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EC…135上的电子战军官没有高度重视,而今井利村在收到报告后,也没有高度重视。
在他看来,F…22A机群正在撤退,东海舰队没有理由让所有防空战舰都投入战斗。
此外,东海舰队很有可能察觉到了正在逼近的危险,准备进行防空反导作战,所以对防空战术做了调整。
在今井利村下达命令后十五分钟,也就是五点过五分,第五个F…16CD机群到达了攻击第二舰队空域,随即开始发射反舰导弹。
与今井利村预料的一样,中国战斗机没有出现。
虽然在五分钟后,一个中队的J…11C赶了过来,但是F…16CD已经发射了反舰导弹,护航的F…22A也及时进行了拦截。
F…16CD机群顺利发射了反舰导弹,东海舰队也发现了来袭的导弹群。
要知道,这些反舰导弹没有飞向第二舰队,而是朝东海舰队飞来。
原因很简单,除了东海舰队与第二舰队交换战位之外,因为舰队整体向西撤退,所以东海舰队所处的位置,正好在第二舰队之前的巡逻海域内。最重要的是,在发起攻击前,日本空中自卫队没有进行战术侦察,而是利用了第一次侦察的情报,即向第二舰队活动区域发射反舰导弹。
严格说来,这是空中自卫队犯的战术错误,而且是无法避免的战术错误。
当时,已经有F…22A报告了情况,即进行防空作战的舰队的准确位置,可是空中只有两架E…3G,而中国空军与海航的战斗机没有撤退,有数十架F…22A需要支持,之前发起攻击的F…16CD机群也需要预警机提供的引导信息,甚至连从北面发起佯攻,被中国海航战斗机挡在了反舰导弹射程之外的那批F…16CD都需要支持,即便加上在土噶喇群岛上空活动的那架E…3G,也无法同时支持这么多作战飞机。结果就是,在进行补充攻击时,预警机没能及时提供支持。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也不仅仅是日本空中自卫队的问题。
在这场空战中,中国空军与海航的很多战斗机就没有得到预警机支持、也没有得到舰队支持,只能各自为战。
一百四十四枚反舰导弹,绝对不可小觑。
万幸的是,东海舰队与第二舰队紧挨着,能够参加反导作战的不是六艘驱逐舰、而是八艘。
更重要的是,第二舰队里的四艘护卫舰都在后方,离东海舰队更近。
也就是说,两支舰队的十八艘战舰都能拦截来袭的反舰导弹。
这样分摊下来,一艘战舰只需要拦截不到十枚反舰导弹。
别说是拥有远程防空导弹的驱逐舰,即便是054C型护卫舰,也有能力在一次交战中拦截十枚以上的反舰导弹。
要知道,这些护卫舰上都配备了射程在四十公里左右的防空导弹。
五点十一分,十八艘战舰上的雷达全部启动。
这下,EC…135就算是睁眼瞎,也能做出正确判断了。
收到战略电子侦察机的报告,今井利村完全无法相信,中国舰队竟然有十八艘战舰,而且都能正常作战。
难道中国海军增派了战舰?
