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本该被砍头的做了官,本该升官发财的却被砍了头呢?

刘邦名义上是以不忠之罪诛杀丁公先生,用以警示后人。其实真正的原因并非如此。刘邦因为自己曾经在丁公先生面前险些丧命,用十分低下的语气乞求丁公才逃出一命,刘邦肯定会认为颜面扫地、尊严尽失、奇耻大辱而耿耿于怀,等到登基称帝,害怕别人揭开伤疤,当然要除丁公而后快。这才是刘邦杀丁公的最主要的原因,不忠于项羽只是刘邦打出的一个漂亮的幌子,警告天下只不过是一个副作用。为什么那么多人背叛,却只杀丁公一人?司马光分析得逻辑混乱,柏杨分析得有一定道理,也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没有深入分析刘邦杀丁公的心理。

丁公如果能够体会刘邦的心思,就应该亡命天涯而不应该是跑去晋谒。送上门来的机会,刘邦当然不会放过,随便找个不忠的罪名,就让丁公彻底消失了,心结自然也就解开了,以后再也无人知道那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了,并且还可以警示天下人,真是一举数得啊!在这一点上来说,朱家之人确实是智勇过人。开始冒着杀头的危险藏匿通缉要犯黥布,后来又通过夏侯婴上谏,说服刘邦收回成命并且善待季布,等到季布做官之后,立即断绝与黥布的往来,朱家应该已经隐匿起来,这又一次证明了刘邦杀丁公先生的原因,丁公不懂帝王心理,所以枉自送命,朱家懂得,所以能够在季布做官之后保全性命,也是相同的道理。

分析了丁公之死的根本原因,再来比较一下季布和丁公为什么有如此迥然不同的命运。分析的出发点还是刘邦的帝王心理。一旦登上帝王宝座,刘邦的心理就会跟以前大大不同,不光是刘邦,所有的帝王都是如此,除了少数极端弱智和糊涂的帝王以外。

所以明白帝王之心理,懂得如何进退,方可以自保。丁公不明白,枉自送了性命,季布运气比较好,逃出一命并且还能升官。

第十一章 历史的B面

后宫那些事儿

一方面刘邦在努力排除异己,稳固自己的争权;然而另一方面,在他的后院情势却并不是风平浪静的,一场争夺后宫霸主,争夺嫡位的战争,正在吕后和戚夫人之间悄悄展开。这虽是一场没有刀光剑影,没有剑戟林立的战争,但是却是斗智斗勇,高潮迭起。让后人看来惊心动魄的同时,也深深为宫闱斗争的惨烈,智谋的深远,以及失败者惨烈的遭遇所深深震撼。

夺嫡阴谋的发起者是刘邦的小老婆戚夫人。这位戚夫人是怎么来的呢?这要从刘邦汉元年起兵的事情说起。

刘邦起兵,在汉元年时进驻定陶。这位胸怀大志的义军首领平生最好女色,听近侍奏报,说这一带有一位如花似玉的仙子戚氏,刘邦怎能不动心?刘邦的近侍找到了戚氏,送去厚重的聘礼,便顺理成章地占有了这位令刘邦心醉的美人。

刘邦发现这位美人不但美如天仙,而且身怀绝世媚功。她的皮肤白皙,像雪白无瑕的白玉一样,清纯温润;她的眼睛圆圆的,十分柔美迷人;她的体态丰满,气质高雅;最为难得的是,她的歌喉优美、腰如柳枝、舞姿轻盈美妙,如流风、如飞雪,令人陶醉。

历史上没说戚夫人长啥样,只知道,她很有音乐细胞,会鼓瑟击筑,善做翘袖折腰之舞,也能歌,带动得刘邦这种粗线条的人跟她进行男女对唱,类似于现在的卡拉OK。

就这样戚夫人把刘邦搞得晕头转向。

戚夫人是刘邦在革命战争时期,利用打仗间隙抽空泡上的美人。作为领导人,长年累月打仗那么累,泡泡美人调节一下情绪、舒缓一下筋骨,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以说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刘邦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非常珍惜这段革命道路上的恋情,对戚夫人无比宠爱。

戚夫人自然感动不已,冒着刀光剑影为刘邦生了一个名叫刘如意的儿子。刘邦爱屋及乌,对刘如意非常疼爱。

如意七岁的时候,被封为代王,十岁被封为赵王。代王如意长得越来越像高祖刘邦。刘邦对戚夫人爱得无以复加,同时因儿子如意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像自己,更将这母子二人视如珍宝,倍加爱怜。

