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血-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宫中漂亮的宫女不少,王福不明白为什么以前弘光喜欢让锦衣卫到宫外搜寻母女,这大概是家花不如野花香吧,福王原本就长在王府,对于宫女模样的女子早已经玩厌了,才会寻求刺激,专门玩母女同台。

    这么多宫女整天眼前晃动,要说王福不动心肯定是假的,只是现在么,还是先想想如何保住命再说吧。

    江阴县城,知县林之骥从衙门回来,刚要脱下官袍,一名家丁匆匆进来禀报:“老爷,门外有二名锦衣卫求见老爷。”

    “啊。”林之骥这一惊非同小可,差点瘫倒在凳子上,历来锦衣卫找上门来都没有好事,轻则花钱免灾,重则全家抄斩都有可能,回过神来,林之骥连忙振了衣冠,向门外冲去,这个度简直比一般的小厮都要快,急得那名家丁在后面大喊:“老爷,慢点,慢点。”

    林之骥冲到院门后,果然见到院外有两名身穿锦衣卫衣裳,身挂鸳鸯刀的锦衣汉子,他连忙行礼:“下官拜见两名大人,还请大人屋里坐。”

    两名锦衣卫却没有如同林之骥所想的那样先来一个下马威,反而和颜悦色,其中一人道:“林知县,此番我等经过贵县是为寻人而来,坐就不必了,只要林知县告诉了我们那人住处,我们马上就要赶过去。”

    听说与自己无关,林之骥才松了一口气:“两位大人尽管吩咐,小县必定知无不言。”

    “那好,还请林知县告之我等贵县典史阎应元的住处。”

    “阎应元?”林之骥吃了一惊:“好教两位大人得知,小县典史姓陈名明遇,阎应元为我县前任典史,已经离职了。”

    “离职了。”两名锦衣卫面面相觑,找阎应元是锦衣卫指挥使亲自交待下来的任务,两名锦衣卫本来就只要到江阴走一趟就可以了,没想到阎应元已经离职。

    “那林知县可否告之我等阎应元去了何处?”

    “这……”林之骥迟疑了一下才道:“阎典史在本县期间,盗贼断绝,他本是应功升为韶州英德县主满,至于现在他在不在英德县就非小县所知了。”

    韶州,两名锦衣卫暗暗叫苦,从这里到韶州何止千里,这下可要跑断腿了。

    ……………………………………

    今日第三更

    现在才二百四十来票,连五百票的一半都不到,看来大家知道老茅码字辛苦,不必四更了。

正文 第十九章求将(四)

    两名锦衣卫无奈,只得告辞而去,走过一段路,一名锦衣卫咦了一声,突然道:“不对。”

    “怎么不对?”

    “你想,若是阎应元当真到韶州任县主薄的话,这个林知县说话何必遮遮掩掩?”

    另一名锦衣卫回想了一下,林之骥刚才说话是确实如此:“奇怪,这个林之骥何必要说谎话。”

    “你忘了我们是做什么的了,这个林之骥必定与阎应元交好,担心我们要缉拿阎应元,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林之骥等下肯定会派人去通知阎应元,我们只要悄悄跟着那人就成。”

    “妈的,这个林之骥活得不耐烦了,竟然敢把我们当猴耍。”一想起要是自己当真跑到韶州还找不到人,那名锦衣卫更是恼火:“不行,我们直接到林府找他要人,若是再敢谎言相欺,锦衣卫的大牢可不是吃素的。”

    “算了,算了,正事要紧,我们只要跟着他派出来的人就是了,省得节外生枝。”

    另一人不甘的道:“便宜他了。”

    两人重新返回林之骥的府外,果然,他们刚刚返回,林府里就出来一个家丁,四处张望了一下就朝南面一条小路走去,两人连忙跟在身后,那名家丁从林府出来,除了开始时四周张望了一下就一直埋头赶路,他大概觉得没有人敢跟踪知县府出来的人吧,因此两名锦衣卫跟踪的异常轻松,直到看见那名家丁走进了一座匾额上写着陈府的宅院。

    不是阎府,这让两名锦衣卫有一点失望,他们还以为只要跟着这名林府家丁就可以直接找到阎应元,他们只得在外面等下去,不久,那名家丁就重新出来,向林府的方向返回,两名锦衣卫不再迟疑,在家丁行到半路时突然截住,那名家丁见到突然现身的锦衣卫大吃一惊,转身就想逃,无奈前后都被一名锦衣卫堵住,那名家丁只逃了十余步就被迫停了下来。

