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林帝国- 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三殿下的计划中,干掉皇帝的环节是最重要的,这种事情只能交给最信任的亲信做才行,元封等人毕竟是新近投效,干点周边业务足矣。

皇帝被干掉以后,随身印信即被取下,拿去接管军队,戒严全城,与此同时出奇兵袭杀太子,待掌握局势之后,将弑父罪名推给老大便是,至于天下悠悠之口如何掩之,那不是问题,杀就是了,把知情者都杀掉,黑的也成了白的了。

三殿下的计划让元封很震惊,因为当时张承太出示了一张联络图,上面满满当当都是军中将领的名字,张承太手中掌握的力量令人叹为观止,无法想象这位闲散皇子究竟用了什么办法招揽了这么多人为他卖命。

在计划中,元封的任务是带领本部人马进攻詹事府,刺杀太子,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元封,也能看出三殿显元封的器重。

但元封总觉得心里有一丝不安。

……

城外禁军大营,总兵王振强来回的踱步,眉头紧锁,帅案上放着一张名单,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名单,望着这些名字,王振强面前就浮现出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有些还是亲密至交,如果这张名单交上去的话,恐怕京城就要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了。

三殿下一直贼心不死的惦记着储君的位子,王振强是知道的,因为这位王总兵是太后家的远房亲戚,他算是东宫方面的铁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兵部才将招安的太湖水寇头子沐英分派到他的麾下,三殿下的人交给大殿下的人管辖,不得不说皇上的安排相当高明。

如今坐在王振强面前的正是沐英,这份名单也是他交来的,那份骇人听闻的计划也已经一五一十告诉了王振强,沐英表情也是惶恐不安,后背湿了一大片,毕竟造反的事情对于一个水匪出身的小小千户来说,确实是难以承受之重。

沐忧三殿下招安的,也是三殿下提拔当的千户,按理说应该以死相报才是,但沐英思前想后,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还是将这个大逆不道的计划和盘托出,连同手抄的附逆名单,一并交到自己的顶头上司手中。

“为什么不去报告锦衣卫,偏来告诉本官?”王振强忽然停下脚步沉声问道。

“卑职不敢啊,禁军中都是三殿下的人,谁能保证锦衣卫中没有他的眼线,只怕报告不成,卑职的性命就没了,卑职虽然粗鄙,但大是大非却是明白的,卑职当的是朝廷的禁军千总,不是安国郡王的千总,卑职出身草莽,幸被朝廷招安,图的就是一个安稳富足,不想再过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沐英的话很在理,人算不如天算,别看三殿下的计划完美周密,可无论哪个环节出了岔子,就满盘皆输,弑君造反和落草为寇可大有不同,朝廷哪怕砸锅卖铁也要把反贼消灭殆尽,这种悬崖上走钢丝的买卖,怎么算怎么划不来,所以沐英毅然选择了投奔光明。

“你偷偷抄下名单,可有人发觉?”王振强问道。

“没有,卑职做事小心的很。”

“那好,你暂且不要回去,就在我帅账中等候。”

“是!”

王振强唤来自己的亲兵队长,让他领十个兵看住沐英,然后自己飞马进城去也。

半个时辰后,名单已经拿在太子张承乾手里,他和王振强一样,越看越心惊,老三的手竟然伸的这么长,实在令人咋舌,再听王振强把老三的计划一说,太子的嘴都张成了O型,老三真狠,连父皇都敢杀,这还了得!

不光太子吓傻了,就连他身边几个近臣太监也吓傻了,半晌说不出话来,一帮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明天就是清明节了,这么重大的事情迫在眉睫才知道,到底如何应对才好啊。

太子忽地起身:“进宫,孤要面见父皇。”

除了皇上,没人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威望弹压这场即将发生的政变,长期以来父皇英明神武的印象在太子心中根深蒂固,他是嫡长子,生下来就是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他不用耗费心思去争,去抢,只要有父皇在就行了。

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太子首先想到的是向皇帝告密。

太子迈步往外走,忽然一声断喝:“且慢!”