按照刘邦的心意,这位娇柔可人的戚夫人本该立为皇后,可难办的是当年吕公慧眼识人,将心爱的女儿吕后下嫁刘邦,吕后没有嫌弃,一心侍候他,为他生儿育女,还劳累地下田耕作,以养家糊口,任刘邦在外交游闲逛。刘邦一直十分感激吕公,感念发妻吕后。虽然随着刘邦的事业一天天兴旺,发妻吕后日渐青春逝去,人老珠黄。但刘邦对发妻依旧存一份感激,正因为原配吕氏立过大功,曾在刘邦最落魄的时候施以援手,又笼络了一批效命的谋臣,刘邦建汉后,才不得已将她立为皇后。而可怜的戚夫人只能屈居吕氏之下,坐第二把交椅。

而吕后很多时间都是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渡过的,已经不再是一个弱女子了,性情被锤炼得更加刚毅了,再加上年老色衰,在刘邦心里,即使打扮的无比妖艳,也无法与年轻娇柔的戚夫人比。

戚夫人也知道英雄难过美人关,于是总是摆出一副委屈的样子,不停地在刘邦耳边哭泣。说吕后怎么给自己脸色看了,说日后怕皇后报复。而要让自己能有安全保证,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儿子如意为太子。

其实,戚夫人有如此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古代往往母以子贵,自己的儿子能够当上皇帝,那么自己也可以混个太后当当。

尤其,戚夫人既没有好的家世背景,也不会像吕后那样会来事,笼络了很多谋臣。她凭借的仅仅是刘邦对自己那点儿宠幸,假如有一天刘邦驾鹤西游了,她的日子就难过了。

但是,如果自己的儿子做了太子,一切就不一样了。

于是,戚夫人选择了这条路,以柔弱之身和大奶吕后来一场博弈。她也是一个不肯“擦皮鞋”的人。

刘邦一听戚夫人的哭诉,他是绝对相信的,因为吕后经常给他出主意,虽然是为他的皇权着想,但是事后仔细琢磨,刘邦都会冒一身冷汗,因为自己的老婆实在太心狠手辣了。但当戚夫人提出让刘邦易储,改立自己儿子如意为太子的时候,刘邦也觉得着实难办,一是因为自己对发妻吕氏的恩德的感念,虽然他们之间的爱已经褪色得差不多了,但是当年吕太公的知遇之恩,以及吕氏的任劳任怨仍感动着刘邦;二是易储难以得到众大臣的支持。

虽然易储的困难有千万条,但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更何况刘邦还不算不得真正的英雄好汉。最后,美人的眼泪终于起了效果,刘邦被打动了,决定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即使困难多如牛毛,但是为了美人的欢心,也要办。

其实在这个时候,刘邦和吕后的夫妻情分早已是名存实亡了。据说,吕后长年见不到刘邦,于是便跟别的男子有暧昧关系,但是她很清楚,自己和一双儿女的前途都牢牢地系在那个恩断义绝的刘邦身上,因此她绝对不能够让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下堂妻,她拼了命都要保住儿子的地位。

太子刘盈是吕后所生,按理储君的位子应该非常稳固,但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戚夫人想要利用自己得宠的优势条件改变现实,欲图将太子刘盈赶下台,使自己的亲生儿子刘如意当上储君。这是吕后绝对不能容忍的。不但打自己儿子的主意吕后不会答应,就是动摇自己女儿的地位吕后都不会同意。

称帝后,刘邦曾将吕后的女儿封为鲁元公主,并嫁给新继位的赵王张敖为王后。然而就在这年冬天,刘邦在与匈奴冒顿单于的大战中受到了重创。鉴于王朝初立国力疲惫,刘邦决定采纳大臣娄敬的主张,用“和亲”政策与匈奴化敌为友,换取休养国力的时间。这时候戚夫人的功夫开始起作用了,于是刘邦打上了鲁元公主的主意,逼着鲁元退婚转嫁到匈奴去。

吕后得到这个消息,如五雷轰顶,立即奔到刘邦面前,日夜哭泣,哀求说:“我只生了一个女儿(鲁元公主)跟一个儿子(太子刘盈),你却狠心把她投到匈奴蛮荒!”并且这个时候又正赶上鲁元和张敖操办婚事的日子,刘邦这才勉为其难地物色了一位民间的女子,宣称她就是嫡长公主,隆重地送到匈奴汗国,作单于(二任)栾提冒顿的妻子。

然而,这件事情才是一个开头,好戏还在后头呢!

