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南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南国-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这些只是对于罗马军团的屡次变革的一个总结而已,废除了老式的指骨组织,长矛完全的从军中消失,军团里的兵种组合也更有更大灵活性,可以看到每支联队里含有各种类型的兵种,战线也不完全是规定三条,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组。军团有10个联队组成,每个联队600人,每个联队3个支队,每个支队200人,分为两个百人队,其指挥系统也有发展,每个部队都有一名指挥官,而下级指挥官将完全服从于上级指挥,这种形式与现代军队有很大相似之处。
罗马人的这次改革使得罗马军团的协调能力达到了一个高度,细分的编制和体制,加上使用军旗来分别队伍和发出信号,大大的加强了其庞大的军团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更利于指挥。而建立的这种隶属上下级的关系,还能使得各单位在战场上能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再加上一贯的严明的纪律和良好的训练,使得罗马军团成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最先进的军队,打个比方,其布于侧翼的步兵支队,其任务可能就是对攻击侧翼的敌人进行防御,不必等到将军下达命令,支队的指挥官就能自觉的改变队型,进行防御——这样,罗马的指挥官们对侧翼的顾虑大大的减小。
所以不要对西方军事学家对罗马军团的偏袒的称攒耿耿于怀,其实并不是罗马军团的战斗力如何,而是其编制的军团的理论对后世的影响,的确,罗马军团最终的组成方式带给后世军队非常多的启发和借鉴,这点与我国的孙子提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现代战争的最高境界的道理一样。马略提出的这种联队制的军团结构,仔细看,就发现其实与近代的师级编制是非常相象的。
但是罗马人不重视其他兵种的发展,过于依靠自己的步兵战术,使得这支当时编制最先进和最合理的军队却在安息遭到了惨败。
之后,鼎鼎大名的恺撒成了罗马的执政官,这个时期罗马经历了不少次战争,比如征服高卢的战争,期间罗马军队的骑兵只能用表现糟糕来形容,这也难怪,罗马人对其优秀的步兵太过于自负,天才恺撒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骑马的高卢人在重步兵面前一败涂地。
罗马人几乎坚信他们的步兵会击败一切敌人,尽管与迦太基的战争让罗马人接受了马其顿的合成军队的理念,但仍没有把骑兵和轻步兵提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西庇阿的对战术的改进似乎也没给罗马带来什么,因为自亚历山大之后,衰落马其顿帝国根本就不是罗马的对手,罗马的步兵在地中海确定了自己的无敌的地位,罗马人更多的依赖盟友提供骑兵,而自己却根本没有发展这一兵种,但盟友的骑兵往往并不可靠,这也为日后罗马军团的衰落埋下了隐患。其实罗马的成功更多依靠了其战略的成功而非其军队的强大,一旦没有这种出色领导者,这支其实看似出色的军队根本不是强大的敌人的对手。
到了罗马的帝国时代,大约公元三世纪,传统的三列法被改成了两列队法,每列5个联队,联队排成6——10个横列,第1列是老兵组成,2列是穿着轻甲的弓箭手和精锐枪兵,2列是轻装的年轻的弓箭手射手和枪兵,4列是有盾牌的射手,5列是弩炮手和投石手,6列是装备精良的步兵,1、2列将担任主力,通常站立不动,3、4列负责发起最初的进攻并引诱敌人,而后1、2列与敌人交战,5、6列最为最后的预备兵,等到最后时刻投入战斗。不过这这时候罗马帝国已经走向衰败,而且无论怎么改革,都跳不出以前带给他们辉煌的这种战术框架,不幸的是时代在进步,各种各样的战术也在进步,骑兵有了马镫之后,其冲击力再也不是这种散位站立的阵型所能抵挡的了,因此,当时有维亥提阿斯提出恢复纵深密集方阵,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到了罗马帝国后期,面对周遍的悍勇的以骑兵见长的蛮族,罗马人不得不大力发展骑兵,军团中的核心重步兵渐渐失去其地位,让位于骑兵了,这不能不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早期罗马人不重视骑兵,因为他们的步兵曾经雄霸地中海一时——自从马镫出现后,骑兵成了各国军队中重要的突击力量,罗马人如果再这么故步自封下去,那么早该消亡了,实际上,罗马军团自从败于安息之后,其已经开始衰落了。
