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第一军阀-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伊维峻眼睛一转,笑道:“刚才总督大人和我说了,让我全程负责此事,不过他给了我一张写着洋文的东西,我又不好开口问是什么事,正好你给我翻译一下。”



“哦!原来是这样。”小陈却想不到伊维峻在诓他,而且伊维峻作为江渝的生活助理,又是秋瑾的学生,他自然能不怀疑伊维峻是什么间谍什么的,因此根本没有什么防备,而且这份文件上写的只是一封私人信件,也不是什么国家机密,交给生活助理负责也是很正常的。



“快点,快点。”伊维峻催促道。



小陈点了点头,翻译道:“亲爱的爱丽娜,收到你的信我很高兴,这让我想起了昔rì我们纯洁的友谊和愉快的旅途。那时我们还都是充满青葱的少年和少女,真是让人怀念的时光。同时知道了你的情况后,我心里很难过,你说你就像是一颗平凡的沙粒,但我却认为,你是一颗未被发现的璀璨珍珠。请原谅我当初不能和你一起追求音乐的梦想,因为我有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正遭受侵略者的压榨,我的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所以我暂时放弃了对音乐的追求,而选择了投身军事。如果我生在一个强大富足的国家,那么我可能会将艺术当成我一生的全部,因为音乐能给人带来快乐、共鸣,它永远都存在意义和价值,它是人类伟大的jīng神财富……”



“命运总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许今rì你并不幸运,也许我们无力抗拒,但并不意味着rì后你不会成为上帝的宠儿。作为你的朋友,我会永远支持你的。也许你应该换一个环境,这样能让你彻底忘记一些烦恼,我真诚的邀请你前来远东,我在这里已经安定下来了,我想我以后很少再四处漂泊了,昔rì我们无法一起追求艺术的梦想,并不意味着现在的我们不能。我已经为你买好了前往上海的船票,在我的祖国,现代艺术几乎一片空白,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一片新的天地——你永远的朋友——江!”



小陈翻译出来之后,伊维峻听了却有些愕然。



“这是一封写给女人的信?”伊维峻凝神问道,小陈点了点头,“应该是将军在英国认识的一个朋友。”



“朋友?”伊维峻小声嘀咕了一句,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对小陈说道:“好了,你把信发出去吧!”



“好。”



……



英国伦敦,爱丽娜很快就收到了江渝的信,看到这封信,二十三岁的爱丽娜流出了泪水。



她抓着那张信里的船票,呆坐了半响,突然拿出行李箱,开始收拾自己的行礼。



——————



已经上架了,不过昨天少更新了一章,这章补昨天的。下一章是VIP章节,希望同学们能够支持正版阅读。



还是那句老话,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落雨从来不想歧视谁,所以在起点写书以来,从来不建VIP读者群,这次本想弄个普通书群,不过群号在简介上被和谐了,无奈啊!



另外这本《民国第一军阀》,落雨确实写得比较概括,但还是那句话,写民国的书很多了,写得那么细拖数字确实没意思,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



有订阅的读者如果有什么意见要提,可以加我QQ349493361,注明《民国第一军阀》,以前有读者把我QQ发到百度上,结果一堆小女生来加,所以把加好友设置得麻烦了一些,请见谅!



第八十一章:弥漫的战争气息(求首订)



1913年,世界大战爆发的前一年,巴尔干半岛的局势已经愈发紧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已经不可阻挡。



也许江渝的出现改变了一些历史,但不管怎么说,就算没有那个大公被刺杀的导火索,也会有新的导火索。



战争的爆发,只需要一个借口、一个理由。



从这一年上半年开始,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火药味连普通商人都已经能够闻得到了。。。



