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 作者:白岩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痛并快乐着 作者:白岩松-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刻解救了我,并给了我一个新的舞台。

很多年后,每当我回忆毕业前这一幕,心头都会涌上一种难言的感伤。我不得不感
叹造物主的翻手为云和覆手为雨,只是当时的我还无法预知,这一幸运的结果又为我在
几个月后种下了磨难的果子。但机遇的获得,于我毕竟是幸事。

好的心情持续的天数不多,安安静静的课程进行了没几天,一场大的风波在北京渐
渐兴起,大学生和天安门广场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对于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一夜之间,话题变了。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
前途比较起来,哪个轻哪个重自然算得清。再没有安静的校园,再没有因小我而产生的
叹息,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前途竟然
纠缠得如此紧密。看样我们注定要度过一个终身难忘的最后学期。

从四月末到六月初,我们的生活和京城的其它大学生不会有什么不同,谈论的问题
关注的未来都和国家有关,而毕业分配虽然也在很多人的努力下陆续解决,但它在每个
人的心中所占的份量已经没有过去那么重了。

一切都不可能安静了,更何况这个时候选择安静又有什么意义?

但最后我们还是必须安静下来,我们的同学大多数坐上火车离开了北京,我们全班
72名同学最后在校园里只剩下男男女女8个人,我们戏称最后8个人,我是其中之一。

校园安静极了,我们当然只能在校园内活动。记忆中我们不是一起聚在这个宿舍就
是聚在另一个宿舍,大家开诚布公地讲好了自己还有多少钱、多少饭票,都以为会打一
个持久战。死一般的沉默没有使我们绝望,只记得说话都是小声的,但还隐隐地盼着什
么。

日子开始奔六月底走,陆续开始有同学回来,但回来的都是毕业生,因此注定不会
使安静的校园填补得热闹起来。最初的恐慌过后,也可以进城了,说话的声音也开始大
了起来。一个多月没有思考过的毕业问题又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而这个时候我们
四年相守的大学生涯只剩下十多天的时间。

在一种特殊的气氛下,这该是怎样的一种难舍难分!

开始学着强打起精神,要散了,总该热闹一下,然而为告别而举行的狂欢似乎难以
启齿,于是我们打上班主任婚姻的主意。

当时我们的班主任长不了我们几岁,和女朋友也相识很久,大家就闹着非给他们办
一个婚礼不可。

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于是开始抓紧时间紧锣密鼓地操作,在班里又是
选伴郎,又是选伴娘,我们一起张罗着,并在校园旁边的一个小餐馆里订下了婚宴。

班主任的婚礼被我们催促着就这样提前举行了。但无论是班主任和他的未婚妻还是
忙碌的我们其实都知道,应该是红色的婚礼在一种特殊的气氛下只是一个让我们欢乐的
理由。婚礼和宴席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开始还是欢声笑语的,同学们的祝福声声入耳,然而酒过三巡,最初的哭声不知从
哪个角落传来,接着便传染开去,形成了哭声大合唱,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下怎样的场
面啊!

而这又是怎样的一个婚礼呢?多年以后,我们的师母得上了一种不太好治的病,不
知怎么最初听到这个消息,我竟忽然想起那个悲壮的婚礼,我开始拥有一种强烈的内疚
。如果不是那样的一种心情,如果不是那样一种离别在即的气氛,也许婚礼该是喜气洋
洋的,那么师母得到的祝福会更多,病,或许就无从扎根了。

写下这段文字,愿能是个祝福,过去的毕竟已经过去了,我们这些已经远去的同学
愿用遥远的笑容和真诚的祝福补上婚礼的那一课,愿师母能从病痛中走出。

我相信众人的祝福是药。

这个婚礼宴席我是不知道怎样结束的。因为醒来时,我已经是在第二天早晨宿舍的
床上。那些没有喝多的同学互相搀扶着回到教室,在《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这样强劲的
节奏中,跳了一夜柔情的告别舞蹈,我不知道那该是怎样的一种舞会。
  
剩下不多几天中,该照相的照相,该喝酒的抓紧喝,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在彼此的
毕业留言册上留下自己的话语。

十年后,我打开好久不敢翻开的毕业纪念册,十年前的心情和心态重回眼前,平和
的告别日子里也许留下的更多是彼此的祝福,但我们这一届太特殊了,竟多是一种依依
不舍的情感和对前途的迷茫。

