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帝国(月兰之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帝国(月兰之剑)- 第5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也登陆了,听说德国总参谋部里也吵得慌呢。”

唐凌竹不以为然地弹了弹烟灰:“那种程度的堑壕绞肉战没关系的,我倒是觉得,英国人惦记着远东,迟迟不肯投入生力军,美国人挂记着太平洋,远征军才上来1个师,光是法国人在出力,怎么可能搞得过咱们军国主义老德家?”

在和平美丽的中立国境内无忧无虑旅行的二人此时都还不知道,他们所谈论的协约**香巴尼…阿图瓦秋季攻势正是在这一天——1915年10月14日宣告结束。

三个多月前结束的第二次阿图瓦战役令英法统帅机关万分失望,既未达成突破预定防御线的任务,也未能把德军兵力从东线吸引到西线。

战役结束后不久,召开了英、法、俄、美、比、意、塞等协约诸**事代表团参加的第一次尚蒂伊会议,与之前召开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不同,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对各国具体的军事行动进行协调,而非政略战略方面的总协调。

由法军总司令霞飞和英军总司令弗伦奇共同主持的这次会议在激烈的争吵中达成了一项基本原则,即对协约国集团中遭受主要打击的一国——毋庸置疑,此“殊荣”非俄罗斯莫属——给予全力支援。

会议将业已蔓延到全世界的各条战线划分为三大主要战区:西方战区,即法德战线、意大利战线和巴尔干战线;东方战区,即环绕俄罗斯的俄德、俄土、俄华战线;亚洲太平洋战区,即针对东亚联盟的诸战线。

相应地,约定由英法共同主导西方战区的作战指挥,俄国单独主导东方战区,英美共同主导亚太战区。

然而,在这三个战区之上并未建立起协调协约各**事行动计划的中心机构,即便是涉及参战国最多的西方战区,也并未设立具有统一军令效力的战区总司令部,各国之间的协调归根结底还是得靠自觉自愿。迟至8月底,法国方面才迫使英国承认,法军总司令(当时是霞飞元帅)对法国境内联军所有兵力的战斗行动享有进行总指挥的优先权。

即便如此,会议还是拟定了1915年下半年协约国集团军事行动的总规划,其要点有四:一是英法应重整军力,在法德战线展开新的有力进攻以牵制德国;二是美国应尽快派遣远征军登陆法国,以进一步压迫德国;三是英美应从太平洋方面展开局部**以牵制中国。四是应设法确保对俄交通线并增加对俄军援。

乍看起来还真是要拉俄国一把的意思,实际上在会议中起领头作用的英法却各怀鬼胎:英国迟迟不肯将新编第3集团军的基本兵力调往法国,却不断往埃及和印度添运部队;而法国则力求让德军在俄国陷得更深,以保证下半年英法对德攻势能取得“决定性的重大战果”;两国都岂盼美国远征军能分担各自的压力,或者说,伤亡。

于是在种种人为非人为的因素——包括灾难性的荷兰战役——的影响下,原定于8月初开始的对德新攻势一再推迟,一直拖到9月底才姗姗开幕。

发起攻势的地域仍是之前反复攻击过的香巴尼和阿图瓦,因此被称为“香巴尼…阿图瓦秋季攻势”,规定由法军第2和第4集团军突击香巴尼,由法军第10集团军和英军第1集团军在阿图瓦突击,目的在于突破两地的德军防御,以合围歼灭法国北部的德军,同时将进攻俄国的德军吸引过来,减轻俄国的压力。

香巴尼的预定突破地段宽35公里,计划投入贝当第2集团军和朗格尔第4集团军的32个步兵师和5个骑兵师,配备200架飞机、120部坦克,950门轻炮、750门重炮、740门堑壕迫击炮。

当面守军为德军第3和第5集团军,仅有9个步兵师(其中3个师为预备队),配备40架飞机,700门轻重火炮。

阿图瓦的预定突破地段宽22公里,计划投入迪巴伊的法军第10集团军和黑格的英军第1集团军所辖27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配备270架飞机、160部坦克,1400门轻炮、730门重炮和220门堑壕迫击炮。

