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秘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卫秘事-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贤素有高名,从来实心用事,不阿附任何党派,在景泰到天顺之间的官员大洗牌中仍为朱祁镇所倚重,由他出面向朱祁镇建议清理锦衣卫的旧案,自然得到了皇帝的同意。

逯杲身负监视百官的重任,清理门户的工作落到了门达身上。新人上台为了立威,总要翻一翻前人办过的案子,若前人秉公执法,则翻案就是制造冤假错案,然而锦衣卫从来就和“秉公执法”这几个字不沾边儿,旧案本身就是冤假错案,翻案等于是平反。再加上锦衣卫里关的一般都是些有名望的文官,他们的案子平反之后自然要为恩公说好话,于是乎,朝野相传,门达贤名大盛。

不过门达心里明白,自己要想飞黄腾达,靠的不是文臣们说的那几句好话,而是皇帝朱祁镇的金口玉言。在夺门功臣互斗的时候,逯杲仗势跋扈,将门达压得不敢抬头,等逯杲一死,门达立刻抖起来了,行事方法全学逯杲那一套——他知道,这一套最对朱祁镇的心思。

逯杲死后,门达以锦衣卫指挥使兼理诏狱,他最想对付的一个人就是皇帝的救命恩人——袁彬。

袁彬于景泰元年中秋节和朱祁镇一起回到京城,朱祁钰对这个朱祁镇的大忠臣心中十分厌恶,只是象征性地把他升到锦衣卫百户之职,然后就将他和朱祁镇隔离开,再不予理会。在景泰一朝七年的时间里,袁彬一直默默无闻。还好他是个老实人,别人不理他,他也不会主动招惹什么是非,就安心领着干俸,只是时时挂念窝在南宫里的朱祁镇。




太上皇复辟(3)




时来运转,朱祁镇重新当了皇帝,袁彬也就熬出了头,迎来了好日子。朱祁镇是个极念旧情的人,重登帝位后,连臭名昭著的王振都立了牌位怀念,何况在瓦剌时结下深厚感情的袁彬呢?于是袁彬就被越级提拔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和同知,并很快升为指挥使。朱祁镇由皇帝而俘虏,由幽居而再为帝,这几番人生波折下来,对人间的冷暖寒凉知之甚深,锦上添花从不缺人,雪中送炭却很难见到,如今帝王生活越是富贵,就越显出当日袁彬的可贵之处。他时时将袁彬召进宫,赐宴闲话,一起回忆草原上的种种往事,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放弃一切虚伪的客套,做回那个真的自己。

从蜗居一隅的宫廷侍卫到权倾天下的锦衣卫指挥使,再加上皇帝的非常礼遇,袁彬一时间被冲昏了头脑,也寻思起利用手里的权力为自己谋点“福利”——他毕竟不是圣人,况且我们都知道,在锦衣卫这个大染缸里想不学坏何其之难!

正好朱祁镇乳娘的丈夫季福在锦衣卫里担任百户之职,他看到逯杲派往四方的锦衣校尉,离京前两手空空,回京后车载斗量,颇有些心动,也想讨个外差出京去发财。季福通过宫里一个叫夏时的太监找到了袁彬的关系,主动要求去江西“侦查”百官,自然,见到袁彬的时候也少不了提一提将来分成的事情。袁彬动了心,又不敢一个人做主,就拉上了另一个指挥使王喜一起,没向朱祁镇汇报就派季福出京了。逯杲耳目众多,季福出京的事很快就被他知道了,逯杲怎肯让自己的权益受损?立刻将此事报告给了朱祁镇。

季福被追回,问出是袁彬和王喜让他出京,事情扯上袁彬,朱祁镇一力维护,说:“只凭袁彬和王喜还不敢私自派人出京,事情一定还有主使的人。”于是又追查出夏时,明朝的事情一扯上太监,通常就不能以常理推断,逯杲发现夏时是所谓的主使,知道朱祁镇不会再追究下去,也只得偃旗息鼓。夏时一点事儿都没有,袁彬和王喜交了点罚款这件事也就过去了。逯杲知道袁彬和朱祁镇的关系铁,夏时又是太监不好动,便将矛头对准王喜,后来随便找了个私放囚犯的罪名安在王喜身上,将他解职,才总算出了一口气。

