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当丘吉尔被告知希特勒已经攻入俄国的时候,这一消息马上使丘吉尔松了一口气。倒不是幸灾乐祸,而是他可以看到,英国“再也不是孤立的了”。他立即把军事内阁中的亲信——艾登、军需供应部长、比威布鲁克勋爵以及英国驻苏大使斯坦福·克里普斯召到身边。在小范围的会议上作出发表一个有关反法西斯德国的战争中支持苏联的声明,丘吉尔还向全世界发表了广播演说。
丘吉尔善于辞令。他不是以浮华的词藻,而是靠逻辑性、说理性和鲜明性征服听众。埃利奥特·罗斯福回忆说:“看来,只有把他的话反复加以掂量,才能洞察其真谛。”
首先,丘吉尔对“残酷的、贪婪的法西斯制度”及其所追求的种族统治进行猛烈抨击。他说:“我看到了守卫在自己国土大门和保卫自古以来他们父辈耕耘过的田园的俄国士兵。。我看到了成千上万个俄罗斯村庄正蒙受可恶的纳粹军事机器的蹂躏。
接着他也鲜明地指出,希特勒的侵略行径,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区的,而是构成对全世界的威胁,尤为清楚对英国和美国的威胁程度。“威胁俄国的危险就是威胁我国和美国的危险。同时,每一个为保卫自己家园而战的俄罗斯人的事业恰恰也是地球上每个角落自由人和自由民族的事业。。他(指希特勒——作者注)对俄国的进攻,仅仅是尝试进攻英伦岛屿的前奏而已。”这一点丘吉尔说得比较中肯。
在业已形成的局面中,纳粹德国对英国有致命的威胁。而苏联当时不想并也无法染指英国的利益,单凭这一点,丘吉尔认识到,反法西斯统一阵线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于是丘吉尔继续说:“我们只有一个唯一的非常重要的目标。我们对消灭希特勒和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充满信心。。任何反纳粹主义的个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跟希特勒狼狈为奸的个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将给予俄国和俄罗斯人民以一切力所能及的援助。”
丘吉尔以英国决心在陆上、海上和空中迎战希特勒,使“大陆摆脱它的阴影”,“不惜任何力量和生命进行战斗”等话结束了自己的演说。
谁都知道,英国首相丘吉尔从来是个反共老手,他的私人传记作者刘易斯·布罗阿德承认说:“在铲除布尔什维主义的斗争中,没有一个英国人比丘吉尔更为坚定”。甚至在6 月22 日发表的有关英国打算援助苏联的演说中,他也未掩饰自己对共产主义的仇视。“最近25 年来,没有人比我更称得上是彻底的共产主义的反对者。我不会收回我就此说过的每一句话。”
但是,“在一场大的战争中,要把军事和政治分开是不可能的,在国家的领导层,军事和政治是合二为一的”。这也是丘吉尔的原话。在那种情况下,英国、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命运都取决于苏联同法西斯国家的斗争结局。“对苏联的进攻”,《泰晤上报》6 月23 日写道,“是准备对英国实施决定性打击的进一步措施,德国入侵苏联是朝着建立希特勒法西斯的全球统治迈出的新的一步。”
因此,对英国和整个不列颠帝国本身的生存以及对未来的美国所出现的致命危险,无条件地迫使这些国家同苏联联手结盟。英国在援助苏联的同时也挽救了自己的独立和主权,使自己免受法西斯的奴役。
美国的对苏政策也由类似的动机所决定。在德国进攻苏联的当天,民主党参议员佩佩尔宣称,“我们应当消灭希特勒,要么他就要消灭我们”。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提醒政府说,在法西斯德国进攻苏联以后,美国面临的危险正与日俱增。弗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总统承认,保卫“苏联。。对保卫美国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必要性。”于是在6 月24 日,紧随丘吉尔之后发表声明说,在反对德国的斗争中,将向苏联提供援助。
尽管出自切身利益愿意在反对法西斯德国的斗争中,援助苏联。可战争伊始,德军向苏联国境纵深急速推进,时间才三周,战线已前移了450—500公里,而苏军虽有殊死战斗,但仍未能有效地扼制溃退的局面,伦敦和华盛顿有些不敢再相信苏联能作长期抵抗了。争论仅限于苏联还能坚持几天、几周或者几个月上。首相丘吉尔本人也不止一次地声言苏联濒临毁灭,战争爆发不久,澳大利亚总理柯廷正好在伦敦,丘吉尔曾秘密告诉他说,如果俄国能坚持上6 周,那将是一个奇迹。
