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有点象“经过改装”的有双电极或四电极的BB机,
所以,一定要过“目光机”。
这就是“源地”海关不在乎,而“的地”海关很紧张的原因。
“源地”海关只要没有发现“助燃剂”,确保BB机在使用中也没有危险,是不在乎的。
“的地”海关很紧张,是怕有本地“助燃剂”可以“三结合”。
“目光机”详细确诊“没有BB”机,才可以放行。
所以,“行李”有没有BB机;是最紧要的关节。
又,广州人称CALL机为BB机,是因为工作时BB声。
北方人不知道什么“BB声”,认为有“婴儿啼哭”之误,
强令统一使用“BP机”的“国标”,也是很不民主的做法。
BB机走向没落,这也是原因之一。
本书中国书客(http://。cnbooker。
。cnbooker。)驻站作品
第39篇 甲申360年祭
今年是甲申年。一个甲子(60年)之前,郭沫若写了一篇《甲申三百年祭》。当时正处于延安整风极艰难时期的CP,如获至宝,列为整风必读文献之一。
文中充满对自己人打自己人强烈不满的情绪。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李自成杀李岩,天经地义。只是杀早了等于杀糟了。历来皇帝上台,必定屠戳功臣。汉杀韩信,唐杀太子,宋杀郑恩,明杀刘伯温。只是没有象李自成那么蠢,皇位未坐热,就杀李岩。李岩人头一落地,黑石子一战,辫子兵一露面,大顺皇朝就崩溃了。起码过得十年八年,起码三五年,再杀不迟。
李岩未作反时,李自成只是流寇。什么叫做流寇呢,看看水浒传里的李逵就明白了:力大为王,动不动砍人头、吃人肉,打胜仗就大肉大酒,打败仗就东躲西藏。不过李自成更渣,败时多胜时少,整一个黑瞎子。
李岩入伙后,把心掏给了李闯:“吃他娘,穿他娘,开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只有前三句,就是流寇。李岩加上第四句,流寇不仅变性为“农民起义”,前三句也从泄忿变性为鼓动闹事。才有整营整营的政府军投降,使军阵正规化。“杀一人如杀我父母,淫一人如淫我姐妹!”这样的闯王名言,不是李岩编导,李自成讲得出来么!
闯军在李岩执法的情势下,军风军纪是逐渐好了,被执法的人和亲朋,当然恨李岩入骨。无奈李岩部最好打,闯王也看到老百姓从痛恨贼匪转为拥护闯军的进程,忍住不动手,无非还有借用李岩以壮声威的需要。一旦觉得已经不需要借用了,就起杀心。郭沫若先生认为,迟几年再杀就好了。等构筑好御清防线,再杀不迟。
明末有多少名相强将,只要有四分一起作用,明不会亡。明皇帝最本事的,就是杀自己人,越有本事的,杀得越痛快。当袁崇焕被量刑时,千刀万剐是肯定的了。主事的当朝大老官本来想拍皇上的马屁,定刑为“诛九族”,有一位老哥看不过眼,对这位大老官恐吓了一句:崇祯临朝以来,没有一个主事的能干几年的,不是杀头就是充军。你试开诛九族的先例!下一个就轮到你!结果定刑为只罪一身,不及亲属。
甲申之变已经三百六十年了。明朝的遗俗还深刻地印在Z国民心底。大到国小到家,仍然注重于是是非非,而且人人都认为“我是人非”。是又如何?非又如何?无非是意气用事。邓公的那句话很精彩:“管它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谁能使老百姓人人有饭吃,个个有工开,谁做皇帝我就拥护谁。
60年前的此时,最艰难的时候,不仅老蒋热衷于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CP也在热衷于区分路线的正误。幸亏周公和稀泥,提议先吊起正确与错误的问题,等秋后再算账不迟。这才有了“团结起来,争取更大胜利”的口号,这才有了把《甲申三百年祭》列入必读本的举措,不管怎么说,先胜利了再说。到时最多“无眼睇”。
看,三人成众,就有是非,是非真的那么重要?不见得。搞是非就聚不了众,聚不了众就搞不了什么事。
本书中国书客(http://。cnbooker。
。cnbooker。)驻站作品
第96篇 学科论
各位,XXX语录:“任何学科,一经数学侵略,就转化为科学。任何学科,一经物理侵略,就转化为科技。”
