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鼎- 第7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脸上,隐隐生痛,可见力道不小。随着雨季的到来,万马奔腾的气势是越来越壮观了。

在样轰鸣地流水声中。刘鼎睡得格外地香甜。一夜居然无梦。一早醒来。太阳已经晒屁股了。他坐在床上伸了伸懒腰。这才有条不紊地起床。由于没有一个女人在身边。又不习惯由男人来服侍。所以这些基本地生活动作还是刘鼎自己搞定地。

据说某些有势力地人。除了饭需要自己张口之外。别地都不用自己劳动。甚至连撒尿地时候。都有美丽地侍女举着尿壶等候。他实在难以想象。在那样地情况下。怎么可能尿得出来。龌龊地想深一点。实在是太令人寻味了。难怪王铎会那样地腐败。最终死于非命。

当忙;完出来地时候。李怡禾已经等候在门外了。他将一沓情报送给刘鼎:“大人。这是三眼都地急报。”

刘鼎点点头。将情报接过来。随意地翻动着。

情报有两份。

头一份是魏博节度使内乱。魏博军牙将罗弘信杀了节度使乐彦。以及他地儿子乐从训。自称节度使留后。魏博节度使向来都是内乱最频繁地。乐彦也是在两年前地内乱中上台地。没想到这么快就死了。仔细一看。原来内乱是他地儿子乐从训引起地。结果父子两人及家属。全部死于非命。

刘鼎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忽然问了个奇怪的问题:“乐从训的那些女人,都给罗弘信抢走了?”

李怡禾的回答也非常奇怪,他神色古怪的说道:“好像……是送给朱温了。”

刘鼎有点愕然的说道:“啊!都送给朱温了?”

这个魏博节度使乐彦,其实并不怎么出名,能力也是有限,倒是他的儿子乐从训,在三眼都的情报上屡屡出现,让刘鼎对他是耳熟能详。乐从训最大的功绩,就是暗害了当朝宰相王铎,却安然无事。光启二年,宰相王铎带领自己的妻妾路过魏博节度使的辖区,乐从训看中了那些女子的美貌,于是设计将王铎给杀了,将这些女子全部抢走,却上报朝廷说是王铎遭遇了流寇而死。

朝廷虽然孱弱,却不是一无所知,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王铎已经死了,朝廷没有力量替他讨回公道,只好默认了这个事实,于是王铎的妻妾和财产,都全部落入乐从训的囊中。因为此事,让更多的节度使鄙视朝廷,于是各种各样更加飞扬跋扈的事情相继出现,最终导致朝廷蜗居兴元府。

因为这一桩事情,刘鼎对那些女子的印象还是比较深的。王铎专权近十年,他收容的美女,自然不是泛泛之辈,否则也不会引火烧身。乐从训铤而走险,说明这些女子的姿色,肯定是非常出色的,否则不值得他如此胆大妄为。现在乐彦父子都死了,罗弘信自称节度使留后,居然将这些女子全部转手送给朱温,看来和朱温的关系匪浅。

其实魏博节度使和宣武军地关系,一直都非常密切,刘鼎和三眼都都想了些办法,想要从中离间他们,结果都没有效果。刘鼎还曾经试图通过崔瀣的关系,让朝廷出面阻止魏博节度使倒向宣武军,结果也是失败了。这次魏博军内乱,三眼都之前没有收到任何消息,看来的确是事出突然。有乐从训这样的儿子,乐彦想要长寿根本不可能。

魏博军素来以桀骜不驯著称,军队里面地军头、都头、十将等人,互相联姻,形成密不可分地利益共同体,节度使稍微不如意,他们就要起来造反。乐彦法控制他们,出事是迟早的。但是,节度使现在居然落到罗弘信的

的确些意外。这个罗弘信,十有八九就是朱温安,当地时候,将魏博节度使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节度使李罕之死后,他麾下地大将丁会自称节度使留后,随即向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递表,愿意归顺。李克用于是上表朝廷,要朝廷承认丁会的节度使地位。朝廷虽然不想承认,却也不得不承认。自从安史之后,节度使势力已经尾大不掉,朝廷根本无可奈何,现在更是如此。

河阳节度使倒向李克用,魏博节度使又彻底倒向朱温,导致鹰扬军的周围,始终还是敌人环伺。这对于鹰扬军进攻长安来说,的确不是太好的消息。不过,这都不算什么,反正鹰扬军现在是债多了不愁,河阳节度使和魏博节度使原本就是鹰扬军的敌人,这时候换了主子,性质上并没有太大地变化。