丘吉尔和罗斯福的首次私人会晤于1941年8月在纽芬兰附近阿根夏港停泊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上举行。在这次会晤中,丘吉尔强调指出:“当莫斯科陷落。。德国人一进入外高加索的时候。。俄国人的抵抗就会停止。这种观望和悲观的态度,在丘吉尔1941 年8 月给政府内阁的一封信中表露得更加清楚,他一方面同意派代表去苏联举行关于提供援助的谈判,一面又对抵抗的能力表示担忧。信中说:“我建议让比弗布鲁克代表我们前往莫斯科或俄国政府所在的任何地方。我们不希望在俄国举行的会议在9 月的下半月以前就开始,因为我们希望到那时可以知道冬季俄国的前线将在什么地方。”
言下之意,俄国的抵抗能否坚持到9月,倘若到那时前线已改在高加索,谈判则没什么意义了。
英国总参谋部也持这样的观点,它估计苏联的抵抗期限是3—4周。军事专家在作战部和情报部联合举行的各种会议及新闻记者招待会上声称,他们并没有把“俄罗斯即将失败”这一特殊机密当作一回事。
美国人所持的观点距离自己的英国同行并不远。陆军部长史汀生和总参谋部军事计划处的工作人员认为“德国全面完成粉碎俄国的任务至少需要1个月,至多可能是3个月。”
四、闻鼙鼓而思良将
列宁格勒的形势也越来越让斯大林深感不安,同时也对伏罗希洛夫在列宁格勒的表现甚为不满意,尤其是昨天晚上,当他听到普斯科夫失守的消息之后,更是情绪忧郁,心情沉重。
列宁格勒,原称彼得格勒,乃鼎鼎大名的彼得大帝于1703 年始建。经10年大兴土木,此城已是甍栋参差宫殿巍峨,金碧辉煌。彼得大帝遂降旨移首都于此,200 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被著名诗人普希金喻为通向欧洲的窗口。200多年后的1917年,十月革命的第一声炮响又从这里传出,此城便又成为十月革命的摇篮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任首都。尽管日后苏联迁都莫斯科,但列宁格勒仍被视为第二首都,自然是要被德国列为重点打击对象。尽快占领这一城市,被德国最高统帅部定为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德国陆军元帅李勃指挥的德军北方集群的任务是歼灭波罗的海国家的苏军,与芬兰军队会师,其最终目的是攻占500公里以外的列宁格勒。他手下有两个集团军和一个装甲群及一个航空大队。两个集团军分别是屈希勒尔大将指挥的第18 集团军和布施大将指挥的第16 集团军,近20 个步兵师。另有3个警卫师和2个直辖师。由赫鲁纳大将指挥的第4装甲集群含第41和第56两个装甲军,指挥官分别是大名鼎鼎的赖因哈特和曼施坦因,共有3个坦克师和3个摩托化步兵师。由克勒尔大将指挥的第1航空队用400架飞机对地面部队进行空中支援。
苏军负责守卫列宁格勒以南地区的是西北方面军。司令员是库兹涅佐夫上将,下辖第8、第11和第27集团军。防守列宁格勒以北地区,与芬兰军队作战的是北方方面军。为了协调这两个方面军的作战行动,成立了一个兼管两个方面军的西北方面军总指挥部,由伏罗希洛夫元帅任总指挥。
根据战前的战略设想,本来要在边界地区顶住敌人,再把预备队开往前线,增援在边界上作战的部队。战争开始后不几天,苏军最高统帅部认识到预备队不可能在边界附近进行增援,于是部分预备队就被用于稳定局势和救援前方作战部队。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格勒的军事领导机关紧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有300万人口的列宁格勒城中每天动用50万人力,紧急围绕列宁格勒筑起三道防线,最外面的一道,是以卢加城为中心的卢加防线,它南起伊尔门湖西岸的西姆斯克,基本上沿卢加河道前行,直至卢加河注入芬兰湾的入海口金吉谢普,全长300公里。防守此战线的有4个正规军步兵师,3个列宁格勒民兵师,1个步兵旅和一些军校学员。
从战争爆发到7月上旬北方集群虽占领了普斯科夫,但相对于中央集群和南方集群而言,向苏联境内推进的速度是不快的,尤其是进到卢加防线后遭到苏联军民的拼死抵抗,更使德军在这条防线前面裹足不前。一晃10 天又过去了,希特勒终于沉不住气了,7 月下旬的一天晚上,他决定乘火车亲临冯·李勃元帅的北方集群司令部普斯科夫。一方面督促李勃尽快攻破防线,拿下列宁格勒。另一方面也作为征服者在如今已被德军占领的苏联土地上走一走,完成他十几年前夙愿。
第二天早上九点,冯·李勃元帅率司令部三位将军,登上了希特勒专列的客厅车厢,希特勒用因失眠而发红的眼睛瞪着李勃有半分钟,这才冷冷地伸过手来。李勃刚要开口汇报战况,希特勒猛地扬起手,示意李勃住口,不耐烦地说:
“我不要听糟糕的战局,更不想听你解释!我给你两个集团军、一个航空队,给了你占领布尔什维克第二首都的机会和光荣,难道就是听你解释俄国人如何坚不可摧吗?法国赫赫有名的马其诺防线挡不住你,可为什么在苏联老百姓匆忙凑和起来的防线面前你就踏步不前?你。。简直让我丢脸、失望,你。。”希特勒越说越气,嘴唇发青,唾沫四溅,说不下去了。一阵歇斯底里之后,希特勒慢慢地恢复了说话能力。突然,冲着低眉垂首而站的李勃说了句:“去看地图!”