转化为科学的,有两个分支:1,理学(即经XX兄和XX兄确认的__科学)。2,伪科学(即经XXX确定的狗屁___《最新现代教育理论》等)。
之所以有这么重大的区别,是因为学科们本身有区别:精确型和模糊型。精确型为乔木型,主根至主杆突出,占体重50%以上。模糊型为灌木型,丛生,多条主线交错,主线又分显主线和隐主线。
精确型引入数学手段,不错,很好很好。
模糊型引入数学手段,可以,但必须有大量数据支持,而且结论只有最多70%的成功率,即结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___可以代公式求解的。除了财雄势大的公司或实验室(这两个品种都OnlyinUSA),没有人能取得大量数据的支持。
XX兄指出:没有那么大的资讯,却硬要用52速搞出成果来,结论只能是大量掺水___而且是自以为是的污水___相当于胡适语录的一半“大胆假设,随意求证”___于是大量伪科学,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
XXX语录:“权力X智商=1”,位高权重者一看中了某一门伪科学,一拍后脑壳:“不错,很好很好,全面推广,不得例外!”一场灾难就萌生了。
模糊型适用的手段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数学,有两种不同精确度的工具:1,XX兄的圆型理论。2,易经理论。
考虑到不是那么多学友研究过易经,这里简述一下:易经有三条灌木枝:时(四季循环___天干地支)、空(东南西北中___五行)、数(数字的算术加法,总和除以8,余数为1-8___八卦),转化为64个模型(64卦)。这些模型是可以类似数学代公式一样照搬照套。每一个模型有两种变化(易)的结果,模型中有《人为努力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结果的提示》。
由于研究易经的前人多不是XX物理系XX级的学生出身,所以易经研究的前人论著中,掺了很多污水___当然不能在泼走污水的同时,把在污水中洗澡的孩子也一齐泼走。
凡是没有研究过易经或辩证法的学者,在模糊科学中著书立论,一定要小心,必须作艰难的大量实验,并且把数据公布出来,允许其他人重复实验。XX语录:“科学必须可以重复。”
拼凑的数据,不是严格实验的数据,最怕别人重复实验。
密立根在确定电子的电量e,做油滴实验,实验报告纸叠起来有几尺厚,从中找出所有电量的最小公约数(不是最大公约数)。这就是笨功夫。
卢瑟福实验组的研究生玻尔、海德保、迪拉克、薛定锷等观察和记录,阿尔法粒子散射角每5度角变化后,半小时闪烁数,实验数据的记录报告也有几尺厚。这也是笨功夫。
这些肯做而且做过笨功夫的人,后来都成为物理界的顶尖高手。
第40篇 列根
列根晚年得了帕金森症。得这种病的主要原因是铝摄食过量。铝的氧化膜密致,使铝器耐用,没有铁锈那么烦人。再早的铜器,铜绿也是有毒的物质,看看铜绿溶液可以治蚜虫就可以知道大概。一种新科技出来,做福人类,但是短期的检验未必彻底,其后遗症通常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才能显示出来。
帕金森症的最大特点是老人痴呆。其近期记忆力接近于零,其远期记忆片断有些可以非常清楚。列根经常问南茜“你是谁?”可是在记忆的深处,年青南茜的美丽动人温柔体贴是经常浮现的。以至老年时,还经常口授秘书,给南茜写情书,有些甚至非常肉麻。
列根对M国的第一大贡献,是宣扬基督教的家庭观。保守党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喜欢滥交。这是对六十年代M国开展的“性解放”运动和嬉皮士形象的一场深刻的“反动”。列根认为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本元素,破坏了这一元素,M国就会没落和颓废。列根纯朴了M国的民风。
列根的言谈非常风趣,例如他在嘲笑当时反战人士自以为得意的口号“要性爱,不要战争”时说:“很可惜,他们在这两方面都无能为力”,成为经典。
