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后妃列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后妃列传-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太监头儿贵人事多;窦姬的一点散碎银子也根本没让他多注意;所以到了分配的时候;他照样漫不经心地大笔一勾;顺手就把窦姬放到了遣送代国(山西晋阳)的名单里。
当名单最后被皇帝批准实施的时候;窦姬才知道自己居然被送给了代王。
山西晋阳和河北武邑;相差路远地遥。任谁都知道;一入宫门深似海的道理;窦姬明白;自己只怕是要一辈子埋在山西了;那就永生永世也不要想知道家乡的一丝消息。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窦姬几乎绝望了;忍不住泪下如雨;怨恨那个随意安排生死的太监;不肯踏上远行的宫车。
太监头儿对这个一向温顺的小宫女此时居然如此倔强;感到非常恼火;一面自己口里威胁;一面喊来手下;连拖带拉;强行将哭得死去活来的窦姬扔进了宫车;一路严加看管;送到了代国。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事情却在代王刘恒见到五位宫女的时候;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皇宫里精心挑选出来的宫女;不用想也是个个姿色出众的;而窦姬虽然美貌;这一路以泪洗面;想来是不可能如另四位那样状态奇佳美艳动人的。然而各花入各眼;在五位宫女中;代王刘恒愣没看上那四位争奇斗艳的;偏偏就唯独喜欢上了神情落寞的窦姬。
于是命运之神开始展现了第一个奇迹:同时入代王宫的五位宫女;四位仍旧是宫女;而窦姬却成了代王的宠妾、亲王妃。并且一连生下了三个孩子:长女刘嫖、长子刘启、次子刘武。
当然;代王刘恒的后宫并不简单;他的母亲薄王太后是后宫的主人;他还有王后;这位王后比窦姬的身份地位都高;而且还前后生了四位王子。
不过代王宫虽然复杂;对窦姬来说;已是天堂;她对自己竟能得宠于亲王并生儿育女非常知足;对薄王太后和王后甚至于嫡出的王子们;都十分恭敬;安分守己地过着亲王姬妾的生活。
窦姬的克己守礼;以及她的贫苦出身坎坷经历;看在代王刘恒和薄太后、王后的眼里;更是凭添了几分好感和怜惜;窦姬在代王国里赢得了内外一致的好名声。
二、窦姬如在梦幻中一般;忽忽地升入了云霄;成为了大汉王朝的第四任皇后。完成了一只麻雀向凤凰的所有转变。
一眨眼;几年过去了。代王国里出了一件大事:代王后病逝了。代王刘恒不过二十来岁;中馈乏人;继立王后成为当务之急。(这时的刘恒才二十出头;他的前王后就已经为他生下了四个王子;这位王后体弱早逝的原因;是不是跟生育过密有关系?窦姬吃苦耐劳;生育密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对于从小养尊处优的王后;恐怕就成大问题了。)
这时在代王宫里;育有儿子的女眷;就只有窦姬一人。于是在薄太后的主张下;窦姬开始代掌王后的宫务。
正当代王国平静地料理家务事的时候;千里外的京城长安;却正在发生翻天覆天的变化。
在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厮杀之后;吕氏家族被全歼;刘盈之子、小皇帝刘弘也被弑杀。大汉王朝皇位空缺;丞相周平、太尉周勃等人商议之后;在刘姓诸王中;选中了代王刘恒。
说起来好笑的是;代王刘恒被选中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母亲薄太后、以及他的代理王后窦姬;是出身穷困、为人小心翼翼的女人;她们的家族不但亲戚少;而且个个老实巴交。
公元前180年;刘恒正式称帝;即史上的汉孝文皇帝。
孝文帝元年十月壬子;已经在长安城里安顿好的刘恒派舅父车骑将军薄昭;前往代国迎接自己的母亲薄皇太后;以及自己的姬妾儿女。窦姬和孩子们跟随着车马;也来到了长安城。隔了十六年;重临长安皇宫;窦姬已如脱胎换骨。
就在刘恒初登大位;忙于料理政务、熟悉官员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再一次发生在他的后宫。