这时期的罗马军团的骑兵主力也是一些蛮族和外族人,骑兵的数量占到整个兵种比例的四分之一,而恺撒时期这个比例是十分之一。并且从轻骑兵开始向重骑兵发展。罗马的军事建筑工程水平及规模也得到了发展,比如传统的筑营技术。
帝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却掩饰不住罗马步兵军团的衰败,日尔曼成功的摆脱了罗马的统治,非正规军将罗马军团杀的大败;犹太人的起义足足进行了7年,将罗马人弄的焦头烂额。
到了公元3世纪,庞大的帝国终于出现混乱,罗马军团彻底的败给歌特人的骑兵,古老的方阵和军团战术终于到了走下历史舞台的时候,骑兵最终无可非议的被证明成为战争的主力,在新的战术出现之前,挥舞短剑的罗马士兵根本就无法抵挡新式骑兵的冲击。
罗马军队的机动性是非常出色的。但这是以其背靠地中海为背景的,古罗马的大规模军队调动每每通过海上实现,比如征服迦太基,屋大维…安东尼之战等等。 罗马步兵的机动,标准是一天40英里,对比曹操追击刘备虎豹骑一昼夜行军500华里,这个区别就太大了。毕炜背后可有这样的一个巨大的北部湾,因此可以弥补其重步兵军团机动力不足的缺点,在交州沿海投送他的陆军兵力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南部中国却少有威力的骑兵,当年孙策统一江东手下才有三百骑兵。
新的建制由此拍板确立,新的编制是十人一什,五什一个中队,五中队一个大队,五大队一千二百五十人,再加上直属一个中队五十人共一千三百人为一个营,五个这样的步兵营构成一个军团,在可以预计的将来不会有多个军团存在。军团有自己的旗帜。
现有陆上军力是一个不满员的军团,和几支装备抬枪和火药包的独立火力支援分队,一只有五十匹马的独立骑兵队,共计六千人。海上兵力是装备了十门抬枪的四桅私掠帆船八艘,水手共计六百人。
这点兵力,已令脆弱的琼海经济喘不过气来,此次大举向大陆发展,也是经济决定战略。
注:本年度赵云张飞出生。
第三十六章 海权肇造
    “将军,马上快要到临震了。”护兵轻声提醒着,他的脸已经被风吹得通红。 
“嗯?”诸婴随口应道。 
“船家说,刚刚泊岸时,听一条琼海来的船上人讲,昨天公子出海。” 
“哦?”诸婴点点头,想了一下,高声向船长喊道:“船长,你过来一下,我有事问你。” 
船长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听到叫唤,连忙答应了,走过来问道:“将军,不知有什么吩咐?” 
诸婴道:“还有多少水路到临震?临震新建的船坞在哪里?”
  船长回了话,到了临震港,诸婴满心欢喜下了船来,不料离船坞尚有一里路远,便被差人拦住。任他如何分说,也不准接近,远远看去,里面也没有人出来。最后惹得他心头火起,怒道:“本将军难得看不得吗?造个战船,又有何秘密?” 
不料那差人冷笑道:“凭你是谁,小的只是临震尉李大人的手下。若要进去,须得李大人和朱大人手谕,否则上头责怪下来,小的担当不起。细柳营的事,将军难道不记得?” 这些人原来是从越人中招募的水手,虽然越人大都精通水性,但是农民、渔民和军人毕竟不同,因此趁着还没有恢复元气,土人乐意从军混口饭吃之际,提前招募了不少精壮的人,分别编成数队,在船厂内外训练兼警戒。 
诸婴点一点头,自有护兵取出证件递上,这些人见了证件,行一个军礼,放他们进去,另有两三人陪着自己,半是监视半是作陪,其他人等便自觉回去继续操练,一切颇有章程,心里倒也佩服这些人尽忠职守。
远远听到有人亲热的笑道:“将军,下官可把你等到了,未曾远迎,还望恕罪。”一边说着,一边走出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青人,身材修长,面容极是英俊,让人一见之下,顿生好感。诸婴也迎了上去,说道:“是下官来得唐突了。”一面从怀中抽出军令部的敕令,递给朱璀。 
朱璀双手接来,细细看了,又还给诸婴,一面笑问:“将军从儋耳赶来,军中物资粮草还够吗?”一面便要把诸婴往里面请。 
“后勤还要仰仗兄台。”薛奕淡淡地回道,身子却一动不动,“我有个不情之请” 
“但请吩咐便是。”朱璀倒是答得爽快。 
“我想先去看看我们的战船——”诸婴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
朱璀竟是拊掌笑道:“将军果然了不起,才到临震,竟然知道此处已经造成两艘新式战船了。还预备着再赶出三艘来,上祀佳节一到,就可以给大统制一个惊喜呢。” 
诸婴听他这话,诧道:“两艘新式战船?前后不及半年……” 
他目光炯炯望着朱璀,“且烦劳大人带我去看看十艘战船!” 
