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愿意让我们呆在他的手下,印象应该没有差很多,这就为与领导建立良好工作关系打下了基础。
为此,我们不要急于表现自己,而是要耐心寻找领导的特点,以他喜欢的方式进行交往。如果能与领导相处愉快的话,事业上一定能能纲举目张,事半功倍,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可以说,对我们的发展至关重要,有百利而无一害,。
阿朱和阿发同在某公司打工,阿朱精明能干,业务上有一套,受到领导的器重。领导喜欢把大大小小的事都交给他去办。与阿朱相比,阿发不显山不露水,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惹人注目。
日子长了,阿朱心里有了些想法,觉得钱没比别人多拿一分,却干了不少不属于自己分内的事情,实在是不划算!有一次,领导在老家建房子,让阿朱去帮忙照看,他找借口推掉了。
阿发见状便自告奋勇去充当监工,每天晚上都守到很晚才离开,在与包工队打交道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在公司里学不到的东西。
三个月下来,房子建成了,领导也看中了阿发与人独当一面的能力,宣布提升他出任一家代表处的主任。
阿朱既感到意外,又觉得愤愤不平,不管是论能力还是论业绩,他都是公司里最突出的,但好事却落到了阿发的头上。
第四部分 成功如习剑第十六章 乐做人才加奴才
要在事业上脱颖而出,就要服务和服从于领导。为领导服务好,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但对于领导而言,服从是第一位的。把服从二字融入服务之中,却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1让领导离不开我们
什么样的部下最受领导欢迎?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1939年9月1日,随着德军进攻波兰的炮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美国也开始进行扩军备战。
当时,艾森豪威尔正担任美国驻菲总统军事顾问麦克阿瑟的军事助理,消息传到菲律宾以后,他坚决要求回国。但是麦克阿瑟觉得艾森豪威尔人才难得,舍不得放他走。
艾森豪威尔恳求他说:“西面已经打起来了,我已经49岁了,还没有打过仗,我再也不能失去这次机会了。”
麦克阿瑟没办法,只好放他走了。
艾森豪威尔动身回国的前夜,麦克阿瑟不无惋惜地在卧室里踱来踱去,叹息说:“真可惜,艾森豪威尔一走,我真象掉了左榜右臂一样啊。”
麦克阿瑟的妻子对艾森豪威尔也很有好感,怂恿丈夫采取强制措施:“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难道不能下令把他留下来吗?”
麦克阿瑟说:“硬要留下他,当然也可以。可是我考虑再三,又觉得犯不上。”
“为什么?”
麦克阿瑟想了想,脱口而出:“艾森豪威尔虽是个人才,却不是个奴才。”
他妻子听了以后吃了一惊:“什么,你只要奴才,不要人才?”
“不,不,我既要人才,也要奴才。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大用,最好是人才加奴才。艾森豪威尔虽然有才,可是偏了点。所以我不想再留他了。”
麦克阿瑟的用人观听起来让人心里不舒服,但却是一句赤裸裸的真理,道出了任何领导真正的需要:人才加奴才。
因此,要做好领导的助手,得到领导的赏识,必须切实做到服务和服从于领导。
墨子说:“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是使领导满意的前提。一般的领导都赏识聪明、机灵、有头脑、有创造性的部下,因为他们能够用才华和能力为自己分忧解愁。
对领导交待的事,不能领会,无法完成的部下,是属于“怠慢型”,这种人当然不会有出头之日的。没有人需要一个对自己没有任何益处的废物。一旦被人认为是无能无识之辈,既愚蠢又懒惰,我们也就没有前途可言。
正因为领导不喜欢平庸无能的部下,所以让领导知道我们的工作能力、真才实学就显得非常重要。除非在某些可有可无的官僚机构,否则仅有心地善良、态度认真等特点是不会受到领导器重的,而必须有“真本事”才行。
今天的社会是个讲效率的社会,如果我们做事慢吞吞,谨小慎微,无法提高效率,那么无论我们品格多么高尚,工作态度如何认真,领导也不会看重我们。
所以,对于领导交给的任务,不仅要一丝不苟地对待,更要干脆果断地完成。如果我们被领导认定是工作不紧不慢、萎靡不振、爱发牢骚或只会说阿谀奉承的人,那么我们就难以翻身了。
只有能够干出真实的成绩,为领导服务好,才有可能让领导认为我们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然而为领导服务好并不就是完成任务那么简单。领导说什么就做什么,毫无怨言地完成任务,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要获得领导的青睐、信赖和赏识,还需要动动脑筋,让领导感到我们是不可缺少的。领导是衣食父母,只有让他感觉我们是不可缺少的,我们才能站稳脚跟,有所发展。
如果领导比较忙,经常找不到需用的文件,我们就应替他将所有档案有系统地整理吧;要是他对某客户处理不当,我们可以得体地代他把关系缓和。如果他最讨厌做每月一次的市场报告,我们不妨代劳。这样,领导觉得我们是好帮手后,我们自己也可以多储一些工作本钱。
铁板烧博士指出:从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没有一个人是真正不可缺少的。要让领导感到不能缺少我们,我们必须――
能够为爱喝酒的领导开车子;
能够为爱请客的领导发帖子;
能够为闹诉讼的领导写状子;
能够为搞策划的领导出点子;
能够为怕事儿的领导壮胆子;
能够为逃债务的领导兜圈子;
能够为追债务的领导操刀子;
能够为没门卫的领导看厂子;
能够为搞营销的领导扯幌子;
能够为没文化的领导写稿子;
能够为没性格的领导耍性子;
能够为开饭馆的领导涮盘子;
能够为做广告的领导画牌子;
能够为喜滋事的领导生乱子;
