们到海南省采访,很多人的联系都颇费周折,不象后
来“东方之子“这个栏目广为人知后,相对联系起来容易些。而在当时,每当有人接受
了我们的采访,我们心里都有一份喜悦。其实不光我们做节目的遇到很多困难,在经营
方面好同样如此,现在《东方时空》的广告费很高也一般很早订完,可在最初,广告费
很便宜但依然没有人愿意掏这个钱,谁也不想让钞票在早间节目中打水漂。回头再看那
最初走过的艰难之路,更懂了“万事开头难“这句话的含义。
那时的我自然也没有太长的设计。93年5月底,我接到制片人时间的电话,问我想不
想调进中央电视台,我没太考虑就拒绝了。“做电视“是副业“这种概念在我当时的头
脑中还是根深蒂固的,再加上当时在广播报,我正筹办着一张新报纸《流行音乐世界》
,报社内部也把这件事当成了重点,甚至创刊号各个版的内容和样式都设计出来了,中
央人民广播电台也专门为此开了会,台长也讲了话表示支持,在会上“高举起流行音乐
这面旗“很给人一种振奋。能把自己的爱好变成自己未来的工作,对我来说自然是件快
乐的事,欣喜之中,觉得电视到底能做多久,心中没底,于是就拒绝了时间的好意。
但走进电视看来还是我的宿命,过后没多久,已经呼之欲出的《流行音乐世界》在
当时一种对流行音乐依然不屑的氛围中,被某位领导给判了死刑。寄托了我的热情和理
想的梦碎了,我立即有了万念俱灰的感觉,好吧,走。 这个念头一出来,最后走进电视
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也曾有人问过我,假如那张报纸办下来,,你和电视说再见不会后悔吗?我想不会
的,一来人生没有假如,二来每条路都会有不同的风景。走上办报之路自然会依照另一
种规则欣赏着路边的景致,也会有挣扎,也会有快乐,也许今天 的自己会在这样的一条
路上寻找到另一种成就感。
但最终,我还是成了彻头彻尾的电视人。
但真正让我在心中归属电视,还是依赖于一次同行对我的认同。《东方时空》播出
一百期时制作了特别节目,我承担的任务是去青海与西藏的结合处,采访一位电影放映
员赵克清。
接到这个任务时,我正在宁夏银川采访另外的几位“东方之子“。也许是好事多磨
,采访放映员的任务从一开始就不顺。就在我接到任务的第二天,在银川机场一架客机
失事,死伤者众,媒体报道后举国震惊。远在内蒙的母亲自然知道了这件事,但由于不
知我在银川的具体行程,内心的担忧可想而知。而我因为在银川的拍摄工作很紧,加上
当时也没有手机,忽略了给母亲报平安,结果母亲不知怎么千方百计寻找到我们节目组
的电话,来向北京我的同事询问,那份焦虑自然深重。因此当后来我的同事把这件事告
诉我之后,心中马上有了愧意,“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结束了银川的拍摄,开始继续西行,踏上了去青藏高原寻找赵克清的路程。先到兰
州,但从兰州去西宁的火车票却特别难买,好不容易上了火车但没有座位,多方交涉,
我们一行三人被安排到火车的行李车厢中,一路上我们是躺在各种邮包袋子上行进到西
宁的,那种滋味至今难忘,而车窗外新鲜的风景到今日却变得有点模糊不清了。
到了西宁,与先期到达的策划人崔永元接上了头,了解到有关赵克清的情况。原来
,赵克清是从河南来青海工作多年的老放映员。青藏高原上人迹稀少,一个游牧点和另
一个游牧点可能相距上百里,赵克清就赶着马队,上面装着帐篷和放映电影的设备,到
达一个游牧点后;给当地的牧民放上一夜电影,第二天收拾行装,再奔下一个放映点走,
其间的艰辛与磨难我们难以想象。一个特殊条件下一个特殊的故事,大家都能在这样的
故事中体会到另一种生活另一种人生,感动是自然的,也因此我们的特别节目采纳了小
崔的建议,于是有了这趟青海之行。
接过头后,知道了去高原上寻找赵克清的办法,又在西宁租了一辆桑塔那,就准备
出发了。当时小崔的身体不是太好,在西宁的两千多海拨的高度中高原反应已经比较严
重,考虑再三,小崔不易向更高的海拨挺进,第二天早晨我们就和他分手了。
出发时又一件不顺的事发生了。送行的时候,我进了车里,手却搭在了车门外,被
旁边的人一关车门,我的手被夹了个正着,十指连心,钻心的疼痛在以后几天的采访中
就没断过,也没睡过一个好觉,这份疼痛等于是此行中的又一个下马威。
一路疼痛,桑塔那在寂静而又风景秀丽的青藏公路上奔跑,和我一起去拍摄的摄像
是曾经获过亚广联大奖的纪录片《沙与海》的主摄像江兵,功夫自然了得。一路上由于
隔七八十公里就能看到一起车祸,我和江兵不敢怠慢,不停地给司机点烟并和他说话,