显然不大可能,中国海军总共也就十多艘驱逐舰与二十多艘护卫舰,而且其他战舰在两天前还在几千公里之外。
只有一种可能,即之前遭到攻击的不是东海舰队。
问题是,确实有战舰被导弹击中了,即便没有十多艘,也有好几艘。
东海舰队与第二支舰队总共也就只有十八艘战舰,减掉几艘,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十八艘战舰还能作战。
今井利村完全搞不明白,只是导弹已经发射出去,而且所有F…16CD已经返航。
五点二十四分,反导作战结束。
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十八艘战舰成功拦截了一百四十多枚反舰导弹,仅有不到二十枚反舰导弹突破了外层防空网,不过均被战舰上的末段反导系统击落,所有反舰导弹的溅落点离战舰均超过五百米。
显然,这次的运气并不糟糕,没有战舰被导弹砸中。
五点三十分刚过,空中战斗宣告结束。
虽然舰队安然无恙,但是腾耀辉不敢继续冒险,毕竟日本空中自卫队至少还有一百多架F…16CD,有能力再次发动攻击。
战斗机撤退后,东海舰队也全速撤离战场。
为了保险起见,腾耀辉只让第二舰队留下了两艘护卫舰营救落水官兵,其余四艘战舰随同东海舰队撤退。
腾耀辉再狂妄,经过这场战斗也能认识到,空军与海航提供的空中掩护很有限,舰队前出的风险非常大。只有让舰队呆在钓鱼岛西面,才能得到更有力的保护。前出的话,谁也说不准下次还能如此幸运。
到这个时候,今井利村也想清楚了。
之前遭到攻击的肯定是中国战舰,不过不是东海舰队、也不是第二舰队,而是向钓鱼岛运送设备物资的登陆舰队。
为了证明这个判断,今井利村在五点五十分左右派出了一架侦察机。
当然,他已经想好了,不管是不是作战舰艇,至少在这场战斗中击沉了中国战舰。
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姿态
第一百一十八章 和解
第一章 新岗位
第二章 唯一选择
第三章 演习
第四章 基础与应用
七月四日.牧浩洋等人回到总参谋部。
黄峙博给他们安排的新任务不是制订装备展规划而是参与钱仲泰提出的“国家科技战略展规划”。
六月十二日钱仲泰领头制订的《科技白皮》送交国务院。
最初几天,文廷贵没太在乎这份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文件反而把它当成了钱仲泰等科学家向国家索要科研经费的借口。因为与文廷贵的关系不大好所以黄峙博没有参与也没有提到这件事。
等文廷贵去了夏威夷由黎平寇主持国务院工作黄峙博才找上门去。
显然黎平寇好说话得多而且更加年轻更加清楚科技的重要性。
说服黎平寇后.黄峙博仍然没有出面而是由国务院把这份文件交给了傅秀波由元做决断。
六月二十三日傅秀波在元府接见了钱仲泰等人听取了科学家的直接意见。
不可否认.傅秀波非常重视科学接连两场战争都证明了科学的重要性而正在进行的国内经济改革也证明了科学的重要性。
只是傅秀波目光与钱仲泰等人有所不同。
在元眼里最重要的不是应用科学,而是基础科学。
讨论了几个小时连钱仲泰都不得不佩服傅秀波的战略眼光.参会的科学家都认同了傅秀波的观点.即基础科学决定一切。这就好比修建一座大厦没有坚固的地基,楼层盖得再高也会倒塌。在科学中基础科学就是地基,应用科学则是建立在地基之上的楼层。美国能够用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科研实力,与其在数十年内、在基础科学领域持续不断的巨大投入不无关系。
这下,问题来了。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最大差别就是缺乏应用性很难把取得的科研成果直接用在生产与生活上。
从具体表现来看任何一门基础科学都需要持续不断的巨额投入。
巨大的投入却见不到任何实际好处,谁还愿意投资?
