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从每一次失利开始:追随内心》
作者:阿兰·道伊奇曼
内容简介:
作为一个能把技术与品位相结合的商业艺术家,成就乔布斯的,不仅仅是独具慧眼,还有对自己信念的执著。皮克斯公司在最初的5年时间里,每年巨亏数百万美元。尽管如此,乔布斯对于皮克斯公司的支持从未动摇。如果说NeXT公司让乔布斯从头开始修炼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皮克斯公司则拓宽了他的道路。他甚至一脚踏入好莱坞,一脚还在硅谷。这为后来苹果公司一边引领时尚风潮,一边专注科技体验奠定了基础。在经历三次失败后,皮克斯公司的上市及日后连绵不绝的成功让狂妄却饱受打击的乔布斯重新拾回了自信。最终以iMac震撼世界。
作者介绍:
阿兰·道伊奇曼(AlanDeutschrnan),他曾担任《财富》杂志的硅谷联系人,《快公司》杂志的高级撰稿人,《GQ》杂志的资深撰稿人兼专栏作家,以及《名利场》的特约编辑。他的作品曾刊登在《纽约时报》、《连线》等刊物上。他还曾经担任无界国际咨询公司的行政总监,所服务的客户包括联邦快递公司、嘉信理财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
文章试读:
1992年12月,一切都糟糕透了。
追随者弃他而去,朋友不再信任他。曾经对他宠爱有加的媒体也大肆批评。他的钱用光了,一大笔财富就这么挥霍殆尽。过去的几年,他赚了好几亿美元,而如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短短几个月内,什么都没有了。他20多岁时,腰缠万贯,享誉全球,如今他三十几岁了,却成了什么?过气人物?是个一时走运、没法从头再来的家伙?或者是由于傲慢自大而自毁前程的落难英雄?
他发誓要证明自己,年纪轻轻在苹果公司取得的成就绝非侥幸,董事会把他踢出公司是错误的决定。他完全可以再立门户,创建另一个大公司,再一次用革命性的产品改变世界。但是,经过7年的痛苦挣扎后,乔布斯新投资建立的NeXT公司迎来了在美国商界令人震惊的惨败。苹果公司1天卖出的电脑数量比NeXT公司全年卖出去的都要多。NeXT公司挥霍资金,造成巨大亏空,似乎所有人都离开了这家公司:销售经理、他的得力干将市场部负责人,甚至就连当年一起投资的5个创始人也走掉了4个。
乔布斯自己也差点放弃。他告诉朋友,自己考虑过彻底放弃,“金盆洗手”。无论从精神方面、心理方面,还是经济方面来看,史蒂夫都处于悬崖边缘,处境岌岌可危。他觉得自己进退两难,如果放弃了,就等于承认自己无法从头再来,无法独自干出一番事业,就等于承认之前的成功或许都是靠运气取得的,这么一来,史蒂夫又觉得颜面尽失。
…新浪读书
追随内心 文前部分
前言(1)
1992年12月,一切都糟糕透了。
追随者弃他而去,朋友不再信任他。曾经对他宠爱有加的媒体也大肆批评。他的钱用光了,一大笔财富就这么挥霍殆尽。过去的几年,他赚了好几亿美元,而如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短短几个月内,什么都没有了。他20多岁时,腰缠万贯,享誉全球,如今他三十几岁了,却成了什么?过气人物?是个一时走运、没法从头再来的家伙?或者是由于傲慢自大而自毁前程的落难英雄?
他发誓要证明自己,年纪轻轻在苹果公司取得的成就绝非侥幸,董事会把他踢出公司是错误的决定。他完全可以再立门户,创建另一个大公司,再一次用革命性的产品改变世界。但是,经过7年的痛苦挣扎后,乔布斯新投资建立的NeXT公司迎来了在美国商界令人震惊的惨败。苹果公司1天卖出的电脑数量比NeXT公司全年卖出去的都要多。NeXT公司挥霍资金,造成巨大亏空,似乎所有人都离开了这家公司:销售经理、他的得力干将市场部负责人,甚至就连当年一起投资的5个创始人也走掉了4个。
乔布斯自己也差点放弃。他告诉朋友,自己考虑过彻底放弃,“金盆洗手”。无论从精神方面、心理方面,还是经济方面来看,史蒂夫都处于悬崖边缘,处境岌岌可危。他觉得自己进退两难,如果放弃了,就等于承认自己无法从头再来,无法独自干出一番事业,就等于承认之前的成功或许都是靠运气取得的,这么一来,史蒂夫又觉得颜面尽失。
在旧金山湾海滨NeXT公司总部的会议上,史蒂夫望着人越来越少的行政团队,那些留下的残兵败将,用痛苦而又欣羡的语气说道:“这里的每个人都可以离开公司,我自己除外。”
1993年2月10日,NeXT公司宣布关闭自己的工厂,停止计算机业务,还裁掉了大部分员工。第二天,一家报纸的记者来到NeXT公司总部采访史蒂夫。她开门见山地问道:“这一举动是否意味着NeXT公司彻底失败了?”