在我的本子上有这样的文字:
“老白,哭是另一种坚强。“
“五十年后,面对行刑队乌黑的枪口,我们想起那个相聚的午后,然后感叹当初为
什么不很快乐地活着?“
“在广播学院哭过几次,每次总有你在场,以后哭的机会不多了。“
“原来以为这世界就是我们的了用许多颜色来画了个痛快可爷爷领着叔叔来了说真
庸俗真下流真可笑你这样画没道理你眼里看到的不是太阳不是星星不是人不是右侧通行
的高速公路……“
“酒后黄昏,我摇摇晃晃地走到生命消失的地方,雨打风吹后的绿草丛上,白花依
在,我才明白有些事想忘也忘不掉,于是带着忘不掉的过去赶海。“

……

打开这样的纪念册,就象打开一段尘封的历史,珍贵的东西总是不敢去随意地触碰
。生命中最快乐的四年就这样在伤感中翻过去了,那些青春的迷惘和狂妄,那些足球场
上胜负后的笑声和眼泪,那些无拘无束的梦想,那些没有任何杂念的友谊,都如同毕业
纪念册一样,在仔细翻阅过后就合上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最后分手的时候终于到了。校园里没有往年那样低年级同学
为高年级同学送行的场面,因为低年级的同学都在各自的家中关注着时局的变化,而我
们却不得不彻底从校园中离开,只好自己为自己送行。

打行李、捆书箱,一切亲力亲为,忙完自己的还要去帮女生的忙。一切收拾停当,
把所有的行李堆放到校园里等待托运。那是一种逃离的景况,一切都杂乱无章,行李旁
的毕业生们,脸上看不到对未来的兴奋和乐观的冲动,迷茫和疲惫是共有的表情。

行李托走回到空荡荡的宿舍,大家平静地沉默着,似乎是在为最后的离别酝酿着感
情。

到了执手泪眼相送的时候了,我走的晚,因此我竟有两天的时间是在火车站度过的
。一拨一拨地送着,去湖南的、去甘肃的、去山西的、去福建的,每送走几位同学就是
送走一段记忆,哭声也是从最初的共振走向最后的哽咽,那几天的站台,倾盆而下的是
泪雨。

我也要踏上火车了,虽然不久以后还要回来,但这一次的火车开动毕竟与以往不同
。和车窗外的同学在火车起动的提速中越来越远,真诚和快乐的日子也如此离我们越来
越远。

在长春,送下了好朋友又登车,早上到了哈尔滨,由于我的目的地是海拉尔,晚上
还得倒另一辆车,为了度过这空白的等车一天,我上午到了松花江边。夏天的哈尔滨舒
服极了,和煦的阳光打在脸上,竟打出了我的睡意,好久好久没有睡过整觉了,这个时
候,我才感觉到疲倦至极。于是用提包作枕头,把自己放倒在江边的长椅上,很快就睡
去了。

