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狂飚-从诺曼底到易北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绿野狂飚-从诺曼底到易北河-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须在敌人到达我主要战场之前将其歼灭。我们必须把敌人阻止在水中,不仅要阻碍他们前进,还要在其所有装备浮在水面上时将其摧毁。”
他对布雷简直着了迷,为此,他三番五次地下部队督察。在一次视察中,他走过一片开满野花的田野,手下人情不自禁他说:“这里真美!”他却冷冷地道:“记下来,应在这个地方埋下1000 颗地雷。”当得知工兵们每人每天只埋10 颗地雷时,他命令道:“不行,要埋20 颗!”
第15 集团军司令扎尔穆特抗议说:“战斗打响后,我需要的是一支生气勃勃、训练有素的部队,而不是身体被搞垮了的废物。”他大声吼叫着:“到底谁是这里的指挥官?听你的还是听我的?”扎尔穆特仍不服气:“要是有人对你的做法不提任何意见,那他不是想向你讨好,就肯定是个猪猡。”隆美尔随即破口大骂,直骂得对方面红耳赤、自己嗓音嘶哑。
第二天,他又写信给露西:“我看到我们一定能取得西线防御的胜利,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把事情安排好。”不幸的是,上帝留给他的时间太少了。
1 月下旬,隆美尔又前往法国西北部第7 集团军防区巡视,与多尔曼将军就盟军可能进攻的地域进行了讨论。多尔曼个子高高的,虽已年过花甲,但气派威武。他对他防区的情况忧心忡忡,希特勒不但对这里未予应有的重视,而且还动不动就从这里抽调部队去东线或南线。而在他看来,这里是最有可能遭到进攻的地区,特别是诺曼底,那里有诱人的海港,有适宜登陆的海滩,还有利于坦克行动的田野。防守诺曼底的第84 军长马尔克所有着相同的看法,这位在苏联失去一条腿的将军咬牙切啮地发誓,要向在一次夜间空袭中杀死了他半家子人的英国人报仇雪恨。
就在隆美尔前往视察法国西北海岸的那一天,一位脸上老是堆着笑容、腰挎一把长刀的矮胖日本军官被领到希特勒的“狼穴”大本营。
希特勒对走进来的日本大使大岛将军说:“至于对付第二战场问题,不管在什么时候或在什么地方开战,我已经作好了应急的准备。。。我已经集结了大量的装甲师,其中包括4 个党卫队师和戈林师。但是海岸线如此之长,对我来说要在某个地方阻止某种形式的登陆是极不可能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倒很想看看英美是如何发动进攻和建立第二战场的。”
大岛关切地问:“阁下对他们可能在哪里登陆有什么看法?”
“老实说,我只能说我不知道。当然在多佛尔海峡(加来海峡)沿岸最有可能,但是在那个地区登陆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困难是巨大的,我认为敌人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
他神秘兮兮地告诉大岛:“我们要全力对付英国。我们将主要依靠导弹和大炮。一切都已准备好了。。我们还准备了2000 架喷气式快速轰炸机,还有吸水式潜艇。昨天晚上我们首次真正轰炸了伦敦。通过所有这些手段,我相信我们可以慢慢重新夺回主动权,把握住我们的机会,再一次腾出手来对付俄国人。”
最后,他带着自信的微笑补充说:“我个人认为,今年是决定胜负的一年,我计划在今年秋天使整个局势改观。”
6 天后,当希特勒得知盟军在意大利安齐奥的登陆正陷入困境时,他得意洋洋地笑道:“哈哈,我设法在他们冒泡的香槟酒里倒了点水。他们总是唯心勃勃地想干一些大事,但是到了决定胜负之际,他们总是逃不出彻底失败的下场。”
他继续发挥着他那令人迷惑不解的判断力:“现在一切都取决于罗斯福的选举。离总统选举的日期越近,他们就越焦虑不安。但是,如果我们能在南方成功地阻止他们的这次进攻,他们就绝不敢在任何地方再试图登陆了。”
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约德尔报告说:“整个法国海岸防御工事的修筑又重新开始加紧进行,我的元首。这项工程在1943 年早些时候进展非常缓慢,事实上,到4 月份工程进度已降到17。3 万立方米,但到11 月份又达到50 万立方米。”