当面守军为鲁普雷希特将军的德军第6集团军,辖13个半步兵师(其中6个半师为预备队),配备70架飞机,800门轻炮和270门重炮。

此外在伊普雷等地,协约军还准备以两到四个步兵师发起引诱性的突击支援战役。

9月22日,协约军炮兵开始了连续三个半昼夜的破坏设计,发射炮弹超过300万发,然而自24日到29日的阴雨天气妨碍了协约军校射飞机的活动,致使炮兵无法将德军大部分隐蔽良好的炮连有效压制下去。

9月25日9时15分,法军第2和第4集团军同时向香巴尼地域发起攻击,第一梯队展开了18个师,第二梯队8个师,以骑兵军团作为预备队,配属的坦克部队以连为单位分散到第一梯队主攻的几个师里。

德军反应立即通过战区后方密布的铁路线调来预备队,短短两周内,香巴尼地域的德军由9个师增加到了21个师,火炮增加到1500门,飞机增加到100架,还投入了为数不多的几个预备坦克连。

法军第2和第4集团军的攻势于10月7日被迫停止,随即遭到德军强有力的反冲击,直到10月13日才勉强稳固战线,最终投入的兵力达到四十二个师,动用轻重火炮近三千门,取得的战果仅仅是占领了香巴尼地域第一阵地正面二十二公里、纵深三至四公里的小块地段,在十二公里的正面上接近了第二阵地。

9月25日6时30分和12时25分,英军第1集团军和法军第10集团军分别开始进攻阿图瓦地域。

英军在毒气和烟幕掩护下,以营团规模的坦克部队为先驱稳步推进,不料由于风向预测错误,部分毒气侵入己方掩体,造成不小的混乱,打头的坦克部队则遭到德军新装备的37毫米专用反坦克炮和改进了发射方式的堑壕臼炮集中射击,最初的几天里便损失殆尽。随着战役的进行,德军不断向阿图瓦地域增派预备队,最终增加到十六个师和一千二百门火炮。在德军越来越顽强的抵抗之前,英军第1集团军最终于10月14日停止进攻,而法军第10集团军已经在前一日停下了脚步。

英法最终在阿图瓦地域动用了三十二个师和二千五百门火炮,仅仅攻下了两小块在地图上不值一提的焦土:英军第1集团军夺取了正面六公里、纵深三公里的地段;法军第10集团军占领了正面九公里、纵深两公里的地段。

到10月14为止,英法在香巴尼和阿图瓦突击地域共消耗了520万发炮弹,法军伤亡二十万人,英军伤亡七万四千人,除了在极短的几小段战线上勉强推进了二到四公里,还俘虏了两万五千名德军,缴获一百五十门火炮。

德军伤亡达十四万一千人,但却顶住了英法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正面进攻,证明了传统的正面突击无法突破己方严密的防御体系,为德军统帅部坚定“先解决俄国”的同盟国总战略增添了信心——事实上,整个战役过程中,德军也并未从对俄战线撤下哪怕一个师。

“不知周兄对国内的那帮所谓温和社会主义者怎么看?”

绕来绕去,唐凌竹还是绕回了本题,周树人无奈地挠挠头,开始后悔自己的轻率什么土耳其啊,老老实实呆在柏林吃香肠喝啤酒读小说多好,中间凑上这档子麻烦事,怕是到了伊斯坦布尔也安逸不起来了。

“说实在的,我对这样那样的主义没什么想法,除了本职之外,我只对文艺——不,具体点,对古今中外的感兴趣。”

“没关系,那就聊聊周兄的本职,这次土耳其之行,我看不仅仅是为了一般的观察业务吧?”

这家伙怎么就不能消停一阵,可惜我带的那半箱书了……

周树人心中暗暗抱怨,嘴上却不自觉地跑起了火车。



第二百零一章:最终秩序?(九)

1915年10月15日,加尔各答,胡格里河东岸历史悠久的威廉堡前,面积400公顷、南北长达三公里的马坦公园中,排成数十个整齐方队的步兵、骑兵、炮兵装甲兵、辎重兵部队,连同十数万围观群众,正肆意践踏着刚刚被雨季滋润过的无辜草坪。

草坪周围,环绕着茵茵绿树与一幢幢高耸、宏伟的欧式建筑。
800小说网 
“如果你以马坦公园为中心走上一圈,你就会明白人们为什么称加尔各答为‘宫殿之城’。”