朱璀笑道:“那就这边请了——” 
十艘大船似海怪般静静的潜伏在临震港内。船上人来人往,却悄无声息,有人挥动着旗帜指挥一切。诸婴这才知道朱璀招募的水手,基本上已经齐备,心里不由更加赞叹此人的才干;一面认真观察自己未来的海军舰队。 
十艘大船中八艘是普通的“福船”,长达三十米左右,宽亦有八米许,这是毕炜提出的长宽四比一的比例。船尾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平衡舵设计、并且是大小二舵,可随水之深浅不同而更换使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舵的国家,欧洲最早见到这玩意,已是西元十二三世纪的事情了。这种船船底是尖的,便于破浪,船首高翘,帆桅三座,帆四面;中部上层建筑四重,舵楼三重,旁设护板,可载人达三百之众。似这种普通的尖底“福船”,往来于东南沿海者,绝不在少数,诸婴往日游历之时,倒也见过。 
真正让他大吃一惊的,是另外两艘“怪物”!那是长达四十米的大型船只,设计与福船相似,不过除尾舵是采用绞盘的升降舵之外,桅竿高达十丈,头樯高八尺,论体型,几乎是普通“福船”的两倍之大!
朱璀察见诸婴颜色,不禁面有得色,指着两艘大船笑道:“左面那艘,名为“登瀛洲”,右边那艘名为“步方壶”。这种大船,风正之时,可张布帆五十幅,风偏则用利蓬,左右张翼以利用风势,樯之巅更加小帆十幅,谓之野狐帆,风息时用之。设计之妙,可谓巧夺天工。”
诸婴注目良久,叹道:“这种大船,真是蔚为壮观,只是舟底不平,若是遇上潮落,只怕大事去矣。” 
朱璀满不在乎的笑道:“世上难两全,这船本为南洋深水航线而建,加了龙骨和水秘舱,不怕风浪,航行时竟量不接近浅水也就是了。” 
诸婴这才想起来,这种巨舰是为了下西洋而建 ,当年刘太守提出的要求,就是可载千人。
诸婴看看朱璀后指着在船坞上放置的一艘船问道:“那艘船是什么时候造的?”在船台上的船,是一艘外表像是三桅巨型三角帆船的大帆船。这些船所谓样式,是毕炜当初只是画出大概的图样后交给手下的,没有想到现在已经可以做这些船了。 
朱璀看了看诸婴指着的船后兴奋的回答道:“去年开始造的,这船开始还真的很难造。不过以后我们就简单,现在只是做第一艘,因此没有什么经验。现在我们经过试验,以及制造过程中的调整,已经完全可以顺利制造了。” 
诸婴又看了看那艘好像是在做最后外表工序的船后问道:“这艘船的速度怎么样?” 
听诸婴这样问,朱璀翘起大拇指说道:“这个……现在所有的船中速度最快的,而且很适合远洋航行。我们在船的龙骨中间部分,从船头到船位,安装了很重的铅块,足以稳定船的重心。”
朱璀又笑道:“待到明年开春,还有几艘船可以在琼海下水,船队便先行扬帆出海,现在只怕要辛苦刘武大人多多操练水手了。下官已从合浦募来有经验的南海舟师近百人,反正不急着打仗,只要水手可用,便无大事。将来船队建成,算有大船十艘,小船二十艘,水手数千众,纵横海疆,扬威异域,为期不远了。” 
诸婴笑道:“年轻人心怀壮志,不是坏事。只是行事当谨慎,需知世间无后悔药。日后往来南洋诸国,一面贸易牟利,一面留心各地地理、风土、人情、物产,将来未必永远没有从海上进攻的一天。早有谋画,积累经验,日后便事半功倍。” 
朱璀听诸婴口气,不禁大喜,连忙点头答应:“在下理会得。” 
琼海参谋部,毕炜坐在上首,以下重要官员,几乎都到齐了。 
“刘武,商行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