    面对锦衣卫的审问,家丁刚开始还咬牙不说,不过,被吓唬几次后还是老实的交待了出来,他刚才确实是得到县令林之骥的吩咐,向现任江阴典史的陈明遇通知锦衣卫寻找阎应元之事。

    原来数年前阎应元确实升为韶州英德县主薄。只是因为母亲生病。刚刚上路又返回来。后来一直没有赴任。如果是在宋朝。士大夫不当官会被传为美谈。王安石曾多次拒绝皇帝让他出仕地旨意。结果负天下名望三十年。一入朝就成为宰相。可是在大明却没有这样地美事。皇帝要你做官。你不做官那就是抗旨。杀头。充军都有可能。林之骥才会听到锦衣卫查找阎应元时故意将歧路上引。又马上派人通知陈明遇。让他转告阎应元。

    “阎应元现在到底在何处?”

    问到关键问题。家丁又吞吞吐吐起来。咬着牙不肯吐露。稍壮地那名锦衣卫大怒。就要动粗。别一名稍瘦小地锦衣卫连忙拉住他。和颜悦色地道:“你不用担心。我们找阎应元并不是要为难他。而是皇上下令亲自召见。要为阎大人升官加赏。你若是不说。耽搁地不但是阎大人地前程甚至可能是性命。”

    “这……”家丁半信半疑。阎应元在任上颇有建树。在阎应元任典史之前。江阴城曾遭到数次海寇入侵。江阴城居民不但财物损失惨重。一些人还丢了性命。阎应元就任典史后。又遇到海寇顾三麻子率数百条船进犯。阎应元三箭射死三人。顾三麻子士气大溃。不得不退兵。江阴靠近大海。又有盐盗经常杀人越货。阎应元率人一一平服。阎应元要去英德县赴任时。江阴百姓曾满城相送。又请人为阎应元画像作为留念。可以说在江阴城。阎应元地威望比县令林之骥还要高。

    “你若坚持不说。不但阎大人要倒霉。你也要倒霉。你全家都要倒霉。你这是违旨。违抗圣旨是什么罪名。你知道吗?”稍壮地锦衣卫用阴森森地语气道。

    “两位大人。我说。我说。典史大人不在城中。他在城外矽下脚下庄院居住。”家丁终于受不住压力说了出来。阎应元虽然数年前御任。江阴城百姓依然习惯称呼他为阎典史。只要有阎应元存在。江阴城就不惧怕什么海寇。盐匪。

    “好大的庄院。”此时两名锦衣卫和那名家丁已经站在江阴城外矽山脚下,一座占地广阔,青砖绿瓦的庄院依山而建,站在庄院外面,一股迫人的气势迎面而来。

    一个典史能建起如此大的庄院,若不是本身生于豪富世家,便是手段了得,否则即使是贪污受贿,也不可能聚敛出如此家财。

    “铮、铮、铮。”站在门外,里面一阵兵器撞击声传来,两名锦衣卫互相对望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之色。

    “咚、咚、咚。”那边家丁已经敲起门来,大门吱呀一声打开,露出一个壮实的青年来:“你找谁?”

    家丁朝两名锦衣卫指了指:“是两名锦衣卫老爷要找典史大人。”

    青年朝两名锦衣卫的方向看了看,脸色一变,喊道:“快来人,有锦衣卫要找阎大哥的麻烦。”

    “哗啦。”刹时间从庄院内冲出数十名手持各种兵器的壮汉,将两名锦衣卫围了一个结结实实,眼睛不善的看着两人。

    被这么多人手持兵器围着,两名锦衣卫顿时冷汗淋漓,一人慌忙道:“误会,误会,我们找阎大人是好事。”

    被锦衣卫找上门还有好事?所有人都摇头不信,一名青年道:“看住他们两个,我去请阎大哥过来。”

    两名锦衣卫两股战战的等着阎应元的到来,好在没等多久,一名身体壮硕,双眉卓竖,红脸长须的中年人便到了门外,看了看围在中间的两名锦衣卫,脸色一沉:“你们这是干什么,把兵器全部收起来。”

    “阎大哥,这两个锦衣卫的狗腿子肯定是抓你来的,不能放过他们。”

    “对,不能放过他们。”

    一时气势汹汹,大有将两名锦衣卫剥皮煎骨之势。

    ………………………………

    一本新书就象一颗幼苗,需要大家勤加呵护,推荐票是它最好的成长动力。

正文 第二十章天子亲军(一)