列根对M国的第一大贡献,是诱导了苏联的解体。二战以后,M国对苏联为首的CP阵营采取了敌视和围困的战略。外部的压迫只会使铁幕铁板一块,正好帮助对手闭关自守,针插不入水泼不进。交流可以诱导对手的对立面壮大,麻痹对手的神经。松弛了的对手让列根有机可乘。小布是列根的忠实崇拜者,现在也想用同样的招数瓦解Z国的政权。
列根还有一招很厉害的,就是要求子女自立。如果失业,就领社会救济金。别指望靠老爸的福泽做二世祖。南茜有没有偷偷资助子女,这一点虽然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可能的资助,不足以维生,如果失业,就得象普通老百姓一样丢脸。现在Z国民也逐渐接受这一观念:当子女还在读书时,父母承包一切费用。一旦子女终止学业,就逐渐“关水掣”。当然还有不少暴发户和社会精英,养了一些二世祖。
列根从离开总统宝座的那一刻起,就不再过问政治。这一点也体现了M国的价值观。当你还在位时,请你努力工作,把你辖下的区域搞好。当你离开了位,权力就不再属于你了。请你从观众的眼中消失,除非观众对你有兴趣,愿意发掘你的生活琐事。这一点,Z国人望尘莫及。有一位师级长官,在深圳国贸大摆宴席,结账时要求大打折扣,被楼面部长拒绝,就大发脾气,要求见老板,也被拒绝,大发雷庭:“资本主义认钱不认人”。你谁啊?这里既不属你的管辖区,你又不是在执行公务,为什么要认你?有什么好“大”的?
正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当列根辞世之后,M国民普遍怀念他,给予很高的评价。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把秤,不会因自我吹嘘而崇拜你,也不会因为甘于寂漠而忘记你。毕竟,你的功过都摆在那里了。列根在M国的国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没有必要跟华盛顿、林肯、罗斯福比。M国的宪法规定总统只能任八年,非常明智。唯一任三届的罗斯福,也没有走到第三任的尽头。尼克松企图用非法窃听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连第二任都走不到尽头。
这种只能两任的规定,而且四年要过一次大选,很英明。迫使总统都必须竞业。近五十年的M国总统中,除了陷于越战泥潭的约翰逊焦头烂额之外,其余都有所建树,都有可以大写的地方。至于“花边新闻”,无非是“民主”好色,却使经济活跃。“共和”野蛮,却展示M国的实力。
看,HMZ在议论M国的总统,有这个胆量。隔了半个地球,去议论那边的事,不但谈不上精确,连是否近似都有可疑,不过可以肯定,M国再强大,总统亲自下令,也要不了我吃饭的家伙,就不用怕了。
本书中国书客(http://。cnbooker。
。cnbooker。)驻站作品
第41篇 关于《新客家人》的臆想
我经常混在客家人堆中,所见所闻,及资料的查阅,对故乡有着各种矛盾的神秘的印象。
我写的《新客家人》实际上是广义的,凡是不在原出生地生活的都是“客家人”。当然当中渗杂了对狭义的“客家乡”的见闻和臆想……
我觉得,小说或宣传,总是美化什么。其实这种美化叫人觉得不真实。现实生活中,美与丑、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可爱与可恼,交织得那么紧,那么深。
似乎,臆想的东西比记录、摄影等可以作为证据的东西,还要真实。问到底,所有的小说,就算有大家熟知的生活原形,都是臆想的:觉新觉民是臆想的。
在公园这一方言论自由的净土,展现真实,似乎很重要。当然,我想我认为真实的事物,观众看了,感觉很虚假,很荒唐,也是很正常的事。
《新客家人》在异地生活,必须奋斗劳碌。否则无法立足。少逛公园是可以理解的。太忙了,上来亮个相,打个招呼“大家好!”也好啊。省得九一一之后,一年多,XX兄总是担心得不得了
本书中国书客(http://。cnbooker。
。cnbooker。)驻站作品
第42篇 撞板
在找到公园之前,我以各种假名,各种身份在网上游走,到处找人聊天,贴帖子。我以为我写的都是真话,有时很撞板。
一次,见一个“女孩”在那里撤娇,我赞了一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