免得开着开着他睡过去了。因为在青藏公路上,车前总是一样的无人景致,身边总是沙
沙的车轮声,困意上来,后果不堪设想。
一天的行程之后,我们到达了海拨三千七百多米的青海和西藏结合部,拿着事先了
解的地址,我们找到了要拍摄的主人公赵克清,正好第二天他又要出发,去一个游牧点
。一夜休整之后,我们又上路了。
老赵是个纯朴的人,在我听来都是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情节,在他那儿却是平静地叙
述着。多少个春节没在家过;怎样爬过冰坡;怎样在山谷中用冰块就着硬馒头充饥;怎
样经历一次又一次生命中的惊险篇章……听着听着,我们都感觉这个片子有戏。
到了游牧点,老赵的马和骆驼又被人骑走了,没了马和骆驼我们不好拍摄,老赵就
和其它的牧民去找他的马和骆驼。我们就在蒙古包里和住在这里的蒙古牧民聊天,有一
段对话我至今难忘。一位牧民问我:“是从北京来的吗?“我答“是“。他接着便问:
“毛主席他老人家还好吗?“我答:“毛主席早已去世。“那位牧民惊愕了一下又问我
:“那现在北京谁是毛主席呀?“我答:“是江泽民。“牧民沉默了,隔了一会儿说:
“不认识。“
这样的一番对话在当时让我明白了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闭塞,也因此感受到,赵克
清隔上半年一年来给他们放映电影该是他们生活中多么重大的事儿。中国太大了,当我
们从高楼林立的北京出发,当我们对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政府更迭都了如指掌的时候,在
远方,有的人们却对这个国家的大事也无从知晓。这就是中国,这才是真实的中国。
老赵找回骆驼,太阳已快落山,我们的摄像江兵急了,他马上和老赵开始拍画面,
否则太阳一落山,明天老赵去昆仑山中,我们的节目就很难在播出前弄出来了。四十来
岁的江兵开始在三千七百米海拨的高原上奔跑起来,还算天道酬勤,一组后来让江兵夺
得最佳摄像奖的的画面终于在太阳落山前赶了出来。在太阳还剩下大半个脸的时候,我
也拍完了我在节目中的叙述。
很快,天就黑了,远处游牧点中的牧民也知道了这儿要放电影的消息,骑着马从几
十公里外赶到这儿来,我们和老赵一起搭好了账蓬,账蓬里很快挤满了好奇的人们。电
影开始了,老赵进入了工作状态,我们也一直在拍着。放映的当然不是什么新电影,但
在屏幕上无论放什么,对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的牧民来说都是新的。到后来,很多牧
民都在昨天的酒意中沉沉地睡去,可老赵的放映机一直在转,他整整放了一夜。
草原上的深夜静极了,因此电影的对话可发送的很远,屏幕前是孩子们聚精会神的
眼睛和大人们此起彼伏的鼾声。对于老赵来说,这是他无数个相似夜晚中的一个,而对
我们来说,这却是无数个相似夜晚中最不同的一个,至今我耳边仿佛都能听见放映机那
沙沙的转动声,不知我行笔至此,远方的老赵一切都好吗?
太阳重新照在草原上,牧民们的生活又恢复往昔,女人们劳作,在无事的白天,男
人们喝酒,孩子天马行空地游戏着。
老赵又要上路了,去更远的一个游牧点。要翻过大山,我们多少都替老赵有些担心
,但老赵却一片坦然,我和老赵一边折着帐蓬一边聊着,摄像江兵在一旁记录下这样一
种与众不同的采访。在当时我并没有故意如此设计也没有感觉到这种采访是如此特别,
没想到回来以后,这种纯自然和生活化的采访得到了上上下下的好评。
和老赵要分手了,他将继续远去,而我们则要快速赶回北京,把这远方的故事讲给
更多的人听。临走时,赵克清把一条祝福的哈达给了我,在节目中,结尾处是这个画面
,但解说词我是这样说的:“这个哈达其实是应该送给老赵的。“
回到北京制片人时间亲自编了这个片子,我也很快写完了解说词,在一种内心情感的触
动下,合作顺利结束。在《东方时空》播出百天的时候,特别节目播出了。很多天后,
在新的工作中忙碌的我已经快忘了这件事,忽然却接到我们的编导乔艳玲的电话,告诉
我:小白,你因为赵克清那个片子获得了《东方时空》第一次内部评奖中的最佳主持奖
。在电话中我半天没有反映过来,不是因为获奖的激动,而是在电话里反问这条消息的
内容:“什么,我是主持人?“这的确是我当时的提问,因为我从来只认为我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