    这里是矽山脚下,除了这个庄院看不到别人,对方真要把他们两人杀了往山上一埋,真是什么后患也没有,一名锦衣卫连忙大喊:“诸位别误会,皇上有旨,召阎大人入京,另有重用。”

    阎应元目光锐利的看着两名锦衣卫,他一个典史,只是未入流的小官,皇帝怎么会召见他,心中忐忑不安,难道自己事了。

    数年前,阎应元升任韶州英德县主薄没能成行,除了老母犯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道路不靖,阎应元先知先觉,已清楚的感觉到了大明朝行将崩溃,身处乱世,做一个数千里外的县主薄,还不如无官无职,留在江阴,毕竟江阴有他的根基。

    阎应元与顾三麻子可谓不打不相识,阎应元三箭退敌后,顾三麻子派人送拜贴求见阎应元,邀请阎应元上船交谈,所有人都以为是顾三麻子的诡计,力劝阎应元不可上当,阎应元还是力排众议,独自一人登上了顾三麻子的大船。

    当时阎应元刚到任江阴典史不久,顾三麻子光船就有数百条,虽然多数是小船,可也有二千多人,江阴县其实无法抵挡顾三麻子的劫掠,阎应元也深知这一点,才不得上接受顾三麻子的登船邀请。

    对于阎应元敢于独自登船,顾三麻子也是非常敬佩,两人交谈没多久,顾三麻子就提议两人结拜为兄弟,阎应元是官,顾三麻子是贼,官贼不两立,但阎应元还是末作多少考虑就答应了下来,比起一般海寇来,顾三麻子口碑不错,劫财时极少伤人,阎应元并非古板之人,与顾三麻子结交,不但解决了江阴县迫在眉捷的威胁,而且有顾三麻子为援,更不用怕其他盗匪,阎应元能迅平定地方,顾三麻子在其中出力甚多。

    自嘉靖以来,大明海禁政策形同虚设,沿海水手上岸为商,下海为盗,顾三麻子也并非全靠打劫为生,有时也客窜商人,只是以前没有合适的落脚点而已,与阎应元结交后,顾三麻子有了江阴作为落脚点,单是海商利益已足够,慢慢停止打劫转变为专门的海商,江阴城因为顾三麻子大量采购货物,百姓都得到好处,对于阎应元也更加尊敬,每次出海,顾三麻子也将一成货物折给阎应元作为干股,阎应元推迟数次才尽数收下,迅富裕起来。

    有了钱财,又感受到末世,阎应元并没有用这些钱财来享受,他在矽山脚下建立庄院,主要是因为这里够偏僻,这数年时间,阎应元召聚大量江阴子弟习武练兵,将所有钱财都花费在上面,如今整个庄院已经有六百人,

    阎应元能够守住江阴城八十余日,连折清军三王十八将,杀死杀伤清兵数万人,这六百名他亲自训练出来的子弟兵出力甚多,若没有这六百人,单靠江阴城的普通百姓,虽然众志成诚,也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效果。

    阎应元所做之事对于江阴百姓来说都是好事,他也自认对大明忠心,但与海盗勾结,私自训练兵马,哪一项传到朝庭耳中,阎应元都有可能死罪,听到锦衣卫找上门,庄院中那些青年反应如此激烈也不为过。

    “两位大人说皇上召我入京,可有旨意?”

    “有。有。”稍瘦地那名锦衣卫连忙从怀中掏出一份明黄色地圣旨。阎应远接过一看。果然是召他入京地旨意。旨意写得有点含含糊糊。尽管阎应元第一次见到圣旨。但深知锦衣卫还没有胆子造假旨来骗他。他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何为被皇帝看中。这份旨意却是千真万确。

    “两位大人。刚才失礼了。还请屋内坐。”

    “好说。好说。”两名锦衣卫抹了一下头上冷汗。总算取得了对方地信任。谁能想到堂堂锦衣卫找一名典史还会一波三折。他们若是知道阎应元这几年所做之事。恐怕连庄院也不敢进。

    两人一进庄院就被引入了一个大厅。茶水点心也端了出来。就是不见阎应元。他们想出去时。却现门外有四名大汉守着。这让两名锦衣卫重新忐忑起来。这里怎么处处透着古怪。

    又等了大半天。阎应元才过来与两名锦衣卫相见。他脸上明显有一丝疲惫之色。向两名锦衣卫拱手道:“两位大人。草民还有老母在堂。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