但第二份情报就有点复杂了。

原来,四月二十四,杨复恭传下檄文,以朝廷的名义承诺,谁要是能够杀了朱玟,谁就是新地宁节度使,朝廷敕封的襄乐郡王。为此,杨复恭还令手下大将李茂贞率军前出到蓝田附近,试探宁军地动静,同时鼓励宁军的部下起来造反。

这个李茂贞,在策军里面,是唯一一个比较有能力地将领,他原本姓宋,名文通,后来因为作战有功,被朝廷赐姓李,茂贞,故名李茂贞。当初朝廷出逃兴元府,被李昌符和朱玫率军追赶,危在旦夕,就是他率军挡住了凤翔军和宁军的追赶,使得朝廷最终能够逃脱大难。在神策军里面,此人倒也算是一号人物。

不过,李茂贞的本事虽然为不错,却不得杨复恭的喜欢。杨复恭出任神策军中尉以后,在神策军内部搞小集团,搞山头主义,一群将领都纷纷改姓杨,以巴结杨复恭,只有李茂贞不肯再次改姓,故远不如杨守亮等人受宠。这次他派遣李茂贞到蓝田去,看了的确有了七分准备打仗的决心,但是从李茂贞麾下只有五千人马来看,杨复恭作秀的成分实在太大。

李怡禾对杨恭自然毫无好感,很不满的说道:“咱们这次进军关中,精英尽出,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现在还被挡在了函谷关的外面。这个死太监不但不配合,反而在后面搞小动作,想要抢我们的功劳,真令人气愤!”

刘鼎若有所思的说道:“复恭的檄文提醒了我们,看来我们需要对付的目标,可能只有朱玫一人。”

李禾半信半疑的说道:“杨复恭的檄文,能有效果么?”

刘鼎歪着脑袋,不置可否的道:“他大概是认为,只要杀了朱玟,就基本解决问题了。”

李禾不屑的说道:“幼稚!异想天开!”

对面的房门吱嘎一声,却是朱有泪从里面出来了。

刘鼎顺手将情报递给他。

朱有泪看过情报,皱眉说道:“得,咱们在这里卖力,好处又让别人给得了!”

刘鼎摇摇头,慢慢的说道:“未必。”

李怡禾渐渐的也明白过来了,慢慢的说道:“要是真的这么容易解决朱玟,朝廷早就动手了,哪里需要等到现在?其实,朝廷最好的机会,应该是当初王行瑜追赶李茂贞的时候,只要朝廷答应王行瑜,他杀了朱玟以后,宁节度使的宝座就是他地,说不定王行瑜的确会心动的。

可惜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现在王行瑜想要动手,可就困难多了。再说,王重荣也死了,河中节度使无法策应,王行瑜根本不敢动手了。”

朱有泪将情报翻过来,倒过去的看着,自言自语地说道:“死太监多半想不出这样地办法,十有八九是韦昭度在背后捣鬼。他想的倒是简单,以为这样就能够搞定朱玫。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就算他设计杀了朱玟,朝廷就可以回去了吗?嘿嘿,咱们鹰扬军不点头,他神策军敢动一步?”

刘鼎若有所思,沉吟不语。

朱玫此人,甚是武勇,传言能够举起数百斤的巨鼎,绕庭院一周,关中无人能及。曾有人说此子乃是李元霸转世,力大无穷。看他起家发迹的历史,就是一部杀人地历史;为了当牙将,他将自己的牙将杀了;为了当军头,他又将自己地军头杀了;为了当节度使,他又杀了原来的节度使。幸好他上次没有抓到李俨,否则会不会杀了李俨,自己称帝,实在是很难说的事情。

如果是以前,朱玟在宁军的地位,的确是无人能及,外人想要加害她,也是难上加难。他不但自身武力过人,还懂得组织一个叫做黑鸽子的秘密组织,据说这个秘密组织就掌管在他地小妾手中,麾下有一举一动,他都能知道。在黑鸽子的监护下,别地势力,不要说刺杀朱玟,就是想要给他点苦头吃,都有难度。

事实上,在过去,朱玫麾下的将领,对朱玫可不敢有丝毫地三心二意,因为朱玟经常会赏赐一些女人给他们作为妾侍,看似恩宠,其实是用这些女人来监视他们,因为他们谁也不知道,这些女人中,哪个才是黑鸽子的人。撇开感情地因素不谈,简直可以用胆大心细来形容朱玟。别人要对他动手,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情。

要对付朱玟,最好的办法就是李克用那样的战术,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一切都在战场上见分晓。宁军不是突厥骑兵的对手,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一败涂地。然而,李克用这样的办法,除了突厥人之外,其他人是很难模仿的,谁拥有如此绝对优势的战斗力呢?