或者是因为沾染了生母的疾病;又一路颠簸辛苦。再加上不适宜冬天的长安城环境;刘恒发妻嫡出的四个儿子都在春天来到之前;陆续病死了。刘恒悲叹自己的福份恐怕不足以胜任皇帝之位;以至于嫡子尽丧;在正月有司请他立太子的时候;他甚至产生了立叔伯兄弟们为继承人的念头。
刘恒的推辞虽不知心意真假;却也把大臣们吓出了一身冷汗:当初他们硬是选了这个最不起眼的亲王为帝;不用说得罪了其它的刘姓王侯。假如这位主子要把皇位再传给那些被大臣们否决的王侯;那下一位皇帝是绝对不会放过满朝文武当初不拥立之罪的。
于是大臣们再三再四地进谏;说了一大堆立嗣必以子的大道理。刘恒终于忸忸怩怩地答应了;于当月册立窦姬的长子、也是自己如今的长子刘启为太子。
三月;大臣们再次请文帝立皇后。薄太后作为后宫之主;对刘恒说:〃如今你的儿子不论太子还是诸王;。都是窦姬生的;当然应该立她为皇后。〃
于是;窦姬如在梦幻中一般;忽忽地升入了云霄;成为了大汉王朝的第四任皇后。完成了一只麻雀向凤凰的所有转变。
为了窦姬成为国母的大事;表示与民同乐的心意;刘启又颁下旨意;赐给天下所有鳏寡孤独之人、生活穷困之人布匹米面肉食;对于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九岁以下的孤儿;更加到每人一石米、二十斤肉、五斗酒、两匹帛、三斤棉絮的数目。
于是百姓们都对这位新皇后感激涕零。
在民众都因为自己而得到了衣食之后;窦皇后想到了自己失散已久的兄弟、还有死于贫寒的父母。
俗话说世人生儿女;为的就是养老送终;窦皇后虽已贵极天下;却也不敢冒昧提出尊礼亡父母的要求——因为薄太后正在忙于尊礼薄氏祖先;窦皇后不敢亦步亦趋;她在丈夫和婆婆面前;一向小心谨慎;所以她虽然怀念亡父亡母和失散的兄弟;却也不敢主动提出寻访和尊礼的要求。
由于立后而泽及贫苦百姓的原因;窦皇后的身世也广为民间流传。尤其是她的姓氏和家乡;知道的人就更多了。
窦皇后的身世;不久就传到了一个奴仆的耳中。
他就是窦皇后失散多年的弟弟窦广国。窦广国字少君;当年姐姐被选送入宫的时候;他只有四五岁。由于哥哥每日要外出劳作;家里又没有了姐姐照顾;少君不久就被人拐卖了。他先后被转卖了十几次;在颠沛流离中艰难地长大;直到最后卖到河南宜阳一户财主家;才算安定下来。
这时的窦少君已经二十岁了;被主人派到深山中烧炭。白天卖苦力;晚上就和上百烧炭工一起睡在石崖泥壁之下。谁知道飞来横祸;一天夜里;山泥倾泻;整个临时窝棚都被碎石流泥掩埋;上百名烧炭工都死于非命;只有窦少君因为年小力弱;在争抢卧位时被工头排挤到了窝棚边缘的缘故;侥幸得以生还。
一下子死了这么多奴仆雇工;所有死者的家人都哭闹不休;财主一家在河南宜阳呆不下去;只得远远地躲到长安城里来避风头。窦少君自然也就跟着主人迁居长安。
大概是对自己大难不死的庆幸;窦少君到长安的第一件事;就是占了一卦;看前途吉凶如何。谁知却得了一道丕极泰来的卦辞;说他不但再无性命之忧;而且几日之内就要成为皇亲国戚得以封侯。
窦少君对这个占卜结果半信半疑;但是当他听说新皇后是观津窦氏;却大有如梦初醒的感觉;于是壮着胆子上书自陈;说自己就是皇后失散多年的弟弟。
接到上书的官员不敢怠慢;连忙将这个消息汇报给了皇家。
文帝于是和窦皇后一起召见了这个奴仆。
然而岁月茬苒;窦皇后十几年来;在宫室中养尊处优;面貌与昔日没有太大差别;而窦少君当年与姐姐分手时还是幼儿;此时却已成年;他认识姐姐;姐姐却已经认不出他来了。虽然他还记得曾与姐姐一起去采桑而不慎摔下树的事情;窦皇后也不敢冒然认亲。于是又问他:〃还有没有别的验证之事呢?〃
窦少君毫不犹豫;就把当年姐姐临入宫前;与自己在驿站生离死别、沐发乞饭的情景回忆了一遍。(当时他不过四五岁年纪;记忆力竟已有这么好;实在聪明。由此可见;窦皇后也是一个聪慧的女子。)
窦皇后听完;控制不住情绪;不顾身份地一把将弟弟紧紧地搂住;姐弟俩涕泪交加。左右侍女宦官;于是也纷纷伏地;哭泣出声;以衬托皇后的哀伤。(不知道这是个什么规矩?现在回想这一帮假嚎的家伙;只觉得原本的悲伤;反倒教他们给搅和完了。)
文帝对妻子能够与兄弟团聚;也颇为感慨;于是赏赐了窦氏兄弟田地宅院;还有大笔金钱;让他们就近住在长安。
薄太后也对儿媳的身世十分怜惜;紧跟着也下了一道诏书;追封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在窦氏的家乡清河为他们设立墓园;封邑二百户;由地方长官按薄氏宗祠的规模四时祭拜。