当初,刘邦刚从匈奴围困中脱身出来,在返回长安的时候曾路过张敖的赵国,张敖对未来岳父毕恭毕敬,满脑子想着悔婚的刘邦却把张敖当成奴仆使用,不但让他亲自端茶送饭,而且鸡蛋里头挑骨头地随意谩骂。

当刘邦在鲁元公主和亲事上不得不让了吕后一步的时候,也对女婿张敖的态度更差劲。

之后,他再次路过赵国,态度根本没有转变。张敖感激刘邦为赵国复国,又自认晚辈,倒也罢了,国相贯高却咽不下这口气,想要刺杀刘邦。不过刘邦命大,事情最后没能进行。

然而,这场计划不知怎么却走漏了消息。刘邦大怒,于是把赵国君臣上下全部打入大牢。

这一次,吕后气得脸都发紫,于是她再一次跑到刘邦跟前,但是刘邦根本不买她的账,还是执意要把赵王张敖打入死牢。

正在这个时候,赵国国相贯高忠义高节,在酷刑面前也没有把不知情的赵王张敖拉下水,而是一人做事一人当,这才保住了张敖的性命。

于是,刘邦将赵王这个肥缺给了自己最心爱的儿子——戚夫人之子刘如意。

这项任命是如此的巧合,巧合得让人难以相信,戚夫人会是什么无辜的洁白羔羊。她的政治智商或许还不足以让她单独策划这样一场大狱,但是她幸灾乐祸地看着吕后母女遭殃却不施任何援手,并最后摘果子,却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因此,吕后与戚夫人其实早已不是普通的情敌而已,她们结仇已久,只看最后的赢家是谁。

而这时候,在皇帝刘邦的心目中,戚夫人的分量可比吕后要重得多了。因母及子,不用说,戚夫人觉得为儿子谋太子位,是易如反掌。

然而,她并不知晓,政治不由她摆布。朝堂上的那些有资历的群臣,会让她骑到头上折腾?

当刘邦在朝堂之上将改立刘如意为皇太子的想法说出来的时候,遭到了绝大多数大臣的坚决反对。因为储君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命运,大臣们不能不参与决策,更不会坐视不管。朝臣们对改立太子一致反对,刘盈已立为太子八年,天性仁厚,大臣们也乐意让他当未来的皇帝,而刘如意也不一定会是一个很好侍候的主子。

面对群臣的反对,刘邦却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御史周昌站起来大声为刘盈辩护。偏偏他有口吃,盛怒之下面对刘邦的质问无法说出更多的话,只能反反复复地大喊:“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因为周昌口吃,在说上述话时,把本不需重叠的“期”字说成了“期期”。

当然,周昌是结结巴巴憋得脸通红说出来的,看得刘邦忍不住笑。这场关于废立太子的会议没有了辩论气氛,就此散场。

其实在辩论废立一开始,吕后一直暗暗在隔壁听着。当刘邦退场、众臣也渐次散去的时候,随后周昌也出来了,突然堂堂国母吕后直接向他跪下,她太感激周昌了。

周昌是刘邦最初起兵时的老乡,刘邦并不真有多怕口吃的周昌,而是透过他看到了刘盈的支持者有多少、而且这些支持者都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吕后作为与刘邦的结发妻子,又陪着他吃尽了苦头,在元老和同乡中的影响力,怎么说也比只会跳舞唱歌的戚夫人要高得多。刘邦虽然粗于礼法,却是一个有计谋也懂得衡量得失的人。

不过,刘邦对改立太子一事的搁置,给了吕后以及太子刘盈反击的机会和时间。吕后是一个令刘邦畏惧的角色,不但城府深,而且手段狠,汉初的功臣大都栽在她的手里,势单力薄的戚夫人怎么会是她的对手?

商山四皓

这时,吕后当然也很清楚戚夫人在干什么,刘邦又在想什么。于是就找来兄弟建成侯吕泽商量对策,吕泽也无计可施。最后有谋士献计,说留侯张良擅长计谋,这件事何不去请教他?吕后茅塞顿开,最后无奈决定劫持张良,逼着他出主意。之所以采取劫持的方式,大概意在如果张良不拿主意,便跟他玉石俱焚。

张良一直体弱多病,自从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的时候,他就以多病为托辞,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随着刘邦皇位的逐渐稳固,张良开始退居,于是沉迷在玄虚的巫术里,每天静坐,使全身气息运转,不再吃饭,而只吃一种据说可以延年益寿的药物。在家幽居,很少出门。

他说:“我们张家,几代都是韩王国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