能够为善撒网的领导管绳子;
能够为效益差的领导找路子;
能够为慕虚荣的领导挣面子;
能够为缺哥们的领导拉杆子;
能够为包二奶的领导哄妻子;
能够为做地产的领导卖房子;
能够为大企业的领导管班子;
能够为好打听的领导做探子;
能够为智商低的领导想法子;
能够为想登天的领导架梯子;
能够为搞出口的领导骗鬼子;
能够为装斯文的领导骂婊子。
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的话,就不仅是工作中的领导不可缺少的,而且将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
第四部分 成功如习剑伴君未必如伴虎
如果我们曾经观察过雁阵的话,一定会注意到它们以V字形飞行,而且V字形的一边比另一边长一些。
雁阵形成这种开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科学家曾在风洞试验中发现,成群的雁以V字形飞行,比一只雁单独飞行能多飞百分之七十二的距离。因为为首的雁在前头开路,能帮助它左右两边的雁造成局部的真空。
其实任何一个团队也象一个雁阵一样,只有那些能够跟在领导之后,在领导前进所形成的真空中向前飞行的人,往往能飞得更高,更远,而且更快。
封建时代,臣民的生杀予夺掌握在帝王手里,因此皇帝身边的大臣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今天,也有人把在领导身边工作形容为“伴君如伴虎”,觉得领导喜怒无常,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领导情绪的牺牲品。
然而,有弊就有利,自古以来就有“秘书出官”、“司机出官”的官场现象,不能不说是一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缘官场学”规律的体现。
晏婴是战国时齐景公的宰相,有一天晏婴坐车出门,车夫挥动马鞭,一副耀武扬威的模样。
晚上车夫回家,妻子就恨恨地责备道:“晏婴身长不满六尺,当了齐国的宰相,而且名闻天下。可他还是那么谦虚,一点也没有自满的意思;你身长八尺,比他雄伟得多,却只做了他的车夫,还耀武扬威,狂傲得不象样儿。正因为这样你发达不了,只能做些低贱的职务!”
车夫听了妻子的话,变得谦虚和蔼,晏婴觉得很奇怪,御者就老老实实地告诉晏婴。晏婴为他听到谏劝,能够马上改过,是一个值得提拔的人,于是推荐他当了大夫的官。
其实又何尝是战国时代的车夫,在我们身边,有多少领导的秘书和司机因为得地利之便,而飞黄腾达的例子,难道还少吗?
况且,“伴君如伴虎”的局面也是可以改变的。首先需要明白,部下害怕领导,领导也害怕部下,用一句不恰当的话来说,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
从部下的角度来说,他们会觉得领导架子大,不好说话,不好打交道,因此害怕与他们交往。但实际上,所谓的“架子”,实质上是一种“距离感”,领导需要利用它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增加自己的神秘感,使自己显得更有魅力,并用它来调节人际关系和处理政务。
领导都希望得到部下的敬畏,而且职务越高,这种需求就越多。与这种需求相适应,架子也就应运而生。只有架子越大才能获得别人更多的尊重和爱戴,我们理解了他们的这种心理,就不会觉得他们架子大有什么大不了的。
从领导方面来说,他害怕部下和自己不一条心,背叛自己,另攀高枝,“身在曹营心在汉”,出卖自己。作为领导,他很希望部下忠诚地跟着他,拥戴他,听他指挥。部下忠诚,讲义气,重感情,经常用行动表示我们信赖他,敬重他,领导也就放心了。
特别是当领导地位还不稳固的时候,这种担心就会更重,担心有朝一日被取代,也就更需要部下的忠诚。
针对这种两头害怕的情况,领导需要了解和接受部下,部下也需要了解和接触领导,这是正常的人际交往,不必担心别人的议论而躲避领导。我们若希望领导看得起我们,那么就首先要让领导看得见我们。
铁板烧博士分析: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上,都难免遇到有人背叛,或是恩将仇报的事情。作为领导更是如此,领导的工作能力强,担负的责任重大,遇到的此类事情会更多,因而疑心病也更重,更害怕部下把他当成傻瓜、笨蛋、胡涂虫,当成不可讲真话的人,不信任他。
当然,诚实有诚实的艺术,一般要考虑时机、场合、领导心情、客观环境等因素,否则,诚实也会犯错误,遭致领导的反感和不满。
为了让领导对我们放心,一定不要错过表现自己的任何机会。当某项工作陷入困境之时,我们若能大显身手,定会让领导格外器重我们。当领导本人在思想、感情或生活上出现矛盾时,我们若能妙语劝慰,也会令其格外感激。
领导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千万不要持幸灾乐祸或冷眼旁观的态度,这会令他极为寒心。能担责任就担责任,不能担责任可帮他分析原因,为其开脱,同时总结教训,多加劝慰。
相反,如果因为害怕领导,把自己变成一块呆头呆脑的木头,遇到事情畏首畏尾,认为有意见提出来也没用,反正领导不会采纳,觉得提建议是自找麻烦,因此乐得清静。
这样做必然难以得到领导的信任和好感,领导也会认为我们是一个无知无识、无情无能的平庸之辈,是一个缺乏勇气的人,事业上也难以有所建树。
第四部分 成功如习剑再聪明也不如上司
一度在全国各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有这样一句台词,精彩地概括了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现实:“你再聪明,也不可能比皇上更聪明啊!”
与那些认为“伴君如伴虎”,视接近领导为畏途的人相比,有些十分聪明的部下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把领导当傻子。;
不可否认,在生活中确实有智商不高的领导。;但多数领导不是傻子,这一点也应该毋庸置疑。;可是奇怪的是,很多部下对领导的意见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