希特勒高兴他说,“你们瞧,诸位先生,他们是不敢轻易对这个大陆发起正面进攻的。”

古怪的蒙蒂
1 月15 日,英格兰大雾迷漫,一列从苏格兰南下的火车抵达伦敦。
艾森豪威尔被送到伦敦最高雅的住宅区——五月市伯克利广场附近的海斯公寓,这里距他设在格罗夫纳广场的司令部只有几分钟路程。格罗夫纳广场周围的建筑物几乎都被美国人占用了,故英国称这里为”艾森豪威尔广场”。
在艾森豪威尔抵英的这一天,他的远征军官兵已多半集结在这里。《时代》出版公司的记者向总部夸张地报告说:“伦敦每平方英寸的土地上都站着美国人,而且如果他是天黑以后站在那儿的话,他会被挤得站不稳。”当时流行的一个笑话甚至说,要不是大不列颠上空不断飘动着大量的拦阻气球,它会被美国人压沉到海里去。生性豪放的美国大兵的到来,把个英伦三岛搞得热闹非凡,尤其是美国人喜欢交女友的作风使英国男人们醋性大发,但他们眼看着自己的女同胞被他人占有,也只能故作从容他说上一句:“我们不需要美国人的那种原始需要来证明我们是男子汉。”
1 月21 日上午,艾森豪威尔在诺福克大厦召集他的高级将领们举行上任以来的第一次会议。诺福克大厦是一座乔治亚式的红砖大楼,位于皮卡迪利大街南面的圣詹姆斯广场。为摩根中将领导的联合计划参谋部所有地。在一年前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英美两国商定成立一个工作班子,负责制定渡海作战计划。两个月后,英国人摩根被任命力联合参谋部的参谋长。摩根在任此职之前是位军长,精干计划,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很少狭隘的民族观念。他的观点常常与美国人不谋而合,与他的副手美军少将巴克相处融洽,故被他的英国同事称为“投靠美国人”的亲美派。
摩根在接受任务后非常努力地工作着,每天都干到很晚,常常要到夜里10 点以后才拖着疲惫的步子走出办公室。他的参谋部从4 月份开始投人工作,到7 月底拿出了初步计划。摩根把盟军登陆地选在塞纳湾沿岸的诺曼底地区,这里虽然距英格兰较远,对航渡和空中支援有一定影响,但与加来地区比,这里的德军防御较弱;科唐坦半岛可以挡住大西洋上刮来的狂风;登陆部队上船的港口多,等等。在用兵上,摩根鉴于登陆舰艇数量有限,故计划只用3 个师作为第一梯队在40 公里宽的正面突击上陆,而这还不及西西里突击上陆时的兵力。
艾森豪威尔在赴伦敦前就看到了这个计划,觉得登陆正面过窄、投入乒力太少,另外也未强调要占领科唐坦半岛上的瑟堡这样的大港口,而港口对于盟军迅速集结兵力兵器、巩固和扩大登陆场乃至以后的作战行动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艾森蒙威尔把他的主要助手们找来,就是为了讨论修改这一计划。坐在他左边的是英国空军上将、远征军副统帅阿瑟·特德爵士。他与艾森豪威尔同岁,身材修长,相貌英俊,彬彬有礼,平易近人。他是英国空军最早一批指挥员之一,一次大战时就是个出色的飞行员。1942 年他任中东英国空军司令,为击败隆美尔立下汗马功劳。第二年2 月,他受命统领地中海战区盟国全部空军,与总司令艾森豪威尔结下亲密的友谊,同时受到所有同事及部属的尊敬与钦佩。他重视空军对地面部队的支援作用,强调空地一体作战,坚定地支持统一指挥原则。艾森豪威尔对特德作他的副手感到非常满意,因为他有过人的才智和精力,有友好的合作精神,深受官兵们的喜爱。他是10天前与其新婚不久的夫人从阿尔及尔飞回伦敦的,临走,他把在北非购置的家具及各种美味食品都装上了飞机。作为最高统帅部的第二把手和空军主官,他有权直接支配参加“霸王”行动的所有战术飞机和战略轰炸机,艾森豪威尔将主要依靠他来夺取海峡的制空权。特德是个说话不多的人,这使他叼在嘴上的烟斗可以久久不离口。