史蒂夫趴在桌上,把头深深地埋在双臂里。
然后,他用手指揉了揉太阳穴。
“我不想接受这次采访了,”史蒂夫淡淡地说道,“我不想接受这次采访了。”他看起来不堪一击,沮丧绝望,还有些孤僻冷漠。
他站了起来,走出房间。
那几个月,史蒂夫一直心烦意乱。他失败了,这对他来说是致命的打击,让他痛苦不堪,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1993年5月25日,史蒂夫计划在旧金山莫斯康展览中心(Moscone Center)举办的NeXT公司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他想谈谈振兴这家公司的计划。那天早上,《华尔街日报》用头版报道了史蒂夫,报道的内容无疑给了他残酷的一击。报道是这么写的:史蒂夫“从巅峰跌落,一蹶不振”,他“奋力挣扎,想证明自己仍然在计算机业举足轻重”。
史蒂夫准备登台面对1 000名观众之前,公关负责人和他碰了面。
史蒂夫已经读过那篇报道了。
“这还不算最糟糕的呢,”公关负责人说道,想尽力缓和一下气氛。
“是啊,”史蒂夫愁眉苦脸地说道,“你又不是我。”
NeXT公司的裁员过程十分艰难。300名员工离开了公司总部,空出来的地方看上去像一片荒原。许多回收商和二手家具交易商来到NeXT公司的工厂,竞价买走了剩下的东西。他们出价买下了上百样摊在水泥地上的拍卖品,还以极便宜的价格买下了椅子、垃圾桶、碎纸机和超大显示器。这不禁让人想起电影《公民凯恩》(Citizen Kane)中的镜头,显要人物垮台后,财产要么被搬上车运走,要么就被付之一炬。
前言(2)
史蒂夫的这一梦想宣告流产。此时,他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
*?*?*
到1993年年底,史蒂夫已经彻底离开了公众的视线。然而,就在短短的两年后,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他以胜利者的姿态重新回到聚光灯下。他的钱又回来了,而且比以前还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帮助史蒂夫东山再起的竟然是他名下的另一家公司—皮克斯(Pixar)。这家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已埋头苦干了10年,在1995年11月推出了首部由电脑制作的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Toy Story)。就在电影发行的第二周,皮克斯公司上市,投资商争先恐后地购买该公司的股票。持有公司70%股份的史蒂夫立刻身价飞涨,高达10亿美元。1年之后,他一个回马枪又杀回了旧战场—苹果公司。而此时的苹果公司,由于没有了史蒂夫这样的人物,早已一蹶不振,濒临倒闭。1997年夏天,史蒂夫接过了临时首席执行官的指挥棒,成了苹果公司意料之外的救星。随后,苹果公司的股价一路上扬,从每股13美元飙升至1999年年底的每股118美元,市值从不到20亿美元增长到近200亿美元。史蒂夫?乔布斯以炫目之势挽救并重塑了苹果公司,这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啧啧称奇。
2000年1月5日,他重新来到了旧金山莫斯康展览中心。几年前,他就是在这里读到了《华尔街日报》的那篇评论,并且大为光火。事实证明,那个记者的确是妄下断言。今天,史蒂夫又像凯旋的英雄般面对台下的观众。
台上的史蒂夫不紧不慢讲了足足2小时13分钟,但台下的听众一直兴致盎然,热情不减。这种可以与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媲美的号召力,在美国商界,除了史蒂夫?乔布斯恐怕再无他人。没有人具备他那样的领导风范,浑身上下散发出令人难以抵挡的魅力。台下的
4 000人都安静地坐着,等待着那则消息。他们早就对史蒂夫的演讲套路了然于胸,知道他总会把最劲爆的消息留在最后。而史蒂夫也了解听众们的期待,故意吊观众的胃口,直到最后。他抖出爆炸性内容的方式也很特别,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仿佛那只是事后的补充说明,仿佛对这一消息的轰动效应一无所知。