太子猛回头,是府丞韩相在说话,这位才华出众又擅长惹祸的年轻人虽然不讨黄子华的喜欢,但是却得到了太子的欣赏,总是带在左右伺候,关键时刻果然显现出他的能耐来。

韩相神色肃然,一躬到底:“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请殿下三思。”

“机会,什么机会?”这会儿太子手心里都是汗,脑子也有点乱,虽说以前老三也弄过几次针对自己的刺杀啥的,但都是小打小闹,像今天这般庞大周密的政变计划还是头一遭,太子有些害怕有些惊喜,怕是被老三的魄力吓得,惊喜是因为即将看到老三的政变被皇上连根铲除,自己的储君位置就更稳固了一分。

“殿下请坐。且听臣慢慢道来。”将太子请到座位上坐好,韩相两眼闪烁着光芒,强自压抑着激动的情绪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殿下不妨做一次黄雀。”

这话不算隐晦,连太子都听出里面的味道来。

“孤是黄雀,老三是螳螂,那蝉是……”

詹事府后堂里鸦雀无声,噤若寒蝉,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想想都觉得心寒,不过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太子的地位并不稳固,皇上数次在臣子面前提及要废黜太子,重新选择储君的话,若不是群臣劝谏不宜废长立幼,再加上皇上春秋鼎盛,废储立储之事也没那么迫在眉睫,所以也就耽误下来了。

父皇封二弟和四弟为亲王,为大周镇守边疆,手里有兵有权,又有历练的机会,分明就是想瞧瞧他们有没有挑大梁的本事,从中择其优者代替自己,就连那个不成器只会耍小聪明的老三,父皇都没放弃,还派他招安什么水匪,结果又如何,把自己都赔进去!

久久的沉默,韩相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太子殿下,王振强等人的心也是砰砰的跳,他们都是东宫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太子提前登上大宝,他们就是从龙功臣,世代公侯,太子若是被罢黜,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等其他皇子上位,这些人怕是连全尸都保不全。

最好的是,这件事几乎没有风险,弑君杀父,那是老三干的事情,殿下做的不过是收拾残局,剿灭乱党罢了,他本来就是储君,届时振臂一呼,何愁诸军不响应,坐了龙庭之后,另外两个弟弟也没话说,到时候再徐徐图之,把他俩都处置了,天下就彻底太平了。

良久,太子终于一拳砸在桌上:“孤决定了!就做黄雀!”

众人如释重负,太子终于做出了英明的选择,尤其是韩相,长出一口气,心中那个美啊,自打进了詹事府,他就屡屡闯祸,被表哥黄子华所鄙薄,如今终于出头了,帮殿下想出这么一条妙计来。

我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韩相得意洋洋的想。

“殿下,兹事体大,万万不可被黄大人知晓,黄大人行事太过保守,一旦知道的话定然劝阻,那可是把大好机会往外推啊。”韩相知道太子耳根子软,又知道表哥的作风,所以及时劝了一句。

“孤心中有数。”太子点点头,威严的坐正,道:“王将军,你手中有多少可用之兵?”

封建时代 4…35 清明时节雨纷纷

每年清明节皇帝都要去大报恩寺进香,清明时节,春色盎然,郊外游人如织,踏春的,扫墓的。()城外的大路上车马相连,摩肩接踵,各佛寺内人满为患。

一辆没有任何标记的毡车驶进了大报恩寺的偏门,来寺庙进香还愿的贵人很多,自然不能和普通香客那般步行进寺,都是车辆直接进禅寺后院。

马车驶到禅寺后院,跟在车后护卫的彪悍汉子们身手矫健的跳下马来,把守住所有门户,一个中年老者从车内钻出,从容的走进禅房,若不是他双眼中若隐若现那种睥睨天下的气度,单看衣装的话,也就是家财万贯的员外罢了。

此人正是大周皇帝,报恩寺就是他下令建造的皇家寺庙,陛下一心向佛,每年总要抽出时间来上几次听法师讲禅,其中清明节是必定来的,十余年来已经形成了惯例。

主持大师并未远迎,这是皇帝交代的,一切从简,不要扰民,禅寺后院古木参天,曲径通幽,但不管身处何地,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高高矗立的琉璃塔。

今天琉璃塔暂时封闭清扫,不对香客开放,其实是方便皇帝登临,在禅房内和老主持闲谈两句之后,皇帝起身前往琉璃塔,侍卫们不远不近的跟着,警惕的目光不时扫视着四周,忽然一个侍卫耸了耸鼻子,似乎嗅到什么不该有的味道,此时一阵铜锣声响起,尖利的声音大叫道:“走水了!”