吃了一堑,袁彬并没有长一智。

当时锦衣卫缇骑四出,借侦查之名敛财,虽然大多数官员不敢管,但也偶有强项令偏要出头——刑部郎中何乔新就是个中翘楚,他执法甚严,遇到锦衣卫的人犯法也决不宽贷。正好一个袁彬的旧识犯在了何乔新手里,家人通过关系找上了袁彬,请求袁彬出面讲情。袁彬也是个念旧情的人,自己富贵了也没忘记当初一起站岗的老伙计,于是亲自向何乔新求情,却被何乔新严词拒绝,到了也没能救下那个旧识。

若是逯杲或者门达,只怕会就此设法报复,何乔新得罪了皇上眼前的大红人,不死也得进诏狱脱层皮。但袁彬却丝毫没有想过要报复的意思,何乔新拿大明律法压他,他也就认了,只是转过头来拿出钱财安抚旧识一家的生活而已。

经过这两次折腾,袁彬终于发现自己和这个官场是两个世界,他终究是个老实人,对官场上的种种玄机总也弄不明白。有时进宫忍不住和朱祁镇说些自己心头的疑问,朱祁镇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奥妙,但这种事情明白的自然明白,不明白的也没法靠顿悟明白。朱祁镇也知道袁彬老实厚道,于是对袁彬一力安慰,给他更多赏赐,将他提拔为都指挥佥事,却不再让他担任锦衣卫的实际职务。

逯杲死后,门达上台。门达一力立威,他继承了逯杲广派校尉四出侦查的那一套,而且还有新的发展——鼓励乡人百姓向官府告密。河南裕州有百姓报告锦衣卫,说知州秦永昌贪暴。门达立刻派校尉把秦永昌抓到京城,严刑拷打之后,秦永昌被迫承认了罪名,门达将其抄家之后上奏朱祁镇。朱祁镇觉得门达果然有能力,大笔一挥——斩立决,而秦永昌的上级主管和负责河南地区的巡查御史等也都以办事不利等罪名一起下狱。




太上皇复辟(4)




这一下朝臣们认清了门达的真面目,他的好名声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门达的跋扈比之逯杲就有过之而无不及,史书上说他当了指挥使之后,“势倾朝野”,锦衣卫制造的冤假错案比起他当初平反的只多不少,“冤号道路者不可胜记。”

洋洋得意之下,门达也和当年的纪纲一样,总结出了锦衣卫抓人的套路。纪纲当时是将某官指定为犯人后敲诈勒索,待其家钱财被勒索一空后再行杀人,这一套传到门达之时,锦衣卫早就驾轻就熟。门达总结出的新经验是:“武官们都不好惹,看把曹钦逼急了又如何?他一横心干脆杀了逯杲。所以咱们主要还是要对付文官,他们只有一张嘴,再狠也不能拿咱们怎么样。”——文人们可算是遭了殃。在门达的特务统治下,锦衣卫历经数朝的监狱都不够用了,还在京城建了新的监狱以容纳越来越多的犯人。

且说某回,一个为锦衣卫打杂的小吏犯法后被中府都事黄让打了一顿,门达知道后寻了个罪名将黄让贬到偏远的广西,这下举朝大哗,原来不光锦衣卫动不得,就是锦衣卫的狗也动不得!如此一来门达威权日盛,朝中大臣见了他也多是恭恭敬敬的模样,直追当年纪纲的气势。

但朝中依然有人不买门达的账,大学士李贤是一个,都指挥佥事袁彬又是一个。

李贤在天顺朝一直是内阁首辅,他不但不去讨好门达,反而经常在朱祁镇面前点出锦衣卫的种种不法之事,朱祁镇虽然没有惩处锦衣卫,但也没有责怪李贤的意思。这在帝王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王道霸道合一方能治理天下,用锦衣卫行霸道之事,用李贤就是行王道之事,哪一个对于朱祁镇这个皇帝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从这点上来说,朱祁镇比明朝后来的几个皇帝可强多了。

而袁彬呢,他根本就没想过自己还需要去讨好门达。在他来说,偶尔陪朱祁镇回忆过往,其他时候安稳地过日子就是了,他想不出任何自己需要讨好门达的理由。

朱祁镇用李贤来搞的政治平衡门达不懂,袁彬与世无争老实过日子的想法门达也不懂。在门达心里,李贤也好,袁彬也罢,凡是不懂得讨好他的人都要受到教训。

于是门达暗中指使人向朱祁镇告发袁彬有种种不法行为:用公家的木材盖私人住宅,向督工的宦官索取砖瓦,抢夺人家女子做妾等等。朱祁镇心里完全知道袁彬做不出这些事,但告发的人说得有鼻子有眼,于是他就让门达去调查清楚。