那一觉似乎没有梦。

我的大学四年生活,就在松花江边的一条长椅上,在睡梦中结束了。





〓〓〓第二节·乡居一年:无所事事的历练〓〓〓



终于到了家中。
那是草原上最好的季节。呼伦贝尔草原有世界三大草原之称。东北的夏季很短,从
六月底到八月底匆匆地就过去了,那里的人们要经历近六个月的冬季,因此这匆匆而过
的夏季是诱人的。平常的日子里,这样的夏季总是人们心中欢快而高歌的日子。然而对
于我们这些刚刚走出校园即将走向社会的人来说,那一个夏季却似乎没有感受到晴朗的
天空底下那浓郁的草香。
现在回头看,那一个暑假很象是在一个旅途中,离开了一个站台,而距离下一个站
台还有一小段路途。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让人心里空空荡荡的。更何况这一个夏季
中,北京被人们反反复复地谈论着,本来我已经熟悉的城市重新又变得陌生起来。
像匆匆的夏季一样,这最后一个暑假很快就过去了。由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八月十
号就要报到,因此,八月八号下午,我就要登车远行了。
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最初还没有感觉到一种太强烈的离别情绪,送行的朋友早早地
就来到我家,大家在屋里谈着,开着各种玩笑。而妈妈在厨房中准备送行的饭菜。
水没了,我去厨房拿暖水瓶,推开厨房的门,突然看见妈妈一边在切菜,一边无声
地掉着眼泪,肩膀一耸一耸的。
那一幕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离别的情绪猛地一下来了。一瞬间我说不出什么安慰
的话语来,赶紧拿了水瓶离开。妈妈看见我,很快用笑容掩饰伤感,仿佛什么都没有发
生过一样。伤感被凝固了。
妈妈老了。怎么好象是一转眼的事儿,从儿子哭哭啼啼,却一转眼找大了就要离开
家乡,虽然远去北京,还算是一种安慰。但以后的日子对于母亲来说,恐怕就更要孤寂
一些。也许天下的母亲总是这样,孩子留在身边,日子总是欢快的,但又怎能把孩子束
在自己的身旁。把一手培养大的孩子放到更大的世界中去,欣慰与悲凉千缠百转地交织
着,笑容与眼泪也就自然地交替着。
送行的饭大家欢欢笑笑地吃过了,心情却藏了起来。说了各种祝福的话,还是不得
不奔赴火车站。
上了火车,送行的朋友与亲属不停地招手,但我在抬手的同时却一直盼着母亲的身
影出现。因为母亲是坐另一辆车,也许是因为堵车还是其它什么原因,直到火车开动,
母亲还没有赶到,我的心情随着火车的缓缓开动一步一步沉入谷底,眼泪忽然间掉了下
来。
再见了妈妈,再见了故乡、亲人和朋友。
以前出门上学的时候,自己就象一只风筝,不管在远方的天空中怎样翻飞,总有一
根线牢牢地抓在母亲的手中,而自己也就象只候鸟一样,每年的冬夏二季总会飞到母亲
的身边。而这一次风筝的线断了,自己以后怕也感受不到季节的感召了。我终于成了游
子,故乡也终于成了异乡。二十一年后,我再次扯断了和母亲和故乡相联的脐带,飞走
了。而北京会成为我的家成为我的梦想之地吗?
一路无话,只有车轮单调的声响。
八月十号早晨,火车到达北京,仿佛第一次到达北京一样,心里竟有种没底的感觉
。一到上班时间我就赶到了位于复兴门大街的广播电影电视部大楼去报到。四年一个轮
回,四年前我刚刚到达北京我的第一站也是这座大楼,为哥哥的一位朋友捎个东西,而
四年后,我自己将成为这座大楼的一员。天空中不知是怎样的一只手在摆布着这一切。

但奇怪的事发生了。
上班报到,进了大楼后,我到哪一个部门,都有人在听了我的介绍之后惊讶地看我
一眼:“你就是白岩松?““我是啊!““那你赶紧上广电部干部司去一趟。“
大家都好象知道了什么,但谁也不愿意告诉我。我蒙在鼓里。
进了干部司的办公室,接待我的工作人员听了我的自我介绍之后又惊奇地问了我同
样的话:“你就是白岩松?““是啊!““经过认真考虑和一些特殊的情况,你的档案
被我们退回到北京广播学院,我们不打算接收你了,请你回学校吧。“
如五雷轰顶,我不知道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我只知道,我前面
的路仿佛被堵死了,我几乎立即成为这座庞大城市中的又一个游民。
下了楼,我赶紧去招我的老师那儿了解情况,原来几封匿名信,为我罗列了一些问
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当时极其敏感的,于是我就被发送回广院了。
我知道了真相,也知道了这几封信出自同一个人之手而且就来自我过去的身边。
一瞬间,我想去他那里,但很快制止住这个念头。那样一种相遇的后果没人可以收
拾。
不知我当时怎么想的,走出广电部的大门,我跑到了我一直喜欢的圆明园,整整划
了一下午船,手里的船桨是怎样划动的,我好象靠的是下意识,但脑子里却是浮想联翩
,一会想到寒冷处,一会陷入绝望境地,但不管怎样,最后在头脑中明白一点,前路的
大门还没最后关死,即使只有一线光亮,我也要全力去争取。
给予我的时间还有五天,因为报名的最后截止时间是十五号,如果这五天中我不能
改变既定事实,那我就将再一次面临毕业分配。后果是怎样,当时还不敢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