大报恩寺的业务很多,其中有一项是替人保管棺柩,那些客死在京城的官员商人,往往先在寺庙里暂放,等合适的时机再迁往老家,清明时节烧纸的甚多,引起火灾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在皇帝微服前来的时候发生火灾就不那么正常了,侍卫们飞速扑上,团团护住皇上,刀剑出鞘,手弩紧张的瞄准四周,生怕有人趁机行刺。御林军统领于恢持长弓,弦上搭着四支雕翎箭,鹰隼一般的眼神不放过任何风吹草动。

寺内铜锣云板声不断,黑烟涌起,高达十余丈,人声鼎沸,脚步杂乱,受到惊吓的香客们拼命往外跑,和尚们提着水桶往来救火,却被香客们拦住,寺庙内乱做一团。

但想象中的刺客并没有出现,反而有一队手持棍棒的武僧冲出来保护皇帝,看他们彪悍的表情,犀利的眼神,不像是和尚,反倒像是行伍中人,庙祝也来了,慌忙向皇帝解释,只是不小心走水,并无其他变故。

侍卫们紧张的要死,皇帝却只是风轻云淡的一笑:“无妨,朕不碍的,快去救火吧。”

庙祝擦着冷汗下去了,皇帝望着高耸入云的琉璃塔,无声的叹了一口气,这把火是你的愤怒点燃的么?

皇帝继续向琉璃塔走去,侍卫们丝毫不敢懈怠,紧紧保护在身侧,于虎更是不离半步,长弓依然在手。

走进塔门,皇帝迈步走上楼梯,于虎眼神犹豫了一下,但并没有开口问什么,皇帝就是皇帝,他的所作所为不需要向任何人说明。

皇帝虽然年过五旬,但身子骨依然硬朗,不需要任何人搀扶,一口气登上了琉璃塔顶,塔内事先已经安排了若干名侍卫,做过仔细的搜查工作,断无可能隐藏杀手什么的,报恩寺是皇家寺庙,又是皇帝经常来的地方,安全工作相当完善。毫不亚于紫禁城,这也是皇帝信心满满的原因所在。

一直走上琉璃塔的第七层,也是最高的一层,若是寻常宝塔,最高一层往往空间逼仄,难以立人,但是琉璃塔空间宽敞,最高一层仍能站笼人。

从塔窗望出去,龙盘虎踞的京城景色尽收眼底,秋毫分明,皇帝脸上波澜不兴,忽然伸出一只手:“千里镜。”

皇帝出行,各种物品齐全的很,命令一声声传下去,一支千里镜很快呈到皇帝手中,皇帝拉出镜筒,眯起一支眼,向外看去,于虎注意到,皇帝观察的是皇宫和禁军大营方向。

箭术高手的目力非比寻常,远远的就能看见禁军兵营中似乎有集结的迹象,于虎心中一紧,看来佛寺中这场火灾绝非偶然,是某些人想把皇帝困在这里,然后还有更大的企图。

皇帝的瞳孔微握缩了一下,脸上浮起一种奇怪的表情,似笑非笑,似怒非怒,他缓缓将千里镜放下,望了望天空,原本晴朗的碧空已经悄悄转成青灰色,一股潮湿的南风灌进佛塔内,山雨欲来。

“发信号吧。”皇帝淡淡的说。

登陆热点书库文学网,支持正版《武林帝国》,欢迎光临同名网游。

……

安国郡王府,消息接踵传来,大报恩寺起火,黑烟十丈,香客竞相奔走,禁军大营戒严,总兵王振强击鼓聚将,集结士兵,詹事府加强了戒备,调了整整一营巡兵过去防守。

听到这一个个令人不安的消息,郡王殿下双目炯炯,一掌击在桌面上:“老大动手了!”

手下人紧张兮兮,有人问道:“王爷,我们如何应对?”

“应对什么,老实呆着就行,权当没发生任何事情。”三皇子嘴角浮起一股笑意,把玩着桌子上的镇纸,悠悠道:“我就知道老大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

一切都是假的,都是为了引蛇出洞。

安插在大报恩寺内的刺客,禁军中收买的将领,还有沐英的弃暗投明,都是一场戏,三皇子哪有那么强大的实力,他擅长的不过是计谋罢了。

当然计谋中也有一些令人信服的诱饵,比如进攻詹事府的两股西北力量,陕甘的元封,宁夏的李明赢,都是牺牲品。

牺牲掉这两个人,三皇子一点也不觉得可惜,这两个人的死能让太子觉得这一场政变确实存在,又能挑起边患,换来秦王燕王防地的不稳,真可谓一石二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