按照傅秀波的意见今后国家只支持基础科学研究把应用科学交给其他力量比如企业与公益基金。
这时候,黎平寇、或者说与黎平寇关系密切的盛世平挥了作用。
六月二十七日,傅秀波再次把钱仲泰等人请到元府黎平寇则把盛世平等几位资产雄厚的民族资本家请了过来。
在这天的会议上,政府、科学家与民族资本家达成了一项口头协议。
从二零二零年开始,政府在原则上只支持基础科学研究以及投入巨大、需要调动社会力量的重大应用科学研究并且获得相关领域的所有科研成果在应用阶段企业向政府支付专利费口应用科学领域,企业为主要投资者,政府将出台鼓励性政策在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企业还可以通过联合等方式成立面向科研的公益基金,政府将给予更加重大的政策支持。
也就在这一天《科技白皮》演变成为“国家科技战略展规划”。
做为第一受益人,军方将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并且主导由政府资助、与军事装备有关的基础科研项目。此外,军方还将以合伙人的身份,参与一些由企业资助、同样与军事装备有关的应用科研项目。
黄峙博把牧浩洋他们派过去就是为了确定科研项目的优先顺序。
因为牧浩洋的学历最高,参与了高能物理学实验中心的项目规刮工作,所丹他是军方的最高代表,陆叟则是军方的技术顾问。
七月五日五名主要参与者在总参谋部开了一次会。
“先得承认在基础科学领域,我们与美国的差距非常明显很难在短期内追上,更别说越。”作为技术顾问,陆变的意见至关重要。“同样得承认如果我们不追,差距将越拉越大。我们要想在综合国力上过美国,就得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至少要达到与美国同等的水平。”
“这不是一代、两代人就能完成的也许我们永远看不到那一天。”
“只是也许我们必须面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陆变看了眼母祁铁说道”基础科研不像应用科研绝对不能急功近利除了巨大的投入还需要足够的时间。所以在基本方针上我们必须制订一份路线图。”
“什么路线图?”戚凯威问了一句。
“基础科学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物理学领域,但是存在众多分支,所以我们先得搞清楚利害关系。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明确优先权即重点方向,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果。然后还
得订下一份能够实现的、或者说具有现尖意义的时间表.根据科研讲程来调整各个项目的投入力度。
“具体怎么操作?”章玉廷也问了一句。
“我会与钱仲泰教授等人商量……
“陆工我有一个意见匕”
陆叟朝牧浩洋看去,没有把话说下去。
“正如陆工所说,短期内我们很难在基础科学领域越美国,甚至连达到美国的水准都办不到。更重要的是,基础科研费时费力很难立即见到好处。如果长期拖下去,就算我们不动摇政府也会动摇。”
“这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大事,我们”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谁能保证下一位元、下一位总参谋长会像现在这样热衷与支持科研工作?”
陆叟暗自叹了口气,没有多说什么。
“事实上,基础科研对时间最好最快}的要求已经让我们别无选择。不管怎么说,我们不可能等到基础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后再在应用科学领域着手。”牧浩洋稽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基础科学最终都会鞘七为实际生产力应用到生产与生活之中。从越的角度来看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从应用出或者从实际需求出,以越假想敌为目标,来制订基础科学的展方针。”
“这么做等于急功近利。”陆变嘀咕了一句。
“这确实违背了基础科学的基本展方式但是我们得换个角度来看。”牧浩洋长出口气,说道”我们都是军人.所以我们习惯用战争的目光来看待问题。在科学领域.这无疑也是一场战争而且是一场持久消耗战。虽然科学的持续展力将决定最终胜负而基础课学最具有持续展力,或者说决定了应用科学的持续展力但是我们不是美国我们不可能以美国的方式来展基础科学。如果不重视应用而是遍地开花我们的国力很难支撑起全面的科学战争迟早会败下阵来。只有把基础科学与应用结合起来,有选择性的展一些能够在应用中挥重大作用的基础学科,我们才能从中获益,并且依靠应用中获得的好处推动其他学科。”
陆文没有表态.其他三人都非常赞同牧浩洋的观点。
“说得简单一点,如果在下一场战争中,我们不能取胜.又如何在下下场战争中击败敌人呢?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坚实的基础也需要把胜利转化为利益,用现在的胜利去椎动下一次胜利。”
陆叟长出口气,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
“陆工,我们几个人里面你的学识最多.你觉得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在基础科学领域越美国?”牧浩洋没再迂回而是直接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陆文沉默了一阵说道:“以我的估计,即便政策不变,也要五十年。”
“看来母祁铁将军说得没错。”牧浩洋笑了笑转口问道“那么谁能保证在五十年内政策不会生变化?即便排除领导层的因素我们也得考虑其他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