例如在中国的洋商,都已经开始抽离资金,准备回国支援战争。而江渝在这一年已经基本上无法再向外国银行借到钱了。



正是预料到了这个情况,江渝在12年就疯狂借了10亿英镑,加上德国的借款,借款总额达到了11亿英镑的规模。



如果把这些钱全用在铁路建设上,这些钱足够让中国修起15万公里以上的铁路,当然不包括那些地形复杂的高成本铁路修建地区。



英法俄等协约国都在抓紧进行战争准备,华东飞机制造厂的订单已经排得满满的,不仅英法订购大量侦察机、轰炸机,连俄国也在订购大量轰炸机。



然而各国不知道的是,在德国远华集团,已经在大量向德国供应战斗机,同时也有大量轰炸机、侦察机。。。



在出口方面,刚发展起来的中国工业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尽管此时全球工业产能过剩,但江渝在中国建设起了很多新兴产业,例如飞机、汽车、摩托车、电机、无线电设备等等。



只不过此时这些工业产品很多都是自产自给,出口的并不是太多,毕竟连自身需求都还未满足。



而在传统的出口商品方面,丝绸、茶叶出口一直没什么起sè。桐油还好一些。



轻工业出口也还不错,尽管全球产能过剩,但中国轻工业生产技术更加先进,加上工人成本很低,成本上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而且在工业产品包装方面,中国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因此能够杀出一条血路。



能在当前这样的国际环境中做到这一点,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为了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江渝已经开始布局了。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会使大量原材料价格上涨,所以江渝抓紧时间加大原材料开采建设。



至于囤积原材料什么的。那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尽管现在买进一吨原材料,可能会在两年后卖出两倍的价钱,但这也就是一锤子买卖,不能提高工业产能。



如果把钱投入到工商业当中,未必搞不到这样的回报率。



所以囤积原材料只是囤积那些紧缺原材料。例如橡胶,以及军工业所需的一些高端原材料。



早在11年的时候。江渝便开始囤积橡胶了。



这年头橡胶种植面积还没那么大。未来必然成为十分紧缺的物资,同时江渝在海外还拥有大片橡胶园。



还有那些高端军工业材料,等一战一开打,甚至能获得高达十多倍的回报率。



同时江渝在国际上大量买进粮食,粮食在一战当中价格也是会上涨的,价格上涨个两三倍那是完全可以的。



虽然回报率也不算太高。但手里有大量粮食首先可以保障国内不会饿死人,并且可以在一战爆发后动员更多的人口参与到工业生产当中去。



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尽管当前中国农业生产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且粮食产量开始逐步增加。但江渝还是得防着一手。



后世历史学家认为:“一战前夕,各国都意识到一场战争不可避免,但战争双都认为这将是一次可以迅速结束的战争,同时确信己方阵营能获得胜利。然而渝少年时期游历欧洲,对协约国、同盟国阵营极为了解,敏锐的洞察到了即将爆发的欧洲大战并非是一场短时间内就能结束的战争。因此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如提前向世界各国提出巨额借款,在工业产能过剩时期大力发展工商业,并在大战前大量购入橡胶等稀缺原材料,并购入大量粮食确保中国的粮食供应。正如他所预料到的那般,这场战争迅速扩大到了世界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趁欧洲人忙于自相残杀的机会,成功使中国初步崛起,为rì后中国成长为超级大国奠定了基础。”



1913年夏,中国夏收再次到来,这次夏收在安徽、苏北及北方平原地区出现了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的身影。



同时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小型农机、拖拉机,其中以华东、湖广地区的小型农机最为普及。



这些小型农机和大型农机的出现,使农业人口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建设当中。



在农村地区,在地方行政人员的动员下,以及地方乡绅的出资下,建设起了大量农村砂石路,许多地区甚至建起了农村公路。



同时在行政人员的号召下,各地农民开始发展养殖业。家家户户都开始养鸡养鸭养猪,以往的农村人口不是不想养,而是实在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养。



由于之前没有什么农机,农业生产几乎都是靠纯粹的体力,生产效率低下,加上产出又没那么多,自己吃都不够,哪里能顾得上那些牲畜啊!