从光启二年年底开始,朱玫就以一己之力,控制着长安城,控制着李傀儡朝廷,如果没有一点真本事,那是做不到的。在这个联合里面,东方逵也是老滑头,他的屁股坚决不肯离开自己的辖地,所以,李朝廷的主要支撑者,只有朱玫一个人。他凭借自己的能耐,愣是支撑了两年多的时间,也算是可以了。

随着鹰扬军大军压境,最迟明年就要大举入关,宁军的内部,肯定会出现裂痕,否则朱玫也不用考虑后路了。他将自己的家眷都送回去了州,看来是将长安当做了战场,随时应付不测。这样的形势当然会人心思变,人心浮动。在某个角度来说,说不定杨复恭的檄文,真的会产生效果也说不定呢。

有鬼雨都卫兵送来三人的早餐,三人草草的吃过,就来到庭院东边的大屋,这里是鹰扬军的临时指挥所,崔绾和张铎整理更多的资料。房屋的四面墙壁上,都挂着大

地,由于受到纸张大小的限制,很多地图都是,需要常细心才能弄好。由于钉子的问题,地图时不时都会跌下来。

禾跟崔绾和张铎通报了相关的信息,最后愤愤的说道:“这个杨复恭,别的本事没有,总是异想天开,朝廷也真是笑话,居然相信这样的檄文能够产生作用,皇帝回去长安的心思,未免太强烈了一点。”

崔绾思索着说道:“万一檄文真的有效,那又如何?”

张铎也缓缓道:“因人成事,这道檄文未必就完全没有作用。朱玟手下,肯定有人不愿意跟着朱玫陪葬。只是如何利用这个檄文做文章,我们还得好好的参详参详。”

刘鼎点点头说道:“不错,事情既然已经出来,我们不能过于轻视,大家还是要认真的分析分析,看看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朱有泪笑着说:“要是能够得到些好处,那就更好了。”

众人都心~会的微笑来。

根据他们地析,由于檄文的关系,杀了朱玫的人,必然会和杨复恭成同一阵线,这无形中是增强了杨复恭的实力。杨复恭弄出这道檄文,也正是冲着这一点来地。大概他自身也很清楚,一旦鹰扬军和神策军同时进入关中,大家水火不容,争斗是在所难免地。以目前神策军的实力,想要跟鹰扬军争夺,实在是自不量力,他必须另外寻找帮手。要是可以将宁军拉到神策军的阵营里面来,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但是,刘鼎并不担心杨恭这样就能够增强自身的势力,更加不担心宁军会投靠到神策军那边去。

事上,这次进入关中,鹰扬军才是主角,关中的各个势力,都必须看鹰扬军地眼色行事。杨复恭这样的小打小闹,即使有效,也不能改变当前地事实。除非是白痴或者疯子,才会弄错其中的关键。

没有鹰扬军的承认,即使有杀了朱玫,鹰扬军依然可以开入关中,继续对其发动进攻。杨复恭的檄文,鹰扬军可以完全不承认,甚至是直接推说没有收到。手中只掌握着神策军的杨复恭,难道还敢和鹰扬军叫板?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故=,即使有人杀了朱玫,也必须搞好和鹰扬军地关系,他这个新的节度使,才能够坐稳。要是杀了朱玟地那个人,如果连这一点都看不清楚的话,也不用出来混了。鹰扬军利用这道檄文地关键,就是如何将这个杀死朱玟的人,拉到鹰扬军地阵营里面来。

崔绾沉吟着说道:“杨复恭倒是给我们提供一个解决关中问题的好办法,我们应该好好的利用他们内部的矛盾来做文章。卫京幸发回来的消息,萧和裴澈已经坐不稳了,大概其他像萧、裴澈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李怡禾跃跃欲试的说道:“要不要我们也来一个类似的檄文?我敢说,咱们发的檄文,绝对要比死太监发的威力大多了。”

张铎摇摇头说道:“杨复恭既然已经发过檄文,咱们就不用重复了,只要在檄文的后面,加上一些我们的承诺,或许就有效果。你说得没错,我们的承诺,要比杨复恭的许诺有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