“最后说一件事,”他的声音平淡无奇,内容却出人意料。经过两年半的犹豫和迟疑,他终于决定接受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职务。
台下立刻骚动起来,观众欣喜万分,纷纷站起身来,鼓掌致意。掌声一浪接着一浪,响彻整个大厅。大家兴奋地高呼他的名字:“史蒂夫!史蒂夫!史蒂夫!”好像这是什么神圣的颂词一样。
面对这样的情形,史蒂夫再也不能故作镇定了。他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流露出些许自得。看着台下观众因为自己而热情越来越高涨,他又显得有点羞涩。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史蒂夫说道。话音刚落,全场就神奇般地安静了下来,这群忠实的信众都在期待 “乔帮主”金口再开。
“你们这帮人,让我都有点儿不自在了。”他略带几分羞涩,“因为我……”
这会儿史蒂夫的情绪也激动起来,难以自持,他停顿了几秒才恢复镇定。
“因为我每天都在和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一起共事。这是世界上最棒的工作。”
*?*?*
2000年伊始,各大媒体就开始对史蒂夫?乔布斯狂热追捧,而几年前可不是这般光景。当时,这些媒体都曾不遗余力地打压他,把他描绘成神秘的空想家,说他是个有眼光的人,但不是开公司的料,说他当不好“经理人”。而现在,他的照片登上了1月10号《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的封面上,内附专题报道“年度25位最佳经理人”。接下来的一周,他的笑脸又登上了《财富》(Fortune)的封面,旁边的标题写着“神人史蒂夫”。要知道,几年前《财富》杂志还讽刺史蒂夫是专卖“狗皮膏药”的。
前言(3)
2000年2月,史蒂夫迎来了他45岁的生日。此时他风头正盛,苹果迷把他视作神一样的人物。虽然他20多岁就成了流行文化的符号,但那时候的出名和现在被“奉若神明”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然而,媒体关于他的报道除了一片讴歌赞扬和陈词滥调外,实在找不到别的。史蒂夫的公众形象也没什么新意:老嬉皮士、素食主义者,标准穿戴就是黑色立领T恤、褪色蓝牛仔裤、赤脚,对高科技和时尚设计有无限热情。这样一个传奇形象深入人心,但仅仅只是一个粗略的表面。乔布斯本人仍然很神秘,而他自己也享受这种感觉。
20多年来,史蒂夫一直不肯向任何记者披露丝毫的生活细节。20世纪90年代末,他对自己的两家公司—苹果公司和皮克斯公司也实行了同样的媒体保护措施。如果媒体没有接受他的官方表述,史蒂夫就会以中途离场或拒绝合作等方式坚持自己的原则。史蒂夫只个别约见诸如《纽约时报》等只谈公事的媒体,而且还把采访时间限制在15分钟以内。他只用这么短的时间来推广新产品和新业务。史蒂夫还敢放《泰晤士报》的鸽子,这算什么,就算是美国公共电视网(PBS)的一个摄制组在等他,史蒂夫都可以不出现。有一次,当《华尔街日报》的一位记者多嘴问了个问题后,他直接拍屁股走人。史蒂夫想撤掉《连线》杂志写的关于他的封面故事,就一个电话打到《连线》的总公司—康得纳斯出版公司,以撤出苹果公司在其旗下杂志的全部广告相威胁,逼其就范。可即便是这样,媒体还是对他趋之若鹜。
史蒂夫成为了商界和科技界的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那个时代无处不在的标志性人物)。然而,大家都对史蒂夫本人一无所知。
我着手准备这本书的采访时,是想发掘史蒂夫?乔布斯作为普通人的真实一面,而不是乔布斯作为偶像头上笼罩的光环。他当然是个出类拔萃的人,但我既想知道是什么造就了他的杰出,也想知道什么是他最真实的一面。我想挖得更深,找到他性格形成的缘由和动力的源泉。我想竭力探索他如何萌发那些关于领导、管理和创新过程的奇思妙想。我想追本溯源,看看金钱与名望、争斗与失败是怎样改变了他。
从1999年2月到2000年2月,我与将近10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