如今却是不同了,就算是佃户,首先佃租不要上交多少粮食了,而且国家还没有农业税收到他们头上,更没有什么杂七杂八的税。



加上农机的普及,他们第一有时间了,第二也有许多余粮了,发展养殖的基础已经具备了。



如果是自耕农,那rì子就更舒服了。不过这个时期的自耕农有了更多的负担,因为义务教育开始普及了。



连女孩都进女校接受义务教育去了,家里的小子要是不进学校,那以后岂不是连媳妇都找不到?



而此时的教育制度,只有对贫困人口才有教育补贴。其他的都是要收学费的。



而那些地主除了发展种植业,同样也有发展养殖业。



使用了农机之后,那些地主聘用的长工人数开始减少了,并且农机普及到一定程度,农业税也会降低。



为了增加收入,地主们都开始多方面发展。



结果算下来,收益竟然不比以前收佃租的少,交了税之后甚至还要更多一些。



此时的北洋zhèngfǔ时期,以及华东派系并存的时期,中国各省农业人口身上的束缚已越来越少。人民的生产创造力得到了释放,积极xìng也迅速提高。



那些地主加入后形成的辛迪加因为能够给地主提供足够的利益,使得农业辛迪加模式逐渐稳定了下来,并迅速的在各省普及开来。



13年夏收江渝控制的各省,粮食产量再次增长了30%。而农业人口投入则再次减少了8%。



粮食工业方面处于稳定状态,而且蛋肉nǎi供应量也不断提高。老百姓都明显感觉到rì子越来越好过了。在物质上的供应也越来越充足。



而此时。近11亿英镑的借款,只用掉了一大半,还有一小半半没花完,这些钱自然有地方花。



到处建工厂不需要钱吗?



为了应对战争的来临,江渝已经是让下面疯狂建设工厂了。



以当前的建设规模,两年后。中国钢铁产能就能够达到300万吨,铁路两年后能建设出近十万公里。



造船能力两年后,也能够达到50万吨排水量。



“剩下这一小半的钱,还要支撑一年半左右。这一年半时间还是很容易能把钱花出去的。”江渝考虑了半天,此时他却在为如何花这笔钱才能让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攫取最大的利润而发愁。



周子跃也坐在一边,听着江渝的计划。



“轻工业规模还得继续扩大,起码我们的轻工业要能够彻底夺回中国市场。重工业方面继续加强造船产能,还有冶金、矿业。”江渝想了想说道:“铁路修到哪里,我们就把工厂建到哪里,争取15年之前建设出最大的工业规模。农业人口可以适当的多抽调一些转入工业生产。”



15年之前是不要想交战双方有什么订单的,因为双方前期都是消耗自己的储备,等打了一阵才发现这不是短时间内能结束的战争,这才开始到处购买原材料,到底下订单什么的。



“要不要再到欧洲买些船坞?”周子跃问道。



“可以再买一批,算一算现在时间应该来得及。”江渝点头说道,船坞自然还是要买的,要知道一战时期的造船业利润高达近200%,而且有了强大的造船能力,才能建设出一支真正强大的中国海军。



当江渝把接下来两年内的工业发展计划搞出来的时候,伊锐志走了进来,对江渝报告道:“报告大帅,宋教仁在国会讨论女子权利问题时,因为拒绝同意女子参政要求,再次遭到唐群英的殴打。”



江渝不由汗颜,纳闷道:“这家伙怎么又被人打了。”



“活该,谁说女子不能参政。”伊维峻幸灾乐祸的说道,江渝摇了摇头,说道:“万物皆有yīn阳,阳主动,yīn主静,男人就是阳,女人就是yīn,女人好好的在家里cāo持家务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



“你也是坏蛋。”伊维峻指责道,江渝突然对她说道:“你知道为什么西方人要提倡女权吗?”



“当然是时代进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