希特勒站在地图前,用教训的口吻说:“我命令你,停止对卢加防线的正面攻击。在防线的西翼集中力量猛攻,就是在这里,诺夫哥罗德,和这里,金吉谢普,要猛攻,懂吗?猛攻,狠狠地打!列宁格勒一定要在最近几天拿下来!当然,俄国人会抵抗,但是你应该用凶狠的打击回击他们!凶狠!凶狠!懂吗?!”说完,他用憎恨的目光又盯着李勃看了一会儿,一转脸,丢了一句:“没事儿了,回去吧。”
李勃先是被希特勒劈头盖脸的一通责骂羞得脸上发烧,现在既已经受到命令,于是在三位将军陪同下,默默地也是匆匆地低头走了出去。
以后的三个星期,李勃出动了29 个师的兵力,1200 架飞机近1500 辆坦克,1200 门大炮,对卢加防线展开一次又一次地猛攻、猛炸。炮弹几乎把卢加河畔上的土地翻了个个儿,双方的损失惨重。这是一场拼实力的战斗。虽然,苏联守军常常用超人的毅力弥补实力的不足,但面对着人员和武器都占优势的敌人的轮番进攻,不可能无限期地坚持下去。守军人员得不到足够的补充,因为到处都没有多余的部队可以调用;武器装备供应也很紧张。因此,8 月8 日,德军首先在金吉谢普附近突破了卢加防线,四天后又在中路突破苏军阵地。虽然德军此后向列宁格勒的推进,每前进1 公里都付出很大代价,但仍然以每昼夜2 公里的速度步步逼进。1 个月后的9 月8 日,德军已把列宁格勒三面包围起来,只仅下拉多加湖一边还留下一条通路。其包围圈缩小到用大炮就能直接轰击列宁格勒市区的程度。一切迹象表明,德军马上就要对列宁格勒发起进攻,从希特勒,到包围圈上的每个德国士兵,都认为这是最后一次攻击了,列宁格勒唾手可得。从斯大林,到包围圈内的每个人,都觉得德军攻破列宁格勒城是不可避免的了,列宁格勒的命运危在旦夕。。
斯大林心情沉重,在办公室的大地图前,长时间来回踱步,手拿着烟斗,一会送进嘴里,一会儿又抽出来,就是忘了点火吸一口。他在想着对付的办法:很明显,希特勒急欲攻下列宁格勒,是为了腾出手来扼住莫斯科的脖子。列宁格勒一旦守不住,德军就会和北边的芬兰军队会合,然后便会压向莫斯科。这就是说,列宁格勒的失陷,是莫斯科失陷的前奏。难道伏罗希洛夫不清楚这一点吗?不,当然,他也清楚。但为什么就挡不住德国人呢?人员不足,这是一个理由,可是人少的一方就一定战胜不了人多的一方吗?任何一位伟大的军事家都没有这么说过。而且,他们倒是能证明恰恰相反的东西。看来决定的因素不仅仅是军队的数量,而是军事领导人的能力。最好,派一个能力强一点的去接替伏罗希洛夫。让谁去呢?铁木辛哥正在西方面军,抵抗着敌人在斯摩棱斯克——莫斯科一线的进攻,他那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