在艾森豪威尔右手坐着的是沃尔特·史密斯中将。他今年49 岁,是个对上忠诚、对下粗暴的人,脸上常带着管家和打手才有的那种僵硬表情。但他做事精细、一丝不苟。他是42 年9 月被艾森豪威尔要去作他的参谋长的,此前他担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英美参谋长联合委员会的秘书。通知艾森家威尔到参谋部报到的电话,就是他打的。艾森豪威尔对他的评价是:“他真是个得心应手的人,善于处理日常事务,也长于清醒地理解重要问题。他认真、勤奋、忠诚,既能处理麻烦的协商,又能从事专业工作。他性格坚强、举止果断,对人既不迁就,又能融洽相处。”“没有他的协助,要组织一个指挥大规模联合军事行动的参谋部是困难的。”因此,当艾森豪威尔考虑他要带走的人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史密斯。在他眼里,史密斯是个十全十美的参谋氏;但在别人眼里,史密斯却是个为人冷漠、自以为是、态度强硬、老奸巨滑的家伙。尽管喜欢他的人不多,但怀疑他工作能力的人却很少。他对自己的本职工作精得不能再精了,对参谋业务熟得不能再熟了。他对每天的来往文电及其处理情况仔细地开列出清单供总司令过目,以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所发生的一切。他是1 月初应艾森豪威尔的要求赶赴伦敦研究“霸王”计划的,他的到任不可避免地要占据摩根的位置,结果后者毫无怨言地屈就了一个副参谋长的职务。
坐在桌子对面的是那些雄纠纠、气昂昂的陆海空三军大将,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那位傲慢自负、神气活现的蒙哥马利了。
提起蒙哥马利(人们亲热地称他“蒙蒂”),美国人中几乎没几个喜欢他的。奥马尔·布莱德利说他“只是个二流将军而已。他从未干出过什么名堂,别人打不赢的战争,他也打不赢,更不必说打得比别人更好了。”甚至他的同胞英国人提起他来,都会鄙视地撇撇嘴。驻马耳他总督哥特勋爵曾轻蔑地对史密斯将军说:“与蒙哥马利打交道,你须记住他不是个真正的体面人。”连一向宽容的特德也瞧不起他,说他“是个能力一般、无足轻重的小人。他自吹自擂,认为自己是拿破仑式的人物。遗憾的是,他根本不是。”美国人不喜欢他多半是因为他那装腔作势、目中无人、自视清高的个性,他那瞧不起他们、经常和他们过不去的作法;英国人不喜欢他则多半出于嫉妒,认为他之所以平步青云完全是运气使然,换句话说,他是个幸运儿、暴发户。
不是吗?在赴北非之前他还是个默默无闻的人物,只是由于戈特的座机被打了下来,他才幸运地当上了第8 集团军司令。而他在阿莱曼的胜利与其说靠的是战略战术,不如说凭的是一股后劲。他喜欢有条不紊地战斗。即使进展缓慢、甚至让敌人逃脱也在所不惜。他的信条是:不打无把握之仗,“必须万无一失”。如果没有完全取胜的机会,他是不会夫冒险作战的;如果没有充足的给养,他是不会向前挪动一步的。因此,他的胜利即使来得缓慢,但总归是胜了。一时间,他一跃而成为新闻界的风云人物、英国人心目中的传奇英雄、战场上的常胜将军。不管军界上层人物对他怎么看,丘吉尔是欣常他的,战时内阁是信任他的,士兵们是拥护他的。应该说,不喜欢他的人多半是冲着他的为人处事去的,而不是真正冲着他的领导能力。甚至连最看不起他的乔治·巴顿也不能不承认他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个最优秀的军人”。他在作战中坚韧不拔的精神、战无不胜的业绩,令他的敌人都敬他三分。
艾森豪威尔象大多数美国军官一样,尽管承认蒙哥马利的领导能力,但不喜欢他的为人。他们两个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一个热情奔放,一个冷漠无情;一个高朋满座,一个孤芳自赏;一个宽容大度,一个尖刻古板;一个平易近人,一个傲气逼人;一个顾全左右,一个自行其是。艾奋豪威尔忘不了他42 年到英国时,篆哥马利曾如何傲慢无礼地对待他。当时,他和克拉克将军到英国东南军区去走访。他们按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但军区司令蒙哥马利却让他们在一间衣舍里等了好长时间才露面。陪同军官把他们介绍给他时,他不耐烦他说:“我很忙,但奉命抽时间向二位介绍情况,我们现在就开始。”
好家伙,初次见面,连句客气话都没有。为了尽快把他们打发走,他马上开始介绍情况。这时,艾森豪威尔的烟瘾上来了,伸手从兜里掏出一支点上。蒙哥马利象猫闻到了腥味一样马上停止讲话,大声问道:
“谁在抽烟?”
艾森豪威尔环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