当时有个叫杨埙的军匠,很为袁彬鸣不平,于是写了二十条罪状,反过来状告门达的不法行为,朱祁镇同样交给了门达。朱祁镇很了解门达的手段,只对他说:“你怎么处理我不管,我只要袁彬活着就行。”

门达本来想让别人出头,用这件事把袁彬整死,没想到朱祁镇将案子直接交到他的手上,而且明说了不许动袁彬,这下才明白朱祁镇对袁彬的感情有多么深厚。

既然袁彬动不了了,换了别人恐怕就此罢手,但门达脑筋一转,想到了李贤身上。

他传讯杨埙,诸多审问之下,杨埙明白了门达的意思,于是招供说:“我一个小小的军匠哪里能知道这许多秘密之事,都是李贤李学士教我这么说的。”门达大喜,立刻派人上报朱祁镇,要求会同三法司共同审理此案。朱祁镇没想到门达竟把脑子动到了李贤的头上,他没有主动要求不动李贤,而是派了个太监裴当去监审。

会审之时,门达要将李贤抓来一起审问,裴当阻止说:“大臣不可侮辱。”门达就把将杨埙带上来,想着让他说出李贤是主使,再怎么不可侮辱也得抓来下狱了。没想到在内宫太监和三法司面前,杨埙突然改了口,说:“李学士是内阁首辅,我一个小小的军匠怎么会和他认识呢。这都是门锦衣教我这么说的。”

门达错愕不已,一时没想好怎么接话,袁彬趁机在一旁历数门达的种种罪行。结果这一案门达全盘皆输,不但没有整倒袁彬和李贤,反而把自己拖下了水。不过他平日气势太盛,三法司的官员们不了解袁彬,却了解门达睚眦必报,最后竟判袁彬绞刑、杨埙斩刑。




太上皇复辟(5)




朱祁镇接到判决报告,气得浑身发抖,三法司官员瞒报,裴当却将当日情形如实相告。朱祁镇没想到门达的权势竟使三法司如此颠倒黑白!不管怎样,法律的严正性还是要维护的,他也不好直接驳回三法司的判决,于是迂回救援,命袁彬拿钱赎命。袁彬糊里糊涂卷进了大案,又糊里糊涂捡回了性命,朱祁镇知道他不适合官场,就将他转封到南京锦衣卫,远离北京的是是非非。此外杨埙勇敢告发也值得嘉奖,于是免去死刑,只是关押。同时心中对门达警惕起来,这样一个权臣不可长留啊。

门达经此一事,也发觉到朱祁镇对自己的信任不再,正好此后朱祁镇身体状况不太好,他就将维护权力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位皇帝身上。于是门达花费大量钱财一力结交太子朱见深身边的太监,以求将来太子登基,自己还可以继续如今的权势。

门达的主意打得不错,但他挑人的眼光太差。他挑中的是东宫太监王纶,没想到王纶自身难保,还没等朱见深登基就犯了事儿,还牵扯到了门达的身上。

再找新的靠山已经来不及了,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六日,三十八岁的朱祁镇病逝于皇宫,庙号英宗。皇太子朱见深即位,宣布改元成化,是为明宪宗。

门达被王纶牵连,被贬往贵州带薪挂职。他前脚刚出京城,后面御史们就开始和新皇帝一起算锦衣卫的账。朱见深从谏如流,在朱祁镇死后不到一个月,就将门达从路上追回下狱——三法司的狱,先是论了斩首之罪,后来因为皇帝丧期不宜见血,改为流放广西。

而在新旧皇帝交接的时候,袁彬被朱见深想了起来,将其从南京召回,执掌锦衣卫卫事。

不可一世的门达自作自受,败亡于自己的弄权之下。老实厚道的袁彬却得到了朱祁镇、朱见深父子两代的敬爱,他与世无争,得享高寿,弘治元年(1488年)以八十七岁的高龄病逝。袁彬去世时官爵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为帝国超一品的大员,连母亲和妻子都是一品诰命,就连他的墓地也有明朝一最——袁彬的墓地是明墓中现存御制碑最多的墓,其殊荣可见一斑。

在锦衣卫的历史上,袁彬是唯一一个始终得到皇帝善待,而且在外朝也有盛名的人。他的性格本不适合这个特殊的机构,但因为偶然的机会,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扭转了锦衣卫在朝臣眼中的固定模式。但他的经历却无法复制,此前和此后,锦衣卫里再没有过他这样老实厚道的人出现,恶名跟随着锦衣卫,一直到王朝末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