这是英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吉卜林于1年来加尔各答时曾说过的话。

在169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殖民者抵达并定居之前,这里只是三个普通的印度土著村庄所在,到1699年,英国人在胡格里河东岸建成一座由棱堡和壕沟保护起来的武装堡垒——威廉堡,用作贸易据点和区域基地,之后城堡的防御工事不断升级改造,工事之外的市区也渐渐发展起来,直到将原先的三座村庄合为一体,并以其中一个村的名字将城市命名为“加尔各答”——当地孟加拉语意为“平坦的地方”,成为公司的孟加拉管辖区总部。

首任孟加拉行政长官克莱。武为确保城堡的安全,下令砍伐周围的大片丛林,这便成了后来的马坦公园。

1772年,加尔各答被指定为英属印度。首府,开始兴建一系列壮观的公共建筑,中英鸦片战争前后,这里成为各国鸦片贩子向中国输送鸦片的集散点,城市发展1850年后又兴起了黄麻加工和纺织工业,并产生了印度最早的城市中产阶级。

到19世纪末,随着社会的总体进。步,1883年在加尔各答成立了印度第一个近代政治组织——印度国民协会,与两年后在孟买成立的印度国民大会党遥相呼应,加尔各答逐渐成为印度独立运动的中心之一。

1905年英国当局推行的孟加拉分治政策在加尔各答。引发了广泛的群众骚动和抵制英货运动,蓬勃发展的反英运动,成为1911年当局决定将英印首府迁往新德里的决定因素之一。

即便失去了首府的地位,到大战爆发时,加尔各答。仍是印度人口最多、经济最繁荣、公共设施最完备的第一大城市。

作为印度东海岸最大港口和重要的铁路枢纽,。恒河流域盛产的黄麻、茶叶、矿产等大多从加尔各答出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印度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夺取加尔各答,。是华军I作战第一阶段的关键步骤之一。

9月10日结束的孟加拉湾海战中,在取得史无前例宏伟战果的同时,参战的联合舰队各部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合计战沉无畏型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1艘、舰队航空母舰2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13艘;重创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中创战列舰1艘,轻创战列舰5艘;重创轻巡洋舰5艘,驱逐舰9艘;损失飞机三百余架。

在脱离战场后的第二天即9月11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萨镇冰大将便率其直接指挥的甲部队(10艘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6艘高速装甲巡洋舰、12艘轻巡洋舰、24艘驱逐舰和2艘水机母舰)航向孟加拉湾北部,为甘提登陆场提供远程掩护;而由袁锋中将指挥的由伤残舰和救援舰组成的丙部队则整队沿缅甸、马来亚海岸航向新加坡,以进行舰船抢修和伤员安置。

此外,由毕凌波代司令指挥的机动部队余部于9月12日到13日在安达曼群岛布莱尔港先行集结,之后编队返航新加坡。

因为先行遣返了伤舰和伤员而一身轻松的甲部队于9月14日与马升宇上将指挥的支援部队主力(8艘旧式战舰、6艘旧式装甲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汇合,展开了掩护印度方面军后续部队上陆的“钢盾”作战,两周内将袁世凯上将的第12集团军(7个师,14万人)、欧治星上将的第14集团军(6个师,11万5千人)和文宇中将的第2装甲军(3个装甲旅,1万5千人和330部战车)全部护送上陆。

期间,机动部队受伤最轻的“猎隼”号舰队航母经紧急抢修,搭载由各预备舰载机中队临时混编的第5舰载联队(60机),配属4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编成丁部队,由毕凌波中将指挥,加入“钢盾”作战,为运输船队提供近接空中掩护。同时与甲部队4艘水上飞机母舰一起,为陆军第三航空集团输送飞机,与必须到港口卸载的水机母舰不一样的是,由海军飞行员驾驶的陆军战斗机和轻型轰炸机可以直接从“猎隼”号上起飞,前往更接近前线的急造野战机场。

到9月底,印度方面军已有8个军计12个步兵师、3个陆战师、5个装甲旅和2个机步旅在胡格里河口登陆场上陆并展开部署,配属的第三航空集团也已将超过150架作战飞机部署到了各野战机场。

其中拟由第14集团军的亚太解放军第3军(辖南洋义勇第1、第2师)自登陆场西南的濒海交通要地巴拉索尔出击,沿海岸向南进击交通贸易重镇——克塔克和布巴内斯瓦尔;以65军(辖步兵129、130师)自登陆场北端的铁路枢纽克勒格布尔出击,进攻西北方的工矿和交通重镇贾姆谢德布尔(又译詹谢普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