三、黑暗中的皇后生涯
原本孤苦无依的窦皇后忽然平地里冒出了两个正当壮年的兄弟;颇令吃够了吕氏外戚苦头的文臣武将们起(又鸟)皮疙瘩;唯恐大汉朝冒出一家暴发户外戚;比吕家更不知起倒。
于是他们先下手为强;由绛侯、灌将军等出面向文帝进谏;说窦氏兄弟出身寒微;不懂礼仪也没有学问;所以不宜封授官职;只好做富贵闲人;而且还要选择一些有操行道德和学问的长者与他们比邻而居;每天监督教导他们才行。
文帝采纳了这项意见。于是窦长君、窦少君就此教育成了谦谦君子;时间长了;他们非但不曾参与政事;就连国舅爷的尊贵身份都自觉地忽略不计。
于是;满朝文武;都忍不住在无人处弹冠相庆。
在文帝元年;窦猗房成为皇后、长子刘启成为皇太子、长女刘嫖成为公主;并且窦家也生荣死哀之后的第二年;窦猗房的小儿子刘武也被封为代王。
代王;是文帝刘恒继位为帝之前的封号;现在刘恒把自己起家的名份给了刘武;不用说;在文帝和窦后夫妻眼里;刘武是最可爱的孩子;甚至比皇太子刘启还要招人待见。
但是皇帝皇后娇纵小儿子的行为;大臣们看不过眼;认为这种宠法会累及国家大事;于是不久刘武便由代王改封为梁王。不过封号可以改;在爹妈心目中;刘武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甚至由于这一次改封;文帝窦后对刘武;还油然而生内疚之意。应该说;大臣们毫无人情味的进谏还是有远见的;若干年后;这位梁孝王刘武;果然给大汉王朝惹了不少麻烦。
正当窦猗房准备好好享受身为国母的尊荣之时;病魔缠上了她。她害了眼病;并且因此而双目失明。
已徐娘半老的窦皇后;此时又失去了动人的眼睛;文帝对她的夫妻情份;立刻速冻。虽然看在往日情份和儿女份上;文帝仍然让她当皇后;但是男女方面的情意;却迅速转向后宫中如云的美女群里。
在这些千娇百媚的美女群中;文帝最宠爱的是邯郸慎夫人、尹姬二人。这两位美女都没能生下儿女;但是文帝对她们的宠爱;却远远超过了太子的母亲窦皇后。在后宫之中;慎夫人的物质待遇、侍丛车驾;都与窦皇后一模一样;而在私下的夫妻恩爱上;更是比窦皇后多得多。老夫少妻;文帝面对慎夫人;几乎已经爱得晕了头。假如不是慎夫人未能生出儿子;恐怕换个皇后都不成问题。
有一次;文帝带着窦皇后和慎夫人等后宫宠妃;一起前往上林苑游玩。游嬉尽兴之后;大家都要坐下休息。当文帝和窦皇后依次坐下后;慎夫人就如同往常在内宫时一样;准备坐到窦皇后身边去。
结果;跟随文帝而来的郎中袁盎却不让慎夫人就座;将她引到旁席;与侍者同坐。慎夫人顿时觉得受辱;满脸怒色;怎么说也不肯坐下。文帝也觉得袁盎扫了自己宠妃的面子;自己也不肯再安坐席上;起身就走。窦皇后不敢出声;也只得紧跟在皇帝身后;低着头跟着走了。
但是袁盎从小就从做强盗出身的父亲那里继承了心雄胆壮的基因;压根就不怕皇帝发怒;反而追着上去对文帝讲大道理:〃俗话说尊卑有序;皇上虽然宠爱慎夫人;但是名份有高低;后宫之主是窦皇后;慎夫人不过是妃妾;怎么能与嫡妻皇后平起平坐呢?如果皇上因为偏心就没有规矩地对她滥加恩宠;乱了国家规矩;虽说是爱实际上害了她。前车之鉴并不远;皇上你难道忘了戚夫人变成'人彘'的惨状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文帝这才恍然大悟;顿时全身冰凉;不但怒气全消、转怒为喜;而且立刻赶进后殿;将袁盎所说的话转述给慎夫人听。
慎夫人听后;也不禁觉得后怕;对袁盎保全自己的好意十分感激;立刻拿出五十斤黄金;赠给袁盎;以表感激之忱。
其实;慎夫人的专宠;只是小儿科。文帝不但喜爱美女;还喜欢美男;热衷于同性恋。他的男宠见于史籍的至少有三人;其中有他的近侍宦官赵谈、北宫伯子;还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邓通。
文帝勤俭节约;就算是宠冠后宫的慎夫人;都不能穿着奢华的绣服;可是为了宠爱邓通;他甚至将蜀郡的铜山都赐了给他;任凭邓通自铸钱币。他对邓通的宠爱;甚至超过对自己继承人刘启的宠爱;更使得窦氏母子生活得战战兢兢。
丈夫女色男宠成堆;再加上他是个旷古少有的大孝子;后宫之中真正的主宰不用说也是越活越精神的婆婆薄太后;而且自己又身有残疾;人到中年的窦猗房;虽然身为汉朝皇后;日子过得其实一点也不轻松。
四、一个预言、一个女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